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存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53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存款
分类号:
F832.22
页数:
3
页码:
416-4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的企事业单位存款在1986年达到10944万元,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时,乡镇企业存款也逐年增加,1986年底达到711.7万元。居民存款在1979年后也开始增长,1986年全县农村信用社和机关单位建立了代办所,方便储蓄。同年,全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8713.6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13.5倍。
关键词:
宁河县
金融
存款
内容
一、企事业单位存款
1949年,全县企事业单位存款仅1000元。1986年,企事业单位存款达到10944万元,已经成为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1988年为7051.1万元,1989年为8718万元。
1979年,社队企业存款首次出现就达52.4万元,超出当年社队存款45万元。以后,乡镇企业存款逐年都有大幅度增加。1986年底,乡镇企业余额达711.7万元,社队存款下降到3.5万元。
二、居民存款
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物价的稳定,人民生活的逐步好转,银行陆续开办了“活期”、“定期”、“定额"、“有奖"、“单一折实"等多种储蓄形式吸收存款,使城镇、农村的储蓄不断增长。其中以城镇储蓄增长较快,1956年城镇户均储蓄达41.34元,储户占居民总户数的56.7%,存款余额占薪金总数的59.6%。
1951年,结合抗美援朝,提出“功在国家,利在自己”的口号,全年收储蓄17万元,比1950年有了大幅度增长。1956年,银行在全县范围内组织成立了“人民储蓄推进委员会”,发展协储员213名,协储组19个,同年成立县人民储蓄委员会。从1960年〜1969年的10年间,全县储蓄余额始终在100万元左右徘徊。1969年与1960年相比,储蓄余额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18.4万元。1970年1976年,全县储蓄呈增长趋势,但年平均增长仅为15万元。
1979年以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储蓄的欲望不断升高。农业银行更加重视储蓄工作,不断加强储蓄网点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加储蓄种类。1986年,全县农村除银行7个营业所、22个信用社办理储蓄外,同时建有205个信用站。芦台镇除5个储蓄所外,在部分机关单位建立了代办所。遍布全县的储蓄网点,便利了城镇居民的存储。同时,储蓄宣传的形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并更有针对性。1986年6月中旬到8月中旬,宁河县农业银行试办两组高档消费品定期有奖储蓄,共吸收储蓄400万元。1986年,全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8713.6万元,相当于1978年的13.5倍。其中,农村储蓄增长更快。1986年的农民人均储蓄比1978年增长14.5倍。1979年至1986年间,全县储蓄余额平均每年增加10000万元,1986年一年间就增加近3000万元,这一年内,全县平均每人增加储蓄100元。1978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642.1万元,1988年增至15020.5万元,1989年达到21721万元,为历年以来最高储蓄余额。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