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土坯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915
颗粒名称: 话说当年土坯房
分类号: TU361
页数: 18
页码: 35-52
摘要: 本文讲述了土坯房以下几道程序包括垫地基、脱坯、打夯、扎樽子、垒墙、上梁、上樽子、苫坡、安门窗、吊顶棚、打炕、砌墙、泥房情况。
关键词: 宁河区 土坯房 历史产物

内容

土坯房作为农民祖辈居住的见证和历史发展的产物,现在已不多见,且越来越不为年轻人所知。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东棘坨、七里海一带,盖土坯房大约有以下几道程序。
  垫地基
  那时的垫地基,不像现在村里规划一块土地上报批准后,拖拉机、推土机等现代化工具一起上,机器一通轰鸣,地基垫好,沟渠也成了。那时村里极少有人家能盖得起房,村里发放地基,基本都是挨着村边批上一两户或几户,而紧挨村边的往往都是水坑、洼淀,而且为防止沥涝,地基要比地面高出很多,需很多土才能垫起来,一家一户的力量是不行的,要靠村里生产队出车、派人才能成。记得我家那年盖房,地基紧邻一个大水坑,村里四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派了两辆马车或牛车,除车把式以外,每辆车还配备了两个装车的,到村南二三里外的废弃河埝上取土,一直干了七八天才把地基垫成。干活的社员由生产队记工分,但中午要由东家管一顿饭,那时没有大米白面,但也吃掉了我家一大缸高粱米和一小缸绿豆、爬豆,那是我们两年的积蓄。
  新地基垫成后是不能马上盖房的,因为垫的都是松散的土,需要一年半载的沉淀,最好是经过雨季把土层沉淀结实了再盖房地基才牢固。
  脱坯
  脱坯(或挖矶子),主要用土坯或叽子两种原料盖房。叽子要到地里去挖,土坯则完全要靠人工来脱。相对而言,挖叽子是比较省事的,找茅草密集的土地边沿或自家的稻田。稻田要待水稻收割后,用碌碡将稻田轧实,然后人工用五六寸宽,七八寸高的特制的平锨,挖取成统一尺寸的块块儿,然后,把取好的叽子晾干即可拉来垒墙盖房。叽子的尺寸也不尽相同,用量也不一样,一般用宽六寸、长八寸左右的叽子,三间房六千块左右。脱坯就比较费事了,坯有大、中、小三种,小坯约长一尺、宽半尺;中坯约长一尺二、宽六寸;大坯长约一尺半、宽一尺。小坯和大坯是用来盖房的,中坯一般用来砌炕、垒炕帮或垒灶台。小坯是最早使用的,盖三间大房约万块左右。后来人们见大坯省工、省时又极适合垒墙,后来就发展成都用大坯了。用大坯盖房,三间房大约四千块就够,至于准确计算,那就要看房的两个夹山墙是用柁架还是用大坯垒了,如果用大坯垒实山墙则要多用四五百块大坯。
  脱坯时,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所需的材料,如和泥用的铁锨、铁三齿、粘草、水斗子等,脱坯用的坯模子、泥叉、平锨、泥叉、水桶等。脱坯的土质也有好有次,最好是黏土和“僵石猴”的土层,那样的土脱出来的坯坚硬结实,最次的是黑沙土,脱出来的坯不但遇雨易酥,而且及不耐折腾,因为从脱坯到垒墙盖房,中间要经过晾晒、码垛、装车等多次的搬和运。黏土脱成的坯经折腾,甚至摔几个个儿都浑然一体,没有耗损,而黑沙土脱的坯最易折断和摔碎。场地也有讲究,平整的场地,脱出来的坯平整好垒墙。场地要防水还要邻水,因为在晾晒期较长,一旦下雨要能及时排水,否则要是遭了雨水浸泡,马上会化作一滩泥,前功尽弃,所以选择场地一般都在地势较高较平坦的地方。邻水也是选择场地的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因为和泥要用大量的水,如果有充裕的水源,用水斗子或脸盆供水和泥就省工省事多了,和泥时用铁三齿子或铁锨把土刀起或泛起,撒上粘草然后用力搅匀就可以了,粘草一般都是麦秸秆或稻草。
  脱坯人也叫抹模子的,一般都是上了些年纪的人,虽然相对轻松一些,但手要麻利,且需技巧。会抹模子的人手疾眼快,先把模子的四角用拳头怼实,然后用双手抹面,这样拔出模子后,所脱出来的坯不但四棱见线而且表面光滑,青壮有力的人大多负责和泥和供梭。抹坯的人会按本人抹坯速度的快慢自动排列好顺序,带着用四块木板制作的坯模子和洗涮模子的脸盆或水桶(防止因泥沾模子影响进度和质量),像古代出征的将士带着自己的武器一般。供梭就是把和好的泥供给用模子脱坯的人,供梭有两种方式,一是跑锨,一是挑兜。跑锨就是一人供一人,用平锨或泥叉铲泥,供梭是技术活,要保证一平锨和一泥叉就是一块坯,否则,泥量不足,脱出的坯就不饱满。量大了坯就发凸,不但影响了坯的质量,而且盖房时还会因坯的薄厚不一影响垒墙的水平。跑锨的人腿脚要利索,双臂还要有力,否则,一块坯的分量约有二三十斤,跑不动会影响脱坯进度。挑兜供梭相对就轻松些了,因为有人把泥兜装满,你只管把泥挑走,供两个人同时使用就成了。
  坯脱好了要晾晒,这常常是使脱坯人家忐忑不安甚至提心吊胆的时期,因为这个阶段遇上大雨是最倒霉的了,常常会使脱好的坯毁于一旦。我家1963年盖房时脱坯两次遇雨,多亏了乡亲们全力抢救,但还是损失了不少盖房的大坯,最后靠着乡亲们捐了打炕用的炕坯才把房顺利盖成,使我们时时忆起,一直心怀感恩。待到整个坯边角见白、底边微翘,半干或多半干时,还要原地搬起,一处窄面挨地,其它三面晾晒,晾晒得七八成干后,要码成坯垛等待盖房时使用。码坯垛时,底下要垫上土或高粱秸秆防雨水侵泡,坯垛一般五六米长、一人多高,太长容易倒塌,太高码垛费劲。晾坯、码坯的活一般都是乡亲们抽空帮忙干,特别是遇上雨天,不管是谁家,只要一声招呼,哪怕是深更半夜,乡亲们都是一呼百应,帮忙敛坯、遮雨,甚至把自家的苇席揭来苫坯,因为人们都知道,如果不及时苫护,一场雨会使盖房的坯还原成一摊泥。没人讲任何代价,那争先恐后、争分夺秒的干活场景,实在感人肺腑。且没有一个人在意东家的感谢和他人的夸奖,都认为是乡里乡亲应该做的事,如果搁在现在,很多年轻人怕会被感动得不知该怎样夸张地上网发帖传微信呢。
  打夯
  打夯(也叫砸夯),盖房开始,地基上的活首先是打夯,而打夯之前首先要开挖槽子。先是按照房子的大小,把需要垒墙的地方开出比垒墙面积较大的槽子,如垒“三七”的墙要开“五〇”的槽子,“二四”墙要开“三七”的槽子。待到把挖出的土晾晒得恰到好处时,就可以开始砸地基了即打夯。那时没有电,砸地基没有电夯,全靠人力把一个大碌碡用力搬起和砸下。摽夯是个巧妙活,先用两根粗木杠或细檩条把碌碡夹住,会摽夯的人,能用麻皮或麻绳再加垫布底鞋把二三百斤的碌碡绑得结结实实。因为那时生产队农活忙,谁家盖房打夯几乎都是晚上“请工”,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忙。打夯开始,有人提着提灯照亮,一副夯上十四五个人,由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扶着掌夯,夯的两端各有一名领夯人,掌夯人的作用,是确保打夯时的安全和用力的均匀,而领夯就是领航,要保证方向不偏不倚。
  打地基是较为有趣的,因为打夯时常常要唱夯歌,即使不唱夯歌也要喊号子,为的是统一行动,保持一致,比盖房上梁时还要热闹。记得那时的打夯歌词是,爷几个抄起夯呀,嘿呦嘿呦,高高的往上举呀,嘿呦嘿呦,使劲向下砸呀,嘿呦嘿呦,地基万年牢呀,嘿呦嘿呦。夯歌没有固定的内容,可由领唱的人自由发挥。如有的想给东家提个醒,或跟东家开玩笑,都可以以唱夯歌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想喝水了、想叫东家准备烟糖之类的,领夯人就会这样唱,爷几个呀,别喊渴呀,东家就来送水喝呀,嘿呦嘿呦,爷几个呀,别着忙呀,东家一会就送烟糖呀,嘿呦嘿呦。心眼透亮的东家会忙不迭地去准备。唱夯歌不仅热闹,而且还有吵耗子的俗说,即能把耗子惊跑,不在房子里盗洞。所以,砸地基时最忌讳的是打哑夯或蔫夯。
  地基一般要夯实三层(即俗说打三部土),每层土的厚度为一尺左右,最后一层土布满时要打“满堂红”,即把整个地基都夯实一遍。
  扎樽子
  我的家乡东棘坨一带绝大多数人家扎樽子的原料都用白高粱秫秸(在七里海一带有的是使椽子苇扎巴子),讲究的人家则用苇子包秫秸,为了使樽子表面更光滑好看,而富裕人家则干脆全部用苇子扎樽子。扎樽子要准备绞棍、绞绳、木槌、楔板等工具。扎樽子时,要在宽敞而平坦地面上挖一个坑,以便把腿放入,坑不要太大和太深,都是扎樽子的人视自己的肥瘦高矮适度而定,保证人坐在边沿上,方便干活即可。每根樽子的粗细,差不多都在直径16厘米左右,三间房差不多要用70根左右。每根的长度要根据房子的路身(即宽度)而定,如果是老檐出头(即樽子直接探出墙5寸左右)。一般在六米就足够了。扎樽子必须要用小腰子,即用矮小的芦苇(或织席的下脚料)碾压之后绕拧做成,一般有一米多长(四尺左右),小腰子当属俵口、兴坨一带为最好,因为那里的芦苇皮薄绵软,拧成的小腰子坚韧有力不易折断。东棘坨、赵本、大辛一带没有芦苇,可提前去产芦苇的地区订购,人家会按要求准时供货。一根樽子大约20多道箍,每道箍之间的长度不等,因为扎的箍多速度就会越慢,虽然也越结实,但不出活儿的,当然,箍距也不能太大,一般在6至8寸之间。每道箍都要用力勒紧,否则樽子会不坚挺,用手提起会软塌塌的。会扎樽子的人,樽子扎出来,道箍均匀,粗细一致,两个人搭起会笔直或稍有弯度,且樽子表面光滑齐整,远看近看都非常漂亮。
  垒墙
  垒墙之前要先选择良辰吉日稳基石(砖石),人们叫其“铺盘子”。即先由大工用水平尺找水准,钉上木橛子挂线,确定四角边线的位置和高度。有的户会铺上一些石头和少量的砖,用来固基和截碱,没有条件的户,干脆用土坯找平后直接垒墙。后来发展到比较富裕的户,会盘上两层石头、三层砖或三层石头五层砖,就是人们常说的“穿鞋带帽”,这种方式很快被推广开来,很是时兴了一段时间,直到人们都盖起了浑砖房。
  垒墙时,房的前、后沿,东、西山各有一名大工负责把关,各负其责,包工头则要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督。其实大坯盖房垒墙不像用砖垒墙那么严格,稍有些歪斜或差线,包工头会用栓了线的吊锥眯着一只眼睛看误差,然后用大木槌(也叫大榔头),劈啪一阵敲打,拍凸平凹,墙自然就直了。有的拍不进去了,就用铡草的大铡刀削削砍砍。有的凹了,干脆“缺肉少肉,泥巴来凑”。老辈子人们盖房很有讲究,为了排水,街中心的地基是最高的,当然房子也是最高的。两边的相邻人家都会很自觉地遵循习俗规定,依次降低房基的高度和保持房子高度的错落有致,所以不管下多大的雨,街筒子里的水都会迅速排出。房子的高度大抵都以檐头的高度为准,一般都是八尺或八尺半的檐头,即平口,平口四十性左右然后四个山起脊,脊高在四尺二左右。
  上梁
  大坯垒墙,速度非常快,一两天就能盖成,人手多时,有的当天就可上梁。农村对上梁的时间很讲究,一般都得在上午十二点以前必须开始,这就要求工头准确地计算时间了。一般一间五根檩的(也有七根檩子的)且是老檐出头的房子都不会误时,而砖瓦檐的就不好确定了,因为砖锁檐费工夫,要打出宽余的时间来。为了保证良辰吉时,时间宽裕的可在檩子全部上完之后,再把樽子上到一半,即到堂屋脊檩时开始举行上梁仪式。如果时间来不及了,则在檩子上完之后先不上樽子,如果时间再紧急了,就干脆把脊檩稳好就开始举行上梁仪式。那时土坯房的上梁仪式跟现在的盖房上梁基本上一样,只是比现在显得热闹,因为那时的农村很少有人家盖房,谁家盖房不亚于现在的办喜事,左邻右舍甚至一条街的老人小孩都来看热闹、抢喜饼、喜糖。房主会在过木上贴上横批(以后盖浑砖房时,就直接在门框和窗框上贴对联和横批了),会用红布或被面包裹好脊檩上贴的阴阳鱼。上梁时,包工头和会说唱的人会抱着斗在房上唱喜歌,斗里提前准备好的面龙、面鱼、糖块儿和铜大钱儿等物,那个人边说边唱边抛洒,大人小孩嬉笑着争抢,鞭炮声也同时响起,这时是最热闹的时刻。上完梁,中午东家犒劳一顿,也就是打上几斤肉,会上一锅粉条、豆腐、大白菜的,蒸上几锅馒头或高粱米饭,那时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上樽子
  檩子全部稳好后就开始上樽子压泥巴了。先测好樽子的实用长度,并用铡刀铡好送上房试用,正好后固定距离,开始铡用。樽子上房后骑在脊檩的那个人手拿一把锋利的斧子,用力砍上一斧,(不能完全砍断,一半即可)然后一面一斧子把樽子砸平。为了紧凑,还要隔五六根的距离处备一根樽子,待把樽子都上完之后,用木棍撬开缝把备用的樽子强塞进去,再叫人从屋下看看露天情况就知樽子苫盖的实不实了。古语“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虽指漏雨,但在看樽子苫的疏密上也如此理。把樽子全部上好,就开始压泥,即把早已备好的泥巴压在樽子上,然后再抹上几遍泥后就等着苫坡了。
  苫坡
  苫坡,也叫苫“搭把(ba)”,是指在樽子上面盖上一层厚厚的白高粱秫秸或苇子,为盖房主体的最后一项工程。把房脊和两个坡面,苫上厚厚的秫秸或苇子,根部一律朝下,并超出墙皮半尺左右,用木榔头或平锨拍成上长下短的坡面,既防雨漏,又防雨水冲刷墙根,而且还能使房子冬暖夏凉。每年的泥房,就是泥在它的上面。年复一年,沉重的泥土压在上面,极抗风雨,有时任狂风袭来,它也岿然不动,故有“走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俗语。
  安门窗
  房苫完坡后,下一道工序就是安门窗了。土坯房不像浑砖房那样在起墙时就要把门框、窗框竖起,而是放在了最后,一是避免承重,二是土坯房的尺寸可以随意,用刀砍砍就可大可小,不像浑砖房那样有固定尺寸。一般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要有八扇板门,即前后各两扇板门、房内东西屋各两扇板门,再加后门口挡风的大封门子。前后门门框下要卧门枕石,里屋门下也要有,不经风雨的,不一定是用石材,木头或砖的也行。门枕石的中间是门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门槛子。窗户一般都是东西屋有,但都不是现在的大窗户,只有一米半左右长,高七八十公分,且分上下两扇,下扇固定,上扇可活动,通风时可挂在屋顶的钩子上。堂屋为了采光,可留一尺左右高的上亮子,留有小窗户。有的做成匾额,让村里书法名人写上“居之安”“和为贵”“吉祥高照”等字句镶在上面,也有的人家为了严谨,就干脆把那个地方堵得严严实实。有的人家会在东西屋后墙上掏个不通透的后窗,大约六七十公分左右,用来存放东西。有的户怕冬天冷,干脆不要后窗。那时的窗户都是小木格子窗,一是为了严实防贼,二是窗户大了刮风下雨不好遮护,因为那时庄稼地没有玻璃,窗户都是纸糊的,用桐油刷一两遍防风雨的。但为了防止风大雨大淋湿刮坏了窗户,人们想出了挂箔帘防风雨的办法,就是用苇子打副箔帘挂在窗户上的过木处,刮风潲雨时放下来遮住窗户。那时的土坯房窗户小再加上纸糊的不透亮,显的屋里特别暗,根本没有现在大瓦房这样的亮堂,要赶上下雨阴天,挂上防风雨的箔帘屋里就更暗了。
  吊顶棚
  在搬家之前,还有要进行“养樽子”或吊顶棚。
  “养樽子”是人们俗语说法,就是把房顶裸露的樽子用泥包裹起来,省得裸露的樽子岁久年长着挂尘土。这个活比较累人,因为要仰着脖子在头顶上干活,很不得劲,时间长了,脖子要累得酸痛,但相对吊顶棚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吊顶棚即人们俗语说的“吊顶间”,就是沿着前后边沿檩的高度,用白高粱秫秸吊起拱形的一道隔层,再抹上两三遍泥,既保暖又显得屋里亮堂些。这是室内的一项装饰,又是一项技术活,需要四角找好水准,依靠房檩做好吊架,我们这个地方人们叫做绑揪子,就是用结实的白高粱秫秸一端固定在房檩上,然后四下分开绑在用多根秫秸做的秤(或叫棱)上作牵拉和支撑,因为形状很像伞,又像伞骨一样有牵拉和支撑作用,所以人们就常常形象地称揪子叫伞。一般五檩的房间要做五道棱、七个揪子或七把伞。揪子和棱做完后,也就相当于把吊顶间的框架做好了,人摽着打游千都纹丝不动,否则抹上泥坠塌就麻烦了,然后就可以用线绳或麻绳像打箔那样吊顶棚了。顶棚吊完就可以抹泥了,抹泥也很有讲究,为了坠泥和光滑,头遍泥不要太厚,粘草不要太长,最好要用麦茹子即麦芒或麦壳。待到头遍泥发白就可以抹二遍泥了,头遍泥不能干的太透,否则洇湿会酥容易坠落。一般最多也就三遍泥,抹泥后要敞开窗户门的通风促其快干。顶间的泥尽量不要在伏天里抹,因为潮湿,不仅会坠泥,若是将绑秫秸的麻绳耨糟,整个顶棚都会坠落。
  有的人间还会在抹好的顶棚中间做灯闪和其他的装饰,但不是谁都可以做的,要请能工巧匠。说来还有个笑话,那年,村里把在“四清”运动中没收的我家土房退还了,哥哥和我起早贪黑不知贪了多少辛苦终于把房子收拾得焕然一新。不知哥哥怎么突发奇想,看着吊好的顶棚说,咱们刮个灯闪吧。那时候,吊顶棚难,刮灯闪更难,因为灯闪是个费事又比较高级的装饰了,一般都要请村里的能工巧匠来干。偏偏哥哥和我都是二十出头的愣头青,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就找村里干了一辈子泥瓦匠且很有点名气的马二叔去借做灯闪的模子,也叫刮子,可在泥上用手拨着刮出凹凸的漂亮模型。听说我们自己做灯闪,马二叔先是一愣,后就嘿嘿笑了,找出了一副做灯闪的模子给了我们,闪着狡黠的眼神说,要是用二叔帮忙言语一声啊!我们没有听出马二叔的弦外之音,等到拿回家一干活就傻眼了,这是一副最复杂的模具,尽管我们把和泥的麻刀剁得粉粉碎,刮出的模型仍旧飞毛乍翅的很难看,这时我们才想起马二叔的话是话中有话。怎奈我们那时极好面子,不肯认输求人,仗着年轻气盛精力足,我们哥俩愣是用手沾着水,一丝一丝地精雕细琢,干了一个通宵,整出了一个漂亮的灯闪,虽然脖子疼了好几天,但也值了。特别是当看到马二叔带着一帮人假意说欣赏其实想看笑话进屋惊呆的模样时,我和哥哥心里那个得意劲儿就甭提了。后来,马二叔追问了我好多次,我都云山雾罩地玄乎一通,到他去世也没告诉他我们是咋干的。
  打炕
  打炕、垒灶台是屋里最后的活。那时农村睡觉都是土炕,没有现在的木板床铺,土炕都是用专门脱的炕坯垒成,人们管此叫打炕,根据炕的大小,计算出竖坯和横坯的数量,竖坯是把炕坯竖着立在炕洞里,当作立柱用的,一般是周遭摆一圈,炕洞中间摆三到四溜,横坯是摆在横坯上面当炕面的。一般长三米宽一米八的一铺炕,有八十左右的炕坯就够了。这种打炕方式叫板凳腿法,优点是省,但炕不易热。还有一种叫“满堂红”,其优点是炕牢固而且易热,但用坯量大,因此很少有人用此方式打炕。炕垒好后在炕面上抹上两遍细泥,烧炕晾干,铺上炕席就可以睡觉了。
  用炕坯打炕往往要和垒灶台相联系,因为在炕洞里摆竖坯当立柱时,要看好预留的墙洞灶口和烟囱口,摆立柱竖坯时,必须留出直线的风道,以保持烟道的畅通。由灶台到烟囱底处的炕洞地平面(也就是炕面),要保持缓缓渐高的趋势,这样走烟才会畅快。灶台面不要高于炕面,灶膛(即灶坑)要低,灶门不要太大,还有,如果要用风箱,还要留出风口。这些零碎小活与盖房相比似乎微不足道,但弄不好会有很多麻烦,不但做饭时会烟熏火燎,炕也不爱热乎,日久天长,堂屋里也会熏得黑乎乎的。
  砌墙
  房子盖成,勤快的人间不但装饰里屋吊顶间,屋外也要装饰,就是高粱瓤子或苇子砌墙,不但漂亮而且防雨护墙。需要砌的墙主要是东西房山和前后檐。砌前,要将选好的红高粱瓤子或苇子,用铡刀铡成一尺左右长待用,泥和的要稠一些、粘一些,房山一般要砌到房檐头梢下,房檐要砌到窗台左右的位置。砌墙时要挂好线,以保齐整。砌墙时是从下往上进行,往墙上抹上宽约半尺的一条泥带,抹泥时要注意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太薄易裂不结实,太厚易坠落。抹完泥就要往泥上粘瓤子或苇子了,可用木槌或砖往泥里轻轻拍,不要用力过大,粘住即可,因为用力过大会把泥挤出影响瓤子的粘接度。砌到房檐或山尖时,可用白灰封口。如果没有白灰,前后檐可用泥封口,山尖可钉一个鞋底或木板也行。如果活干得漂亮,黑褐色的瓤子或金色的苇管,一排一排,整整齐齐,不论远看还是近瞧,都会叫人赏心悦目。
  泥房
  土坯房的上盖儿没有瓦,全靠泥房来防漏。用什么样的土来泥房就很有说道了。泥房、泥墙的土要找盐碱土,越是一毛不长、泛着碱霜,甚至老百姓用来熬土盐的土才好。把这样的盐碱土拉回家,用粘草,特别是用碌碡轧过的麦子秸秆和泥最好,然后用铁抹子泥房、泥墙,房顶和墙面像罩上一层厚硬的防护层,既抗雨淋又延时日。俗有“春泥房,秋泥墙”一说。
  盖房时,东家还要有几个操心环节,如排涝用的“水沟眼子”、烧炕做饭用的“烟道”、照明用的“灯窑”、养猫用的“猫道”等等,除叮嘱工头注意外,自己还要在监工时留心检查一下,否则,房子盖成,再要返工那可就麻烦了。
  现在,盖几间新房,甚至有人家盖别墅都比那时盖土坯房还容易,而且越盖越富丽堂皇,但绝不会有土坯房的记忆和怀念。那个年代,穷苦人家有的攒上半辈子,甚至一辈子也许盖不起几间土坯房,但谁家盖房都是大事、喜事,盖房时乡亲们的无私互助,留下了各种各样动人心弦的故事。
  越来越少的土坯房,记录了贫困、述说了发展、也记叙了互助的民族美德。
  (李振起)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淡出视觉的记忆》

出版者:宁河区档案局

本书以《淡出视觉的记忆》为题,作者分别从曾经的生产生活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曾经的经历和生活的故事,带我们追寻历史发展的足迹,钩沉先人们生存的风雨沧桑。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