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七章 畜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410
颗粒名称:
第七章 畜牧业
分类号:
F326.3
页数:
5
页码:
236-240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的畜牧业历史和现状,包括史料记载、民国时期的畜牧业情况、新中国建立后的畜牧发展、品种、繁殖和饲养等方面。宁河县有丰富的草资源和饲料,可养羊11.7万头或养牛3万头,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
关键词:
宁河县
畜牧业
历史
内容
第一节 历史概述
据明、清史料记载:当时宁河县已有农户饲养牛、马、羊、驴、骡和鸡、鸭、鹅、兔等。民国21年(1932年)县志载:“牛马羊豕,田家畜之、饲之。每藉以孕子以生财。对于农业上、生活上,是一大辅助也。”“宁土瘠贫,饲畜无多,有田数亩之家,畜一驴,畜一牛或畜一马,赖以耕田,并赖以行车,成群畜牧者,百不一见焉。”当时,为农户自发养殖,单独经营,分散饲养,大家畜多为地主富农户占有。全境已有10余名兽医,以祖传的土方为家畜治病。民国27年(1938年)记载乡村农民家庭饲养情况:“村内猪几乎很少,鸡每户平均0.65只”,“村民说,因常发生疾病,故不饲养”。“驴马的饲养很粗糙,夏季吃青草,多少给点高粱,冬季喂的是和烧柴差不多的乱草,当干草吃,并无好饲料。”因此,民国时期,畜牧业极不发达。民国26年(1937年)记载:(本县)“牛300头,马500匹,鸡10万只,鸭600只,鹅50只”。畜禽常闹传染病,死亡率很高,发展缓慢。
新中国建立后,畜牧业和农业同时发展。1949年,全县已有大牲畜0.5万头,其中:驴、牛占70%以上;猪0.27万头。1953年,县设畜牧兽医管理站,负责全县畜牧生产管理和指导工作。1955年,建高级社时,大牲畜由原分户饲养,变为集体饲养。1958年以后,各公社相继建集体养猪场、畜牧兽医站,并在大队(村)设畜牧防疫员。宁河、潘庄、芦台三镇,还建起家畜配种站,不断引进牲畜新品种。1963年,县建养猪办公室,县、社、队三级分别建猪场。1975年,全县共有猪场280余座,猪只饲养量达16万余头,猪只年终存栏10万头,可繁殖的母猪0.85万头,实现了自繁自养。
1980年开始,农村畜牧业由集体经营转为个体经营。1983年以后,不断涌现畜牧业专业户。县办起种猪场、种鸡场,以及奶粉厂。为充分利用县内西北部地区资源丰富的优势,承担了联合国2730项目及国内种草试验项目,开发1.5万亩草场,建起5个奶山羊基地乡(赵本、东棘坨、大贾、潘庄、造甲),开发利用荒地和低产田,建设人工草场和天然草场,发展肉牛、肉羊和奶山羊商品生产基地。1986年全县共有大牲畜1.52万头,羊2.84万头,生猪饲养11.76万头,年末存栏4.74万头,出栏7万余头。家禽66万只,兔2.7万余只,貂332只。猪肉产量599.7万公斤。1989年,全县共有大牲畜1.60万头,羊2.71万头,生猪饲养11.50万头,年末存栏5.15万头,出栏6.35万头。家禽108.8万只,兔1.33万余只,貂462只,猪肉产量4.916万公斤。本县畜牧业总产值1983年为1392万元,1984年为2021万元,1985年为2178万元,1986年为2074万元,1987年为2104.8万元,1988年为2508.4万元,1989年为2995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4.29%。
发展畜牧业,宁河县有丰富的草资源,全县有荒地草场近9万亩,可产干草3000万公斤,加上低坡、沟埝、田头干草0.8亿公斤。另外还有玉米等作物秸杆、棉籽皮和麦麸皮、饼粕等近5000万公斤饲料。全县至少可养羊11.7万头,或养牛3万头,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
第二节 品种、繁殖和饲养
一、牛。为本地黄牛,其品种为蒙古、南阳、奉川等杂交品种后裔,以役用为主,主要分布在县北部地区。饲养黄牛,一般以粗放为主,生长缓慢,体型小,产肉量在150公斤左右。一岁半以后开始繁殖,繁育期8年左右。一般产5—6胎,其种牛最佳繁殖期2—5年。牛易配、种准驹率较高。牛能耐受较差的饲养条件,易饲养,主要饲草有玉米秸、豆秸、青干草等,精料以玉米、高粱为主。县北部大洼地区有放牧习惯,南部地区因无荒地以舍饲为主,每天早、午、晚喂牛。牛吃草较多,故积肥也多,农忙季节补料。宁河县养牛最多年份是1966年,为0.27万头。70年代以后却逐年下降,原因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养牛耗草多,草价高,农耕或运输被骡、马代替。1983年以后,养牛量逐年回升。由于广大人民群众食品结构开始变化,由养耕牛为主转变为以役、肉兼用牛,1984年饲养量达0.177万头。1984年由芦台汉沽农场引进了黑白花奶牛,平均日产奶10—20公斤。1986年有奶牛165头,牛奶总产量已达40.815万公斤。1989年有奶牛737头,牛奶总产量223.44万公斤。
二、马、骡。马是以蒙古马为群体基础的改良本地马和俄蒙杂交马,占整个马群的50%以上。1953年前后,引进俄罗斯重挽马、苏高血,新疆及顿河马等纯种,以改良本地马的品种;尤以俄罗斯重挽马改良蒙古马或本地马效果明显,其后代在体高、胸围上都有很大的增加。
骡体壮力大,抗逆性方面均好于马,役用性好,易饲养。本县东北部地区还发展了一批驴骡品种。
马、骡为宁河县主要生产动力之一,挽力较大。骡的耐力与使用寿命均高于马。母马一岁半以后开始繁殖,繁殖期为5至8年,产驹4至7胎。其种马最佳繁殖期5至6年。马、骡主要分布在本县南部和西南部。马的饲养管理技术较强,一般喂养时间为早、中、晚三次,重点在夜间。民谚有“马不得夜草不肥”之说,一头马每日吃青干草5至10公斤,精料2.5公斤左右。饲草主要有麦黄草、秋草、谷草等,精料主要有玉米、高粱、豆饼、麸子等。马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高于其他家畜,民谚有“铁打的骡子,纸糊的马”之说。县东北部有繁殖驴骡的习惯。
三、驴。为本地土种灰毛驴,主要分布在县北部地区。50年代发展较快。1959年前后引进渤海种驴,进行品种改良,效果较好。1950年以后,因农业机械化的提高,忽视了驴品种改良。因长期自然繁育造成品种退化、体型较小,加之驴价下迭,饲养管理差,故存栏逐年下降。1980年以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饲养驴又得到迅速发展。驴于1岁以后开始繁殖,一般能生育7至10胎,种公驴使用时间5至7年。驴比马易饲养,饲草、饲料消耗少,耐粗饲,少得病。饲养管理大致同马。
四、猪。新中国建立前后为当地土种,耐粗饲,产仔多,生长慢,出栏率低。1963年以后,引进芦白、芦苍、内江、荣昌、北京黑、巴克夏等品种,共0.17万头,占当时全县母猪总数的49%,其中以芦白、芦苍、内江3个品种为多,占纯种母猪的74%。杂交后代无论体型、生长等方面都
有很大提高。母猪年产仔两窝,每窝产仔猪7至10头,初生仔猪重为0.5至1公斤。宁河县有饲养大猪的习惯,一般均养到100公斤以上,出肉率在70%以上,一般饲养10个月左右出栏。县东北部地区户养猪较多,占全县户养母猪的80%以上。根据市场的需要,人民生活逐步提高,1985年开始,宁河县抓了瘦肉型猪的发展。
猪为杂食动物。1985年以前,县内仍沿用传统饲养方式,以食糠为主。也推广过农作物秸杆和青干草切碎为糠,制成糠化饲料。另外,酒糟、酱油渣、泔水、无毒野草、菜均可喂猪。总的看,猪的粗饲料来源丰富。猪的饲养大体分三个阶段:(一)仔猪精心饲养加精料,使其健康生长。(二)克郎猪以粗饲料为主,撑大肚,长骨架。(三)育肥加精料后出栏。1985年以来为了提高出栏率,发展瘦肉型猪,根据猪只的生长需要,实行科学养猪法,喂混合饲料。有的猪场和专业户还推广喂干料或湿拌料,喝水的饲养方式,收到较好的效果。70年代以后,本县养猪业发展较快,县、社、队先后都办了养猪场,培训了一批饲养队伍,制定管理措施,抓品种改良,在产仔猪头数、出生量、日增量、出栏率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1978年国家投资建立了县种猪场,在赵本乡境内,占地2000亩。1985年,国家总投资已达150万元,该场属于半机械化猪场,年饲养量在千头以上,基础母猪每年都保持在百头以上。其品种建场初期为哈白猪,后全部改为长白瘦肉型猪。在品种改良上起到了一定作用。该场年出栏瘦肉型猪400头以上,优良仔猪800头以上。
五、羊。以小毛寒羊为主要品种,占总数的58%;其次是新疆细毛羊和半细毛羊与本地羊杂交品种。1983年县畜牧场调进罗母尼羊60只,从陕西、山东、唐山等地调入奶山羊0.7万余只、青山羊0.1万余只。由于抓了品种改良,奶山羊在1984—1985年之间,数量上有所下降,但产奶量成倍增长。宁河县羊只从70年代后发展较快。半细毛羊因适应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因此数量逐年增长,渐成为本县主要品种羊。头种羊一般体重25—50公斤。母羊1年生2胎,1胎1只,也有1胎生双羔或3只的。成羊屠宰率为40%—60%。平均年剪毛2公斤左右。羊为草食动物,耐粗食,耗料少。县内北部大洼地区养羊较多,以放牧为主。宁河县从1983年开始发展奶山羊生产,其品种主要为唐山地区奶山羊。到1985年,发展到0.4万余只,年产奶35万公斤,其中交商品奶31.6万公斤。成母羊每年10月配种,来年2月产羔,每年1胎,每胎1至2羔。为了搞好品种改良,提高奶量,1983年引进陕西、唐山地区等优良种羊进行改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搞好奶山羊的发展,制定了“奶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在饲养管理上,首先注意羔羊的饲养管理。成年羊的饲养管理划分两个阶段,半舍饲半放牧阶段(每年4月20日至10月30日),每天放牧外,在午、晚加喂优质干草和精料。精料为混合饲料(玉米或高粱50%,麦麸17%,棉籽饼30%,骨粉、鱼粉2%)日产奶1.5—2公斤,喂混合饲料0.5公斤。日产奶2公斤以上,加喂混合饲料0.75公斤。舍饲为主阶段(11月1日至第二年4月20日),每天放牧时间安排在下午2时至4时30分。怀孕羊每天喂干草1公斤,青贮料或菜叶1—1.5公斤。没有青贮料加喂胡罗卜或白罗卜0.5公斤,混合饲料0.5至0.6公斤,每日喂3次,每次间隔时间相等,每日饮温水2至3次。羊舍座北朝南,背风向阳,以利于安全越冬。
六、鸡。新中国建立前和新中国建立初,以柴鸡为主,特点是抗病力强,产蛋量低,蛋重小,易饲养。1957年以后引进了澳洲黑、九斤黄、太和鸡、芦花等品种。1974年以后引进来亨鸡、白拉克、二八八、罗斯、星杂.579和北京白鸡等优良品种。新品种鸡的特点是:产蛋量高,蛋量大,
同样饲料标准比柴鸡一年多产蛋100个左右。从饲养方式看,原来都是散养,后来采取圈养。1980年以后,根据外地经验,多数集体鸡场和专业户采取笼养,其优点较多,效果较好。饲养上分两个阶段:(一)育雏阶段,精心饲养,喂雏鸡用混合饲料和各种生长素。(二)产蛋阶段,喂成鸡用混合饲料和各种生长素等,鸡舍通风向阳,保持清洁卫生,经常打扫,搞好防疫,精心饲养,一般每日喂料3次,备足饮水。1982年,在原芦台镇社鸡场基础上,扩建成县种鸡场,占地30亩,投资60万元。1986年种鸡发展到1万只,交商品蛋8万公斤,年孵化小鸡60万只。由于种鸡场的建立,对本县发展养鸡事业起到了很大作用。1986年全县年末鸡只存栏60.22万只,出售20.8万只,鸡蛋产量为455.82万公斤。1989年全县年末鸡只存栏102.51万只,出售52.7万只,鸡蛋产量为853.18万公斤。
七、鸭、鹅。鸭,大部分是苏联花鹅后裔,鸭、鹅均为散养。宁河县各鸭场和养鸭专业户多用混合饲料,以提高产量。1986年,全县年末鸭只存栏4.557万只,鹅存栏1.2732万只;出售鸭1.091万只,鹅0.207万只;年产鸭蛋21.24万公斤,年产鹅蛋5.29万公斤。1989年,全县年末鸭只存栏4.8819万只,鹅存栏1.4508万只,出售鸭0.128万只,鹅0.062万只,年产鸭蛋28.98万公斤,鹅蛋8.63万公斤。
八、兔。宁河县历史上饲养本地肉用兔,从60年代初,发展少量毛用安哥拉兔。现在家兔品种为青紫蓝、大耳白、加利福尼亚、比利时等品种后裔。1981年从西德引进50只长毛兔种,由日本引进大耳白纯种兔,从我国浙江省引进浙江长毛兔。1971年以后,由于开拓外贸出口市场,养兔逐渐有了较大的发展。1982年肉兔出口125.12吨,兔出栏达1.489万只。1989年全县年末兔只存栏13.318万只。
第三节 疫病防治
清及民国时期,县内畜、禽疫病常有流行,缺药少医,贻误治疗,死亡严重。新中国建立后,于1952年建立县畜牧兽医站。1958年以后,又相继组建了公社畜牧兽医站20处,配备了226名防疫员。1989年全县已有畜牧兽医105余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畜禽防疫体系。宁河县流行广、危害性较大的主要传染病有:
一、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代号为3号病)该病是危害马属牲畜的后天性传染病,属不治之症,只得检出捕杀。3号病于1964年在董庄公社小尹大队发现第一匹马传贫之后,疫情呈波浪式发展,逐年扩大。1981年初疫情暴发。根据当时条件,对全县马属动物分二批进行血清检验,检出病畜0.15万头,占当时马属牲畜的13%。后由于普遍注苗,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二、炭疽:大牲畜的炭疽病在50年代中期任凤庄一带发生,死亡大牲畜30多头。其他地区也有零散发生。由于防治及时,此病早已消灭。
三、马鼻疽及牛口蹄疫:偶有发生,由于检疫,封锁注苗,早已得到控制和消灭。
四、猪瘟: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县内早有发生。70年代是发病高潮时期,原因是外购猪只带入病毒,传染流行。1975年沙窝23头猪发病死亡,后疫情扩大到董庄、板桥、造甲等11个公社,死亡猪只千余头。后每年春、秋两季,防疫注射,免疫密度在90%至95%之间。至1989年此病在全县已基本控制。
五、猪丹毒:此病早有发生。1974年发病较为严重。丰台、潘庄、造甲公社就有750头发病,其中死亡136头,占疫区养猪数70%。1977年至1978年,全县发病317头,其中死亡193头。十几年来抓了防疫注射,该病已得到控制。
六、口蹄疫(代号五号病):该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发病快,传播迅速。1977年至1978年,全县只有12个大队零星发生。1979年此病蔓延,传染到全县8个乡25个大队,发病畜2000多头,死26头。至1980年疫情扩大全县20个乡,113个大队,发病2000多头,死亡58头。至1982年发病率大大下降。为了控制此病,1983年天津市和宁河县均成立防治五号病指挥部,采取防治措施。到1989年疫情基本控制。
七、鸡新城疫(鸡瘟):雏鸡、大鸡都有发生,70年代后期较为严重,1977年发病鸡只达164万只,死亡1.39万只。到80年代疫情下降,1982年鸡瘟死亡鸡只520只。80年代中期由于狠抓了防疫,疫情得到控制。
八、禽霍乱:呈区域性流行,每年的八月发生较多。原病早有发生,70至80年代大量流行,传染快,死亡率高。1982年全县调查结果:鸡的死亡率在35%左右,鸭、鹅死亡率在43%左右。目前该病仍然危害着县内家禽的发展。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