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收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938
颗粒名称: 高粱收割
分类号: S514
页数: 4
页码: 91-94
摘要: 本文讲述了在秋天,白高粱还在灌浆或收浆时,红高粱已经熟了。人们一般以白露时节开始收割高粱。收割高粱时,通常四个人为一组,每人砍三四条垅,撂一排高粱。收割时要注意根齐穗齐,遇到折断的高粱要把穗头勾出来,避免漏掉。砍白高粱时需要肩扛,砍红高粱则可以胳膊拢住。收割高粱会挥舞着锋利的镰刀,场景壮观。掐高粱时会使用一种叫做“把寸”的工具,将高粱穗掐下来,然后捆成捆。燎摆是将高粱秆上的叶子烧掉,需要选择炎热的午后并找准风向。拉秫秸时需要先捆好,然后用大车拉到场里进行分配。
关键词: 粮食 高粱 收割

内容

秋天到了,白高粱还在灌浆或收浆时,红高粱已经熟了,像一盏盏红灯笼,放眼望去,红彤彤的一片望不到边煞是好看。到了白露时节就可以收割了,俗语有“白露不伤镰”之说,即指庄稼到了这个季节收割就不会受损了。
  砍高粱时,一个人三四条垅,四个人为一组,撂一趟摆(读“败”音,即一排)。撂摆时要力求根齐穗齐,特别是遇到被风刮折的高粱(人们戏称吊死鬼),撂摆时要把穗头用镰刀勾出,否则掐高粱时容易漏掉造成损失(因为撂摆时会被火烧焦)。如果地壮苗密,会一摆到底,不用分摆,即通俗说法叫通摆;如果地薄苗稀就要分摆了,根据摆的距离随时另外撂摆,以保证砍高粱的人转身就能撂摆,这样省工省时省受累。砍高粱一般都穿口袋布做成的衣服,或套上用口袋布缝制的套袖,否则普通的衣服不消几天就会被高粱叶子刮破的。砍高粱时,可先用镰刀拢几棵高粱入怀,用胳膊拢住后再用镰刀一棵棵去砍,这样抱着砍够十几棵,最多二十几棵就够一抱,就得撂摆了。而白高粱就不行了,因为高大粗壮,怀抱着费劲,常常需要用肩扛,一般十来棵就得撂摆的。砍高粱的时节虽然秋高气爽,但几乎人人都会干得汗流满面。那挥舞着锋利的镰刀,兴高采烈地收割的场景是颇为壮观的。
  每趟摆有一两个掐高粱的快手,用自制的一种叫“把寸”的工具,把高粱穗掐下来,三四把为一匍(即一层),四匍为一捆。捆高粱的腰子就地取材,用没有虫疖子的高粱杆,会捆的把高粱个子捆得方方正正,紧密结实不易散开,而不会捆的,捆出来的高粱个子则是窝窝囊囊的。如果是杂交高粱就得专门准备捆高粱的腰子了,因为杂交高粱杆很脆,骨节处一折弯就断。有经验的队长或老农在播种时,就会想到这个问题,在籽种里掺一些本地红、白高粱以备捆高粱时用。
  还有一种收获方式叫“立拿”,顾名思义就是站立着把高粱穗子拿下来,这种情况只有发大水的年头才会用。解放初期,由于还没有根治海河和开挖西关引河、卫星河及疏浚潮白新河,素有北大洼之称的东棘坨一带,不但排涝能力非常低下且又常常作为泄洪区,成熟了的高粱常常被泡在齐胸深的大水中,这时就要靠人撑船去立拿了。一般船上六个人,一人撑船,一人手持“把寸”立船头,另四人俩人一组,在船的左右站立,在船头穿行高粱地的刹那,手疾眼快地将高粱穗子掐下来。船只要徐徐前行,人就不能有片刻停闲,但都清醒地知道要各站一边,不能都占到一面,以免翻船。这样的例子也有发生,主要是女社员们因为解手都站到了一面,造成了翻船,把人都扣在了水里,好在农村人几乎从小都会水,有惊无险但也留下了笑话。
  把高粱收割完毕,高粱穗拉回场里,田里剩下的活就是燎摆和拉秫秸了。
  燎摆就是把秸秆晾晒个三四天,待高粱秆上的叶子干了,及时用火烧掉。叶子不能晒得太干,否则会把秸秆一起燎着,造成损失。燎摆时要选太阳炽热的午后(早晨有露水不行),最好有点风,因为找准风向后,只需点着摆的一头,火就会在风的吹拂下,把茂密的叶子迅速烧掉,如果没有风,火速会极慢,常常会把高粱秆烧毁。燎摆不需要什么工具,只带上一盒火柴就行了(后来有了打火机就更方便了),仍然是就地取材,在摆上采一把叶子,用秫秸缠上两道夹紧,然后找准风向,用一只手拿着在摆上点燃叶子就行了。这个活队长都会找腿脚麻利的年轻人去干,跑跑颠颠的能出活儿。
  拉秫秸时要先捆,本地红高粱和白高粱都是捆两道腰(读药,即腰子),即靠根部一道,靠秫秸梢部一道。捆时一般两个人合作比较快,即一人负责捆根儿,一人负责捆梢,这样避免一个人反复移位了。
  拉秫秸一般都用大车,把捆好的高粱秆拉到村头的场里,用泵秤称分量分给各家各户。后来生产队长聪明了,干脆找一些可靠的人,把秫秸捆得一般大,然后就在地里数个数分给社员,由各家各户各自拉回家了。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淡出视觉的记忆》

出版者:宁河区档案局

本书以《淡出视觉的记忆》为题,作者分别从曾经的生产生活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曾经的经历和生活的故事,带我们追寻历史发展的足迹,钩沉先人们生存的风雨沧桑。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