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统计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519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统计管理
分类号: F222.1
页数: 3
页码: 382-384
摘要: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宁河县的统计调查工作在不同时期的内容和形式。其中,全面普查包括人口、工业、商业等方面的普查,专项调查包括服务业生产合作社、城镇职工基本情况、农村基层干部结构、震灾情况等调查,经常性调查包括社会商品购买力、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机电设备、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等调查,抽样调查包括农产量抽样调查和农民家庭收支调查等。
关键词: 宁河县 经济管理 统计管理

内容

第一节 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内容在1949年至1960年间,仅有4个部分,46大项,涉及300个统计指标。到1989年统计机构直接调查项目(包括国家、部门和地方三级调查)发展到12个部分,91大项,近3000个统计指标。主要有农村社会总产值、农村国民收入、农业总产值、净产值和商品产值、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收入分配和效益;农村社会经济、农作物粮食产量和农村家庭住户发展变化情况抽样调查;工业主要有总产值、净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主要财务指标;商业主要有社会商品零售额,商品购销存、农副产品收购量和社会购买力统计;劳动工资主要有职工人数、工资、职工增减、职工分类和保险福利统计;物资主要有物资消耗与库存数量、总值、供应机构购销存总值统计;固定资产主要有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额、房屋面积、财务拨款、住宅及配套工程进度统计;综合平衡主要有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统计。另外还有交通运输量、邮电通信总量、财政收支、银行存贷、现金收支和气象、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统计。
  一、全面普查。1953年7月1日零时,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对家庭人员、户数、民族、文化程度和职业构成等9个指标进行普查。1964年7月1日零时,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有12项指标。1982年7月1日零时,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婚龄、生育等19个指标。
  1950年进行第一次工业普查,主要普查国营及公私合营工业企业的基本状况。1986年1月1日零时,进行全县第二次工业普查,包括县属全民、集体工业和乡镇工业的产、供、销、人、财、物6个方面的300多个指标。
  1955年进行私营商业、饮食业普查,包括户数、从业人员、资本额和销售额指标。1985年10月,对1984年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普查,包括县属所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乡(镇)村及个体劳动者和经济联合体,共有10项指标,主要有增加值、固定资产原值、流动资产、劳动者人数等指标。1985年12月31日,进行房屋普查,包括房屋建筑面积、居住水平、房屋用途等指标。1986年12月,进行商业网点普查,主要有商业机构、从业人员和商业网点数。
  二、专项调查。如:1956年服务业生产合作社基本情况的调查;1957年城镇职工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年龄、工龄、技术熟练程度、文化程度等情况);同年农村基层干部结构调查;1962年精简职工和商品粮人口调查;1963年死亡人口、年龄统计调查;1965年阶级成份调查;1976年震灾情况调查,包括死亡人员、房屋倒塌、喷沙面积,扬水站、机井、农机具、工业设备和商业网点损失以及恢复生产所需资金等80多个指标;1978年对百户职工进行一次性调查,含职工收入、支出、供养人口、平均生活费用等项指标;1980年国民收入一次性调查;1984年城镇100户居民家庭收支调查;1988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调查等。
  三、经常性调查。1953年开始进行社会商品购买力调查。1961年发展到分季度计算社会商品购买力,1964年后中断,1967年重新恢复。1954年试行私营零售商业变动情况月报,开始社会商品,市场销售额,商品流转公私比重统计。1961年开始进行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调查。1965年对粮食产量达到农业发展纲要及平均占有量统计。1977年开始机电设备半年报和年报,同时开始工业企业八项经济技术指标月报。1982年开始进行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测算。1983年开始工农业净产值、农村固定资产和农村社员建房年报,并新增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报表。1984年开始进行农村国民收入统计。1985年新增乡村财务收支情况表,同年开始进行农村商品产值统计。
  四、抽样调查。1955年开始由统计科组织粮食、农业部门进行粮食实收实测调查。1979年至1982年,宁河县有3个村、30个农户被天津市统计局确定为农产量抽样调查村和农村家庭调查户。1983年1月,新抽选5个乡、5个村和50个农户,进行农产量抽样调查和农民家庭收支调查。1985年按照划类选点等距抽样调查的方法,重新抽取7个乡25个村进行农产量抽样调查;抽取6个乡镇、12个村和60个农户进行农村经济和农村住户收支调查。同年宁河县城乡抽样调查队成立。1984年开始进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有出生、死亡、迁出和迁入指标。
  第二节 统计服务
  一、提供综合统计资料。较为重要的如《1949-1962年宁河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汇编》、《1949-1964年国民经济历史资料》、《1949-1973年宁河县国民经济历史资料》、《1949-1978年商业统计历史资料》、《1949-1978年工业统计历史资料》、《1949-1978年基本建设统计历史资料》、《1957-1960年四年历史资料》、《1963-1968年宁河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宁河县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汇编》、《宁河县第二次工业普查资料汇编》。自1964年开始逐年编印上年度《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二、提供不定期专题统计资料。1955年开始编印《粮食产量实收实测调查资料》。1965年,逐年为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夏秋两季粮食产量统计调查》。1965年提供《宁河县人民公社建设成就年度报告》。1960年后,每年提供农业生产情况,包括:三播两收、积肥、浇水进度。从1970年开始,按月编印工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1986年开始每月提供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至1989年为领导和社会提供数据3万笔。
  三、提供信息分析资料。1981年至1989年形成统计信息分析论文、专题报告等近100篇,其中近40篇被市县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采用。内容涉及农村经济、工业生产、市场物价、基本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情况。主要篇目有:《农村社员家庭生活调查》、《宁河县职工家庭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夏、秋粮食作物产量情况分析》、《基本建设完成情况》、《城镇住宅建设和分配情况》、《农村住宅重建进度情况》、《宁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关于芦台等四个集镇基本情况的调查》、《沿海14个港口城市主要指标比较》、《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查》、《市场情况分析》、《工业生产完成情况》、《农民负担情况调查》、《劳动工资简况》、《从我县耕地面积的减少,看加强耕地管理的必要》、《乡镇工业生产情况》、《畜牧业发展情况》、《农民进城经商,繁荣城镇市场》、《农村购买力的调查及投向预测》、《“八五”期间我县乡、镇、村工业的发展速度在天津五县位于中下游》、《我县种植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等。
  第三节 统计监督
  自1955年起,实行统计数字质量检查。1974年开始加强报表管理,任何没有批准文号的报表视为非法报表。1980年进行基本建设统计数字质量检查。1981年商业统计开展1-11月份数字核实,同年进行工业统计数字质量自查。1984年《统计法》颁布后,县政府先后两次下发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通知,强调深入贯彻《统计法》,搞好统计监督。
  为提高统计数字质量,1963年起,每年利用年报会议进行统计人员业务培训。1977年到1989年,举办了9次短期培训。1985年4月,为加强农村统计工作力量,各乡镇招聘专职统计人员,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各局统计人员也做到了相对稳定。县社、经委、企业局还专门设立了统计机构。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