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儿童生活忆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843
颗粒名称: 乡村儿童生活忆旧
分类号: G527.21
页数: 10
页码: 144-1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40年代的孩子们在贫困的环境中生活,但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憧憬。他们喜欢端午节和中秋节,因为可以换新衣、吃好饭和玩痛快。他们过年时,期待新衣服、好饭菜、鞭炮和灯笼,有时还自己制作灯笼和鞭炮。他们在乡村里帮忙干农活,拾草是最常见的,虽然辛苦但他们享受着与自然交融的乐趣。
关键词: 宁河县 儿童生活 回忆

内容

4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如今已经50多岁了,那时县境内已经有了电灯电话,有了电影收音机,隆隆的火车在清朝末年修建的铁路上已经奔驰了几十年,然而这些并未给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任何欢乐,以至解放后的若干年里,孩子们仍沿袭祖辈脚迹在贫乏、落后的环境中生活。然而他们在艰辛、单调、重复的活动中,过得那样充实,那样有情趣,直到步入中青年行列后,还常常思念以往,品味那或苦或甜的童年经历。
  (一)
  在过来人的记忆里,那时孩子们最美好的愿望是过节过年,为的是换件好衣裳,吃得好一些,玩得痛痛快快。乡村里讲究过两大节,即端午节和中秋节。临近端午节,孩子们采很多的苇叶和艾叶,苇叶包粽子,艾叶插到门上避邪。大人们把艾叶晒干捻碎装入小包挂在孩子们的身上取香防病,有的人家把艾叶存放到夏天熏蚊虫。端午节除了包粽子吃捞面,家家必不可少熬一顿刀鱼。刀鱼味道很美,孩子们很爱吃,每年阴历四、五月盛产,可惜现今在家乡故水已经绝迹。那时的孩子们,过中秋节比过端午节有兴味,除了能够吃上几顿好饭,就是可以分到“份”。那时过中秋节讲分“份”,父母亲节前买几斤月饼几斤水果藏起来,中秋节的晚上每人一份分给孩子们。平日孩子们嘴头很屈,分“份”又多少带有挑逗,所以到了晚上总盼念着“份”子尽快分到手,分得不均,还要你多我少争吵一番。因为东西少才分“份”,一两块月饼,大小水果一二十个,分到“份”舍不得一次吃完,自己藏起来要吃好多次。那时在乡村见不到苹果、香蕉、柑橘等稀罕水果,见到也买不起,“份”子里的水果也就是梨、沙果、海棠果之类。
  孩子们到了冬天就盼过年,一进腊月就慌慌,那急切心理现在孩子们是难以想象的。乡村里有一句话:过年过得是孩子们。做父母的平时省吃俭用,到了过年,不论怎么困难,也要给孩子们买件新衣服,吃几天好饭,买点小零碎,叫孩子们高兴。《白毛女》里的杨白劳过年给喜儿买红头绳儿,其实那时的女孩子们都喜欢用红毛线扎发辫,有女儿的人家,不论穷富,过年都要买上几条。过年家家给孩子们准备些鞭炮和灯笼,灯笼有高梁秸杆的,有铁丝网的,也有罗纹纸的;有买的,有自家编的。灯笼外边糊着红纸,上边粘着剪贴字画。一擦黑,孩子们提着点着的灯笼,结队走街串巷,聚群玩耍,灯火闪闪烁烁,丛丛队队,在漆黑的夜晚别有一番景致。
  鞭炮是男孩子心爱之物,玩不好鞭炮过不好年。他们得到鞭炮很珍惜地存放在高板上,或是火炕苇席底下,到了三十晚上或是正月十五晚上燃放。放在炕席下面是为了防潮,然而有时火炕太热不小心燃响鞭炮,免不了遭大人一顿训斥。他们玩的鞭炮都是最小的,叫小鞭,放得很节省,不像现在孩子们玩大鞭炮,一挂一挂地放。有一种纸炮孩子们爱玩,又便宜,它是用一种特殊方法,把药面一小撮一小撮很规距地固定在纸上,用时剪下一片放入纸炮枪里打,响声很大,象玩真枪。纸炮枪孩子们都会做,在枪身上固定一只开有小口的铜壳,用一只带帽弯钉插入铜壳,弯钉上挂一皮条固定在铜壳两边,用时把弯钉拉出卡在木枪卡口上,从铜壳开口放入纸炮,大拇指一推弯钉,皮条反弹带动铁钉打在纸炮上,即刻爆响。男孩子每人都有一支,用它捉迷藏很有点战斗气氛,不过玩不好伤人,后来纸炮没有了,许是与此有关。
  过年孩子们少不了挨家拜年,走亲戚。给长辈磕头,能得到几毛压岁钱。到外村走亲戚,母亲给准备一两包用草纸包的点心,或是用屉布裹点包子饺子,一去住上一两天。那时人们社会交往少,亲戚走得近,孩子们在家玩腻了,就跑到亲戚家改改口味,玩上几天。正月里,孩子们总要到县城看上几场电影、评剧,村里来了皮影班、秧歌队、剧团,他们异常活跃。那时很多村有好热闹的人在冬季排练评剧,到正月上演,年前用苇席檩木搭好戏台,吊一只汽灯,挂上幔帐,过了初几就演。演员都是村里人,有的孩子也当演员。买不起道具,村里有什么就凑和着用什么,演《刘巧儿》,刘彦贵的货担就用土筐代替,乐器很简单,锣鼓二胡等。演出时有专人提词,幕后念一句,幕前说一句或唱一句,土打土闹,常出纰漏,逗得台下台上笑声不止。就是这样的戏,孩子们也爱看。那时的孩子们对世间的悲欢甘苦知道得太少,看戏容易被剧中情节引发情感,看到高兴处格格地笑个不停,看到伤心处泪流满面,看到愤怒处常把小嘴咬得紧紧的。
  (二)
  那时的孩子们上学的或是不上学的,一年到头要帮家里干很多的农活,他们最熟悉的农活之一就是拾草,也就是打柴草。那时县域里城镇居民和乡村农家取暖做饭都烧草,一年的烧草秋天到年根要备足。前人曾把打柴草活动看作一景赋诗留给了后人,想是那千万人勤快的脚步、娴熟的劳作、晨霜晚霞、漫漫荒草,在诗人意境中是一幅人与自然交相融合、风光独具的图景。然而,事实上拾草是比较辛苦的。冬季里,天寒地冻,孩子们常跟着大人早出晚归去拾草,饿了吃冷馍喝凉水,有时就着冰块,吃干粮。拾草的工具有扁担镰芟,扒子篓筐等,还有各式小推车。有一种小板车专门拾草用的,它前边是一个小铁轮,轮轴两边各穿一根木棍,两根木棍上面钉着几块板,与小铁轮构成三角形,上边放草,人在后边把住两根木棍推着走。小板车用于拾草装得多,比肩挑人背省力气,什么路都可以走,大人推车,小孩拉纤看路。那时带轱辘的物件实在太少,小板车虽简陋,但毕竟有轱辘,所以孩子们很喜欢它,除了拾草干零活,常推着玩耍。小板车似乎不值得一说,然而那不规则的木质三角形和嘎嘎吱吱铁轮运转声,已经深深地留在了过来人的记忆里。
  那时的孩子们很少吃上糖块之类的甜食,因此常到地里采挖带甜味的植物和果子。春天里的芦苇根,茅草根,燕蔓苗根,皮根,羊犄角;夏天里的沙棘,牛妈妈;秋天里的高梁、玉米秸杆,果树上摘剩下的果子,等等,都是他们爱吃的。那时高梁地很多,孩子们在高梁打苞时节,钻进高梁地里擗葚头;葚头是高梁生长中一种病变,形状和含苞待放的高梁穗略有差别,他们能从这略有差别中认出是不是葚头。他们或是在骄阳下,或是顶着小雨,一块地一块地的走,一棵一棵地看。那时节田间人少,孩子们置身于片片芦苇、丛丛草蒿相连交织的高梁地里,常有高深莫测、空旷孤独之感,因此他们一边找葚头,一边呼唤着同伴,借以增加乐趣和壮胆。葚头是灰白色的,有清香味,他们擗下来打成把,带回家生吃或蒸熟吃,多了还到城里去卖。
  那时候野生鱼蟹丰富,家里吃的卖的,很大一部分是孩子们逮来的。他们逮鱼捉蟹很有本领,也很有兴趣,经常带着脸盆水斗,铁铣苇箔,找一条小沟泼干水,把鱼逮回来。他们一年四季和鱼蟹打交道,春天里芦椎绿绿紫紫,花草铺地,在河坡用棍扎鬼夹子(蟹的一种);夏天里潮落河干,拨开苇丛,淌着泥水捡蛤贝;秋天里坑沟洼处,鱼虾挤到一起,俯身即得“捡干锅”;冬天里打开冰眼,用木棍赶鱼,旋转捞笼网把鱼捞上来。那时野生螃蟹很多,有时爬到家门口,母亲做饭想用螃蟹,孩子应声出去,一会就摸几个来。孩子们逮螃蟹不象大人那样下篓搬罾、拉网下陷,他们喜欢掏窝、脚踩、放亮照、勾子钓。掏窝时带一个口袋,没口袋索性脱下衣服,用袄袖、裤腿当口袋。脚踩时在河里几个人排着走,踩上螃蟹水里一蹲,用手一抓就逮上来了。螃蟹奔亮,把马灯往河边一放,净等着逮。阴历七、八月,螃蟹洄游入海,孩子们用勾子钓螃蟹。钓螃蟹勾子,比钓鱼杆简单,一根棍上梆一条绳,系上剥了皮的青蛙,坠上一块重物,挂上用高梁杆做的飘,就可以钓。每家都有一二十把勾子,见到潮水回落,孩子们就到河边去钓,几米一把,一人看十几把。勾子放入水里,螃蟹吃上诱饵把绳线拉得很紧,这时往上轻轻提杆,看到螃蟹时迅速用捞笼网一捞就逮上来了。有时一天一夜,十几把勾子能钓一二百斤。
  (三)
  那时的孩子们得不到什么艺术享受,很少见到新鲜事,村里有了卖艺的卖货的,总是围着看。磨刀剪的喇叭,锔碗补锅的吆喝,铁匠叮叮当当的锤击,杂耍拉洋片的说唱,抽签卖切糕的诱惑,常使孩子们追逐围观、流连忘返,或是看热闹,或是花出几分钱。他们没有先进的玩具,常玩的小物件像玻璃球、跳绳、毽儿、毛片、三角、石片、自制木刀枪之类虽然算不上玩具,但他们百玩不厌。那时家家点煤油灯,有的点亮一些的玻璃罩子灯,一般的户点“煤油疙瘩”灯。“煤油疙瘩”形状大小如窝头,褐色烧瓷的,上边有奶头盖带眼,穿一条棉捻吸上灯里的煤油,就能点着照亮。灯下母亲做营生,孩子们借亮学习或是玩耍,屋里黑暗狭窄,别的玩不成就拍毛片、拍三角。毛片是小长方形的硬图片,三角是废纸叠的三角,小一些的孩子都喜欢拍着玩。那时家家是土炕,上面铺苇席,一拍尘土飞扬,惹脑了大人抓起来填到灶坑就烧了,但过不久孩子们又弄到很多。孩子们得到好的毛片如获至宝,常常保存很长时间舍不得玩。那时家家炕墙上固定一块小木板,叫高板,连同炕头炕脚的席底下,都是家里人随手放小物件的地方,孩子们的毛片、三角以及其它小玩物也常常放在高板上、炕头炕脚里,久而久之,“高板”、“炕头”、“炕脚”以及“煤油疙瘩”就成了常用词在孩子们的口语中常听到,至今,过来人对这几个词记忆犹新,提起这几个词就想到在昏暗的小屋里煤油灯下拍毛片的情景,就想到那甘苦岁月里的天伦之乐。
  孩子们喜欢捕捉小动物。男孩子每人都有一两把弹弓,随身携带,见了鸟隐下身就打,有的孩子打得很准,手一拉一松,鸟就落地了。他们经常活跃在田野里,初夏麦子拉黄,带着用高梁杆编的笼子,到田间草丛里捕叫蝈;盛夏钻进芦苇荡里掏鹌鹑蛋,捉喳喳鸡;秋天扒开墙边砖石捉蛐蛐,用口袋捉蝗虫,炒着吃;冬季里雪后,把场院扫干挣,支上箩筐,撒下高梁米,诱捕麻雀。他们人人会爬树,春天捋榆钱,秋冬掏喜鹊窝。现在喜鹊窝比过去多,可见现在的孩子们不大喜欢掏喜鹊窝,大概也不会爬树。
  那时的孩子们常到河中玩,男孩女孩几乎都会游泳,地方口语叫洑伏水。男孩子玩得勇猛,跳水,扎猛子,飘游,打水仗,人人都会几手。到了夏天,每天在水里玩,小河里玩够了,就随着落潮水流飘到蓟运河。蓟运河面宽水深,水流大,他们不怕,有时顶着衣服,踩着水,比赛向对岸游。深冬,孩子们成群结伙到河中滑冰,猛地跑一阵,两脚一叉,借用惯力滑一阵,虽不如冰鞋轻松自如,但也惬意随便。很多男孩子都玩自制的冰车,滑起来比跑步不慢。冰车其实就是一块木板,下边固定两棵粗铁丝,再用两棵大铁钉,玩时坐在上边,两手各执一支大铁钉往下一支,冰车就往前走,越使劲越快。有时顺着河道滑得很远,强壮的孩子还能在冰车上带上个小孩。
  孩子们喜欢做些小玩艺:在河边用苇叶做成小船放在水上飘流;用硬木削成椎形,在椎尖上嵌入钢珠,放在地上抽打,使它快速旋转称打嘎嘎(即陀螺);用泥捏成碗,猛地往地上一扣,空气冲破泥碗,发出响声,称玩泥碗碗。有一种小乐器孩子们喜欢做,吹着玩,这种小乐器是用一节十几厘米长的秫桔杆做的,一头是节,一头切开,用刀在断面上掀起一条韭菜叶宽的篾皮,掀到节头,从下面中间掏开一方小洞,小乐器就做成了。玩时双手捧住用嘴吹,可以吹出各级音调,他们有时聚在一起,随手做几个,有的吹,有的唱,很是开心。
  (四)
  孩子们在晚上喜欢聚群听故事。冬天在炕头上,不冷的天在场院或大街上,围住讲故事的人,一听就是半宿。他们听英雄豪杰、神鬼故事,听得如醉如痴,听长篇比现在孩子们看电视连续剧还着迷。现在孩子们看惯了电视中妖魔鬼怪形象不害怕,那时的孩子们听了鬼怪故事有恐惧感,听着听着就发毛,就往讲故事人的跟前挤,生怕有“鬼”给拉走。听完故事回家,胆小的总要央求胆大的送到门口,进了院就喊爸妈壮胆,边喊边往屋紧走,前脚迈进门坎,后脚赶紧跟上,生怕被后边什么拽住,跑到屋里叫大人去闩门,吓得再也不敢回去了。就是这样,下次还是接着听。
  那时孩子们不知电影是什么,刚看到时惊奇万分(成年人也是如此),不知银幕上的图像和声音是怎么来的,也不知是真是假,有的孩子到幕后找人,看看谁在表演!电影使孩子们耳目一新,他们逐渐明白,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美好的事物。看电影是孩子们的最高愿望,他们盼电影就象盼过年,看完一场电影如同过了一个年,高兴好几天。村里来了电影,还没架银幕,就用砖头、板凳占好地方;有了电影,停止一切活动;到外村看电影,跑一二十里地也认可;睡觉听到电影喇叭声音,爬起来互相一招呼就跑去看。现在孩子们对电影很淡泊,然而,过来人对过去看过的电影仍有一种留恋之情。在农村电影没有或是很少的年代里,皮影戏对孩子们吸引力很大。皮影戏就是几个人在一方小幕后,有的唱,有的伴奏,有的耍动着用驴皮做的影人;影人紧贴幕帐,通过汽灯照出影像供人观看;演一场两三个小时,演的都是古代故事。皮影戏现在没有了市场,据说皮影艺人在幕、光、声等方面进行了现代化改革,但看得人还是很少,孩子们更不看。但是在几十年前,皮影戏很盛行,芦台镇就有皮影戏园子,冬季常有皮影戏班到各村演出。村里一演皮影戏,孩子们跑前跑后,张张罗罗,有的还掐着喉咙唱几口(皮影戏一种发声法),如同看电影看戏一样热闹。
  现在的孩子们对捉迷藏不陌生,也有玩的,然而远不如以前孩子们玩得那样投入,那样有兴致。男孩子比女孩子爱玩,晚上玩得最多,也最精彩。秋后冬春几个月里,他们常根据小说、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商量好活动内容和方法,定下指挥官,分出战斗小组,夜幕降下就开始活动。有的束着腰,有的戴着自编的伪装草帽,手持各种木制刀枪,在村头路口、街巷场院、沟坡畦埂、树上树下,实施进攻、包围、伏击、突围、格斗、捉舌头等各种军事动作。到“战斗”“激烈”时,喊出的枪炮声、冲杀声,回荡在夜空,此起彼伏,传得很远。玩完了,每人一身土,互相拍打拍打,回去就睡觉,大人很少责怪。那时的农村没有汽车和机械轰呜,没有现代音响和光照,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新奇好动,才使农村的夜晚不过份的沉寂。
  对于过来人,孩提时代的生活情景如同昨天,他们怀恋苦中有甜、艰中有乐的童年,然而更热爱今天,更羡慕现在的孩子们。现在家家有电视、音响,有五光十色的照明,有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孩子们有各种图书,有各式娱乐场所,有繁多的现代化玩具;家家吃穿富足,孩子们人人上学。这一切为现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食粮,这一切给孩子们创造了多彩世界和广阔空间。现在的孩子们可说是其趣不尽,其乐无穷。如今孩子们生活的一切有了全新改变,旧时生活情形虽有存在,但作为痕迹,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孩子们的明天更美好。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本书记载了宁河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有关历史资料,包含了艰难岁月、先烈足迹、革命回忆、史海钩沉、民俗风物、古镇谈古、工商邮政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魏永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