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作物品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39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作物品种
分类号: S565.4
页数: 2
页码: 218-21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作物品种,包括水稻、小麦、春小麦、高粱、玉米、棉花、胡麻、大豆、绿肥植物和蔬菜等。文章详细列举了每个品种在不同时期的引进情况、品种名称和品质特点等,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 农业 作物品种 宁河县

内容

第一节 作物品种
  一、水稻:1941年以前有大白芒、葫芦头等品种。1941年始,先后从朝鲜、日本引进银坊、爱国、水源等品种。经高丽圈农场试种,品质优良,产量提高40%左右。银坊改名为小站稻、水源改名为茶淀稻,爱国改名为芦台稻。新中国建立初期至50年代,全县水稻品种有大白芒、小白芒、大红芒、金刚、银坊、朝鲜银坊、水源三百粒和水源85号。60年代引进野地黄金、万斤珠等几个品种,并选育出“宁河大穗稻”。70年代又引进了反修1号,红旗1、5、6、16号,东方红和千均棒等。1986年县内使用的水稻品种有:喜丰、福锦、中丹2号、6702、1187、7708、中花9号、中花10号、中花8号和中花11号等。1989年始,春稻品种为:1187、中作321、8215;晚稻品种为辽盐2号、中丹2号。
  二、小麦: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使用的冬小麦品种为:红皮麦和白皮麦。50年代引进了早洋麦、农36、183、311、碧玛号等。60年代引进了东方红3号、农139、北京6号、8号、11号等。70年代后期到1986年县内使用的小麦品种为东方红3号、丰抗2、7、8、9、10、11、13号以及京
  花1号和京双16号等。1989年始,冬小麦品种为:京东1号、农大146、837;春小麦品种为8131—8319。
  三、春小麦:新中国建立初期使用的品种为小红芒,大白芒。50年代引进了碧玛1号、4号和碧玉麦。60年代使用了石家庄407、甘肃96、吉札、阿勃、阿夫和六石准等。70年代普及使用了辽春5号、6号。至1986年使用的小麦品种为津春5号、4号和8319、8335、晋春5号等。
  四、高粱:新中国建立初期使用的品种为竹叶青、大蛇眼、二蛇眼、黄、白粘和燕窝等。50年代引进了歪脖红、牛心红、打锣钟、红壳红、黑壳红、大狼尾和武大郎高梁。60年代又引进了多穗高梁,六十日还家,分枝大红穗,九五分枝、熊岳253、360等。70年代开始以杂交种为主。如遗杂7、2、19、10、5号和晋杂12、5号、原杂4号、10号、忻杂7号、52号,还有晋幅57-1等。1989年使用的品种有津杂1号、板农1号、芦农1号等。
  五、玉米:新中国建立初期使用的玉米品种为白马牙、黄马牙和灯笼红。50年代增加了金黄后,英粒子、东陵白和八趟白。60年代又增加了反帝105、白单4号、群壮101、丹育6号、丹育2号。至1989年县内当家品种有京杂6号、单育13号、沈单3号、唐玉1号、鲁原单4号、津食1号、迁单1号、冀单15号、17号、黄417、丰旗1号和京早2、7、8号。
  六、棉花:50年代使用的棉花品种为优花生和一窝猴。至1986年常用品种为海花1号、徐州68—4号、白沙1016号。1989年始所用品种为:冀棉6号、鲁棉6号、中棉所12号、中16号和80—9。
  七、胡麻:70年代末引进胡麻以来,品种一直为627和匈了。
  八、大豆:80年代前期,全县的大豆一直是本地家种,1989年使用的是锈交30。
  九、绿肥植物:自60年代开始种植绿肥植物,至1989年一直使用毛苕子、田菁、碱谷紫花苜蓿。
  十、蔬菜:1989年使用的主要蔬菜品种有:
  (一)黄瓜:长春密刺,津研4、6、7号,1101等。
  (二)西红柿:早粉65、齐研矮粉、强丰、佛勒雷德等。
  (三)青椒:北农大40,同丰16、19,世界冠军,茄门,克山青椒等。
  (四)豆角:春丰4号,双季豆,丰收1号,老来少等。
  (五)茄子:灯笼茄。
  (六)菜花:荷兰雪球(90天和天热两种),3198等。
  (七)芹菜:美国西芹,天津实心。
  (八)大头菜:中甘11号。
  (九)韭菜:青苗韭菜,.汉中冬韭。
  十一、西瓜:1989年使用的西瓜品种主要是中育6号,石红1、2号,郑州3号,丰收3号。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