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机井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42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机井建设
分类号: P641.13
页数: 2
页码: 261-26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水井使用情况,以及新中国建立后机井的凿井历史和分布情况。宁河县在机井抗旱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包括成立抗旱办公室、组建打井队、引进先进设备等。根据地下水分布和淡水埋深情况,宁河县被划分为中浅井区、中深区和深井区。
关键词: 宁河县 机井 地下水

内容

清代和民国时期,除宁河、芦台、丰台等大镇有饮水井,芦台火车站建蒸汽机车用水井以外,农用井很少。民国时期,经当时建设局结论:宁河县属不宜凿井区,机井建设一直没有健权,新中国建立后,有组织的人工凿井始于60年代初,由芦台建筑社经营。时,多凿饮水井且以人工竹片凿井,发展缓慢。为开发地下水源,宁河县于1964年底成立县抗旱办公室,筹划宁河县机井抗旱工作,同时筹建农林水利局打机井队,开始大锅锥凿井试验。1965年春,丰台公社东棘坨村用锅锥打了第一眼井。井眼直径1. 05米,井深22米,砖砌井取得成功。安装4寸泵,抽水四五小时不干。1966年又于东棘坨公社东棘坨村用小锅锥打了50多米深的水泥管井,麦收即获益。1966年8月,组装成功150型冲击式打井机,于苗庄倒流村试凿出水。这是县内第一台机械打井机。1967年初,成立县专业打井队。10月,组装第二台冲击式打井机。1968年,在河北省水文地质队指导下学会了电法,为观测地下水分布、动态等情况提供科学依据。1968年3月,由120型打井机发展到150型打井机6台。1973年8月,宁河县改抗旱指挥部为抗旱打 井办公室,国家拨款购买300型红星回转钻机3台套。1975年,县打井办公室成立“三八”妇女 打井队。1976年7月10日,天津市抗旱打井办公室向宁河县无偿赠送516型深井钻机6台套。自1965年至1980年,全县共打井4205眼。1976年地震灾害中,震毁机井1292眼,加之每年报废井,至1980年尚有好井2600眼。其中:深井812眼,中井1788眼。从用途看,农业生产井1974眼,生活用井408眼,工业生产用井51眼,另外两用井167眼。拥有井机58台套,其中:150型37台套,300型15台套,516型6台套。打井总投资为3123.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605. 62万元;社队自筹1517.58万元(未含市直拨设备、管理、试验费)。机井工人发展到2门 人。全县机井密度平均为2.51眼/平方公里,全县单井平均负担净耕地面积为342,2亩「全县机井分布很不均匀,北部、东北部密度大,西部、西南部密度小。各大队机井分布也不均匀,有的大队60多眼,有的只有两三眼,同时县内机井多分布村落周围的菜地、麦田、稻田及果园地块上。距村较远旱田、大洼地区机井很少。宁河县现有机井其深度,北、东北部多在14—60米;中部多在140—180米;南、西南部多在180—350米;仅在西南部个别地区和芦台周围有部分250-350米的深井。地下水分布和淡水埋深情况,据县机井办公室1974年12月调查:中浅井区,分布在我县内东北部丰台、岳龙、大辛、赵本4个片,占地18万亩,一般深在60—100米,淡水埋深10—30米以下,可利用砂层25—40米,主要以中粗砂、卵石为主,静水位2—4米,底下水源丰富,一般可供6寸泵抽水,出水量60-80吨/时。中深区,分布在县中南部,包括板桥、苗庄、宁河、廉庄、大北、赵庄、董庄、东棘坨8个片约占地29万亩,一般井深130—150米。淡水埋深40—60米以下,可利用砂层40-50米。以中细砂粒为主,静水位5-9米,局部地区12-17米,由于水位深,一般用深井泵抽水,出水量40-60吨/时。深井区,分布在县内西南部,包括造甲、潘庄、淮淀、俵口、任凤、南涧等6个片,约占26万亩,一般井深150-200米,淡水埋深60-100米以下,以细粒砂为主,静水位7-9米,局部12米以下,用深井泵抽水,出水量为30-60吨/时。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