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道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55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道路
分类号: U412.37
页数: 8
页码: 452-45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本县境内道路交通的历史发展,包括唐代唐太宗东征高丽的路线、元代至明代在境内设立的驿站和驿铺、清代地方性道路的设立和管理、民国时期的道路状况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公路修建和路面处理。其中,清代地方性道路包括潘庄至江洼口、芦台镇至北塘等,采用“埝道”、“堤道”、“叠道”等筑路技术保护路面。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共修复公路85.5公里,新建桥梁、涵洞19座,路旁植树97667株。
关键词: 宁河县 道路 交通地位

内容

本县境内宁河镇西20公里小海北附近,曾于秦始皇时期筑红心堤以防海水,堤面为道路。唐代,唐太宗东征高丽的路线,经县内有造甲城、芦台镇,以及汉沽的营城、前后寨上、蛏头沽等地,均为通道。唐末,889年,刘守光置芦台军于海口镇(芦台镇),其后,赵德钧镇芦台军,在沿海设盐场,所产之盐,远销瀛(河北河间县)莫(河北任丘县北)等地。境内道路交通,随着军事、经济活动又有发展。元至元四年(1267年),在宁河等地屯田、验军,延至明代,并在梁城(宁河镇)设守御千户所。人烟逐渐稠密,官衙不断增设,“商贩所聚,有货倍往时”。时:,主要通衢大道有“天津~潘庄~玉田~山海关”,“芦台~天津”,“梁城(宁河镇)~宝坻”等线。清代,有京师(北京)至盛京(沈阳)官道。途经通县、三河段甲岭而入蓟县境,经白涧、邦均以至别山镇东到玉田,经宁河直至山海关、沈阳,称官马大道。原宁河县西堤头村“通盛桥”,即因该桥“为通州、天津达盛京之要路,故名通盛桥”。官道上还没有专为传递公文的驿站和驿铺。时,宁河镇设1个驿铺,称宁河铺,传递政令,有驿道相通。据清乾隆版《宁河县志》记载:“县东铺至丰润县路110里”,“县南铺至天津县路140里”,“县西铺至宝坻110里”,“县北铺至玉田县路110里”。这些驿路,沿袭至今已为津榆公路,津宁公路,宁宝公路,宁玉公路等1段或全程。
  清代,除有关全国性的干道由清朝派设专门机构或直隶省直接管理外,一些地方性道路,为天津步军统领衙门管理。境内,主要道路有:(一)天津~宁河。至县界20公里,至县治(宁河镇)70公里。(二)宝坻~宁河。由宝坻经辛庄、胡各庄、牛蹄何、黄庄、小邓东入宁河县境,经段庄至宁河镇。(三)宝坻~丰台镇。由宝坻经五里铺、大张各庄、林亭口、八门城、大盘龙至丰俞镇。宁河县境内管辖的地方性道路主要有以下几条:①潘庄至江洼口。这是西通天津,东北通玉田、丰润、东北三省的交通要道,古称山海关大路。途经江洼口、大月河、关林庄、东已坨、潘庄等,全长50公里。②芦台镇~潘庄。也是通往天津的交通路线,为今津榆公路前身。该路由芦台镇往西经小赵庄、王御史庄、马从庄、小海北、大海北到潘庄,全长35公里。③芦台镇~北塘。该路由芦台镇经皇姑庄、汉沽庄、寨上庄、营城、茶淀到北塘,全长30公里。④宁河镇~芦台镇。这是“宁芦往来要路”。由宁河镇经西关、孟庄、菜园庄、大艇庄、小赵庄到芦台镇,全长20公里。⑤宁河镇~潘庄镇。始由宁河镇经西关、李花毛、于怀庄、小韩庄、张广庄、于京庄到潘庄镇,全长42公里。⑥宁河镇~江洼口。该路始于宁河镇、经牛口庄、杜辛庄到江洼口,全长10公里。⑦塘沽~军粮城。该路由塘沽,途经新河往西到军粮城,全长24公里。⑧新河~北塘。此路全长10公里。⑨宁河镇~丰润县界。此路由宁河船渡蓟运河东窝渡口,往东经马滑庄、赵学庄到丰润县界,全长10公里。⑩芦台镇~丰润县界。该路始由芦台镇,经张绪庄、艾高岭到丰润县界,全长8公里。?宁河镇~窝洛沽。途经马滑庄、于三庄、王良、板桥、崔成、大麦沽、马辛庄、孙家庄、丰台、裴家庄、赵宫庄等到窝洛沽镇。
  清代的筑路技术已有较大进步。县内主要道路,已开始运用“埝道”、“堤道”、“叠道”,用抬高路基和路旁开挖排水沟等有效措施来保护路面,解除雨水拥聚。民国期间,境内道路基本上沿袭清代道路,只增添了由芦台车站经阎庄子、麦穗沽、板桥、大麦沽(时,大麦沽以北为丰润县界)到丰台镇的道路,全长30公里。据民国25年(1936年)资料记载:县内道路,除芦台镇~潘庄镇、芦台镇~丰润县界两路为大车道外,其余道路均可行驶自行车辆。但当时因道路很少修补,低洼坑陷严重,每逢雨季,泥泞难行。民国26年(1937年)至民国29年(1940年)统计:县道64.42公里,国道、省道178公里,总长242.4公里。
  1949年开始,曾先后4次,共发动33700名民工,对全县公路和主要桥梁进行修复。1950年至1953年,共修复公路85.5公里,平整路面5.74万平方米,新建和巩固桥梁、涵洞10座,总动土86.1万立方米。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公路交通运输要求越来越高。1955年至1957年全县共修建公路88.5公里,平整路面387555平方米,新建桥梁、涵洞19座,路旁植树97667株。1958年新建津塘公路12.37公里,建桥涵24座。1959年新修芦汉专线(芦台镇~汉沽),长5.318公里,并铺有矿渣碎石路面,这是本县第一条铺有路面的公路。
  1960年,国家修建重要国防公路——津榆干线(天津~山海关)。该路穿越县境长53公里。1961年,铺成沙石路面,1965年进行沥青路面处理。路基宽12米,路面初宽6米,后加宽 到9米。这是县境内第一条柏油公路。
  70年代以后,全县公路交通建设有了更大发展。1971年修建了芦丰公路(芦台镇丰台镇,后改称芦玉干线,即芦台镇至玉田),县内长29.4715公里,并铺了沥青。1975年又修建了芦江公路(芦台镇至江洼口,后改称宝芦干线,即芦台镇至宝坻),境内长25.466公里,1976年路面铺设了沥青。这两条公路的建成,便利了县西北部分乡镇交通,沟通了宁(宁河)、宝(宝坻)、玉(玉田)等县之间的往来。在修建上述主要干线公路的同时,县级公路也有较快的发展。从1974年至1978年,5年间先后修建县级公路总长105公里。从此,全县22个乡镇全部通了汽车。进入80年代以后,在做好县级以上公路维修保养的同时,逐步开展了乡镇公路建设。从1983年至1985年,共修建乡镇公路164.267公里(全部铺有油面),油面最宽6米,最窄3米,以4米为最多。至1987年,公路总里程合计370.9公里,1989年增至664公里。其中县级公路284.公里,乡村公路380公里。在全县公路总里程中,干线139公里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626公里。到1989年底,通达公路村庄285个,占全县村庄的99.3%。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唐太宗
相关人物
刘守光
相关人物
崔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