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十六卷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718
颗粒名称:
第二十六卷 教育
分类号:
G527.21
页数:
22
页码:
619-6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教育历史概述、科举制教育、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情况。
关键词:
宁河县
教育
内容
第一章 历史概述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知县沈浚在县治正南建学宫一处。设教谕、训导各1人,由举贡生员担任。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知县关廷牧修葺文昌祠,增设厢房数间,讲堂、书舍、斋厨次第就理,名“渠梁书院”。书院的主讲由知县聘请,多延聘在籍的学行素著的举人、进士充任教师。同治八年(1869年),知县彭瑞麒将捐赈余剩银3500余两发商生息作为书院膏火。光绪三年(1877年),知县丁符九督令重修书院报准捐资。学生称“生童”,书院每年“额设正课生童各十名,附课生童各十名,学品兼优者俱官给奖赏”,“时谈经讲学者遍及海陬。”私塾书院施科举制度,不分学制。学生程度不同,入学年龄不受限制。入学后便学认字,识得千余字后,开始学《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四书、五经以及五言、八韵等。教学方法是诵、读、唱、念,死记硬背。训导方面则以棍棒教育为主。其宗旨是培养忠君、尊孔封建意识,培养效忠王室的官吏。清代,宁河自分邑以后,至光绪六年,进士19人,举人112人,贡生294人。《宁河乡土志》记载:清末,“业儒者近万人,专门课读别无恒产者不下二千人”,当时分甲乙两科。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宁河籍礼部主事王照在芦台三官庙创办宁河县第一小学堂,以后宁河、丰台、潘庄等地先后建起小学堂。宣统二年(1901年)前后,又建起芦台女子小学堂等。至此延续数百年的科举制度遂废。民国时期,学堂增多,多改称国民小学,但仍有私塾(私学)办学形式。习字和作文是塾中常课,有的还设珠算课,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入学者多为富户子弟。时,新兴学校学制,初等为四年,高等三年,中学四年,学龄程度大体相近,分班划级,但教育思想仍是尊孔尊儒,学而优则仕。1928年学制改为初等四年,高等二年,中学为三三制。
民国初期,设劝学所一处,所长1人,劝学员1人,划分学区4部分。1913年,芦台创办宁河县中学校、宁河实业学校(工业)。民国15年(1926年),县设教育局,设局长1人,督学1人。民国27年(1928年),县政府设教育科,科长1人,科员8人。民国28年(1939年)县政府由宁河镇搬到芦台,设教育科。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内县民主政府设教育科,组织领导解放区教育工作。新中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设立教育科,设科长1人,督学1人,科员2人,办事员3人,每区设助理员1人。1951年改称文教科,1953年复称教育科。1958年建宁河县文教局。1962年曾一度改为文教卫生局,1963年文教、卫生分设局。经过“文化大革命”,1968年3月建“文教革命领导小组”,下设教育组、文化组、政工组、办事组。“文革”期间,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
1977年教学秩序始恢复正常。1981年改文教局为教育局,设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教育科、财务科、人事科、体卫科、师资培训科、工农教育科等科室。全县22个乡(镇)设有乡总校长、业教校长,负责领导本乡镇的普通教育和工农教育工作。时,师资力量严重缺乏。1984年,全县普及初等教育已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合格标准,中学教育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全县教育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教育始面向本县经济,设农业职业中学、工业职业班等。1988年,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设财经、外贸等4个专业。
社会教育方面:新中国建立后以提高工农干部文化水平为主,80年代工农教育内容转向技术教育,岗位培训和提高工农干部的劳动技能,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函授电大也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起来。
第二章 科举制教育
第一节 儒学
学宫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后经历代增修,规模宏整,整个建筑为庙、学合一的结构,正中为大成殿,殿前东西各厢房三间,大成殿西为明伦堂,明伦堂后为教谕、训导住宅。另有生员宿舍和藏书斋室等,共有房64间。县儒学设教谕1人主持教事,设训导1人佐理教事。县学生员分为三等:一等名廪膳生,补以膏火之费;二等名增广生,自费;三等名附学生,为初入学者。生员入学前称童生。童生入学经县、府、院三级考试,合格者为秀才。生员在学,以《四书》、《五经》为基本内容,平日不以课业为主,而以参加岁科考试为目的,以取得资格。
第二节 书院
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知县关廷牧创建于宁河镇。县志载:“县东有文昌祠,前面有方塘,后面有潮河,文昌阁矗立于祠的左方。……在祠的后面,分开为两院,更建东西两厢房为讲堂为斋舍。祠旁另开一门以通往来,名为渠梁书院。”该书院属官办性质。“书院由主讲(或讲习)为首,由知县聘请饱学儒书者为师”。学生多来自县内。入院需要考试,无论监生、秀才、童生均可应试,因此程度不齐,学制也不存在。入院考试名列前者为正课生,超额者为复课生。“额设正课生各十名,附课生童各十名。”书院的功课每月只有两课,官课一次即由县署出题阅卷;馆课一次,即由主讲出题阅卷,“其一等及二等前列者,俱官给奖赏。”
书院经费,最早由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大兴县关肇之义捐二百两。每月考课的奖赏由内府供给,在书院中上学费用,由学生自已负担。清同治八年(1869年),知县彭瑞麒以捐账余剩银3500余两,交给商家生息,作为书院一切开支(年生息银316.75两)。同时,大学士杜立德自捐院中香火园地27.535亩,作为学田,以学田地补充经费之不足。光绪六年(1880年)记载:“大高泊租银32两,淮渔淀租银16两,李家厂租银6.44两,芦台盐商捐输银100两,褚栋山租钱57960文,任士昆租钱7000文,小坡淀租钱82400文,米厂租钱97500文。”
第三节 私塾
据旧志记载:宁河县境内于明代已有私塾。至清代县内私塾形式已有三种:(一)清贫的文儒式举贡生员,设馆授徒,接收乡里儿童入学。学生交纳一定的学金,第一年交银元3元,或折价成粮,后每年递增1元。冬3月交银元1元。此称为家塾或私塾。(二)殷实富户,聘请教师在家教授子弟,称教馆或坐馆。(三)村中筹措资金,延聘教师,在庙社公地设塾,多招收贫家子弟,多为义学或义塾。清光绪十年(1884年),名儒师张恕曾被聘为县“义学社长”。
私塾均由一位教书先生在同一书馆教授,学生一般四、五人或十余人,多者可达二、三十人。学生年龄悬殊,程度不一,同窗分教,学无年限。教学方法主要是塾师范读,学生死背。塾师对文义只作简单解释,一贯注重书法。所用教材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贤集》、《四言杂字》、《孝经》、《朱子治家格言》、《幼学琼林》以及《论语》、《孟子》等。有的学馆还增加珠算、笔算等课程。民国初期,有的学馆旧学与新学并举,兼顾使用传统教材和国民教育课本。或同一学馆因人而异,分别施教。私塾虽不讲学制,但分为常年私塾和冬三月短期私塾两种。富者念常年私塾,贫者仅学冬三月,叫“睁睁眼”。常年私塾多则十多年,少则三四年。一般读到能念书、写字、会打算盘即学成而外出谋生。学馆一般在旧历正月十五日开学,年终腊月初八歇学。各大镇每日上午、下午共两次,农村中多在晚上增加珠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曾明令废私塾,但宁河县境在民国时期30年代仍有私塾,如芦台李兰亭、马少礼等人所办学塾,至40年代才逐渐为学堂取代。
第四节 书乡文社
据记载:书乡文社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时,陈学曾等人,由船商公款内拨银300两,作为经费。“仿同官乡大夫举贤尚义之行,创立文社,以助书院教育之不及。”每月童生也是两课,延请宿儒,评定甲乙。考课为一文一诗,文社供给童生一茶饭。至于膏火费用的奖赏,标准不一,“且寒士自应试,记成名,时给资斧,多所成就。”私塾、书院和文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大体相同。儿童自开读书,顺序先后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后再按序续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后按序再攻读《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书。在攻读“四书”,“五经”的过程中,先生作必要的讲解,由浅入深,命题写作“八股文”、应用文和诗、词、歌、赋等。在教学方式上:私塾以识字为主,着重读、写、背,塾师讲解较少。主张“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书院、文社,在坚持读写背的基础上,采取先生讲解,命题作文,个别钻研,练习对答等方法教学。一般先生对学生要求较严,体罚较为普遍。
第三章 普通教育
第一节 幼儿教育
1954年创办县直机关托儿所。1956年机关托儿所改为国办幼儿园,当时有2个班,幼儿21名。1958年全县幼儿园发展到260所,其中县直机关2所,幼儿191名;街道办13所,幼儿13650人。全县从事幼教工作的教职工693人,大部分系中小学毕业生。全县共有幼儿,32240名,入园率为42%。1962年根据上级“调整精简”精神,宁河县仅有一所幼儿园,改为民办公助,原保育员14人减为4人。1963年,县国办幼儿园和商业局幼儿园合并,有幼儿4个班。1972年幼儿园所,在校幼儿142名,教职工21名。1974年小学附设育红班相继恢复,除国办幼儿园外,农村有育红班10个,幼儿180名,教职工10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关于“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号召下,宁河县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1979年全县有幼儿园(班)48个,在校幼儿1822名。1980年和1982年两次对120名幼儿教师集中培训,1983年全县已有16个乡办起幼儿班,入班儿童占全县学龄前儿童总数的4.5%。1984年,县国办幼儿园抽调骨干教师,分片下乡辅导各校幼儿教师。由于教育部门切实加强各类幼儿园的业务指导,使幼儿园(班)切实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切实按照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发展,为升入小学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打下良好基础。1984年全县评出一个市级幼儿教育先进集体,两名市级优秀幼儿教师。1984年以后为解决城镇幼儿入托难问题,宁河县陆续办起了家庭联办幼儿园和个人私立幼儿园。1985年家庭联办幼儿园已建立8处,个人私立幼儿园4处。1986年私立幼儿园发展到16处,招收幼儿325人。农村小学附设幼儿班在数量和质量上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1986年赵庄中心小学幼儿教师李秀华被评为天津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获得“人民教师奖章”。1989年,宁河县有国办幼儿园2
个,9个班,在园幼儿333人,教职工59人;农村有160个小学附设幼儿园(186个班),在园幼儿4821人;厂矿企业办托幼园22个(27个班),在园幼儿510人;机关、事业单位办的幼儿园所10个(25个班),在园幼儿456人;私办、家庭联办幼儿园24个(24个班),在园儿童491人。
第二节 小学教育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礼部主事王照(芦台人)在芦台创办了第一所小学堂,校舍由芦台“三官庙”改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丰台建初等小学堂。后,又建高等小学堂三所,军粮城初等小学堂三所,芦台镇初等小学堂2所,宁河、西关、潘庄、赤碱滩、板桥、北塘、青坨庄、李城庄、汉沽、寨上各建初等小学堂1所,国民初等小学堂半日学堂1所,女校1所,公立半日英文学社一所。宣统元年(1909年),丰台建高等小学堂,开设“醒昆女校”。时,宁河县偏僻村庄仍以私塾形式办学,尚缺小学校。
民国3年(1914年)全县7至15岁学龄儿童9814名,就学儿童1197名,就学率为12.196%。全县公立小学28所,私立小学2所。民国7年(1918年)共有小学34所,其中县立高等小学1所,区立高等小学兼国民学校10所,公立国民小学校19所,私立小学3所。全县学龄儿童12606名,就学儿童1320名,就学率10.471%。当时小学校改为国民小学,芦台三官庙小学改为完全小学,只招男生不招女生。初等小学堂使用的教材是国文、算术、英文、地理、历史、理科(后改为自然)、修身、图画、手工、体育;女校增设《女子四书》、《女戒八篇》。师资大部分来自天津第一师范学校和滦州第三师范学校,教育经费乡村自筹。民国10年(1921年),全县有国民小学34所,高等小学9所,在校学生1979名。民国17年(1928年)全县共有初级小学40个,学生2244人(男2094,女150人);高级小学13个,学生440人(男365,女75);全县失学儿童4006人,占学龄儿童总数的58.7%。
民国23年(1934年)全县有小学校73所,其中高小1所,完小18所,女子完小3所,其余的为男子完小。共有105班,学生621人;私塾52处,学生176人。当年拨教育经费79570元(包括中学1所),经费来源于契税附加、学产租金、斗秤附税、屠宰附税、基金利息、团体津贴、盐个捐、硝卤捐、公益金及学费等项。
民国25年(1936年)推行义务教育,全县学龄儿童28537名,仅有7723名入学,入学率为27%。民国27年(1938年)全县共有男女完小29处(县立23处,公立4处,私立2处),初级小学39处(县立22处,公立17处)。民国29年全县共有男女完小28处,初级小学44处,另有短期义务教育小学17处。民国29年(1940年)天主教会还在芦台镇设教会小学。民国31年(1942年)全县共有男女完小28处,初级小学40处,短期义务教育小学校14处。日寇侵占宁河县期间极力推行奴化教育,强制学校增设日文、孝经,以此来腐蚀学生思想,泯灭民族意识。教员薪俸“大抵均嫌太微,受极重之责任,生活尚不能维持,安能望其增加效率”。1942年以后解放区学校里,开展抵制日伪奴化教育,并建新型小学。这种新型小学和儿童组织相结合,以进行政治教育为中心,围绕政治教育进行文化科学教育。学生多为儿童团的活动骨干,在抗日战争中和自卫战争中,站岗放哨,监视敌特。当时这些小学有“两面学校”之称,教员在敌我双方都有教案,教材备两套,一种是敌伪课本,一种是抗日课本。敌人来了就拿出敌伪课本应付,敌人走了就讲抗日课本。
1949年春,新解放区大部分村庄建起学校,工农子女入学人数大量增加,全县共有小学88所,学生9921人,教职员257人。1950年根据华北地区小学教育方针规定,小学学制暂定为四二制,小学以春季始业为原则,但原有秋季始业班不变。1953年政务院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中指出:“小学教育应在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发展”,即:“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8月,宁河县人民政府《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实施计划纲要》中指出:甲,继续克服小学教育中的混乱现象;乙,改进教育与管理工作;丙,了解教师情况,提高教师质量;丁,调整健全教育行政机构,加强对小学教育的领导;戊,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中的几个具体问题。通过整顿,小学教育基本上克服了盲目冒进及校内外混乱现象,开始纳入国家计划建设的轨道。同时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采取组织教师业余进修,调整教师队伍,初步改进课堂教学,从而使学校教学正规化,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小学校总数为308所,学生人数32467人,教职员总数870人。
1954年,文教科将分教务区的小学总校长集中到县,建立教学研究视导室,指导教学教导工作。1955年3月28日,宁河县第一次教师代表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73人,会议贯彻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七届四中全会决议以及党的团结改造知识分子政策精神。1956年,全县普遍开展了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活动,深入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改进教学工作。是年秋,小学校298所,学生38553人,入学率达到95%。
1957年,宁河县水灾较严重,全县受灾村庄108个,受灾学校104所,灾区学校教学困难较大,但各校仍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更学习时间。教师巡迴教学,各校坚持上课,学习生产两不误。当年全县8至13岁的儿童总数为33934名,已入学者28420名,入学率达83.8%。后,一个时期内,教育大发展中使用某些不适当的作法,曾经使一些学校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1961年前后,国家经济暂时困难,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显著下降,小学教育遭受严重挫折。从1963年开始,国民经济有所好转,农村儿童入学率大幅度增加,全县小学共有243所,在校学生31089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学秩序被打乱,学生停课闹革命,教师受冲击,学校遭到严重破坏。1967年部分小学复课,小学低年级学习“毛主席语录”,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68年农村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75所小学下附设初中班,为七年一贯制学校,教学体制上违背客观发展规律,在人力物力上造成很大困难。厂校挂钩、队校挂钩,学生经常停课,教学质量受到极大影响。1970年宁河县总结推广岳道口小学“突出政治,小学生讲出大道理”的经验。1972年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恢复考试制度,开始抓教学质量,学生成绩有所提高。通过多种形式办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普及率。不久,开始批判教育战线的“修教路线回潮”和“奇谈怪论”,接着“一张发人深省的答卷”和“一个小学生日记”出现,使宁河县的教育事业再起波澜,刚刚稳定的教学秩序又被打乱,学校又出现教师不敢教,学生不敢学的反常现象。“走出学校,大搞开门办学”,岳道口小学作为宁河县“大办三厂”的典型经验加以推广。
1976年唐山地区强烈地震波及宁河,教育事业损失惨重,震亡小学生2702人,校舍全部倒塌。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师生抗震救灾重建校园,至8月10日以前全部返校,边上课,边建校。
1977年,教育战线开始拨乱反正,学校试行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试用全国统编教材。1978年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守则》在全县小学学习贯彻,小学教学秩序恢复正常,各校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在教学方面狠抓“双基”,注意查编补缺,健全考试制度和升留级制度。之后,县文教局于1980年进行普及小学教育大检查。通过检查,建立健全普及初等教育的管理制度与学生普遍体检制度,加强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以后普及小学教育奠定基础。至1984年,全县初等教育普及已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合格标准:入学率为97.9%,巩固率97.1%,毕业率为72%,普及率96.5%。在此期间,在全县各小学教师中大兴教学研究之风,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县教研室小学组在全县确定教学改革试点6个,分别制定教改课题,带动全县教学改革活动,并多次举办各种类型的公开教学活动。1986年天津市进行“评选优秀论文”活动,宁河县推荐的《提问的梯度与发展学生思维》一文获奖,并在《天津教育》杂志上发表。是年,宁河县推荐《一件新衣》和《抄报比赛》两篇小学生作文在市评选中获选,并刊登在《天津市优秀作文文选》中,发行全国。
为发现、锻炼青年骨干教师,促进课堂改革,县教研室自1984年起,每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最佳改革课”的评选活动。至1986年,全县已评出县级优秀课69节(其中语文33节,数学36节),对被评为优秀课的教师,县教育局进行表彰和鼓励,并推广他们的经验。1988年宁河县建立奖学金制度,县每年拿出1万元,奖励贡献大的教师和成绩优异的学生。
第三节 中学教育
宁河县中学教育始于民国2年(1913年),清代举人张世阁等人在芦台镇创办宁河县第一所中学。时,招收2班学生60人,聘请教员4人,雇用职员2人,工友2人,学校定名为“宁河县中学”,为私立性质。民国10年(1921年)有教员6人,学生61人,毕业生9人。1938年转为县立,当时有教职员工5人,学生22人。1940年又改为省立,称“河北省立宁河中学”。直至宁河县解放初期(1949年)全县仅有中学1处,学生460人,教职工40人。
1954年宁河初级师范招收初中学生230人,向初级中学过渡。是年,学校易名为“宁河县立中学”。1956年,宁河、潘庄、丰台等初级中学相继建成,6所公立中学共有初、高级学生2268名,国办中学教师17名。
1957年以后,全县相继建成民办中学16处,学生1124人,占全县中学生总数的48%。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芦台镇群立民办的初级中学,共有16班,学生340人,教员9人。最小的是大海北民办初级班,1个班,学生36名,教师1名。民办中学开设文学、汉语、算术、历史、自然、地理、植物、政治等课程。民办中学除讲授必修课外,还侧重劳动技术教育,有些学校农忙季节实行半日制。
1958年新建公立赵本农业中学和县农场农业中学,原15处民办中学合并为13处。1960年,大部分民办中学和农业中学停办。1961年前后,国家经济暂时困难,全县中学有:芦台一中、芦台二中、宁河中学、潘庄中学、任凤中学、丰台中学、林亭口中学、大中庄中学、工部中学,在校学生5559人,其中完中2所,在校高中学生569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中学停课闹“革命”,组织红卫兵,进行大串联,领导受批斗,教师受审查,学校机构瘫痪,秩序混乱,财产受到损失。芦台一中、芦台二中校舍被砸烂,“红卫兵”组织不时武斗并杀向社会,领导干部、教师80%以上受冲击或受迫害。1968年,全县“复课闹革命”,上课和“文化大革命”密切结合。主要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文化大革命”文件,也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课程,但无教学大纲,也无统一教材,直到1970年全国统编教材出版后教材才统一。1971年,中学管理仍无章法,秩序混乱。当时有七年制的学校61所,单设初中14所,完中4所,农业中学2所,初中194个班,在校学生5361人,高中39个班,在校生1789人。初中教职工415人,高中教职工141人。
1972年,全县招高中生的学校有:芦台一中、丰台中学、宁河中学、潘庄中学、东棘坨公社中学,共有高中63个班,在校学生3114人。
1974年为发挥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小组的政治作用,各国办中学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由县统一组织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丰中、宁中、潘中每校2人,芦台一中、二中由县组织工人、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每校3人。1975年全县有社办初中23所,小学戴帽初中班(7年制学校)38所,学生8242人,国办初中只有1所,学生563人。中学共占地845.6亩,校舍建筑46808平方米,教室1169间,高中4180人。全县各类中学有校办工厂13个,校办农场占地2776.4亩,林场471.3亩,果园172亩。
1976年7月28日强烈地震给宁河县中学教育造成严重损失。全县123所中学校舍80%倒塌,19%严重损坏,中学生震亡633名。地震发生后,广大师生立即行动起来,一面上课,一面劳动,清理废墟重建校园。
1978年教育部公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对中学进行了调整和压缩,芦台一中列为市重点中学,丰台中学、潘庄中学定为县重点中学。压缩大部社办高中和戴帽初中,基本上扭转教育发展上的臃肿现象。1983年全县中学37所。其中国办完中7所,国办初中1所,社办(或职办)29所,在校学生总数10824人,占应入学(13——16周岁)青少年总数的43%。1989年全县中学38所,其中国办完中3所,国办高中3所,社办初中32所,在校学生数12220人。
为了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宁河县很多学校大抓教学研究工作。1984年以来,县教研室的教师制定了教学研究课题,确定教学改革试验点校。
1986年市教育局举办“普教系统教育科学论文评选活动”,宁河县3篇论文获奖。是年,在“天津市高中学生优秀哲学、政治经济学小论文评选活动”中,宁河县有5篇论文获奖。
1983年,各校开展了防止和清除精神污染活动。1984年进行了中学政治思想工作调查,健全了学生思想教育制度,充分发挥团队和少先队作用。通过上述措施,学生德、智、体三面均有提高。
附:芦台一中
芦台一中,位于宁河县芦台镇东面的蓟运河畔。现为初中四轨、高中六轨全日制普通中学。为天津市重点办好的中学之一。该较建于民国2年(1913年)8月20日。初定名为“宁河县中学”,为私立学校。时,由原宁河籍社会知名人士、乡绅和军阀刘子明、刘壬三、齐燮元、白宝山、齐翰卿、苏锡麟等组成董事会,负责筹集办学经费(包括个人捐资)和决定校长人选等大事。清奖励举人张士阁为第一任校长,民国8年(1919年)河北省教育厅派杜书田(清秀才,后毕业于天津北洋法政学堂)任校长,直至解放。
1938年起,学校转为公办,称宁河县立中学。1940年改为“河北省立宁河中学”。1942年增设高中,扩为完中。1948年解放,先后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和天津市教育局。1957年更名芦台第一中学。从1964年起,先后被河北省、天津市确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芦台一中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历史长,校风严,质量高。原校训为:勤、慎、朴、洁。师生励行标准是:不要说,只要做。形成了勤学、慎行、朴实、整洁、严肃认真,少说多做的校风。新中国建立后经过长期实践,学校已形成“以教学为主、思想教育工作领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艰苦奋斗,质朴无华的传统和严密的组织、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校风。196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国务院的奖励。
学校三遭兵焚,七次搬迁,天灾人祸,历尽沧桑。1976年震后重建,现总面积为98.2亩,校舍布局合理,校园生机勃勃。学校有教职工139名,从1950年到1965年共输送高中毕业生1787名,从1977年至1986年共考入大专院校888名,中等专业学校450名。1987年至1989年共考入大专院校538名,中等专业学校79名。在芦台一中毕业生中,有画家李仲耘,剧作家丁一三(薄殿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部委员于敏,冶金工业部副部长黎明(郑玉祥),中国粮油学会储藏专业学会第一副理事长、国际储藏物保护工作会议常务理事靳祖训等。
第四章 专业教育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
宁河县职业技术教育,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时,县城宁河及芦台各建有工艺学堂一所,“暂以织布开其风气,后拟酌加他艺”。时,建官立日英文社一所。民国3年(1914年)芦台镇设乙种实业学校一处,工业班教员2人,学生21人。至民国10年已有教员3人,学生51人,资产总额2000元,校舍地基1600平方米。
民国27年(1938年)8月,在芦台(即现芦台一中内)建立一所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共四届毕业生,4个班,29名在学学员。每个年级设置的课程不一。以三年级为例,设有国文、日语、英语、商业法、成会计、保险学、仓库学、统计学、运输学、会计学、审记学、汇总学、银行事物、商业事物、商业道德、国际贸易学等。
1970年县创办宁河县技术学校,校址在潘庄农场原河北劳动大学旧址。学校开设机电、农业、兽医三个专业。每个专业各招1班,学制2年,共培养学生120人。毕业学员回原处工作,大部分安排在各乡农科站、兽医站工作。1972年暑假该校停办。
1983年,在中学教育工作结构改革中,将宁河中学(宁河镇)改为县办农业职业中学,面向全县没有农业职业中学的乡(镇)招生,不包分配,学生毕业后可以参加各项生产劳动。学习裁剪、木工、电器修理等技术。1984年在芦台二中办了一个工业职业班,共有学员50名;在大薄中学建农业会计班,学员40名。主要为本县培训工业生产和会计人员。1986年,宁河县农业职业中学共6所。有宁河中学、岳龙乡中学、丰台镇中学、大贾乡中学、俵口乡中学、潘庄乡青龙桥中学。课程设置均不设外语、历史、地理课,增设一些职业技术专业课程,为本县培训工农业生产技术人员。
1988年建设芦台正阳区(居民小区)时,同时筹建县办职业中专学校,并纳入天津市计划,于1988年7月9日开学,开设有文秘、财会、机电、外贸4个专业,共有学生190名,教职工53名,学校占地面积11655平方米,建筑面积4474平方米,学制3年。
第二节 师范教育
宁河县最早的师范学校于民国24年(1935年)创办。校址在宁河城东门外文昌宫(宁河小学校址),学制4年。当年招收1个班50人,但没有毕业,共办学9年,1944年日本投降前夕,
学校停办。民国26年(1937年)芦台镇建简易师范学校,并设简师附小。
1947年上半年在解放区创办宁河县丰台简易师范学校一所,共办1届,1个班50余名学员。1947年底,国民党军队不断破坏,环境残酷,不能继续坚持,于1948年1月停办。学员来源部分是从社会招来的,另一部分是由丰台中学预备班直接转入简师的。简师毕业的学员大都在丰台附近的解放区当教师,部分毕业生南下。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秋,天津专署决定成立宁河县初级师范学校,学制3年,当年开始招收1个班,学员50人。1954后根据政务院“逐步收缩初师”的指示,宁河初级师范学校逐步过渡为宁河中学(即后来的芦台二中)。是年,招收230名初中生。至1956年宁河初级师范学校共招收10个班(其中包括2个短训班),毕业学生508人。1956年,宁河初级师范第四届毕业生离校,彻底完成改办初中的过程,宁河初等师范结束。
1950年,按河北省教育厅指示精神,静海师范学校迁到本县宁河镇(原荣军学校旧址),改名为宁河师范学校(中师),学员为天津专区的小学行政干部、扫盲干部和小学教师。学习期限为1年,至1957年停办。共毕业10个班,毕业学员400多名。
1958年秋,为补充宁河县教师不足,经天津专署批准,在芦台一中初中二年级办两个培训班。学员150名,从初二学生中挑选,学习1年,1959年分配到本县小学任教。1958年12月,宁河、汉沽合并。翌年下半年汉沽区教育局从芦台一中、二中、潘庄中学、宁河中学等学校的初中三年级学生中抽调200人,到汉沽师范速师班学习,学员共4个班。1960年毕业生分配任教。
1973年,天津师范学院在芦台一中开设一个教师进修班,由芦台一中代培。共招学员39名,大部分来源于民办教师,学制为一年。1974年分配在中学任教,课程设置均为大专教材。1974年县教育局在芦台一中开设中师班,由芦台一中代管。学制2年,共培养两届、两个班,70名学员,毕业生按中师对待,全部分配到中小学任教,1977年停办。这个中师班就是宁河师范学校的前身。
1977年为解决全县初中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从高中毕业生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社会青年中招收147名学生,分设语文、数学、物理3个专业,学制2年,培养目标为初中教师,校舍设在进修学校。是年,筹建宁河县中等师范学校,在进修学校原址,进一步扩大校址面积,与进修合并办公。1978年师范、进修两校分开办公各自独立办学。是年3月至5月,师范学校先后两次招收学员197人,分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4个专业班。时,宁河县师范学校已初具规模,从1979年开始招收普通班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小学任教,并逐步由招收高中毕业生向全部招收初中毕业生过渡。1981年招收第一届初中毕业生班,共41名学生,学制为3年,同时也开始招收符合条件的部分民办教师入学。至此经过几年发展变化,宁河师范学校成为一所包括三种学生来源(高中、初中、民办教师),四类不同班级(初中普通班、高中普通班、专业班、民师班),两种学制(二年制、三年制),有一定教学能力和设备的综合性的中等师范学校。1977年办学至1989年共培养毕业生2010人。为解决边远和偏僻地区的师资短缺问题,从1984年起,开始实行定向招生,至1986年共招收141人,为边远地区培养师资。
1988年、1989年师范学校的基本情况详见下表:
第五章 成人教育
第一节 职工教育
宁河县职工教育始于新中国建立初期。1950年全县有7个区和县政府机关8个单位,办起了职工干部业校。初中班5个,高小班2个,初小班1人,巩固班1个,初、高级复式班7个,共计16个班,学员1014名,教员14名。时,校舍简陋,缺少桌凳,学员学习条件艰苦。1951年职工业余学校4处(芦台、军粮城、茶淀、芦台农场),学员228人,占职工总数的50%。教员52名(专职7名,小先生36名,兼职9名)。1953年县办职工业余学校1处,学员568名。1955年根据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在整顿的基础上,积极领导,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方针,职工业余文化教育有新的发展。全县2007名职工,参加学习的1644名,占81.9%。时,职工学校设芦台、军粮城、芦台农场3处。1957年职工业余学校有学员80名,其中高小班28名,初小班27名,扫盲班25名。
1978年8月,文教局成立工农教育科。负责工农业余教育管理事项。
1980年,县工业局、交通局、科委、武装部等单位,开办数学、外语等专业班,学员有724名。1981年,复建立县职工学校,1982年有教职工10名,招收学员338名。县社、粮食局、工业局、水利局在宣传科中,配备了专职教育干部。1982年县召开工农教育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年内立案批准建粮食局职工学校、科技干部进修学校、供销社职工学校、县职工学校,共4所学校,有12个班,学员608名,专职教职工34人。全县参加文化技术(包括业务)补课的职工达到5750人,其中参加各类文化学习的学员2745人,技术学习的3005人。县科委开办外语和数学专业班,有89名学员考试合格,领到结业证书。粮食职工学校脱产文化补习班,经考试45名学员结业。
1985年宁河县共有7所职工学校,教育部门办1所,其他部门办6所,共有在校学员1047名,毕业学员686名。芦台棉纺厂于1983年建校,到1985年已发展有6个教室设施,使用面积406平方米,配有330套桌凳,教职工6名,在校生652名,当年毕业105人。
1986年职工教育以岗位业务培训为中心。县棉纺厂已培训20名中级技术员。县职工中学有7个中专班,设6个专业,共177人。县银行举办农村信贷中专班,招收学员20人。粮食局培训560名初级技术水平人员。供销社培训商业企业管理人员70名。
第二节 农民教育
民国时期,宁河县曾倡办业余教育,时称“民校”,群众习惯称“冬三月”,入学对象主要是失学的贫家子弟。“闲时办,忙时散”,每年冬季晚上集中学习,请乡村有文化的“先生”教农村常用字和珠算。此项工作由县“民众教育馆”操办。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在县民主政府教育科的领导下,解放区各村都以青年民校和夜校识字班等形式开展冬学运动。
新中国建立初,人民生活安定,饱尝旧社会没文化之苦的翻身农民,迫切要求学习文化,1949年宁河县发动扫盲运动。1950年3月全国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制定了“开展识字运动,逐步减少文盲”的基本方针。县成立扫除文盲运动委员会,冬季在全县普遍开展速成识字法运动。1951年全县农村共有民校258处,冬学72处,共330处,参加民校及冬学的人数达27076人,占应入学总数的44%,民校教师共有670多名,其中兼职教师80%。1953年县成立扫盲办公室,各区村成立“扫盲协会”,认真贯彻“整顿巩固,稳步前进”的方针。1954年全县7个区有常年民校82所,速成识字班125个,识字小组18个,学员2993人,农民夜校高小班6个,学员182人。1959年县政府文教科本着先易后难,由简到繁这一原则,编写《初级扫盲识字课本》(可识600多字),要求学员半年时间学完,并达到“四会”(读、写、讲、用)。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巩固,达到掌握1500字的扫盲标准,并学会简单珠算和笔算,会写简单应用文。根据“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假”的原则,全年保证学习300小时以上。扫盲年限,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情况规定为1至2年。1958年县建红专大学17所(16个乡镇各一处,县级干部职工红专大学一处)设分校324处(每社或每村一处,干部职工分校两处),534个科系,学员达62500人。办这批学校违背了教学规律,均系有名无实。1960年前后,由于国家经济暂时困难,各类业余学校先后停办。1962年,根据在农村半年制中学和各小学办好附设业余班的精神,宁河公社宁河镇小学等校开设业余初中班。
1966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开始,虽然也安排了业余教育,但在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把老三篇当做座右铭来学”,业余教育变为政治夜校。
1974年天津市召开业余教育工作会议,宁河县岳道口大队介绍办农民夜校的经验。1975年,本县在柳庄子大队召开扫盲工作会议。1978年县文教局设业教科。1979年县成立了工农教育委员会,农民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当年5月18日,召开县1979年度教育系统表彰大会,会上表彰农民教育先进单位27个,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72名。据当年12月份统计:全县20个公社290个大队中,有222个大队办起194个扫盲班,学员达9535名;办起业小、业中、农技班25个,有961人参加学习。
1980年全县有240个村实现基本无盲村,大辛、宁河、廉庄、俵口、芦台、大贾、东棘坨等达到基本无盲乡,年底全县20个乡169个村办起业校,共组织8779人参加学习,其中扫盲班3827人,业余小学2557人,业余中学1736人,参加技术学习的659人。1982年5月,组织一次全县性的文化普查和无盲村镇验收,有18个乡实现基本无盲乡。
1983年,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多种经营的发展,农民教育由以学文化为主转向学习各种科学技术。全县各种科学技术学习班共239个,学员11393人。其中乡农校也由原来的苗庄1所发展到5所,学员有183人。同年,芦台镇有私人办的裁剪班。1984年苗庄乡出现私人办学,自制教学设备,边学边教,向农民传授技术,其事迹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受到日本朋友赞赏。
1985年12月,全县有229个单位办业余农校,开办小学、初中班23个,在校学员513人,参加短训班学员有9808人。1986年12月统计,全县有212个单位办业余农校,开办文化班3个,在校生82人;技术班215个,在校生6889人;参加短训的6973人。1986年苗庄乡粮食一项均单产386公斤,比办学前1981年粮食单产增加242.1公斤,人均收入1986年590元,比1981年的86元增加6.86倍,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科学技术学习的普及发挥了作用。
1984年苗庄乡建专用校舍6间,1985年又调拨房9间,征地35亩。1986年乡县又拨专款为农校重建房16间,扩大了教室和实验室。其它岳龙、董庄、宁河、板桥、芦台、赵庄等乡镇都筹资办了农校。1979年至1988年全县扫盲11647人,1989年至1990年7月扫盲1936人。
第三节 广播函授电视大学教育
天津广播函授大学宁河县工作站,于1978年12月建立。年内招收“科技英语翻译专业”学员3人。1979年招收“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员157名,单科生61人。1980年招收“机械专业”学员4人,单科生100人。时,有广播函授大学中文班4个,电视大学班4个。
1982年改称广播电视大学宁河工作站,设站长1人,工作人员2人,兼职辅导教师最多达6人。是年“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69人,“科技英语专业”毕业3人,单科生结业27人。并招收“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员113人,科技英语专业学员43人,单科生15人。1983年“机械专业”毕业3人,单科结业47人。1984年招收“党政干部基础专修科”学员21人。1985年“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64人,“科技英语专业”毕业24人,“电子专业”毕业2人。1986年招收3个专业,土建3人,财会3人,企业管理3人。
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形式,主要以分散收听电台广播,收看电视,自学为主,每两周上站辅导一次,由辅导教师面授。至1989年开办的专业有科技英语翻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机械专业、科技英语专业、党政干部基础专修科、电子专业、土建专业、企业管理共8种。通过跟踪调查发现,有17名电大毕业生充实到县委、县政府各科室工作。“科技英语专业”1名学员设计了“盒式搁置预应力单板网架结构”。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目前在中小学工作,有的已担任领导干部,为宁河县培养了专门人才。
第四节 卫生教育
1974年9月,建宁河县医院卫生学校,隶属于县医院。同年在宁河县范围内招收“医士班”学员40名,学校有专职教师3人,并有医院委派的兼职教师。1976年,专职教师达到12人,在校学生91人,教学设备相应增加。1977年1月19日,经天津市批准将宁河县医院卫生学校改名为宁河县卫生学校,属卫生局直属单位。
1981年,根据市卫生局指示,将宁河县卫生学校改名为宁河县卫生干部管理进修学校,校内设办公室、基础教研室、临床教研室,教职员工20人。到1985年,县卫生干部管理进修学校为全县培训中等技术专业人员514名。1989年,该校教职员工增至22人,其中中医师1人,西医师8人,其他技术人员6人,管理人员5人。
第六章 教师队伍
清代,儒学、书院教师多延聘有名望进士、举人,塾师多选聘落第的秀才。民国期间,公立学校的教师实行校长聘用制;私立学校的教师,由校董会聘用,均报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批准备案。民国3年(1914年)本县小学教师共53人,其中公立学校47人,私立学校6人。正式教员中师范毕业仅占7人。民国7年(1918年)全县中小学教员78人,其中小学教员74人,中学教员4人。民国10年(1921年)全县各类学校教员73人,其中小学教员64人,中学6人,专业学校3人。1929年,宁河县小学教师共90人,男教师87人,女教师3人。教师资格中,县立师范学校毕业的45人,普通师范学校毕业13人,专门以上学校毕业2人,中学校毕业30人。民国29年(1940年)本县有小学教员198人,短期小学教员33人,中学教员5人,总计236人。民国35年(1946年)本县中小学教师为135人,师资来源于天津师范专科学校和滦县师范学校。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筹建小学,动员一些思想进步、有文化的人任教,但这部分人一般文化水平偏低。1949年中小学教师已达288人。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1949年8月至1951年1月,在芦台中学办一期师资培训班,招收学员40人,学员都是来自各区的教员。1950年筹办宁河师范学校,1956年一度停办,共培养教师508人。后,为解决部分青年教师文化水平低的问题,1952年又在丰台镇设两个师训班,共有59名青年教师参加学习。一年后大部分学员当了教师,小部分在县师范学校继续学习。
1953年,宁河县建立教师进修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进修。学习内容:初中语文、算术、自然、化学等课程。1959年暑假有265人通过进修培训先后达到初中毕业水平。后,每年都抽调一批在职教师脱产轮班培训。1957年统计小学行政干部约200人参加了初师轮训,50余人参加了师专师院学习,经过教学实践和进修培训,100余名小学教师被提拔为中学教师。
为解决教师的生活困难问题,1958年1月正式执行教职工福利费制度,享受福利费补助的教师903名。是年2月,全县中小学教师1231人集中到芦台镇参加整风反右运动,为期近三个月,有105人错划为右派。秋季为补充全县教师不足,经天津专署批准,决定在芦台一中建师训班,共培养教师150人,到1959年全部分配到小学任教。1959年下半年,县文教局从芦台一中、二中、潘庄、宁中等学校的初中三年级学生中抽调200人到汉沽师范速师班学习,至1960年毕业分配到全区。
1962年根据宁河县人委《关于农村国办初级小学转为民办小学的意见》,全县在编国办小学1301人,其中25%转为民办教师,共计325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6月20日至7月9日全县小学教师1500多人到芦台一中、二中集训学习讨论,开展运动,中小学全部停课。学生给老师贴大字报,多数教师受到冲击和迫害。1969年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全县有583名小学教师改吃农业粮,实行工分加补贴。年内各校建立学工学农基地,教职员轮流下放到工厂、农村接受再教育,改造世界观。1971年本县小学教师全部恢复工资制。
为提高全县小学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1970年至1971年在潘庄举办2期小学教师培训班,学期为1年,共培训教师140人。1972年因缺少中学教师,经请示,全县招收90名高中毕生,在原河北劳大校址培训半年。后,大部分到中学任教。“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学生数量增多,中学发展过快,教师缺额,即由各大队推荐民办教师加以补充。许多民办教师文化水平偏低,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76年全县中小学教师共2558人,其中民办教师1242人,占教师总数的48.55%。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宁河县,中小学教职工震亡129人(其中国办教师77人,民办教师41人,代课教师11人)重伤64人。
1978年中共宁河县委提出《解决中小学教师政治待遇及生活待遇问题的意见》;一大造人民教师光荣的舆论;二进一步关心教师的政治待遇;三适当解决教师的生活福利;四改善民办教师生活待遇。年内全县中小学陆续配齐了领导干部,恢复校长、主任的职务。并于1979年开始平反历次运动中的冤假错案,105名被错划为右派的教师全部改正并重新安排工作。是年,市教育局发出《关于民办教师任用和管理的办法》,对民办教师进行考核调整,择优录用,合格者发给教师任用证书,并对正式任用的民办教师分期进行轮训,以提高业务水平。
1979年宁河县召开第三次教师代表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评选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98人,其中6位优秀教师代表典型发言。年内全县民办教师中有100人,经过考试与考核成绩优良转为国办教师。
1981年起,县进修学校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中小学教师教材辅导,先后举办三期培训班,培训中学教师843人次。通过考核,第一次过关考试合格者初中教师182人,高中教师20人;第二次过关考试合格者初中教师231人,高中39人;第三次过关考试合格为初中170人,高中教师17人。小学以教师辅导站的形式进行辅导,两次过教材关教师共1003人。
1982年县政府主持召开宁河县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会上有21个先进单位,67名优秀教师受到表彰,为使民办教师安心教育工作,宁河县政府下发《关于认真解决民办教师生活待遇的通知》。
1983年在中学教师过教材关的基础上,对未达标的初中教师153人办了高师预科班,辅导他们考取高师函授班。1984年5月,为提高小学教师素质,县进修学校在全县小学教师中,办了36个教材教法班,参加函授学习的小学教师1478人。6月开办了4个业余中师班,通过考试录取132人参加学习。8月县政府与教育局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合办中学英语培训班,学习3年,培训英语教师40人。从1980年起参加高等教育自学和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的教师有324人。1986年中小学教师共有3065人,其中小学国办教师1655人,中学国办教师1110人,初中690人,农业、职业中学国办教师119人。1988年中小学教师队伍总人数发展到3464人。1989年教师总数3033人,其中实任课教师2901人,行政占用等不任课教师132人。
1988年宁河县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表 单位:人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