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930
颗粒名称: 石磨
分类号: K875.2
页数: 3
页码: 63-65
摘要: 本文讲述了磨最初叫硙,汉代才叫磨,相传是鲁班发明的。鲁班发现人们捣面很费时费力,捣出来的面粉粗细不均匀,面质也不好。于是他制作了石磨,石磨分上、下两扇,上扇可动,下扇固定,中间有磨脐子防止上扇掉下来。上扇有磨眼供加入粮食,粮食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四周被磨碎,面粉会从磨缝中流到磨盘上。石磨一般架在石头或砖坯垒成的台子上,一般由村里几户人家共用,需要有磨棚保护。磨面是费时费事的活,一般要磨三遍,使用各种家把式进行工序。大磨通常使用畜力,小磨则靠人力推动,可以使用晃杆作为助推工具。大磨和小磨的用途不同,小磨一般用来粉碎。
关键词: 宁河区 生活用具 石磨

内容

磨,最初叫硙(wèi),汉代才叫磨,相传是鲁班发明的。鲁班发现人们吃面,都是把谷或麦子等原粮放在石臼里,也像舂米那样用粗石棍来捣,既费时费力捣的又少,而且捣出的面粉有粗有细,面质也不好。于是鲁班就从山上找来了两块石头,将石头凿成了两块厚度相同的扁圆柱形的石片,制成了磨面的磨而被人们使用开来。
  石磨分上、下两扇。上扇可动,下扇固定,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磨膛的上下接触面都錾有排列整齐的磨齿,用以磨碎粮食和磨成的面粉流出。下扇中间装有一个很短的立轴,用铁箍制成,即人们所说的磨脐子,以防止上扇磨片在转动时从下扇上掉下来。上扇有两个磨眼(指大磨,小磨只有一个磨眼),供添漏准备粉碎的粮食用,这样,谷物就会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到磨膛四周而被粉碎。粮食被磨成粉末后,会从磨缝中流出到石制或木制的磨盘上。大磨的厚度一般在四至六寸之间,也有更厚的。长度一般直径六十厘米至一米,也有更大一些的,但一头毛驴根本拉不动,得要大骡子大马才能拉得动。各村常用的一般直径不到八十厘米,两个人推或一头毛驴就能拉动。至于小磨,一般直径也就是二十厘米左右,在上扇上凿两个眼,按上硬木的磨梁子,一个人磨起来很容易。
  大磨一般是架在石头或砖、坯垒成的台子上,一个村里会有三五个不等,基本上由拥有的人家管理。磨面是个费时又费事的活儿,而且既怕风尘又怕雨雪,因此有磨必须要有磨棚,以备刮风下雨都能使用,所以有磨的人家都同时盖有磨棚。说它费时,即磨面起码要磨三遍,仔细的人家甚至磨四遍,一口袋麦子一般要磨上一天的时间。说它费事,即磨面要有很多工序,如为了多出面粉,干燥的麦子要适当沁润,有经验的会喷一点水,没有把握的可用湿毛巾把麦子擦拭一遍。麦子磨面要靠箩,笸箩、簸箕、面箩、箩床、面升子等家把式都要一应备齐。每磨一遍(通俗的说法每一遍叫一览儿),要用面箩箩一遍,就是说磨几遍就要箩几遍。面还有白面和黑面之分,第二遍(即第二览儿)的面最白,大多数人家要掐出最白的面逢年过节或来人来客,总之,磨面要比碾米复杂得多。而小磨子几乎家家都有,但不是用来磨白面的,因为它的分量太轻,不能把麦子粉得太细,出不来高质量的面粉的,一般都是用来粉碎的,如把高粱、玉米磨成渣子熬粥,把黄豆粉成半儿磨豆腐等等。可以把小磨子放在较大的笸箩里,在家炕头上就能使用,极方便农户人家的随时之需。
  大磨一般靠畜力,小磨子则是靠人力了。为了减轻推小磨人的力量,人们发明了晃杆作为助推的工具。晃杆一长一短,固定在一个点上,插在小磨的磨梁前端的眼里,助推人可以随着主推人的速度,很有节奏地摇晃着助推。如磨豆浆、高粱米等,一人主推兼添料,一人摇晃杆,这样,本来很累人的活,会轻松很多,而且,晃杆的不一定是大人,小孩也可,这也是农村孩子们乐此不彼的活儿。也有不用晃杆的,直接在磨粱的眼上插一根擀面棍,助推的人一只手在主推人的手之上用力就行了。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淡出视觉的记忆》

出版者:宁河区档案局

本书以《淡出视觉的记忆》为题,作者分别从曾经的生产生活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曾经的经历和生活的故事,带我们追寻历史发展的足迹,钩沉先人们生存的风雨沧桑。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