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著名学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78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著名学者
分类号:
K828
页数:
10
页码:
698-7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著名学者高静、王照、解殿臣、高赓恩、侯树彤等人物传略。
关键词:
宁河县
人物
著名学者
内容
高静(1808年—1873年)字慎庵,祖籍北塘,后迁居芦台镇。1808年生。13岁始读私塾,常以古名儒自期,19岁入泮。1844年中举,1862年大挑二等,选授容城教谕。
高静性淡泊,不慕荣利。工诗文,风格雄深瑰异。且勤于笔耕,一生著作等身。著有《看诗随录》八十九卷,《慎庵古今体诗》四卷,《诗余》、《诗话》、《诗注》、《周易参考》、《清华集全注》、《试帖典题钞注》、《著书随录》等多种。
王照(1859年—1933年) 字黎青,号小航,又号水东。芦台镇人。清咸丰九年五月初八日(1859年6月8日)生。曾祖王锡朋作过安徽寿春镇总兵。父王楫为太学生,袭骑都尉兼云骑尉职。王照幼年丧父,由叔父收养。从小喜欢观察星象,尤其爱读天文、地理、兵法书籍。10岁后从塾师学诗文,1877年入书院,1891年中举,1894年取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
当时适逢中日甲午战争,为维护地方秩序并准备御敌,他在芦台办起乡团。曾受到直隶总督王文韶称赞,说他“所练之乡团,队伍严整,饷项分明,为沿海一带表率”。
1895年王照赴京应散馆试,改任礼部主事。中日战争后,朝野要求改革之风日炽。在这种情况下,他于1897年回芦台创办了一所小学堂为中国第一所地方小学,后为“芦台第一小学”。是年冬,仍返京供职。翌年3月,又与徐世昌、李石曾等在北京设立八旗奉直第一号小学堂。
1898年戊戌变法时,王照参与维新运动,多次上书言事。在“请布纶言以祛众惑;广慈训以定众志;设教部以释众疑”一折里,批驳守旧派言行,说明变法图存的必要性。提倡设立“教部”。他在奏议中请求“以西人敬教之法,尊我孔子之教;以西人劝学之法,兴我中国之学”,达到“道可卫而学可兴”的目的。由此可见他思想的温和性。他劝光绪帝奉慈禧太后“巡幸中外”,“以教治镇服天下”,希望慈禧到海外去开阔眼界。这份奏折递到礼部,尚书许应睽不允代奏,并劾王照包藏祸心,企图置太后于险地。而光绪却称赞王照“勇猛可嘉”,超擢四品京堂候补,并赐三品顶戴;同时,怒斥许应睽阻塞言路,将礼部6名堂官一并革职。即近代史上著名的“礼部六堂官事件”。
在变法中,王照与康有为频繁往来,但政见却不大一致。面对新旧势力和两宫间的激烈斗争,康主张扶帝抑后,削弱旧党权势,王坚持温和处之,调和两派斗争,阴弥宫乱;康主急进,王主渐进;康较注重军政,王却看重教育。他曾对康有为说:“我看只有尽力多立学堂,渐渐扩充,风气一天天改变,再行一切新政”。康反驳说:“列强瓜分就在眼前,你这条道路如何来得及!”在康等私下策动袁世凯行兵谏之前,谭嗣同等两次请王照说服聂士成保护光绪帝,并许聂以直隶总督相酬。王照认为这样会使光绪冒险,回绝说:“王小航不作范雎!”光绪的亲信张荫桓力助康有为变法,王照以张奸贪,不顾康的劝阻严劾张。因此,“旧党斥其党康,而康党复疑其党旧”,民间称他为“新旧党”。
不久,戊戌政变发生,王照与康有为等遭通缉,王照于1898年10月逃亡日本。受到日本国文部大臣犬养毅款待,并与犬养毅有长篇笔谈。以后,王照退出政治舞台,与康有为的关系逐渐疏远。在流亡日本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游历了东京、高知等地,作诗200多首,内容大半是抒发胸中郁愤之情。后自选一部分编成《雪泥一印草》。在此期间,他着重研究日本的假名文字,为以后创造“拼音新字”奠定了基础。
1990年,王照潜行归国。为避开朝庭耳目,他身穿僧服,诡称“台湾和尚”,从烟台上岸后,在山东、河北、江苏等地以化缘为生,备受艰辛,写下《行脚山东记》,详细记录了这段经历。同年秋,王照回到家乡隐居。
他回乡后即致力语音研究,开始仿照日本片假名创编官话合声字母,并著《官话合声字母》一书。几经推敲,初刻本于1901年在日本江户付印发行,署名“芦中穷士”。该字母共有声母50(初为49),他称作“音母”,韵母12(初为15,后省去衣、鸟、迂3字),他称作“喉音”,总计62音符,均取汉字的某一部分构成。他着眼于普及教育,“专为无力读书、无暇读书者而设”。在拼音法上,概用两拼,反对三拼。言文一致,只拼北京白话。拼音字母可用来注音,也可代替汉字。有人称他为“简字”,实际是中国文字由衍型过渡到衍音,实行拼音化的初步尝试,比以往的切音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文字改革史上有重要意义。
为推行新字,1901年王照冒险进京求见李鸿章,李托病不出,王照只得扫兴而归。1903年,
王照在北京裱背胡同首次设立官话字母义塾。因不便与众人见面,用门人王璞为教员,自己隔屏听之。同时化名赵世铭往来津保之间,暗中进行传播,取得不少人的同情。先是王璞上书管学大臣张百熙,称这简字是使人人能看书、读报的便捷之法。张迫于呼声,勉强在同年奏“保定学堂章程”中规定:“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国文一科内,附入‘官语’一门”。其后直隶总督袁世凯也曾依从保定大学堂学生何风华请求,督署学校司妥拟推行办法。翌年,直隶学务处通令全省启蒙学堂传习,在天津办起简字学堂。此外,名儒严修、吴汝纶等皆热心提倡,于是官话字母不胫而走,学习的人日渐增多。
随着官话字母的流行,王照正在为推行官话字母而尽力时,他的处境日趋危险。有人向他提出忠告,开始他尚不以为意。后他的朋友沈荩因揭露《中俄密约》被捕,忽以戊戌余党杖毙狱中,王照才感到大难临头。但别无良策,只好于1904年春向提督衙门投案自首,幸而得到那桐和庆亲王奕劻帮助,免于一死,但仍定为永久监禁。不久,奕劻为缓和舆论,建议慈禧太后宽赦党人。清廷特诏:除孙文和康、梁外,皆赦。王照获赦出狱,并得开复原衔,但他于仕途意冷,不愿做官,继续致力于汉文字改革,著有《官话字母读物》等。
1905年,他在保定创办了拼音官话书报社,次年迁至北京。该社所刊行的《拼音官话报》销路甚广。又印有伦理、史地和自然科学等拼音官话书,发行多达6万部以上。一时间官话字母颇为风行。除河北外,两江总督周馥、盛京将军赵尔巽,均令在省城设立简字学堂;河南、山东、山西等地,也都有人学习和推广,迅速流传至13省区,识者不下数万人。1907年劳乃宣在王照所创字母的基础上,增加宁、吴、闽、广音各若干,成《简字全谱》,包括全国各地方言,从而官话字母在长江以南也得以习用。但是当时学部诸要人多反对以北京音为官话,处处掣肘。至1910年,摄政王载沣竟借口恐汉文废绝,严禁官话字母传习,并将官话书报社封闭,王照被迫避往江苏。
辛亥革命后,王照住在南京水明楼,曾撰《救世以教育为主脑论》一文,继续致力白话教育的推广和普及。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王照被选为副会长。读音会期间,袁世凯曾有意晤见王照,王因袁出卖光绪破坏变法而不愿为伍,以“闲人不便搅忙人”婉辞。段祺瑞当政时,王照一度入幕,但很快离去。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傅增湘,亲去草堂邀请他做国语统一会领袖。他以年老力衰未允。
1922年直奉战争之前,王照写信给徐世昌,反对财、内两部征收房捐,并批评了徐世昌纵弟食脏的行为。又致书劝王士珍不要组阁,谓“不能以恢复国会,容纳南方护法之意,不必登台”,“不能废止妖异之督军团制,不必登台”。不久,直奉之战结束,黎元洪任总统。当时人民要求和平统一,王照作《屯田议》一文,主张“寓兵于农”,上书黎元洪,还提出了十项具体办法,然而根本不能实施。
1923年以后,王照专心著述,主要有:《三体石经时代辨误》、《表章先正正论》和《读左随笔》、《读易随笔》等,均持古文经学家的立场。1925年曾在《甲寅》杂志上发表《说纲》一文,主张维持儒家的“三纲”。1927年又撰《方家园杂咏记事》,揭露清廷内幕,较有价值。
王照才器隽秀,志存匡济,晚年洁身自好,家境清贫。他曾作述怀诗一首:“奔走万余里,崎岖二十年。知交多作鬼,鼙鼓尚连天。镜有盈头雪,家无一亩田。那能情自已,强说谢尘缘”。但他致力“教育救国”之心不泯:“三十年拙论不离普及教育一语”。1928年和1930年先后致李石
曾、阎锡山、梁漱暝书多篇,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并非上策。因为这样动摇了国家统一安定的基础,是造成军阀割据,长期混战的主要原因。不如戊戍变法,在君主立宪、国家秩序不乱的前提下,维新图强。所以,他对孙中山持有非议。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老子“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学说一样,都是主张共产。把两者等量齐观,认为这种不适合民情的理论不能实现,所以也持摒弃态度。
王照于1933年6月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其著作多收于《水东集》,含《水东集初稿五种》、《水东集下编四种》二集。
解殿臣(1863年—1933年) 字连圃,东板桥村人。
解殿臣早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学成归国后立志教育救国,倡导新学。于1903年捐资辟村中三义庙配殿为教室,开办板桥小学堂。首聘村塾教师李凤滨到校任教,设国文、算术课程,施行新学体制,解亲任堂长。至此,学堂略具雏形。
时新潮叠起,民风渐开,民众多愿送子女入堂读书,临近村庄儿童入学者与日俱增。解殿臣在初等小学的基础上,增设高等班,建成完全小学。但校舍狭小,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于是他提出扩建校舍的建议,得到知县夏仁沂的支持,并请求本村乡绅李子林、周洁忱协助,四处呼吁,募集义捐。号召本村民众有钱出钱,无钱出力。村中富户解竹元捐款2000元,盆罐庄李子明也拿出500元,连贫苦农民,也乐于赞助;并有津、京及东北三省同乡商号代筹布施,经过数年努力,终使筹款就绪。
1916年,扩建工程动工。但要拆毁庙宇,搬走神像,民工们则没有人敢动手。工程几乎停顿。一天,解殿臣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抡起镐头把泥胎砸得粉碎,民工们才大胆兴工,当年校舍建成,同时增开女校,吸收了许多女生入学。新学堂开学伊始,夏仁沂手书楹联一副,上联是:“教育为强国之基,萃燕赵英才,革故鼎新成绩著”,下联是:“名胜是平生所好,趁春秋佳日,桃桂馥香远朋来”。校内设图书室、仪器室、成绩室、大礼堂、体育场等;其中仪器室内全部教具仪器设备,均由日本购进。体育场内设篮、排、足、网球场地及单、双杠等田径设施,大礼堂内置乒乓球台,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条件。
解殿臣治学严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端庄朴洁。所聘师资多为师范高才生,不允无真才实学的教师进校。校门内设整容镜,教导学生要仪表整洁,每年春季均组织学生春日旅行,届时鼓乐队列队奏鸣,活泼壮观。同时学费征收也贫富有别,富户子弟学费可高达十数元,家境贫困者仅一二元或免费入学,且教学有方,成绩优良,名闻遐迩。
不久,解殿臣受聘为县劝学所所长。后历任直隶省参议员,涞源、易水县县长等。此间,仍不忘兴学救国,先后捐资或倡导办起宁河镇、丰台镇、倒流村、田庄坨等数所小学,是为宁河县大众教育创始人之一。
解殿臣晚年因病辞职,1933年卒于故里,享年70岁。
高赓恩(1840年—1917年) 字羲亭,先世北塘人,后迁居芦台镇。为清代著名文人。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举人。
光绪二年(1876年)入翰林院,初为庶吉士,继授编修、侍读、侍讲等职。赐进士出身,授资政大夫,又为太常寺少卿,弘德殿行走,升任四川学政使。后授陕西汉中道台,但到任未满3个月,以慈禧太后重其学识,召回任溥仪讲师。当时慈禧欲立溥仪为帝,适义和团事起,载漪被各
国公使指为祸首,充军新疆,溥仪遂废。赓恩旋亦解职归里,居于芦台药王庙园子。园田半亩,茅屋数间,自题斋额:“破四万卷之庐”。与故旧往来,诗酒唱和,消度晚年。
高赓恩系高静之子。因其出身书香门第,又沉毅好学,自幼至老,手不释卷,博览群籍,文章冠于时。书法自松雪得路,浸淫晋贤。故宫博物院及颐和园都有他的墨迹。门人求教者甚多,尝言:“几辈门生争树立,此间风气不轻开。”
高赓恩为官以清廉自守,兼以助人,及门承教者皆为贤吏。在朝任职时,同里刘沛然(字润生,光绪六年入翰林院,为官清廉,卓有政声),出任安徽太守,为之饯行,并以长句为别,诗中有:“今把一麾下淮郡,将与召杜争循良。壮怀遂渡江海阔,别忘直与云天长。我欲从之无舟楫,液荷禁柳牵衣裳。”之句。又最后数句云:“子之去兮一马羸,子之来兮五马黄,肥马何荣羸何辱,愿载清风归故乡。”于此可见他的道德文章均所固有,不只独善其身,而是善与人同。晚年居芦台时,与东邻蔡巡检相契,时相过往。蔡卒,他写送一副挽联,上联是:“君由幕而官,由官而隐,隐处常无买酒钱,请看杜老篱边,斜日每教扶醉去;”下联是:“我以客为主,以主为邻,邻墙共汲浇花水,那料阮公宅畔,东风忽卷器声来。”
高赓恩殁后,清帝溥仪赐谥文通。
高赓恩主要著述有:《思贻斋古近体诗》共21卷,存诗约7000首;《周易大象应大学说》1卷,附《卦画生数》;《思贻斋日录迂言》(钞本);《释言别义》2卷;《古今箴铭集》4卷;《历代儒言要醒集》6卷等共70余部。
侯树彤(1872年—1938年) 笔名伧北、秧子等。倒流窝村人。经济学博士,燕京大学教授,银行货币学家。
侯树彤少年时入村塾读书,聪颖好学。“五四”运动期间,侯树彤在天津直隶一中求学时,与同乡革命志士于方舟等义气相投,结成异姓兄弟。投身学生运动,时常以“秧子”为笔名,在《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抨击时弊,抒发爱国情怀。于方舟同志蒙难后,许多遗稿仍被侯树彤珍藏于自家阁楼上。并嘱家人好生保管,万勿丢失。
1928年在燕京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毕业,以论文《清末宪政运动纲要》通过答辩,获学士学位。毕业后,旋留校任助教,并致力于金融货币学研究,有数种中、英文专著出版。
1931年,接受太平洋关系研究所中国委员会邀请,赴东北三省对日本银行系统对华侵略活动中的作用进行考察,于当年写成《JAPANESE BANK-NOTES IN MANCHURIA》(《满洲的日钞》)一文,以自己在学术上的独到见解,结合当时日本政府对华侵略态势,对日本在满洲开办的三家大银行的性质、服务于军事侵略的经济垄断、经济渗透活动、伪币的媒介作用以及对中国金融业构成的严重威胁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日本在满洲的银行的终极目的是将满洲开拓为殖民地。日本政府在日俄战争后,首先通过银行货币播下了财政权力的最早种籽。其通过投机谋取的暴利数额是任何在华列强所无法比拟的”。“只有经过货币改革,在满洲形成统一的货币,他们的金融投机才能从中国领土上铲除掉”。“我们必须指出:发行货币是国家的主权,没有任何一个现代国家能够容忍在自己国土上有外国货币发行。”
当时,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经与英国兰烟囱轮船公司反复周旋,为本校争取到一笔奖学金。经他举荐,侯树彤抵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此间,因所学多有独到见解,受到李自罗斯等经济学家关注。3年后,以论文《The currencg and Banking Proble mof Chian》(《中国货币金融问题》)
通过答辩,获该校经济学博士学位,旋归国抵燕京大学任教。
在任教期间,除授课和开展学术研究外,兼任《大公报·星期论文》主笔。1937年芦沟桥事变发生后,国民经济急剧衰落,混乱的银行货币制度导致中国经济迅速崩溃。侯树彤再也不愿关起门来作学问。于当年秋季向学校提出辞职,不久经上海抵达武汉。
侯树彤在学术上多有建树,是当时国内为数较少的权威学者之一,所以很受张公权、孔祥熙等国民党财政首脑重视。离开燕京大学后,他担任了铁道部研究秘书职务。不久,又被王雪艇先生聘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专员,主持了西南五省经济调查。在此期间,政府邀请英国经济学家李自罗斯爵士来华,帮助整顿币制,侯树彤直接参与了这项工作。他提出关于完善法币制度,黄金白银收归国有,由国家银行统一发行纸币的许多建议被采纳,并付诸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日本对中国经济的侵吞。当年,他还写成了3万余言的《战时金融计划书》,对战时外汇管理及法币发行问题做了详尽阐述。在呈送蒋介石审核时,因资格限制,中途搁浅。为此事,他对好友王芸生(《大公报》总编辑)说:“我觉得我活着已无用,因为我所学的无人懂,也不会被人采纳。”
侯树彤勤于思考,性情倔强。一生著述甚丰。王芸生在悼念他的文章中写到:“伧北是个笨型人。但是他能用笨劲,死研究,所以学有根基,造诣精深。民国16年夏天,在一个会议席上,为观点的不同,我们两个红着脸吵起来。吵嘴之后,他几天关起房门不见我。我心里尚在暗笑他太孩子气,但他却举着一篇文章来见我,题目是《关于国民党的左右派问题》,是他几天闷在屋子里写成的一篇2万字的文章。我的见解虽然没被他折服,但对他那股子犟劲,不免令我大为惊叹。”《战时金融计划书》,他也是仅用一周时间完成的。
1938年6月,侯树彤携家眷赴重庆,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代表身份出席国民参政会。28日,《新华日报》登载题为《侯树彤先生的意见》的记者专访。在问及关于第三期抗战阶段金融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时,侯树彤说:“只要政府能切实注意统制外汇,防止伪钞流行,节约国民经济,则亡羊补牢,犹不为晚”。在参政会上,他就收回海外游资,利用官僚资产补充战费问题作了长篇发言,博得进步人士热烈赞同,就连当时任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事后也不得不承认,说侯树彤的发言“精思谠论,裨助良多”。9月20日下午5时许,3名持枪匪徒闯入戴家巷4号侯树彤寓所,以搜查毒品为名,逼迫侯夫人交出衣箱钥匙。这时侯树彤从外边归来,拦住匪徒辩理,匪徒随即开枪击中侯树彤胸部后逃走。侯树彤在送医院途中不幸逝世,时年36岁。
刘彭寿(1875年—1948年) 字壬三,宁河人,清末秀才。民国初年随其在津经营同顺永斗店的父亲来津定居。1912年当选为顺直省议会议员,1913年任国会参议员。旋调任道尹、政事堂纪录,后入内务部。1915年入国民议会,任立法院议员。1918至1919年任吉林省财政厅厅长。1920年至1924年任直隶省烟酒公卖局局长、全国烟酒事务署署长、天津海关监督。1924至1927年任裕蓟盐务公司董事及津武口岸义生盐务公司副董事长,又投资于德兴盐务公司任常务理事,同时,承担沧州六县、邢台等八县盐务运销,为长芦盐商中河东派主要人物。1919年后集资30余万元兴办天津福星面粉公司,任董事长。
杜心耕(1880年—1956年) 名书田,以字行,宁河镇人,生于1880年,晚清秀才,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后,潜心县内教育事业。系本县近代科学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他矢志教育救国,义无反顾。毕业之初,因与军阀齐燮元自幼同窗,又是同科秀才,加之品学兼优,很受官僚阶层青睐,所以被任命为天津市警察局长。然而他冷于仕途,辞官不就。说:“为官要两袖清风,我的家产不多,肯定是不够赔垫的”,甘愿在家中闲居。他多才多艺,工书善画。书法山谷,苍健遒劲;画宗板桥,尤善作竹。于是挂起“力行”的牌匾,以卖书画为业。不久,经人推荐,从事河务管理工作。本以为这是为民造福的事业,能施展自己的才智。谁料想刚干1年,除自己搭上160元钱外,并未能为民众带来一丝利益,只好愤然辞职。继而齐燮元出面要委任他为冀东道尹,他婉言回绝,表示自此远离政界,投身教育,“不在别人压制下去作自己不愿做的事情”。
1919年,河北省教育厅任命杜心耕为宁河中学(今芦台一中)校长,校址在芦台镇北街董家院内,十分狭窄,若重新建校,则经费无着。杜心耕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只得游说于宁河籍齐燮元、白宝山、刘壬三、苏锡麟等军政要人之间。经先后5年不懈努力,终得到他们的支持,筹齐资金,精心施工,于1924年上半年将新舍建成。
杜心耕教育思想的主旨是:勤奋、慎行、朴素、整洁。首先是能劳动,有劳动习惯和技能。并把“勤慎朴洁”四字题为校训。并亲著校歌,歌词是:“广厦平开芦水岸,大庇寒士尽欢颜。好从实际求生活,不把虚名误少年。勤劳作,苦钻研,准备心身发展,前途努力莫迁延,三载一瞬间”。他主张“学校即社会”。为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社会,了解社会,他倡导学生成立“宁中市政府”(即学生会,后改称“学生自治会”)。学生会主席任“市长”,下设“民政局”、“教育局”等。其中局长等各位“官员”,均由学生选举产生。设“宁中市银行”,学期开始,学生们自愿把生活费存入“银行”,兑换成本“银行”发行的“货币”,可在本校“商店”、“伙食团”内流通。经理、会计、出纳、售货员等则由学生轮流担任,以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为奖励学生勤奋学习,他规定:凡考试名列第一,并操行列甲等者,免学费及住宿费一学期(学费5元、住宿费3元);名列第二并操行甲等者,免学费一学期;名列第三并操行甲等者,免住宿费一学期。对一时难以凑齐学费的穷学生,自己时常解囊相助,或设法使其半工半读。
在任宁河中学校长期间,曾主持筹建宁河女子高级小学校(1920年选址宁河镇),宁河女子职业中学(1941年于宁河镇),李公祠小学(今芦台第二小学)。筹建女子职业中学时,经费不足,他毅然拿出自己仅存的800元钱予以资助。筹建女子高级小学时,把自己每月工资的一半用于弥补学校经费之不足。而李公祠小学则不收学费,以招收更多的穷苦儿童入学。任校长时,校董会商定校长薪俸为每月140元,杜心耕仅领70元,其余充作学校经费。尽管自己家庭开支时常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仍乐此不疲,清风两袖。就连自己的办公桌上,也摆放公私两套文具,式样、牌号不致混淆。公事私事,分别使用。
杜心耕先生自1948年后长期赋闲。先后在天津、北京两地儿女家中闲居。1956年因病逝世,享年76岁。
李丕济(1911年—1968年) 宁河镇人。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水工实验室主任,水力学校教研室副主任,九三学社成员。
李丕济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8月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工程员。1936年6月,经考核,以优异成绩取得由全国经济委员会资助的公费留学机会,先后抵荷兰和德国专修水力学。1939年应聘瑞士公立工业大学水工试验所任研究员、研究工程师,1943年该校授予
他土木工程师博士学位。1947年2月归国,任天津北洋大学土木水利系教授。同年8月,受聘于清华大学,任水利系教授。
李丕济学识渊博,为人敦厚纯朴,治学严谨,尤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生很少著述。每当论及此事,总是说:“书不能随便写,稍有差错,即会误人子弟”,仅在1960年间,编写一部《水力学》,至今仍为各大学水利系必修课教科书,其水平在国内外居领先地位。1960年开始带研究生,为祖国培养专业人才。
他热心于祖国建设事业,曾先后主持三门峡、官厅、密云水库等数项大型水利工程的水工模型试验,为工程提供了关键性数据。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李丕济惨遭迫害,终因不堪凌辱,于1968年11月2日坠楼自尽,时年57岁。
李昆璞(1910年—1974年) 名玉山,以字行。丰台镇北村人。
李昆璞幼入私塾,长则爱好绘画。从工笔开始,以羽毛、花卉最为擅长。喜好收藏。家产虽不殷富,但只要见到名画古玩,不吝高价,一定要购买到手。学画也舍得下本钱。一年春季,宝坻县朱子德在丰台举办画展,其画工底扎实,风格俊逸,很受李昆璞赞赏。于是他把朱子德请到家中,互相研究画法,住了约半年之久,获益匪浅。
李昆璞30岁后,在天津开一纸庄。经商之暇,经人介绍,与著名画家刘子久、刘奎龄等相识,不断虚心求教。3、5年后,经友人怂恿,第一次举办个人画展,即取得成功。成为天津颇有名望的画家之一。求他作画的络绎不绝,天津火车站(东站)内也悬挂起他的巨幅作品。从此之后,便将纸庄停业,专以作画为生。当时,李昆璞住东门里双立园10号。入其门下,从其学画的青年与日俱增,此往彼来,而李先生则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从而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画家。
新中国建立后,除继续教授学生外,曾任天津市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2年在美协天津分会支持下,举办画展,报刊杂志也多次发表他的作品。同年美协组织老画家赴两粤写生,归来后,画法发生较大变化,一改原来的丽密浓艳风格。作品趋于雅淡简劲,数笔点染即生气勃然。1980年,美协出版《李昆璞画选》,收其精品33幅,代表他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
李昆璞不仅精于绘画而且工于书法,其楷书习魏碑,笔力苍劲,气势雄浑;行书学赵孟頫,端朴秀丽,神采外溢,有“书画双绝”的赞誉。
常小川(1895年—1979年) 名鸿钧,以字行。芦台镇人。1910年入天津成美学堂。1919年于北京汇文大学毕业后任哈尔滨东华中学教员。1922年赴日本留学,不久转赴美国,考入密执安大学研究院。1925年获硕士学位。其后受中国政府交通部委派,为伦敦万国铁路会议、巴黎国际有线电报会议中国代表团秘书。1926年任察哈尔都统公署顾问兼西北边防督办公署平津外交主任,北京政府交通部主事。同年出席华盛顿国际无线电报会议,任秘书。1927年任天津油漆公司经理,1928年任青岛法院院长。1930年任豫皖鄂边防督办公署驻京办事处处长。同年秋返津,重任天津油漆公司经理。1935年任天津商品检验局、财政局长。1937年脱离政界居家赋闲。40年代投身新闻界,1945年创办天津《新生晚报》,任社长、总编。建国后,被天津市文史研究馆聘为馆员。
李家驹(1909年—1985年) 字筱林,芦台镇人。
李家驹1934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授土木工程学士学位。生前曾任陇海铁路、滇缅铁路、中印公路、中长铁路、平塘公路工程师,云南飞机场主任工程师。建国后,历任交通部公路总局、水电部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水电部第一工程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李家驹家学渊源。祖父李维城,博览典籍,文章名冠一时。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拔优贡,历任平乡、望都训导,主讲书院。父李鸿穗,系光绪壬寅科举人。先后任县知事、大理院副郎职,为官清廉自守,卓有政声。李家驹学有所成后,多有建树。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合作修建中印战略公路,他出任工程师。力排众议,选择越过高黎贡山路线(此山在云南省腾衡县东60公里,又名磨盘山,在怒江、龙川江之间。如按美方所提方案,沿峡谷迂回,则里程长,工期久,缓不济急)。自行规划,领导施工,既节省工料,又赢得时间,使外援内运迅速实现,对夺取战争胜利,起到积极作用。因此,美国政府授予他“最能干的工程师”称号及自由勋章1枚,美国总统为他颁发了奖章,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建国前夕,蒋介石曾劝他飞往台湾,被他婉言谢绝。新中国建立后他发奋报国,设计的黑龙江兴凯湖农场场外排水导流工程,事半功倍,工艺精湛,苏联设计院专家誉他为“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为北京市医院、公安大楼、剧场等大型建筑作结构设计;为清河农场农田水利规划,为铁路建设作施工设计等均做出贡献。
李家驹晚年蒙受冤屈,然赤子之心不泯,病中仍表示,自己尚有余热,还能为四化建设发些光。终因医治无效,于1985年逝世,享年77岁。
万国儒(1931年—1990年) 王石庄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理事。
万国儒1931年出生在蓟运河畔的王石庄,9岁开始在本村私塾读书,一直到14岁。抗日战争后期,参加儿童团,初步接受革命教育。1947年,到天津大华染厂学徒。新中国建立后,工人文化生活蓬勃发展,因工厂离第一文化宫很近,他就每天到图书馆借阅文艺书籍。1954年,在大量革命文艺作品的熏陶下,开始业余写作。1956年,他参加工人文学社,在许多文学先辈栽培和关注下,他刻苦努力,创作有很大飞跃,先后在《天津日报》、《人民文学》和《新港》文学月刊上发表《踩电铃》、《风雪之夜》、《欢乐的离别》等短篇小说,引起文艺界的轰动,受到茅盾的好评。其中有些作品被收入大中学课本,并被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1961年调到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万国儒虽是工人作家,但也没有逃脱“文化大革命”的迫害,他受到无情的批斗,并被下放到炼钢厂劳动。“四人帮”覆灭后,1979年重返文坛后,他深入工厂、农村写出了很多深受人们称道的好作品。1990年3月10日病逝于天津。
主要著作有:《风雪之夜》短篇小说、散文集,1958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龙飞凤舞》短篇小说集,1959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欢乐的离别》短篇小说集,1963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79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又将上述三个短篇集中的18篇作品及1964年前后写的5篇小说重新出版,仍题以《欢乐的离别》书名。
张高峰(1919年—1989年) 芦台镇人。著名记者。曾任天津市政协驻会委员。
张高峰7岁丧父,家境清寒。在芦台三官庙小学毕业后,即以半工半读方式在天津、北平读完初、高中。1933年在天津《中南报》上发表《可杀的汤玉麟》一文,开始写作生涯。1937年投笔从戎。参加平津流亡学生抗敌宣传队,随军战地服务。1938年2月,参加台儿庄战役,以采写战
地通讯见长,文笔犀利,作品均发表于邹韬奋先生主编的《抗战三日刊》。后转赴长沙,加入“国际新闻社”,在范长江先生领导下工作。翌年,兼任中国共产党邵阳《观察日报》特约记者,曾只身北渡黄河,抵晋东南八路军抗日根据地采访。除采写新闻通讯外,有新体诗《儿童哨》、《狂流》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儿童哨》经著名作曲家麦新谱曲,收入《麦新歌曲选》。
1940年秋,张高峰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读书,同时兼任重庆《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并参加“中国青年记者协会。”因主办《新闻部队》壁报,主持“全国报展”,展出八路军根据地报刊,被国民党特务列为监视重点。1942年,国民党军委会及教育部联合通知武汉大学,强令张高峰离校。第二年初,任《大公报》战地记者,赴河南采访。
1943年2月1日,在重庆《大公报》发表长篇通讯《豫灾实录》(原名《饥饿的河南》)为受“水旱蝗汤(恩伯)”四灾之苦的河南人民呼救。当天上午,冯玉祥先生手拿报纸,提着灯笼,在蒋介石官邸门前大呼“黑暗至极”。次日,《大公报》主编王芸生撰写《看重庆,念中原》社论,将灾区的凄惨景象与重庆官僚的奢糜生活相比较,因此触怒蒋介石,下令《大公报》停刊3天,造成轰动一时的《大公报》停刊案。不久,张高峰也在河南以“共产党首领”罪名被捕,因查无实据,半月后释放。事后化名张大雷写成《我是怎样被捕的》一文,发表于《新华日报》。
1944年秋,张高峰再入武汉大学读书,兼《大公报》通讯员。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重庆任《大公报》记者,负责外交、财政新闻采访。曾因抗议国民党特务的无理挑衅,与著名记者曾敏之、鲁明一起罢宴“总统”官邸,拒发蒋氏夫妇宴送美军“飞虎队”新闻。1946年后,任《大公报》驻天津、北平、沈阳特派记者,驻东北特派员。1947年7月第二次“四平战役”后,杜聿明命令余纪忠率中外记者团抵四平采访,旨在扩大影响,掩盖内战罪责。张高峰随团前往,目睹残垣断壁,弹痕硝烟,他悲愤交集,写下长篇通讯《哭四平》。指出:军中仍在使用美制武器,还有日本军人当炮手,侵略者还在屠杀中国人。为此,杜聿明责问余纪忠说:“他张高峰到底想干什么?”1948年12月,国民党重庆绥靖公署和重庆市政府起诉《大公报》于重庆地方法院,计开列十大“罪状”,其中记在张高峰名下的罪状就有三条。即,“违反政令,称共匪为共军”;“夸大东北危机”;“刺激学潮,毁谤政府”。因解放在即,并得到中国共产党内外朋友保护才幸免于难。
1949年,张高峰先后任《大公报》商业组组长、天津记者组组长、华北记者站负责人。1963年后,转而从事文史资料征集、整理、研究和编辑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并被下放农村劳动。1978年秋,调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曾主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天津近代人物录》、《化工先导范旭东》等。晚年体弱多病,仍坚持写作,在海内外发表文章约30万字。
张高峰为天津市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宁河县及芦台镇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顾问,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989年病逝于天津。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高静
相关人物
王照
相关人物
解殿臣
相关人物
高赓恩
相关人物
侯树彤
相关人物
刘彭寿
相关人物
杜心耕
相关人物
李丕济
相关人物
李昆璞
相关人物
常小川
相关人物
李家驹
相关人物
万国儒
相关人物
张高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