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地区的水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882
颗粒名称: 宁河地区的水运
分类号: U491.1
页数: 9
页码: 35-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地区位于渤海附近,具有发展水运的地理条件。历史上,漕运是主要的水路运输方式,但随着现代化运输工具的出现,漕运逐渐衰退。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水路运输得到恢复和发展,形成了集体水运队伍。在运输高潮和合作化运动期间,水运在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文化大革命及其后期,运输受到冲击,货源稀少,船运转向驳运食盐等副业。
关键词: 宁河地区 水运 漕运

内容

宁河地区濒临渤海,地势低洼,境内蓟运河等古河道纵横交错,素有九河下稍之称。蓟运河与重要港口——天津相通,是往来于天津、蓟县等地的水路要冲,因此,宁河地区从地理上具有发展水运的便利条件。
  远在一千多年以前,封建统治者就开始在这里修筑运河,实行漕运。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封建统治的危机加深和社会形势的变化,漕运很不景气。一八八六年(清光绪十二年),清政府在芦台修筑了铁路,旧式的漕运逐渐被轮船、火车等新式运输工具所代替,更见衰退。后来,清政府又实行了“改支折色”制度(即把漕粮折价征收银元),漕运就不废而止了。
  清末,作为官运的漕运虽不存在了,但是民间利用船泊从事运输的活动并没有停止。河流沿岸和大洼通航村镇的劳苦群众为了谋生,先后购置木船从事运输,兴旺时木船多达数百对。
  在旧社会宁河地区水运的兴旺和它的陆运落后有密切的关系。一九三七年,天津的天丰轮船公司和塘沽的宜兴振兴内河公司,利用汽船分别在南埋珠至芦台间、塘沽至天津间开辟水运航线,承揽运输业务。许多民间木船也穿梭其间,运输粮食、芦苇、原盐等生产、生活资料。但是,由于业务不正常,经常因找不到货源而被迫停业,加之水患严重,船只沉没事故时有发生。
  在黑暗的旧社会,船民是深受压迫的劳苦阶层。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后,各种关卡密布,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很多民船由于花不起“买路钱”(指过关卡花钱)而被迫停止运输。不少船民甚至变卖了船只告别了江河。如西堤头庄在民国前期有木船一百四十多对,日寇入侵后船舶不断变卖,到解放初期仅剩三、四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船民们同全国人民一样获得了新生。昔日被人称为“臭苦力”的船工,如今当家做了主人。民间水路运输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建国初期,宁河县沿河村镇的船民们,纷纷修造船舶、添置运输工具,承揽运输业务。素有“水运之乡”之称的俵口村、宁车沽等村,民间水路运输活动更加兴盛。
  五十年代初期的水路运输,仍然是个体经营,运输工具为私人所有,有独家经营的,也有合伙经营的。当时由于公路运输十分落后,加之国民经济急需恢复,百业待兴,因此,水运货源量很大,货运种类也很多。民间船舶经常往返于天津、唐山、河头、蓟县、宝坻、玉田等地,运输煤炭、粮食、砂石、陶瓷器皿等生产和生活物资。这对于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水路运输。全国刚解放,就在汉沽建立了“航政办事处”,一九五〇年,该办事处移到芦台,负责管理水上行政工作。当时的主要工作是:贯彻“三统政策”(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运价),引导船民船工积极劳动,安心生产,逐步走上有组织有纪律的道路。政策贯彻后,包括外县船只在内的三百五十余只船只,五百余吨位,船员八百九十余人,基本上实现了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一九五二年春,蓟运河系全体船民成立了“蓟运河航运业同业工会”,以后改称“联营运输社”,使船只初步组织联营,当时参加联合运输的船只共有三百二十三只,计四千八百四十五吨,船员八百六十九人。参加船运工会的船员七十八人。
  一九五四年在形势发展的推动下,船民们自愿组织起两个互助组,一个是北淮淀互助组,一个是俵口互助组,共有船只六十四只,一千二百八十四吨,船员二百二十四人。接着,全国各地出现了合作化高潮。当时,芦台航运办事处积极投入了组织船员的工作。他们曾先后奔赴蓟、宝、宁、汉、及天津郊区各地,动员船民公私合营,船民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于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又转为运输合作社。至此一支集体水运队伍形成了,这支队伍在运输战线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一九五六年完成货运量三万七千八百九十一点五吨,货运周转量三百九十九万六千五百九十五吨公里。一九五七年完成货运量十四万四千一百四十四吨,货运周转量一千三百四十二万六千七百五十三吨公里,创历史最高水平。两年间,航运职工、干部在运输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
  一九五八年,根据形势的发展和群众的要求,经上级批准,原初级形式的运输合作社正式转为高级社,定名为“芦台港木帆船运输合作社”,一九六〇年六月该社又由社营转为国营。当时有木船一百六十六只,计三千七百吨,从业人员五百三十四名。由于全民办工业的特殊时期运输任务大量增加,原有的运输工具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运输任务的需要。省人委交通厅适时大力支持,拨给拖轮四艘(二百七十马力),木船十只,(载重量六百一十余吨)这样宁河地区的水运能力不仅大为提高,而且初步实现了拖带化运输。
  在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水运货源出现了清淡局面,其主要原因:1.运输系统按片划分业务范围各管一段,副业船只及外港船只互相争夺货源;2.公路运输较前发达,一九六四年蓟县铁路正式通车,蓟、宝、玉等县大批水运货源显著减少;3.进入一九六五年二季度,各河系均河干水浅,大部分船只空停港口。
  调整时期虽然货源不足,航期较短,但宁河水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防汛救灾,支农保粮工作中成绩尤为显著。一九六三年,静海县发生水灾,航运社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安全运送了安置在宁河县的灾民三千零九十人。全年共完成运输支农物资五万七千五百七十吨,运输支援灾区物资二万一千二百四十吨。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各地无休止地搞运动,甚至停产闹革命,严重冲击了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交通运输的正常进行,加之水运货源很少,航运社只得挖掘副业门路,从事大清河食盐驳运。
  一九六七年货源更为稀少,全社八十一对木船,停运三十一对,面对这种情况,航运社除了继续搞驳运食盐外,还先后派员去军粮城机米厂做临时工。
  到了一九六九年,货源有所增加,全年除担负蓟、宝、玉、宁四县支农物资运输外,还抢运了四个县的战备物资一万多吨。
  一九七〇年,货源充足,承揽了大批秋粮入库和海河建闸用粮业务,全年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全年总收入比六九年增长14.4%,货运量比六九年提高31.9%,周转量比六九年提高48.5%。
  “四五”期间,宁河地区掀起了农田基本建设高潮,全县各社队纷纷开工兴办根治海河和修建扬水站等项工程。当时各地工程所需的砂石料,不仅量大而且急待运输,航运工人积极克服连年河干水浅等困难,大力支援农田水利建设。
  一九七六年,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强热地震波及宁河。地震对宁河县城乡建筑物的破坏极大,灾情严重。医治震灾创伤,建设新宁河,成为当时全县人民的中心任务。盛夏季节,河水汤汤,航运社派出足量的船只架设浮桥,协助建桥,其余船只从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八年集中运输全县基建需用的砂石料。为多装快运,全体职工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他们采取了破冰提前开航、撑船越浅、倒驳运行、顶风冒雨航行,昼夜不停抢运等措施,年年超额完成计划。一九七六年在严重震灾情况下,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比原计划超额68.4%和28.3%。一九七七年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比原计划超额6.5%和5.1%。一九七八年的运输生产比前两年有了更为明显的增长。全年完成货运量十四万八千二百六十八吨,货运周转量完成七百七十四万四千六百三十四吨公里,财务收入七十一万零五百四十九元,分别超额完成56%、21.6%和114.2%,创历史最好水平。
  1979年以来,随着震后恢复工作的逐步完成和基建战线逐步缩短,加之河道枯干、公路运输日益发达,水运货源渐显贫乏。当时航运队拥有的四十二对木船和五艘轮船,基本处于停运状态。面对这种情况,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减少亏损,航运队再次登岸外出从事副业生产。由于副业生产具有时间短、用人少、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开工甚感不足,收入很低,开始出现了亏损现象。一九八〇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报废了因年久失修的二十一对木船。到了一九八一年,全部运输船舶停止生产。
  纵观宁河水运史,感慨是很多的。解放近四十年来,宁河水运工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四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宁河的历史上有他们光辉的一页。现在,改革刚刚开始,四化急待推进,宁河的水运事业能否蹶而再振,东山再起,愿和关心的同志们朋友们另文探讨。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本文介绍了宁河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概况,包括宁河旧八景、宁河新八景、田庄坨古遗址、芦台稻史话、水运、渔业生产合作社、开滦矿和芦台闸口缘起、火车站史话、烟囱的故事、古建筑和庙宇、芦台一中、板桥小学建校始末、天尊阁与丰台小学、丰台木板年画考察记、丰台花会、芦汉会、宁河故教育家杜书田先生传略、津门知名画家李昆璞、王照的二三事、聂士成和苗如兰的一桩私案、白宝山的兰、四事、阎海的发家术、齐燮元的生平事略以及税收工作和武装斗争与税收的配合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