内容出处: | 《淡出视觉的记忆》 图书 |
唯一号: | 021920020230001945 |
颗粒名称: | 编筐 |
分类号: | F325.2 |
页数: | 2 |
页码: | 126-127 |
摘要: | 本文讲述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由于原料不充裕且成本高,编筐的活在该地区并不多见。然而,当地的生产队开始种植紫穗槐,并利用其来编筐。同时,为了节省集体开支,生产队重视起编筐的活动。编筐的过程需要一把削紫穗槐条子的镰刀或剪刀,以及一双有力气的手。首先要编制筐底,然后向上编织筋脉,最后收口。收口是检验手艺的关键部分,需要将条子拧好并向下插入筐内。编织出结实的筐,可以防止土壤的溢出,而收口不好的筐则容易破裂。除了紫穗槐外,人们还使用竹片和柳条来编织各种生活和生产用具,如篮子、斗和簸箕等。竹篾子和柳条相比较柔软,编织起来省力。然而,由于竹片和柳条的成本较高,人们在救灾和副业时很少使用这些材料。取而代之的是钢丝和铁丝等铁质材料来制作相应的工具。尽管如今生产救灾和副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使用的工具也逐渐淘汰,但那个时代的人们勇于面对困难,与国家同甘共苦,与家人团结一致,拥有对生活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
关键词: | 宁河区 农副业生产 编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