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芦台一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888
颗粒名称: 我所知道的芦台一中
分类号: G629.2
页数: 16
页码: 64-79
摘要: 本文是作者对于在芦台一中求学和工作期间的回忆。文章回顾了学校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并描述了美丽的校园以及校庆活动。作者表达了对母校的热爱和尊师爱校的情感。
关键词: 芦台一中 宁河中学 校庆

内容

从一九四〇年到一九四六年,我在芦台一中读书。一九四七年秋季又回到母校任教。解放后先后担任过教员、教导主任和校长,直到一九八五年离休。中间,除高中毕业后在外地上学和“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离开过几年外,我一生大半时间是在这所学校度过的。
  我热爱我的母校。我以为,她从开创迄今七十多年来,一直有她自己的特色,有良好的传统和校风。
  本文仅就个人在这里求学和工作期间的所闻所见,写一些零星片段的回忆。
  解放前部分
  芦台一中原名叫宁河中学。她诞生于一九一三年八月二十日。起初是私立学校,由宁河籍比较热心教育的一些社会知名人士、乡绅和军阀刘子明、刘壬三、齐燮元、白宝山、齐翰卿、苏锡麟等组成董事会,负责筹集办学经费(包括他们个人巨额捐款)和决定校长人选等大事。一九三八年改为宁河县立,一九四〇年起又改为河北省立,直到一八四八年芦台解放。
  第一任校长叫张石葛(又名张世阁、张作楷),是前清举人。一九一九年,省教育厅派杜书田(又名杜心耕、杜莘耕)任校长,直到解放。杜是前清秀才,后又毕业于天津北洋法政学堂,这是一位旧学渊博、崇尚维新、热心教育、多才多艺、品德高尚(当然是那个年代的标准)的老先生。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宁河中学,在勤学、慎行、朴实、整洁,严肃认真,少说多做(校训:“勤慎朴洁”;师生励行标语:“不要说,只要做”)校风的形成上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都做出了不能否认的贡献。他是师生心目中的“张伯苓”,老校长也每每以张先生自况。
  美丽的校园
  学校座落在芦台东大营蓟运河南岸。校舍是平房建筑,造型庄严而朴素。前面是教学区,以礼堂和综合办公室为轴线左右对称展开。这部分房屋除教室外,都是以捐款修建的校董名字来命名的。礼堂的额题叫抚万堂,办公室(内有校长室、各处室、办公室和会议室)叫子明室,东西有壬三图书室,西面有翰卿科学室(理化生物实验室),再西面小花园里是校友室。教室的跨度都较大,在两排柱子之间是学生座位,柱外侧是两排玻璃橱架,里面陈列着本班学生的优秀作业和自制标本、模型等。教学区后面是生活区,那里有师生宿舍、饭厅、盥洗室等。操场在校舍东侧,那里有足兰排球场和田径、体操场地。操场四周密植着高大的槐树,其下种满了各色大麦熟花,形成了自然的篱笆。操场南面隔一条道是峻青学校园,那里是生物实验园地和学生种植的菜地。
  整个学校象座花园,春天繁花似锦,夏日绿树成荫,秋来果挂枝头,冬季雪映翠柏,是个读书、锻练的好地方。
  “我们的家庭”
  礼堂里有不少块校友献给母校的匾额,“我们的家庭”就是其中之一。它悬挂在讲坛的上方。五个笔力遒劲的大字,道出了毕业校友的心声,也反映了在校学生和学校的关系。
  记得在上学时,每年八月二十日都要举行校庆活动。那是一个充满欢快而又使人深受教益的日子。那一天,老师们都穿上节日盛装,学生一律穿制服,校园打扫的干干净净,礼堂布置的五彩缤纷。庆祝会上,师生们兴高彩烈地表演着各种文艺节目;会后又尽情游览各具特色的游戏宫。午饭简单而隆重,师生在一起吃长寿面。围绕校庆那两三天,还要搞学生成绩展览,举凡各年级各学科优秀作业,书法美术和手工作品,师生自制的仪器、标本、模型,学生在校以上各级体育运动会、讲演会、征文比赛等活动中获得的锦标、奖状、银杯、银盾等等,都一一精心布置在各展室,供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参观。在这个展览会上,看到自己的成绩、作品、奖品被展出的学生(包括已毕业的校友),其心情之快慰自不待说,就是一般在校学生,也受到很大的鼓舞和激励,大家都以能在这所学校里上学而自豪。这一切,在我们头脑里至今还保留着美好的记忆。
  然而,最令人感动的还是校长在校庆会上的讲话和校友给母校献礼两件事。
  老校长每年在学校成立纪念日都要讲一次学校历史。他以创业者和历史见证人亲身经历,向师生叙述学校的创办和发展过程。他讲的简要而具体。每逢谈到学校三遭兵燹、七次搬迁,由于军阀战争和地主豪绅欺凌使学校受到严重破坏,以致师生流浪上课甚至暂时停办的惨状时,老先生在台下声泪俱下,学生们台上眼圈发红。我们的学校创业维艰、来之不易啊!我们要爱护她,发展她,她是“我们的家庭”!
  已经离校的历届毕业生,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在校时的心愿。有的集资给母校兴建了一座校友室,有的捐赠大量图书(包括全套的《中华文库》),有的捐款购买教学用品,有的把自己的著作献给母校……
  尊师爱校,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好的传统。
  品学并重严格要求
  在知识教育上高标准,在操行品德上严要求,品学并重,是芦台一中的又一个传统。在学校保存的一本六十年前的校内文件里,我们看到关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关于学生操行品德考查,关于学生体育考查,关于学生考勤及升级留级、毕业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奖励学生办法”一节,有四条:“一、学生学业成绩列第一名并操行列甲等者免学、宿费一学期;列第二名并操行列甲等者免学费一学期;列第三名并操行列甲等者免宿费一学期以资鼓励。二、班长、室长、各会会长劳怨不辞,卓有成绩者,得由学监酌加操行、分数。三、每月各学科会考至学期之末凡二次取列第一者,或一次第一、二次第二者均酌给奖品。四、凡能制出新样手工或标本送交科学室保存者,均酌给奖品”。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学校重视品学兼优,重视学生工作能力,重视学生动脑动手搞科技制做,这在人才培养上是有意义的,谈到知识教育,这个学校有三个特点:一是教材深。我从学校保存的旧教科书中看到,在学校实行四年制时期,语文教材是学校自选编印以古文为主体的讲义,数学、物理、化学和世界地理使用的是外文课本,一九二八年以后改行三三学制,所用课本是从商务、中华、开明等大书局编印的教科书中按科抽选的。即使在日寇侵略及其后国民党统治时期,学校也是把由反动当局编印并明令各校使用的课本,买而不用。记得我们上初中时,代数就用温德华本,几何是三S本,英语是北平文化科学社本;高中时代数用范氏本,三角用二B本,语文则另加讲义,而什么伪华北教育总署、什么国民党正中书局出的教科书,不过是摆设。第二个特点是注重课外阅读。这从三个方面体现:其一是教师鼓励学生阅读旨在加深或拓宽知识领域的书籍。如我们读初中时,化学老师分别指导同学们购买《化学概论》、《化学精义》等书,语文老师指导大家分别购买鲁迅、茅盾、巴金、叶绍钧等的名著;在高中,语文老师指导读古典诗词,生物老师介绍看达尔文《物种起源》等等。由于学生手里没多少钱,我们就采取一人买一本互相传换看的方法。学校图书馆关于学生借书有这样一条特殊规定,即每次借书的同时都发给一张读书卡片,只有在还书时把已填好阅读心得或笔记的这张卡片交上,才允许借阅下一本书。其二是广泛成立各学科研究会。这种研究会是跨年级的,有学习指导,有专题研究,有知识讲座。会长和辅导员多由高年级同学担任,而老师则充当幕后导演。有时,研究会还办一些油印的小刊物,如四十年代中期的《清华半月刊》就是其中之一。第三个特点是高淘汰率。旧芦台一中的规模不大,在一九四一年以前,一直是单轨制,即每年级只有一个班。这种规模小,又愿意学生尽可能多(至少可多收入一些学费),又必须保持学校牌子亮的状况,决定了学校每年招生多,毕业少,升级不易,淘汰率高的方针。那时,每年新生入学,一般要达到初中一班六十人,高中四十人。由于进度快、教材深、考试难,每升入高一年级都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留级,每班到毕业时,差不多只剩下原来人数的三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
  不只是学业,在学生操行品德和日常生活方面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早在建校初期,学校就有学生“操行考查标准”的明文规定,并且设有学监(相当于后来的训育主任和现在的政教主任)专司其事。从现在保存的旧资料知道,当年的考查是就下列六个方面进行的:一勤与惰,二谨慎与放肆,三朴实与奢华,四洁与污,五勇与怯,六其它习惯之良否。此外,学校还规定了各种禁令和规则,如有违犯,轻则扣分、记过;重则记大过甚至开除。还规定:“学生操行列入丁等者,虽学业及格亦令其退学”。
  到了三四十年代,每个学生入学时都发给一个黑布面烫金字的“学生守则”。扉页是校训和校歌,其后是礼堂、教室、宿舍、操场、饭厅、盥洗室、校园和校外等一系列规则,要求学生熟记并遵守。此外,学校在学生礼貌、仪表、服装等方面也都有严格要求。例如,在学校内外见到师长要行礼,见到同学要致意(不准男女生接触);到校必须穿制服并且衣帽整齐端正;在校内外一律佩戴校徽;不准留长发和胡须;不准在校内外吸烟喝酒、吃零食等等。
  总之,学生在校的课业学习、品德修养、体育锻练以及日常生活等一切方面的行为,都要求符合校训“勤慎朴洁”的精神。这在校歌里也得到体现。歌词是:
  广厦平开芦水岸,大庇寒士尽欢颜(三十年代一度改为“旧观相复喜相安”)。好从实际求生活,不把虚名误少年。勤劳作,苦钻研,准备身心发展。前途努力莫迁延,三载一瞬间!
  校歌的曲调朴实而凝重。可惜,我缺少音乐细胞,不能把乐谱记在这里了。
  宁中市
  “文化大革命”前夕,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两名外调人员风尘扑扑来到芦台一中,调查早年毕业一位校友的政治身份。因为,他们得知那位同学在宁河中学上学时,还是个民政局长。学生而又当官,这是个什么人物?
  其实,这是一个误会。那位“民政局长”,只不过相当于五十年代学生会的“生活部长”,是一个“名不符实”的官。
  解放前的芦台一中学生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叫“宁中市”,后来才改称“学生自治会”。学生会主席是“市长”,学习部长叫“教育局长”……一般学生当然就是“市民”了。
  宁中市里有很多有趣的事。学生中的许多事情是由“市”里管的。如前面提到过的各学科研究会,就由“教育局”负责操办。现在学校里还保存着的一本《学生备览》(相当于现在的学生手册,但它包括的内容更广泛一些),也是在一九二七年由宁中市编印,在盖上“宁中市政府章”的朱红钤记后发给同学们的。市里有一个“宁中银行”,每学期开学,同学们都把带来的钱存在银行里兑换出同等数额由“宁中银行”发行的纸币,用这种票子,可以在“宁中商店”里购买文具、纸张、肥皂、毛巾等等;也可以在“宁中伙食团”交纳饭费。平时,大家也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一是觉得有趣,二是兑换出来的票子极少丢失,因为出了校门它就是废纸一张,而在校内每个人无论是存款还是买东西、交饭费、在银行、商店、伙食团里都有账可查。银行和商店的经理、会计、出纳、售货员等统由校内高级商业职业班的同学担任,各种职务定期轮换。伙食团实行委员会制,委员由全体在校吃饭的同学选举,每月一次。
  这个“宁中市政府”只有一间办公室,而其所属各“局”,只不过是一张书桌。办公室没有牌匾,不过在门前花坛里,却用地皮草栽成一方丈左右一个的“宁中市”三个大字。市政府“官员”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律在课余时间办公或营业。上课预备铃一响,就都关门了。
  今天看来,宁中市的称谓及某些做法,容或有不妥之处。但我觉得它在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生活能力和服务精神等方面,是有意义的。能够在人们的记忆里保存五十多年,这本身就说明它的价值所在。
  五位老师
  我在旧芦台一中上学时经过了许多教师。其中,印象最深的,除了杜书田校长外,还有五位老师。
  一位是教务主任佟迪光。这是一个经常板着面孔、对学生要求极其严格,事业心很强的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和杜校长密切合作,把学校管理的井井有条。他一直兼任数学课,每到初中新生入学,都要亲自教上一年。按当时规定,初中一年级数学只学算术。但佟老师却把它压缩在第一学期讲完。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选编的四百道整、分数四则应用题加进去。在解题时,他不允许我们套公式、列综合算式,而是要一步一步地分析,一步一步地注上理由。从书写格式到演算步骤,从字迹工整到语言通顺,丝毫不准潦草马虎。到了第二学期,开始学代数,要求还是那么严格。考试时,他命题又多又难,评分十分苛刻。他批改作业细致认真,一点小毛病也要指出来。还时常把我们叫去当面批改,遇有不该发生的错误,就免不了一顿训斥了。因此,我们虽然敬他,但又怕他,甚至有时恨他,也曾偷偷地骂过他。但事情是如此奇怪,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内容的加深和增多,我们对佟老师的恶感却越来越小,以致毕业后又常常想念他。直到现在,总觉得他给了我们某些一生受用不尽的东西。
  再一位是生物教师刘筱波。这是一位庄重和蔼,刻苦自学,深受学生尊重的中年教师。据说,他原来学历不高,只是中师毕业。因此,有很长时间不被省教育厅承认为合格教师。但是杜校长和佟主任有识人之明和用人之胆,刘老师仍就一直被学校聘用。实践证明,他不但教学胜任愉快,而且在学校生物标本制做上作出了很大成绩。刘老师讲课细致深入,有条有理,内容丰富,饶有趣味。他要求学生严格,但使人乐于接受。他经常指导我们阅读课外书籍,还亲自和学生一起搞科技制做。从整副人体骨骼到各种动物骨骼,从哺乳类、鸟类、爬虫类到鱼类的皮毛剥制,各种动物及其内脏的浸制,某些动物胚胎发育过程和小动物的透明浸制,还有各种昆虫和植物标本,大小几百件,都凝集着刘老师的智慧和心血,凝集着他和学生之间的情谊。这些标本有的至今还保存着,每次看到都引起人们的慨叹和深思。
  第三位是地理教师张冠儒。这位老师在校时间不长,但他讲课时反映出的见多识广和流露出爱国之心,使我们一生不忘。在日寇侵略时期,讲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是不被允许的,危险的。但是,这位老先生每逢讲到东北、西北、西南各省时,常常在教材之外,告诉我们那些被列强吞掉的我国神圣领土。此时此刻,他一反平时讲课那种语言流畅,神彩飞扬的常态,哽咽流泪,讲课中断。这情景震撼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教室里一片沉寂,“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四位是语文教师杜赞贤。他是本校第十四班毕业的留校生。开始在教务处当职员,后来又兼任初中语文课。他在课堂上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但在课外的文学研究会上,却感到他十分热情。他和担任研究会长的高级商业职业班齐兆伦同学,常常引导我们阅读鲁迅著作,他把当时已列入禁书的《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伪自由书》等偷偷地借给我们看。一九四一年暑假前,这位老师突然不见了,暑假内又发生了齐兆伦等师生被日寇逮捕的事。当时我们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觉得很害怕。直到后来才听说,齐兆伦同学是中共地下党员。杜赞贤老师经常为我党作宣传工作,到学校东边崔庄、万庄、闸口一带撒传单、贴标语,于一九四一年夏天去了解放区。
  还有一位也是语文教师,名叫刘仲舆。这这位老师教学有个特点,不大注意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包办学生的思维。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动脑思考。他十分注重学生课外阅读,本文面前提到过的组织学生购买并互相传阅鲁迅、茅盾等著作的老师就是他。当时我们每周两节作文课,一周是作文,下一周就发文。发文时,刘老师一个一个地叫到讲桌旁去评点,其余同学就在下面看自购的那些文学名著。这种教法今天回忆起来,在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开阔视野,主动追求知识方面,实在使我们获益非浅。
  除了这些较好的老师之外,也有不大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们讲课平庸,枯燥无味,有的甚至出现知识性、科学性错误。极个别混饭吃,不负责任的教师也有过。记得有一数学教师,是个麻将迷。他经常通宵打牌,不备课,不批改作业,讲课胡乱应付,在黑板上写了擦,擦了写。有一次,他居然迷迷糊糊地把学生值日叫“做庄”,引来全班起哄。结果,他被嘘声赶下讲台,以后再也没来上课。今天想来,幸好那时他没有铁饭碗可端,否则真不知要误人子弟何时了。
  前面提到的杜校长和五位老师,本文只是谈点他们的某些方面,至于他们的全部情况,由于我当时只是十几岁的学生,所以还不了解。留待以后由校方作全面评价吧。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本文介绍了宁河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概况,包括宁河旧八景、宁河新八景、田庄坨古遗址、芦台稻史话、水运、渔业生产合作社、开滦矿和芦台闸口缘起、火车站史话、烟囱的故事、古建筑和庙宇、芦台一中、板桥小学建校始末、天尊阁与丰台小学、丰台木板年画考察记、丰台花会、芦汉会、宁河故教育家杜书田先生传略、津门知名画家李昆璞、王照的二三事、聂士成和苗如兰的一桩私案、白宝山的兰、四事、阎海的发家术、齐燮元的生平事略以及税收工作和武装斗争与税收的配合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董希知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芦台一中
相关机构
宁河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