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76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2
页码: 673-674
摘要: 本节介绍了清及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的饮食、居住、服饰、器用等方面的变化。饮食方面,主食从高粱、玉米为主变为小麦、大米,副食品种增多,质量提高。居住方面,房屋样式和建筑材料不断改善,人均居住面积增加。服饰方面,样式和质料不断变化,佩饰逐渐流行。器用方面,新中国建立后,家庭器用不断更新换代,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宁河县 风情习俗 生活习俗

内容

一、饮食:清及民国时期,主食以高粱、玉米为主,兼有少量小麦、水稻及豆类。副食主要有白菜、南瓜、芥菜、红白萝卜及小鱼、小虾、虾酱等。城乡一般人家,平日多为高粱米饭、高粱渣粥,玉米面饽饽,野菜团子等。民国26年(1937年),农民常年主食,只有红高粱,仅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一点大米或小米。高粱除做粥吃以外,在上层农户,将高粱磨成面子,再加入少量面粉,做蒸糕食用,仍是以虾酱为副食者为多,青菜大都不栽培者多。
  新中国建立后,主食小麦、大米,兼含杂粮、豆类。副食品种增多,主要为猪、羊、牛肉类.鸡蛋、鱼、虾以及四季青菜。如:蒜毫、蒜苔、芹菜、菜花、黄瓜、西红柿、豆角、韭菜、菠菜等,极为普遍。此外,平日还要吃些苹果、桔子、香蕉、西瓜、红果之类的干鲜果品。
  二、居住:新中国建立前,乡村房舍多为坐北朝南的3间正房,院内有东厢房或西厢房或东、西厢房,部分地区习惯住4间正房或5间正房,俗称“四合套”、“五合套”。建筑材料多为土坯或“土基”墙,用秫秸扎成的房把子,糊纸的杂木门窗,杂木檩条,土坯火炕等,青砖瓦房极少。一般人家老少数辈同居1室。民国26年(1937年)胡庄情况调查记载:“村内瓦房仅有4户,其他全部是平房,用土坯打成”。“瓦房:房屋之周围,为石灰之墙壁,内部构造为木材结构。室内一半为温床式的土炕,窗在有炕的一面,上有三尺见方可以上下关启的窗户。外屋有两扇门,多为柳木。”平房之周围,全是土坯。也有中心用高粱杆,外面涂抹泥土(加乱草或麦秸)以防龟裂。木料多方圆杂木。房顶是以高粱杆扎成三、四寸圆的把子,再涂抹上五、六寸泥土。以后,每年春季,都要涂抹一次。周围墙壁也同样以此方法修缮。室内构造与瓦房相同,而材料极为粗杂。
  新中国建立初,房屋座落、建筑样式,基本与新中国建立前相同。但建筑材料,居住条件却不断变化。1976年以后,乡村中有90%以上农户,逐渐盖起砖瓦房。特点是:松木檩、玻璃窗、独门独院。有一些农户还盖起单院二层小楼。县城芦台镇,以三层楼房为主,兼有平顶和起脊的平房,人均居住面积到8.4平方米。住宿,城乡一般人家是同辈同性居住一室,城里多睡木板床、沙发床;农村多睡火炕,也有少数人家使用木板床、沙发床。但多为年轻人或新婚夫妇所用。
  三、服饰:清末民初,女多穿旗袍或偏襟短衫、长裙。男穿长袍马褂、棉长袍。后,城镇学生有着中山装,一般居民多着长衫。农民多数穿自织自缝的中式对襟衫、对襟袄和深裆裤,腰肥裆深,束布腰带,绑腿带。幼儿多穿开裆裤,掩襟衣。解放初,流行中山装、列宁装、学生装和青年装。1966年至1976年流行军干服。80年代流行夹克装、西装,以及各种衫裙等。质料:建国前富人穿绸缎、皮毛、呢绒和机制棉布,贫民多以自织土布为主。新中国建立初期,多穿机制棉布。70年代开始,多穿化纤制品和毛纺织品等。本县七里海一带,流行打苇穿的口袋布料(帆布)作成的无领无袖衫和牛皮制的绑(鞋)。佩饰:旧时妇女有佩戴手镯、耳环、戒指的习惯,儿童挂长命锁,以贫富决定服饰有无或质料好坏。新中国建立后,此俗逐渐消失,80年代重又流行。
  四、器用:新中国建立前,餐具有陶盆、陶罐、粗瓷碗、竹筷子;茶具有扣碗、带套的瓷壶等;家具有条案、八仙桌、“官椅”(靠背矮)、“美人椅”(靠背高)、条凳(较宽者称春凳)、方凳、三腿凳、躺箱、立柜、靠山镜、帽镜(装在木架上)、掸瓶、吊钟、坐钟等;卧具有炕席(苇皮织成)、炕毡、炕蒙子、皮褥子等;照明和取暖用具有煤油灯、陶火盆等。
  新中国建立初期,尚无多大改观。70年代至80年代,城乡居民室内器用发生很大变化。城镇家庭多用折叠泡沫垫坐椅,双人或多人沙发,大小衣柜或组合式家具,木制板床等,部分用沙发席梦思软床。部分人已添置彩色或黑白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液化气炉灶在城镇基本普及。在乡村,板柜、条凳之类的旧式家具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组合家具,黑白电视机已经普及。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