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樽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919
颗粒名称: 扎樽子
分类号: TU361
页数: 2
页码: 41-42
摘要: 本文讲述了在东棘坨一带,大多数人家在扎樽子时使用白高粱秫秸作为原料。有些注重细节的家庭会用苇子包裹秫秸,以使樽子表面更光滑漂亮。而富裕人家则完全使用苇子扎制樽子。扎樽子需要准备绞棍、绞绳、木槌和楔板等工具。为了方便工作,需要在宽敞平坦的地面上挖一个合适大小的坑,供扎樽子的人坐在边沿上。每根樽子的直径大约在16厘米左右,一间房大约需要使用70根左右的樽子。长度根据墙身的宽度而定,一般六米就足够。扎樽子必须使用小腰子,即由压碾过的矮小芦苇或织席废料编织而成,一般长度在一米左右。箍的数量约为20多道,每道箍之间的长度不等,一般在6至8寸之间。每道箍都要用力勒紧,以确保樽子坚挺。擅长扎樽子的人能够制作出外观光滑整齐、箍均匀、粗细一致的樽子,且樽子笔直或稍微有些弯度,表面非常漂亮。
关键词: 宁河区 土坯房 扎樽子

内容

我的家乡东棘坨一带绝大多数人家扎樽子的原料都用白高粱秫秸(在七里海一带有的是使椽子苇扎巴子),讲究的人家则用苇子包秫秸,为了使樽子表面更光滑好看,而富裕人家则干脆全部用苇子扎樽子。扎樽子要准备绞棍、绞绳、木槌、楔板等工具。扎樽子时,要在宽敞而平坦地面上挖一个坑,以便把腿放入,坑不要太大和太深,都是扎樽子的人视自己的肥瘦高矮适度而定,保证人坐在边沿上,方便干活即可。每根樽子的粗细,差不多都在直径16厘米左右,三间房差不多要用70根左右。每根的长度要根据房子的路身(即宽度)而定,如果是老檐出头(即樽子直接探出墙5寸左右)。一般在六米就足够了。扎樽子必须要用小腰子,即用矮小的芦苇(或织席的下脚料)碾压之后绕拧做成,一般有一米多长(四尺左右),小腰子当属俵口、兴坨一带为最好,因为那里的芦苇皮薄绵软,拧成的小腰子坚韧有力不易折断。东棘坨、赵本、大辛一带没有芦苇,可提前去产芦苇的地区订购,人家会按要求准时供货。一根樽子大约20多道箍,每道箍之间的长度不等,因为扎的箍多速度就会越慢,虽然也越结实,但不出活儿的,当然,箍距也不能太大,一般在6至8寸之间。每道箍都要用力勒紧,否则樽子会不坚挺,用手提起会软塌塌的。会扎樽子的人,樽子扎出来,道箍均匀,粗细一致,两个人搭起会笔直或稍有弯度,且樽子表面光滑齐整,远看近看都非常漂亮。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淡出视觉的记忆》

出版者:宁河区档案局

本书以《淡出视觉的记忆》为题,作者分别从曾经的生产生活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曾经的经历和生活的故事,带我们追寻历史发展的足迹,钩沉先人们生存的风雨沧桑。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