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仓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492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仓储
分类号:
S510.93
页数:
5
页码:
350-3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新中国建立前、新中国建立后粮食仓储、仓储设施、粮食机械的情况。
关键词:
粮食
仓储
宁河县
内容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粮食仓储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时,县城(今宁河镇)有常平仓、社仓,专供储粮用,县内有义仓4处,,为公用储粮。常平仓共4区,均在县署大门内西边,额定贮谷3000石。天字地字厂一区有6间,雍正十二年(1743年)知县沈浚建。元字黄字厂一区在大门西共8间,宇字厂在堂之东区4间,宙字厂共7间,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钟象山建,光绪年间俱废。常平仓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贮谷984石4斗5合,贮米5373石4斗3升4合1勺,节年民欠米6027石3斗1升4合5勺。光绪五年(1879年)存米311石9斗3升3合3勺;存高粮262石5斗。常平仓共有仓房25间。社仓共有3处,庆字厂,丰字厂,盈字厂共10间,均道光年间建立,田盈、庆二厂损坏,只丰字厂完好,存谷27石8斗3合5勺。义仓共4处,由知县屠祖贲奉旨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始建,道光七年(1827年)知县唐宗泰奉旨重修。光绪五年(1879年)存米355石8升6合6勺;存高粮15石6斗9升1合6勺。4处义仓为:一处在西关,瓦仓房3间。二处在西双庄,瓦房3间。三处在芦台,有仓房3间。四处在军粮城,有瓦房3间。4处共有仓房12间,统161庄。4处皆有木牌房,高3米,宽2.67米以示义仓房之所在。综上所述,清时曾建常平仓、社仓、义仓共47间,其仓房规格每间宽4米,长4米,高3米。
民国期间,仓房很少。民国初期尚无官办仓房,在芦台镇只有粮行设有粮仓,皆由民房改建。庆泰祥、庆丰、汇丰站、公兴大、庆丰恒、永和庆、同兴厚、信源义,这几家粮号,在夏、秋粮收获季节,皆存万石粮食之多。庆泰祥粮行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在芦台镇北街,有仓75间,全年储粮500万公斤。主要储存红粮、玉米、少量面粉、小米,该行属于货栈,每年为客户存粮约400万公斤左右,长期储粮很少,遇有行情上涨,及时出手。其余粮行,基本相同。这些粮行,除仓存粮外,大部粮食以囤垛存。
宁河县国民党政府为强征亩捐,于1946年2月设立田粮科,下设田赋办事处,在芦台设集中仓库,在塘沽设收纳库。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粮食仓储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对粮食仓储工作十分重视。1949年夏秋之季,大批粮食待入库,粮仓建设迫在眉睫,县粮库和芦台粮食公司,因陋就简,开始利用公房、民屋储粮,当时储粮条件很差。1952年县粮库与粮食公司合并为县粮食管理局,下设2个库:即一库(现粮食局一库
地址)、二库(现在芦台农村购销站和食品公司车间);4个中心站:丰台粮站、潘庄粮站、宁河粮站、军粮城粮站。当时二库有仓房114间,皆由民房改建,存粮250万公斤。一库皆露天存放,为囤存、垛存,共存粮2000万公斤。
丰台粮站也由民房改建,存粮100万公斤。潘庄仓房10间,主要垛存,存粮约150万公斤。宁河粮站由庙宇改建,垛存100万公斤。军粮城站有10间仓房,由原法国兵营改建。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入库之粮,逐年增多,原有仓房已不够使用,储粮条件急需改善。1954年一库建苏式仓4座,面积为4092平方米,仓容量920万公斤。1957年县粮食局根据储粮的需要,在全县开始进行粮仓建设。建仓的布局本着建点合理,重点建在产粮区和调粮方便地区。60年代初共建点17个,有仓房301间,仓容1391.5万公斤,货场面积158.4亩,容量7572.5万公斤。
60年代中期,全县普遍兴建土粮仓。此类仓房,原为黑龙江省明水县粮库职工总结民间建仓经验而创建的一种草泥结构的囤仓,1969年全县开始推广。当时一库就有囤仓近40个,其余各公社粮站多少不了,皆有土囤仓,因操作不便,使用年限较短1985年全县只有苗庄粮站还存9座,但也没有存粮,只作包装器材库。70年代,全县各库、站,着重房式仓和合理仓的建设。为减轻市粮食局储粮压力,1975年市局投资在我县筹建中心粮库,地址在芦汉路西侧,占地37310平方米,计划存粮600万公斤。至1985年二库建设已初具规模,有简易仓1座,砖拱仓3座,通往库内专用铁路正在建设,各种仓房以及与专用线配套工程已动工。由于1976年地震,全县储粮仓房大部损坏。为迅速恢复储粮设施,确保储粮安全,市粮食局于1977年对本县城乡各站仓房和库点,进行彻底重建和扩建,使全县仓储面貌,有了巨大变化。1986年共有2个直属库、19个粮站承担全县的粮食仓储任务。这些库点总占地348344平方米,库总容量9354.5万公斤。共有苏式仓4个,房式仓117个,简易仓42个,砖拱仓3个,土囤仓9个。
1989年仍为2个直属库,19个粮站承担全县的粮食仓储任务。这些库点总占地357399平方米,库总容量9956.8万公斤,共有苏式仓2个,房式仓106个,砖拱仓21个。
粮仓设施主要包括:仓房地坪、晒场、烘干房等。新中国建立初期,因仓房大部为民房改建,其地坪多为土地坪。为防止粮食入仓受潮,在仓内采用筒通风,仓内地坪铺设稻皮,并在四周用苇把和席遮挡。当时称之为有器材仓。60年代,在建仓时对地坪处理方法是:采用素土夯实,砖漫地,仓房四壁石灰抹面,通过保粮实践,这种地坪易返潮,对安全保粮不利。70年代,全县逐步推广地坪至墙壁1.5米高,全部两油一毡地坪采用沥清推砖,基本解决仓内返潮的问题。
50年代初,宁河县粮库大都为土晒场,雨后场面不易干,影响晒粮,又不利粮食调运。春夏之季杂草丛生,保粮人员苦于清除杂草。60年代末,全县逐渐开始建设水泥晒场。70年代,特别是1978年以后,各库、厂、站大批建设水泥地坪。1985年全县共维修水泥地坪14861平方米,修建地坪15702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全县晒粮条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以来,每年从东北询入县内潮粮很多,很不利于储存。为降低粮食水份,除春季进行翻晒外,还要进行烘干。宁河县60年代,在一库建立塔式烘干机1座,对水份较大之粮进行烘干处理,此塔于1976年震毁。80年代初,在二库又重建烘干车间1座,其配套工程入料仓和成品仓也随之建成,设备为滚筒4个。
第四节 粮食机械
新中国建立和新中国建立初期,宁河县“晒粮靠天,搬运靠肩”,粮食的装卸、入库、出仓、入仓、作囤,全靠肩扛。每当粮食作囤时,工人要肩扛100公斤左右的粮袋,艰难地走上5至7节跷板,将根食倒入囤内,劳动强度很大。60年代后期,购置了粮食机械至80年代初,基本实现了粮食出入库的机械化。1985年全县共有移动式胶带输送机21台,吸粮机21台,全县各库、站基本配备了粮食装卸设备,除此之外还购置粮食清杂机械初清筛10台。
50年代收发粮食全部使用磅秤。为方便群众购粮,70年代各粮站还装备了台秤。1982年粮食局在二库建立20吨地中衡1台。随着粮库建设的发展,销售粮油的机械也有所增加。1989年各粮站普遍使用了自动售油器,城镇粮站大部分使用自动售粮器。粮油销售机械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售粮人员的劳动强度。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