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合作商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4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合作商店
分类号:
F727.21
页数:
2
页码:
310-311
摘要:
本节内容主要描述了宁河县商业在1955年至1956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以及此后商业网点和从业人员的变化。改造后,组成合营企业和合作商店,逐渐增加门市网点和从业人员,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不断提高。最终,供销社将综合服务公司和集体商店纳入自身体制改革,实行集体性质,实现积累和利润的增长。
关键词:
宁河县
经营体制
合作商店
内容
1955年至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部分私营商业改造为合营企业和合作商店。合营企业和合作商店由私商合资组成,归口各国营专业公司和基层供销社领导,各店评分计酬,自负盈亏。1957年,对私营改造基本完成后,全县组成合营企业12个,合作商店51个,有门市网点172个,资金20.2万元,从业人员1179人。所营行业有百货、杂货、棉布、磁铁、水产及饮食服务等。其中以饮食服务业居多,网点达63个。1955年合营企业和合作商店完成社会商品零售额137.4万元,占全县商业零售额的3.8%。1957年,合营企业和合作商店完成社会商品零售额918.2万元,占全县商业零售额的19.5%。1959年,全部合营企业和一部分合作商店纳入国营。1966年,又有部分合作商店“升级”转入商业局或供销社。至1973年,全县尚存合作商店16个,其中县城8个,农村8个,从业人员158人;除1个经营食杂业外,其它均营饮食服务业。1963年,合作商店完成社会商品零售额302.4万元,占全县商业零售额的14.8%;1966年,合作商店完成社会商品零售额89.4万元,占全县商业零售额的4%;1978年合作商店完成社会商品零售额74万元,占全县商业零售额的0.99%。
1979年,供销社将原合作商店过渡为大集体商店,原合作人员转为大集体职工,原合作人员退休,由其子女顶替。另从社会招收知识青年,在县城组成综合服务公司,设门市网点17个,其中饮食业3个。在农村组成集体商店19个,设门市网点61个。其中饮食业3个、服务业1个。国家拨给垫底资金(知青专项拨款)10万元,流通资金不足部分由国家贷款解决,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至1984年底,有职工674人,实现积累40.6万元。1985年随着供销社体制改革转为集体性质,综合服务公司和集体商店并入供销社,其中综合服务公司仍独立经营,农村19个集体商店分别并入当地基层社,职工由基层社统一调配,不再实行独立核算。1980年至1984年,综合服务公司和各集体商店实现商品纯销售3663万元,占全县同期商品纯销售的8.6%,累计实现利润41.9万元。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