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城胜景及诗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844
颗粒名称: 梁城胜景及诗作
分类号: G527.21
页数: 3
页码: 160-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曾有八处胜景,包括海天东胜、文阁回澜、芦台玉砂等,但由于历史原因,已无当年风貌。
关键词: 宁河县 八景 诗作

内容

古之宁河称梁城,其疆域东西广121里,南北袤134里,比今日宁河地域宽阔得多。梁城,是唐朝卢龙军留守刘仁恭据幽州而筑“梁城”(仁恭被封为梁王)今旧名早已废除,连留下的遗址也难寻其踪了,然梁城八处胜景盛传不衰。
  海天东胜
  宁河县在京都的东面,南临渤海,虽然地势偏僻,人口稀少,不能像大直沽那样通达南来北往的客商,但由海边望去,浩淼无边,水天浑然一色,堪为宁河一胜景,故称海天东胜。有诗云:“日自西流水自东,天光水色有无中,行行宿鸟滩头白,片片飞帆夕照红。派接银河源莫测,襟开大地阔无穷。登临难觅乘槎客,唯有长桥映彩虹。”又有诗赞道:“浩渺无边阔,苍苍泽国东。双青天倒海,一碧水浮空,云接波涛紫,霞连岛屿红。朝来闲眺望,初日早晴烘。”
  文阁回澜
  县城以水作城墙,东面有一数十亩湖泊,远流细水,都灌注其中,与海相通。因为建造文昌阁在上面,若从阁上下望,每当潮汐往来,阳光照射波澜成紫色,拍打堤岸,也是县内的胜况奇景。诗赞云:“阁势如建标,四水环激浪。潋滟青葱间,亭亭屹相向。上为帝车运,下为百川障。临涯蹑云衢,天门〓失宕宕。”又有诗赞道:“回澜通巨壑,高阁压城隅,宛转映丹壁,潆洄荡碧芦。细纹疑织绵,圆影想藏珠。更看波光净,环流紫翠纡。”
  芦台玉砂
  芦台盛产盐,每当夏、秋时节,盐滩内晒成的盐,堆积在河边,远望如同云山一样,列为一景,并非只求美观,因为县有盐场,禁止私运,管理好了,盐户才能安心经营,来此地为官者由这景色,而想到自己应负的责任了。有诗云:“神田传灵术,盐如散玉砂。飞霜凝作粒,积雪灿堆花。色异空青产,形堪皎白夸。烧成砖入式,依例贡天家。”又有诗:“新仓旧在后唐来,煮海熬波也筑台。匝岸涂成如雪积,方池击破〓牙冰开。一望梁河饶美利,江干长自拥晴堆。”
  潮河银练
  潮河,(源于迁安县的三台营,又叫蓟运河)用潮为河名,是因河临近海。早涨晚落往返迂迥,风吹水浪,白色波纹随之而生,洁净如同银色的柔炼。有诗赞云:“潮罢还澎潮信真,河因近海往来频。随风荡漾轻舒练,作雪奔腾直泻银。高涌寒光摇浦溆,平铺秦影漾星辰。何年织女曾遗苎,流向人间古渡津。“又诗云:“早晚潮微涌,随风引溜长。波源接碧海,弧想接红墙,龙化金梭织,鱼抛玉尺量。最宜云锦映,相对多成章。”
  宁沽樵影
  县城西南面有宁车沽,周围数十里,地碱不能耕种,只生丛芦蔓草。雨后野草茂密,天津与宁河,炊火都依赖它。村中樵夫,四方出动割刈。到了下晚,太阳斜照时,又相互传呼回家。身短影长的人,连续行于田野中间,不知道执斧戴笠的樵夫们,似乎有成千上万了,真是加紧有一番意境。有诗赞云:“腰镰各一肩,历历望中悬。草木荒郊外,羊牛落照边。迹堪渔父伍,景作画图看,几曲归途晚,微风入暮烟。”
  又有诗云:“细草连村合,居人事采樵。碧芦和露刈,黄叶带霜桃。圆笠迎朝旭,长歌答暮潮,归来家未远,行隔夕阳桥。”
  江口渔歌
  江洼口为宁河与宝坻分界的地方,不管是丰润的还乡河,还是宝坻县的八门城河等等,都经过此地而流入蓟运河。水道回旋婉转,渔人多集散于此。春天柳絮飘扬荡浮,秋夜荻花起伏摇摆。有诗赞道:芦花江上利源多,两岸人家尽笠蓑。一片榔鸣云外响。几回渔唱水涯过。波涵极浦纹如织,网晒斜阳密似罗。小艇乘潮随上下,前溪又起月明歌。
  七里烟波
  县城西南五十里,有一处大片沼泽,名叫七里海,水本来没有源头,因为地势洼下,涝水都归入这里,当雨水多时,一望无边,如同汪洋大海,所以叫海。东西长二十多公里,南北宽约五公里。每当盛夏烟波浩淼,海天茫茫,令人心旷神怡。有诗赞道:苍茫千顷总澄泓,吐纳川流海作名。烟雾蒙蒙时雨过。澄澜渺渺午风轻。光摇碧涨龙蛇动,影倒青天日月行。遥看夕阳云水际,打鱼船过浪头生。
  北塘双垒
  北塘,北靠大河,东面控制海口,是宁河的重镇,故设一名千总,驻兵守护海防。海口的南北两岸,各建炮台一座,创于明朝,后来海盗平息久了,日渐颓毁。(清时为抗击外来侵略又重建炮台。)有诗赞道:烽烟久已息,故垒尚依然。并峙雄畿辅,双标控海天。登恰殊渺渺,形胜自年年。幸际开平盛,金汤庆万全。
  宁河八处胜景,由于历史的沿革,已无当年风貌了。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本书记载了宁河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有关历史资料,包含了艰难岁月、先烈足迹、革命回忆、史海钩沉、民俗风物、古镇谈古、工商邮政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旭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