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水产捕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41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水产捕捞
分类号: F326.4
页数: 2
页码: 246-247
摘要: 宁河县曾经是天然的淡水捕捞区,以及海洋捕捞区。淡水捕捞集中在蓟运河和七里海,捕捞品种包括鲫鱼、鲤鱼、绒蟹、银鱼等。在捕捞能力超过鱼类资源再生能力的情况下,淡水捕捞业迅速衰退。海洋捕捞主要集中在北塘海口,捕捞品种包括黄花鱼、快鱼、毛虾、对虾等。然而,随着县境内海岸线的划出,海洋捕捞业也骤然衰退。县政府在1980年开始加强渔政管理工作,并有计划地组织捕捞生产,但产量波动不定。
关键词: 宁河县 淡水捕捞 天然资源

内容

一、淡水捕捞
  宁河县自然河流、洼淀泽塘是县内历史上的天然淡水(包括淡咸水)捕捞区。每年伏汛水涨之际,为“淡水鱼类之出产”。民国时期记载:“其捕捞概分四种:(一)网鱼业。(二)钓鱼业。(三)箔渔业。(四)杂渔业。所有渔具,主要为张网、曾网、大网、丝网、粘钩、卡钩,各种箔旋,苇箔以及挟网、虾篓、蟹篓、挂网、赶网、提篮等各种杂渔具”。“于每年伏汛、水势暴涨,各河溢水,浅水淀内,鱼类藉机而繁殖”。“渔船为木制小艇”,“贩运冰鲜之冰鲜船”,“宁河丰润一带之闷碇,”以及“帆船、钩船、流网船、大网船、排子等”。民国25年(1936年)《河北省渔业志》载:“宁河县内蓟运河,蜿蜒曲折,港湾甚多,经过本境共有十三曲。下流汇合其它小河。至北塘口而入海,春、秋、夏三季,为淡咸水产鱼类最盛时期。春季多产河刀鱼、黄花、麻蚶、快鱼等;夏季多产鲤、梭;秋季多产鳞刀鱼及河蟹;冬季以银鱼为大宗。宁河境内,最大湖泊为七里海,产鱼亦丰。每年产鱼之盛衰,恒视雨量之多寡而有差别。雨水愈多,产量愈丰也。”
  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宁河县渔业经济以淡水捕捞为主。捕捞区集中在蓟运河和七里海。此时为县内淡水捕捞业兴旺发达的盛期。但随着天然淡水渔业资源的衰减,捕捞能力超过鱼类资源的再生能力,捕捞业迅速衰退。根据重点渔业生产队调查,50年代(1950年至1960年),年平均捕捞产量为1815吨,其中虾蟹为629.5吨;60年代中期以前(1960年至1965年),年平均捕捞产量885吨,其中虾蟹313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1968年—1980年),年平均捕捞产量仅700吨,其中虾蟹为零。1980年,县人民政府批转县水产局“关于加强渔政管理工作的报告”,捕捞生产开始有统一的组织管理,加上不断完善承包责任制,产量略有回升。1985年,全县捕捞船共81条,年捕鱼量恢复到500吨。宁河县捕捞的主要品种是鲫鱼、鲤鱼、中华绒蟹、银鱼、刀鲚和青虾。渔具主要是大拉网、围网、抢网和旋箔、流箔
  等。1986年淡水捕捞产量达1275吨,1988年为1271吨,1989年为1238.5吨。
  二、海洋捕捞
  据史料记载:清及民国时期,“宁河海岸线长凡百十余里,其产鱼之地,为北塘海口”,“海户最多”,另有“神堂、南北堡等”,“为华北最有名的产鱼区”。捕捞方法,至民国时后期(1947年)“尚用帆船入海捕鱼,依然循持古代旧法未知改进。深水处始终不能进入,仅只在海边按季节与经验前去捕捞”。“所产鱼类,为黄花鱼、快鱼、毛虾、对虾、梭鱼、海蟹、麻蚶”,以及“铜罗鱼、瓶子鱼、红虾、〓子鱼、虾钱、鳝鱼、鲶鱼、针鱼、港虾及港梭鱼等。盛产时期,铜罗鱼为三月末,瓶子鱼为三四月,红虾为全年,鲇鱼为三四月,大虾全年,虾钱为八九月,鳝鱼为全年,〓子鱼为春秋二季,鲫头鱼为夏季,针鱼为五、七、八月,港虾及港梭鱼全年均产,惟冬季较多”。主要渔具为张网、袖网、拉网、流网、推网、黄花鱼网以及钓具等。
  1948、1949年及1953年,原宁河县所辖塘沽、汉沽、北塘相继划出,县境已无海岸线。海洋捕捞业也随之骤然衰退,1949年至1955年无海水产品。1956年开始有水产专业队,以木帆船于近海捕捞,产量很低。1956年至1960年,年平均产量为21吨。1963年至1968年,年平均产量增到54.73吨。1973年,芦台镇换新渔业队已有80马力机船4只。1975年董庄乡皇姑庄村建造120马力船4只,逐渐进行远海捕捞。主要渔具为底托网和毛流网。从1974年开始,县水产局开始有计划地组织海洋捕捞生产。1975年至1978年,年平均产量已达82.5吨。1978年因实行“海洋资源保护法”,宁河县海洋捕捞生产基本停滞。1982年开始恢复生产,但产量很低,仅为2吨左右。1984年恢复到85吨,1986年增至193吨。1988年减至45吨,1989年仅15吨。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