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航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55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航运
分类号:
U694
页数:
2
页码:
451-452
摘要:
本节记述了县人民政府为发展民间航运事业,在汉沽建航政办事处,后移至芦台镇,负责管理水运行政工作。
关键词:
宁河县
运输
水路交通
内容
1949年,县人民政府为发展民间航运事业,在汉沽建航政办事处,后移至芦台镇,负责管理水运行政工作。时,贯彻“三统”政策(统一管理、统一高度、统一运价),引导航民积极参与运输。1951年组织起来的船只有350余只,载重5250余吨。1953年,管理机构改称“芦台航运办事处”。1954年,船民自愿组织起北淮淀互助组、俵口互助组,共有船舶64只,载重1284吨,船工224人,完成国家计划197538.1吨.17488216吨/公里。1955年底,全县航运业实现公私合营,1956年8月22日转为3个运输合作社,共计船舶176只,载重3718.5吨,船工631人。这一年共完成国家计划276415.9吨,19674103吨/公里。1958年7月,3个运输合作社合并为1个大社,河北省人委交通厅拨给拖轮4艘(270马力),木船10只(载重610吨)。从此,初步实现了拖带化运输。1959年,完成货运量3877884.9吨,周转量15857999吨/公里。
1960年6月,航运社由社营转为国营。有木船166只,3700吨船皮,从业人员534名。1963年5月1日,又由全民转为集体。60年代以后,因公路铁路运输逐渐发达,1961年津榆公路干线建成通车,1964年蓟县铁路正式通车,各河系又经常出现河水干浅情况,因此本县和外地大批货物运输改水运为路运,或改水运为铁路运输水运货物出现清淡局面。对此,航运部门只得广开货源门路,从1964年以后,多次派船去天津运煤、运土,去大清河盐场和南堡盐场驳盐。1969年货源有所增加,全年除担负蓟县、宝坻、玉田、宁河四县支农物资运输外,还抢运了4个县的战备物资约1万余吨。
从50年代到60年代,水路运输在抢险救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8年蓟、宝、玉、宁4县均发生水灾,航运部门大力组织船舶抢救宝坻县灾胞5000余人,抢救蓟县灾胞6500余人,牲畜1000余头,运输防汛物料8000余吨,运土200余次。1963年静海县发生水灾,航运社派船安全运送安置在本县的静海灾民3090人,1964年完成支灾物资21240吨,1669232吨/公里。
70年代以后,水运货源仍不稳定。1970年因根治海河建闸用料,业务量增多,运输生产较好,全年完成货运量269196吨,周转量6206002吨/公里;财务收入594766元,分别比1969年增高31.9%、48.5%和14.4%。1972年至1975年因河水平浅季节较长,影响运输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除正常水位时期外,长期派船去谢家坟驳盐。由于货源不足,船舶数量逐年下降,到1975年仅存木船39只(1995吨)、轮船4艘(495马力)。
1976年地震中,公路桥梁遭到破坏,交通中断。航运社承担震后蓟运河摆渡和应急运输,先后运送1000多名医务人员和几万名抢救大军及大批药品,并抢运救灾物资(粮食,草袋等)864吨。为迅速恢复震后交通,1977年以来,航运部门先后派出10余对轮木船,配合协助国家桥工队建筑蓟运河芦台镇大桥。 震后为重建家园,基建物料运量增大,为了增加运力,1976年航运工人自制了轮船1艘,从此轮船增至5艘,765马力,木船增至42对;2252吨。1977年全年完成货运量97163吨,周转量6695536吨/公里;财务收入339600元。1978年完成货运量148268吨,周转量77744634吨/公里,财务收入710549元。
1977年,随着基建战线的逐渐缩短,河道干浅不畅,特别是公路运输日益发达,水运货源逐渐贫乏,全年内河营运期仅1个多月。1980年以后,陆运全部取代了水运,所有船只停止运输。1989年仅存木船1对(69吨),拖轮3艘(375马力)。
第四节 航道
现全县共有骨干河道4条,支流河道10条,航道总里程达279.63公里。骨干河道与支流河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水路可与天津、塘沽、汉沽、丰润、丰南、唐山、玉田、蓟县、宝坻等地连接。
一、骨干河道:(一)蓟运河。发源于承德地区兴隆县罗文峪,流经兴隆、平谷、三河、遵化、蓟县、宝坻、宁河等地,全长320公里。入县境后,由江洼口至闫庄长约40公里,闫庄以下至汉沽界长14.8公里。流经汉沽后,于北塘附近注入永定新河,导入渤海。(二)潮白河。位于蓟运河以西,流域面积19560平方公里。入县境后,由张老仁庄至清河农场入海,全河长458公里,县境内长30.公里。(三)还乡河分洪道。源于唐山地区迁西县辛集镇附近,流域面积1230平方公里,县境内长31.5公里。(四)永定新河。始于屈家店,止于北塘;注入渤海,县境内长22公里。
二、支流河道:(一)小新河(丰润县界—末甸)长7.57公里;(二)西关引河(张老仁—西关)长26.2公里;(三)曾口河(俵口——船沽)长17.5公里;(四)青污渠,(排污河—青龙湾)长.12.6公里;(五)津唐运河(齐家埠———大王台)长、26.公里;(六)还乡河故道(丰润闸——窑头)长7.3公里;(七)青龙湾故道(县界——东塘坨)长8公里;(八)卫星河(孟庄闸——东台闸)长24.3公里;(九)小新河故道(崔成——末甸)长4.9公里;(十)杨虎子河(曾口河——清河农场)长7.公里。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