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台稻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881
颗粒名称: 芦台稻史话
分类号: S511.1
页数: 8
页码: 27-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芦台是位于中国宁河县的重要农业区,以盛产稻米、鱼、苇而闻名。宁河县地势低洼且水资源丰富,为稻田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种植稻田的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时期,但直到清朝末期才真正开始发展。在清朝时,官员们多次尝试在宁河种植稻田,但由于方法不当以及农民守旧思想等原因,大多未能成功。直到清朝同治年间,通过灌溉海河水来种植稻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以及日本侵华战争导致稻田的发展进程受到一定的阻碍。
关键词: 芦台 宁河县 稻田

内容

芦台昔为津东重镇,现为宁河县址,以盛产稻米、鱼、苇著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芦台稻米品质优良,晶莹剔透,玻璃质多,做出饭来绵软适口,稻香味浓,营养十分丰富,在国际市场上统称“天津小站稻”,驰名中外,久销不衰。
  宁河县濒临渤海,历史上是海退地,土质盐碱,地势低洼(海拔2~3米),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主河道有蓟运、潮白、青龙湾河等近十条河流经县境,汇集入海,在地理上形成了所谓的“九河下梢,十年九涝”局面。水是稻之本,有水才有稻。水利资源对宁河发展稻田提供了先决条件。
  宁河种稻的历史可追溯到十四世纪元朝中叶。据《宁河县志》(乾隆四十四年刻本)载:“元泰定间(公元1324~1328年)虞集建言:京东数千里,北极辽海,南濒青齐,萑苇之场,海潮日至,淤为沃壤,用浙人之法筑堤捍水为田,以纾民力,事不果。行及顺帝至正中,从丞相脱脱言,乃立分司农司,于江南招募能种水田及修筑围堰之人各一千名为农师,岁乃大稔”。这可能是宁河种稻最早的记载了。
  到清初,宁河已开始有陆稻种植了。据《县志》卷之十五物产篇载:“粳稻谷之总名也。南人称稻米,北人呼粳米。南人多水种,北人多旱种。邑(指宁河县)近海,水咸,故旱种也。米有红白二色。国初(清初)营田,因水土不利,辄罢之”。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宁河水稻没有种植成功。陆稻已经开始了。用现在的眼光看,不是“水土不利”而是方法不对头。
  雍正年间又有人提出营田种稻的事:“宁河四周环水,最易营田,兴之则利,废之则害。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设局营田。此地隶京东(厅),自五年迄七年委(派)员倡率,濒海泄卤,渐成膏腴。乃北民未谙挽溉,趋易惮劳,向所营田率变蔬圃,沛霖所积,浸为汙地,外阻拦江宣泄,废日百产多所淹败,虽民俗使然,亦倡之者无其术也”。看来,当时倡导营田方向对头,方法不对,再加之群众因循守旧的习惯,不熟悉车水技术,并有畏难怕累思想,因此把水田改为园田,多为涝雨淹败。不过当时有的官员办事具体塌实,为民兴利,能办一些实事。在这以前,“宝坻令袁黄教民种稻,刊劝农书凡八卷,有天时、地利、田制、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占验(试验)之目。时宝坻民善信其说,行之有效。及袁去,而其迹废矣。”究其原因,一是后继无人,一个将军一个令;一是农民因循陋习,不图进取。看来要变革一个事物是多么艰难!
  以上这些史料记载是宁河试种稻田的梗概,真正发展起来还是从清末咸丰、同治年间开始的。根据张金刚同志的《略谈天津小站稻种植史》(原载“天津农业科技”1980年第五期)所谈情况:“青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督兵大沽海口,在海河南岸的咸水沽、葛沽一带挑沟建闸,引海河水灌溉种稻。同治二年至五年(公元1863—1866年),兵部侍郎崇厚除修复了僧格林沁所垦之稻田,并在海河以北的军粮城、大小马厂一带开垦稻田五百余顷”。此时稻田已由海河南岸发展到海河以北的宁河县境内,并逐渐向芦台附近村庄发展。
  据《县志》载:“宁邑稻田盐滩提水向用水车,运之骡马。同治十年塘沽生员井煦服贾(经商)江南盐城县,见有稻田以风车提水,仿其式造之,布帆八面,上有铁柱,下有铁碗,随风而行,不烦骡马。择盐滩地势宽敞者试用之,费省功倍,若开稻田者学制此事,利更溥矣”。说明此时宁河稻田已初具规模,人们已有了工具改革的念头。
  民国成立后,军阀割据混战不休,民不聊生,稻田发展缓慢。民国九年(1920年),开源垦业公司在军粮城、茶淀等地建立农场,垦荒种稻。后来转让给天津金城银行,都因经营不善,没有得到发展。但这时候的西孟庄、南涧沽、皇姑庄、张庄子等村相继发展起稻田。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者为了掠夺军粮,在宁河县中部,强行圈占土地,把任千户以南,大北涧沽以北,廉庄子以西,马从庄以东一大片方方正正的五万亩土地围起来,挑深沟、筑高堤,形成了一个大圈圈,从朝鲜移民来此屯田种稻,群众称之为“高丽圈”就是现在的国营芦台农场。
  1941年成立了伪华北垦业公司,在军粮城、茶淀、芦台等地建立了合作农场,还在军粮城设置农事试验场,从事水稻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到1943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已侵占大半个中国,为了弥补军饷之不足,强行开发稻田,遂在大艇、大北涧沽、张尔沽、后沟沽、大薄、大尹、董庄(村西)强建了七座扬水站与此相应开辟了八处“号地”(灌区)种植水稻。还强行迁民设村垦田发展水稻,现在的北移民、东移民等都是当时的移民村。
  稻田虽然发展了,但是由于帝国主义者对农民凶残掠夺,水稻收获后,悉数征做“军谷”,农民辛辛苦苦劳累一年根本吃不到一餐大米。
  日本投降后,“高丽圈”首先被他们自己破坏了一下子,后来又被愤怒的群众抢砸了,各“号”的扬水站及水利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再加上内战纷扰,兵荒马乱,农民根本无心生产,因此稻田既无恢复,更谈不到发展。
  建国以后,全县人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国家思治,农民安居乐业,全县稻田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1949年全县稻田只不过万亩左右,到1950年达到了54300亩。特别是1955年以后,本着“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进行了全县规模的洼地改造,积极兴修水利,提高灌排能力,发展水田面积,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到1956年达到146000亩,总产稻谷5360万斤,全县粮食总产开始“过亿”。达到了10369万斤,到建国“十年大庆”时稻田达到20.6万亩,到文革前的1964年达到最高峰,为28.7万亩。以后由于水源不足,或因“人祸”,稻田面积不稳定,水多多种,水少少种,一般维持在一、二十万亩左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民种稻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因此整个“六五”期间,宁河县的稻田尽管在河道断流,水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仍千方百计自备水源,使稻田生产稳步发展,产量逐步提高。1985年,国家取销粮食统派购制度,实行政府指导下的自由种植,全县种稻10.67万亩,总产稻谷43870吨,单产达到411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1986年宁河县被上级确定为优质小站稻基地,初定面积15万亩。
  综观上述历史资料,概括起来,我县水稻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四个阶段:
  (一)酝酿尝试阶段:从公元1324年元朝泰定年间虞集建议,到清朝末年,经历了大约530多年的时间,时兴时废,断断续续,但总未发展起来,这段时间,为后人屯田种稻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开始阶段:从1863年(清同治二年),兵部侍郎崇厚在军粮城发展稻田起,到现在已有120多年历史。经走访张庄子85岁的老农王自友回忆,在他记事的时候,南涧沽、皇姑庄等村就有稻田。他说张尔沽老张家(人称张家五虎)。皇姑庄老刘家当时都种有稻田。又据小杨庄李树新说,皇姑庄老刘家有七个儿子,都在南涧沽村开有稻田。
  (三)发展转折阶段:从日本侵占中国到建国以前为发展转折阶段。这段时间的主要特征是由日本、朝鲜引进了优良品种——“银坊”和“水源”等,淘汰了杆高穗稀的籼稻品种,更换成杆短、穗紧、耐肥,适合密植品质优良的粳稻品种,从而使米质和产量大大提高,从此芦台稻进入了优质米的行列。同时也传来了日本、朝鲜的裁培技术,特别是灌溉管理技术,为后来发展稻田提供了参考价值。
  (四)建国后为提高阶段。在品种上除利用外来品种,突出的表现是使用了我国自育品种,如天津红旗号品种和花育号品种,中国农科院的中丹号品种和中花号品种,国营农场系统垦丰号品种和6702等等。同时还有群众自己动手选育的品种如银坊300粒,水源300粒,宁河大穗和万金珠等品种。
  由于技术交流,水稻育秧更得到了发展,在原来水床育秧的基础上,发展了“里沟外埝”,改良水床,在湿润育秧的基础上,发展了塑料薄膜育秧,基本根除了水稻烂秧、坏秧的积弊。过去种稻只局限于芦台周围附近,现在水稻面积扩展到全县各个乡镇村庄,种稻技术也普及到全县农民手中,这是多少年来劳动人民用汗水、心血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本文介绍了宁河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概况,包括宁河旧八景、宁河新八景、田庄坨古遗址、芦台稻史话、水运、渔业生产合作社、开滦矿和芦台闸口缘起、火车站史话、烟囱的故事、古建筑和庙宇、芦台一中、板桥小学建校始末、天尊阁与丰台小学、丰台木板年画考察记、丰台花会、芦汉会、宁河故教育家杜书田先生传略、津门知名画家李昆璞、王照的二三事、聂士成和苗如兰的一桩私案、白宝山的兰、四事、阎海的发家术、齐燮元的生平事略以及税收工作和武装斗争与税收的配合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绍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