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苗圃与林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40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苗圃与林场
分类号:
F326.2
页数:
2
页码:
234-23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的苗圃发展历程和现状。
关键词:
宁河县
苗圃发展
历程
内容
民国26年(1937年),县内设有苗圃,负责公共植树工作。并设有农会,呈送树木种子,征集林木标本。
1962年,县农林局良种场建立农林、水利、苗圃3场,总土地面积0.06万亩,实际育苗60余亩。
1963年,苗圃场搬迁到董庄乡靳家堼北的津唐运河大堤上,总土地面积200亩,实际育苗100亩左右。
1971年,因津唐运河加宽,该苗圃搬至西关引河北张彪闸旁。总土地面积270亩,实际育苗150亩,年可提供树苗12万株。
1972年,原苗圃交水利局管理。当年,在板桥乡东部建农林局新苗圃场,总土地面积0.3万余亩。除去实验林地、果园外,实际育苗由150亩增至300亩,年供各类3年生以上大苗由原10万株增至20万株。
1975年,在津榆公路南侧,造甲城路口以东,建立交通局苗圃一处。总土地面积200亩,实际育苗140亩。
1980年,在赵本乡西苗村东,建市政苗圃一处。总土地面积104亩,实际育苗80亩,年提供3年生大苗4—5万株。
1981年,在赵本乡杨富村东,县与天津市农林局联合建天津市宁河实验林场一处,总土地
面积近0.3万亩。重点进行林业的示范与推广,兼顾育苗。原200余亩苗圃下降到20亩。现可提供大苗3—5万株。
除国营苗圃外,1980年以后,全县大部分乡村相继建立了苗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从事林业育苗的专业户、重点户、联合体应运而生,较大地增加了产苗量。1986年全县已育苗圃面积0.35万亩,可提供成苗近百万株,为京津周围地区绿化提供树苗。
1989年,全县苗圃面积1.151万亩,可提供成苗近千万株。
1989年主要苗圃与林场:
(一)张彪苗圃:水利局管辖,1971年建成,占地270亩,实际育苗150亩,每年可提供树苗12万株。
(二)板桥东苗圃:林业局管辖,1972年建成,占地3000余亩。除实验林地、果园外,实际育苗300亩,年供各类3年以上大苗20万株。
(三)造甲交通局苗圃:1975年建成,占地200亩,实际育苗140亩,年提供三年生大苗近10万株。
(四)西苗市政园林苗圃:1980年建成,占地104亩,实际育苗80亩,年提供3年生大苗4—5万株。
(五)杨富实验林场:系县林业局与市林业局联建林场,1981年建成,总土地面积0.3万亩。重点进行林业的示范与推广,兼顾育苗。年提供大苗3—5万株。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