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397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种植业
分类号: F326.1
页数: 13
页码: 218-230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的作物品种和农技农艺发展情况。在作物品种方面,宁河县种植的作物包括水稻、小麦、春小麦、高粱、玉米、棉花、胡麻、大豆、绿肥植物、蔬菜、西瓜等。在农技农艺方面,宁河县建立了各种农业科技组织,如农业推广所、种籽繁殖场、示范农田等,以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关键词: 作物品种 种植业 宁河县

内容

第一节 作物品种
  一、水稻:1941年以前有大白芒、葫芦头等品种。1941年始,先后从朝鲜、日本引进银坊、爱国、水源等品种。经高丽圈农场试种,品质优良,产量提高40%左右。银坊改名为小站稻、水源改名为茶淀稻,爱国改名为芦台稻。新中国建立初期至50年代,全县水稻品种有大白芒、小白芒、大红芒、金刚、银坊、朝鲜银坊、水源三百粒和水源85号。60年代引进野地黄金、万斤珠等几个品种,并选育出“宁河大穗稻”。70年代又引进了反修1号,红旗1、5、6、16号,东方红和千均棒等。1986年县内使用的水稻品种有:喜丰、福锦、中丹2号、6702、1187、7708、中花9号、中花10号、中花8号和中花11号等。1989年始,春稻品种为:1187、中作321、8215;晚稻品种为辽盐2号、中丹2号。
  二、小麦: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使用的冬小麦品种为:红皮麦和白皮麦。50年代引进了早洋麦、农36、183、311、碧玛号等。60年代引进了东方红3号、农139、北京6号、8号、11号等。70年代后期到1986年县内使用的小麦品种为东方红3号、丰抗2、7、8、9、10、11、13号以及京
  花1号和京双16号等。1989年始,冬小麦品种为:京东1号、农大146、837;春小麦品种为8131—8319。
  三、春小麦:新中国建立初期使用的品种为小红芒,大白芒。50年代引进了碧玛1号、4号和碧玉麦。60年代使用了石家庄407、甘肃96、吉札、阿勃、阿夫和六石准等。70年代普及使用了辽春5号、6号。至1986年使用的小麦品种为津春5号、4号和8319、8335、晋春5号等。
  四、高粱:新中国建立初期使用的品种为竹叶青、大蛇眼、二蛇眼、黄、白粘和燕窝等。50年代引进了歪脖红、牛心红、打锣钟、红壳红、黑壳红、大狼尾和武大郎高梁。60年代又引进了多穗高梁,六十日还家,分枝大红穗,九五分枝、熊岳253、360等。70年代开始以杂交种为主。如遗杂7、2、19、10、5号和晋杂12、5号、原杂4号、10号、忻杂7号、52号,还有晋幅57-1等。1989年使用的品种有津杂1号、板农1号、芦农1号等。
  五、玉米:新中国建立初期使用的玉米品种为白马牙、黄马牙和灯笼红。50年代增加了金黄后,英粒子、东陵白和八趟白。60年代又增加了反帝105、白单4号、群壮101、丹育6号、丹育2号。至1989年县内当家品种有京杂6号、单育13号、沈单3号、唐玉1号、鲁原单4号、津食1号、迁单1号、冀单15号、17号、黄417、丰旗1号和京早2、7、8号。
  六、棉花:50年代使用的棉花品种为优花生和一窝猴。至1986年常用品种为海花1号、徐州68—4号、白沙1016号。1989年始所用品种为:冀棉6号、鲁棉6号、中棉所12号、中16号和80—9。
  七、胡麻:70年代末引进胡麻以来,品种一直为627和匈了。
  八、大豆:80年代前期,全县的大豆一直是本地家种,1989年使用的是锈交30。
  九、绿肥植物:自60年代开始种植绿肥植物,至1989年一直使用毛苕子、田菁、碱谷紫花苜蓿。
  十、蔬菜:1989年使用的主要蔬菜品种有:
  (一)黄瓜:长春密刺,津研4、6、7号,1101等。
  (二)西红柿:早粉65、齐研矮粉、强丰、佛勒雷德等。
  (三)青椒:北农大40,同丰16、19,世界冠军,茄门,克山青椒等。
  (四)豆角:春丰4号,双季豆,丰收1号,老来少等。
  (五)茄子:灯笼茄。
  (六)菜花:荷兰雪球(90天和天热两种),3198等。
  (七)芹菜:美国西芹,天津实心。
  (八)大头菜:中甘11号。
  (九)韭菜:青苗韭菜,.汉中冬韭。
  十一、西瓜:1989年使用的西瓜品种主要是中育6号,石红1、2号,郑州3号,丰收3号。
  第二节 农技农艺
  民国10年(1921年)县设劝业所,有农业劝业员,并建有农会组织,承办农技农艺、征集和分发农产种子、征集农产品等事项。并于县西孟家庄设植棉实验场一处(第四场),设植棉委员,
  试验植棉,推广扩种。民国26年(1937年),县设农业推广所、种籽繁殖场、示范农田、苗圃等农技农艺组织,但无多少活动。由于宁河县农田零散、土壤盐碱贫瘠,农具笨拙简陋,因而仍然延续原始的生产方式:人畜耕种,以粮代种,少肥素种,种管粗放。当时,水旱、病虫多发,灾害频仍,无抗御能力,产量很低。据1937年调查统计,高粱平常年景亩产2斗(约合25—30公斤),丰年可产3斗(约37.5-45公斤),灾年亩产0.8斗(约10-12公斤);小麦平常年景亩产2.5斗(31.25-37.5公斤),丰年亩产4斗(约50-60公斤),灾年亩产1斗(约12.5-15公斤)。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状况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各级农业技术组织不断建立和完善,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建于1953年4月,同年秋,全县的7个区,也都建立了区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各级农技组织随着行政建制的演变而经历了几次形式及名称上的变化,但却一直从事农业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普及推广工作,使宁河县的传统种植业,逐步过渡到依靠科学种田,向现代化农业水平发展。
  50年代的农业技术工作主要是:施行密植,推广间作套种,除虫除苗以及水稻防烂秧等。
  60年代贯彻了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开始注意平整土地,除草灭荒,推广使用肥田粉(即化肥),采用优良品种,并着手推广玉米、高粱杂交育种技术,试用推广水稻薄膜育秧,以及绿肥的种植与应用。
  70年代,在全县范围内普及杂交品种,改良水稻半旱育秧,试验塑料棚盘式管育秧技术,并开始实行水稻秧田化学除草、水稻机械插秧示范。推广了杂交高粱移栽一年两熟,棉花高产栽培模式,冬小麦叶龄促控栽培法,冬小麦浇蒙头水,一播保全苗,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二年三熟制,春小麦、晚稻一年两熟制,以及杂交玉米叶龄追肥法,磷素肥料应用等科技项目。
  80年代以后,引进、试验和大面积推广了地膜覆盖生产技术,并由棉花发展到花生、西瓜、蔬菜等多种作物;改进了冬小麦栽培技术,发明和推广了“深耠沟、浅复土、冬培土”栽培法;引进和普及施用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等复合肥料;引进和应用了蔬菜保护地栽培的新设备和新技术。
  1986年开始推广高产、优质、低成本的水稻模式化栽培技法。1989年推行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技术,玉米高产技术和大洼地区水稻中低产变高产配套技术。
  第三节 植物保护
  一、全县主要农作物常见的病、虫、草害。常见的杂食性害虫有:蝗虫、粘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水稻主要病虫害:二化螟、稻包虫、稻飞虱、稻蝗、红线虫、绵腐病、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小麦主要病虫害:麦蚜、黑穗病、锈病、白穗病等。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螟、玉米蚜、黑粉病、大小斑病等。高粱主要病虫害:高粱蚜、条螟、黑穗病等。棉花主要病虫害:棉蛉虫、棉蚜、棉红蜘蛛、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黄蒌病等。各类蔬菜主要病虫害:蚜虫、棉蛉虫、红蜘蛛、霜霉病、炭疽病、早晚疫病、枯萎病、细菌性紫斑病、日烧病、细菌性疮茄病、褐纹病等。
  农田主要杂草有:稗、莠、蓼、蓟、鸭舌草、三棱草、牛毛草、马齿苋等。
  二、药、械更新与植保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植物保护是以除虫为主,一般只是徒手防治。如火烧沟埋、捉虫挖蚕(地老虎)、鞋底打蚂蚱等。农药也极为落后,主要是烟草水、信石等。
  50年代末到60年代,由单纯的除治虫害发展到除虫防病综合防治。农药也由原始的无机药物进化到“六六六”、“DDT”、“硫酸铜”、“波尔多液”、“水银制剂”、“赛力散”等有机杀虫杀菌剂。同时,开始应用手摇喷粉器和充气桶式喷雾器,病虫害的预报预测工作也由此时开始。
  进入70年代后,在预测预报除虫防病的同时,陆续推广普及了化学除草新技术。工农16型背页式喷雾器也开始运用和普及,并以多种高效农药如“1605”、“1059”、“乐果”、“敌敌畏”、“退茵特”、“二钾四氯”等,取代了原来使用的农药。
  到8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农药已发展到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先进水平。如应用较广泛的“辛硫磷”、“稻瘟静”、“敌杀死”、“氧化乐果”、“代铵”、“甲霜灵”、“2.4-DJ酯”等,并普遍应用了植物调节抑制剂,如“三十烷醇”、“乙稀剂”、“缩节铵”等激素类药物。施药器械也由手工发展到了机动,如“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等。化学除草已由秧田、麦田发展到了水稻本田,并已开始在玉米田应用。植保技术、药物、药械的提高和发展,对保护农作物、促进生产丰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年代,更见其显著效果。如:1961年除治蝗虫32万亩,1964年除治小麦黑穗病4万亩,1965年除治小麦莠病13万亩,1969年除治粘虫6万亩,1971年除治稻瘟病8万余亩,1974年除治高粱蚜虫5万亩,1976年除治玉米螟12万亩,1981年除治棉花立枯病、炭疽病3万亩。据统计,平均每年除治20余种病虫害,计农田三四十万亩,每年可挽回粮食1000-5000万公斤。
  第四节 农田治理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县内曾“围田筑土,围之环而,其中挑浚小沟,以泄水也。”“涂田,渤海之地,潮水往来,淤泥常积,卤碱草丛焉。其田形中间可数十丈浚小沟,百丈为之中沟,依次加展,以注雨潦,亦能治碱也。初种水稗,斥卤尽乃种水稻,效此利莫大焉”(见《畿辅安澜志》)。清代延续了明代围田、涂田、治碱的办法。围田“以泄水也”,涂田,筑甜水沟,“取其能制碱也”。清县志曾详叙治碱经过。民国时期,华北水利委员会曾于1934年在县模范试验场里,实施土壤、压碱、作物需水量、作物引种、化肥应用等一系列项目试验(见《崔兴沽模范试验场始末》)。1936年曾建立“长芦盐区改良盐碱地委员会”,曾筹划河北及京津地区盐碱地改良事宜,后因时局变化,试验中止,收效低微。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盐碱地63万亩,约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0%,含盐量为3-10%。自此宁河县改土治碱工程30余年未曾间断。至1981年,全县已改造盐碱地32.4万亩,施挖台条田47.7万亩。土壤含盐量已降低到1-3%。县内以台田、条田为改土治碱主要工程,始于1966年冬初,1970年开始全县统筹计划施工。
  1974年,全县大规模改土治碱工程全面铺开,重点施工。在1981年全县共开挖台条田46.7万亩,改造盐碱地32.4万亩。
  宁河县改土治碱主要工程有:
  一、1974年台田、条田、园田工程。1974年10月7日天津市召开改土治碱工作会议以后,为在1980年实现宁河县每人一亩旱涝保丰收稳产高产田,从1974年10月19日开始搞大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全县分三片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县、社、队三级搞会战,县搞深渠,社
  搞支渠,队搞台条田。县成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并成立卫星河施工指挥部。全县出工3.5万人(最高达5.4万人),11月份开工,截止到1976年7月,共完成土方3600万方。其中:县办工程完成250万方,社办工程完成750万方,队办工程完成2600万方。新建台条田23.284万亩,平整土地完成20.77万亩。深渠河网:县办工程开挖卫星河1条,开挖青排深渠、津唐引渠、江洼口、淮沽渠4条。社办深渠完成43条,队办小型深渠5条,挖坑塘115个,开挖清淤干支渠2043条。新建10个流量扬水站1座,完成大中型桥闸10座。上述工程分成4个战役。即:前两个战役主攻改土治碱,平整土地,第三个战役主攻深渠蓄水工程,第四个战役主攻沟渠建筑物配套。三田建设标准:台田,按统一规划,宽挖深渠,取土垫地,提高地面高度,相对降低地下水位,形成宽沟与土地相间的地块。台幅一般宽25-30米,长250-300米,挖沟渠4米开口以上,挖深1.2-1.5米,宽0.6米左右。条田,即把原来没有排灌渠道的大面积土地,或已有排灌渠道但杂乱无章的地块,经过统一规划,新建或改造以形成整齐的条形地块。挖沟土作埂垫地,平高垫洼提高淋碱能力。一般条幅宽为30米左右,条长250-300米左右,条田沟多采用3米以上开口,挖深1.2米左右,底0.5米左右。园田,亦称稳产高产田,为改土中标准最高的类型,包括老园田和改土中达到园田化的土地。标准是:渠系配套,井地配套,能排能灌;经反复平整,地平如镜,浇水时狭沟小畦,小水细灌,以期达到稳产高产。
  二、蓟运河西一大片工程。北至宝坻界,南到芦台农场界,东始蓟运河,西止潮白河,涉及东棘坨、赵本、大辛、廉庄、宁河5个公社,毛面积2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38.4%。新中国建立前,这一大片属于黄庄洼下梢,自古没有河道。这里群众说:“春旱夏涝秋发水,十年种田九不还。”新中国建立后,这里先后开挖了西关引河、卫星河、江洼口深渠、西卫深渠等4条二级河道。修建了排入一级河道的扬水站6座,54个流量。排水入二级河道的杨水站19座,50.3个流量。基本上解除洪涝灾害的威胁。但是,由于这个地区地多人少,有的村人均占有耕地多达10亩以上。农田基本建设任务庞大,机械化程度低,劳力紧张。大部分地区旧的面貌没有多大改变。还有不少撂荒地没有被开发。原有工程,标准不高,抗灾能力差,缺乏统一规划。粮食产量,低而不稳。1977年秋开始会战蓟运河西一大片工程。由县搞深渠,社搞支渠,村搞台田。共出工3万余人(深渠出工2万余人)。截止年底,开挖主次深渠8条(完成长度78740米),完成土方2913828立方米,开挖支渠52343米。1978年又主攻配套工程,共建成闸涵桥、渡槽等配套工程21座。1979年底天津市拨款修建配套工程128项(含东棘坨、赵本、廉庄、宁河、大辛5个乡)计款80万元。1980年市批复修建配套工程38项,计辅助拨款55万元。有支渠涵洞工程6项,排干桥闸5座,深渠节制闸1座,干节制闸7座,支分水闸1座,排干桥8座,支渠2座,地上排闸1座,穿干涵洞4座,穿堤涵洞1座,支渡槽1座,主深渠护坡1处。以上工程于1982年完成,共完成土方810万方,挖主次深渠15条,支渠180条,总长456公里。把22万亩土地改造成22个大方块,建成台条田36万亩,平整土地2.98万亩。
  三、洼改工程。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有低洼易涝土地72.987万亩。据县低洼易涝改造办公室统计,1949年至1955年累计沥涝面积达318.50万亩。为改变生产面貌,县人民委员会于1955年春,拟出全县洼改计划。经省、专区核准后,县建立水利委员会,下设洼改办公室。同年秋开工,日出工达1.2万人。1956年春,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进,每天投入民工达2万余名。1955年至1957年秋,全县洼改水利建设总用工2248075个工日,完成水利工程72项。兴
  办电力扬水站5座,较大型机械扬水站7座,建闸、涵、桥189座,修建农渠斗门1508座,开挖干支渠5822条,修围埝51条。共完成土方9374.044万方,改造洼地35.8582万亩。国家投资55.033万元,群众集资171.473万元。用旧木料155立方米,石料1770方立米,砖43万块,苇子7.5万公斤。
  宁河县洼改主要工程有:(一)丰台洼改工程。1955年冬初动土,丰台区筹劳力2500人,另有部分外区援工。1956年11月20日因大雪停工,后因群众生活及排水所限,终未复工。(二)埋珠洼改工程。1975年冬初动土,受益地区出工。并有皇姑区支援工1200人。这一工程完成土方约55万方,改造土地21万亩。修建上水斗门21个,涵洞一座,安装75马力涡驼机泵两台,安装80马力德国产旧柴油机带离心泵3台。(三)南合营扩大工程。1955年秋动土,由岭头、马从等村出工,另有南涧区支援工700人。主要扩建岭头、马从等村土地0.756万亩。修建大北扬水站设备,用于灌溉种稻,动土方20.96万方。本工程效益较为显著。(四)西合营工程。受益村庄廉庄、大于、任千、于怀等村出工,共组织劳力3350人,于1956年9月18日开工,同年11月15日竣工。完成土方44.6万方,完成干、农渠47.5条,受益面积3.6万亩,其中芦台农场1.8万亩。(五)袁家河疏浚工程。由军粮城区出工,投入劳力最高期达3680人,于1956年3月14日动土至上冻结束。完成土方近50万方(春秋两季施工)。
  四、围绕水稻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农田治理工程。1987年至1989年共投入义务工210万个,动土1450万方。开挖清淤干支渠4000多公里,开发荒地、摞荒地5万多亩,改造中低产田17万亩,建成13万亩高标准商品粮基地和10万亩水稻基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达9万亩。
  第五节 农具农机
  一、传统农具。至今沿用的传统农具主要有:耠子、犁耙、砘子(碌碡)、锄、镐、锨、镰、耧、粪叉、木杈、木板锨、簸箕、铡刀、柳编水斗、马车(驴、骡车)和手摇水车。
  二、改革农具。从1953年开始,试制生产和引进推广的主要农具有:打稻机、双行播种机、三齿耘耙、施肥器、插秧机、扬场机、锥形脱粒机、风送式除草机、玉米脱粒机、新式步犁、马拉双轮双铧犁、草绳机、草袋机、手摇式喷雾器、压缩式喷雾器、胶轮车、铁轴大车等。
  三、农业机械。1936年日寇强占宁河县所建大北涧沽等农场,曾引进日美制造的锅驼机、柴油机,配以龙骨水车、扬水机,后又装配电动机械进行稻田灌溉,并引进拖拉机牵水犁、圆盘耙、脱谷机和喷雾器等。1950年1月,宁河县建高丽区农场,配备了24台苏联制造的拖拉机以及康拜因收割机等农业机械。1954年4月,在县城芦台镇建河北省第三农业机械拖拉机站,引进4台拖拉机,即苏联制两齐、克德-35、捷克制热托-254,美国制福特型号拖拉机各1台。1965年全县已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0台,1971年拥有国产东方红-75型20台,东方红-54型32台,东方红-20型2台,铁牛-55型5台,手扶拖拉机8台,加上其它型拖拉机,总计75台。1985年,拖拉机总数已上升到1359台,最大100马力,最小8马力。主要型号是“红旗-100”,“东方红-75、”、“东方红-54”、“铁牛-55”和“东方红-20”等。动力机,1949年有柴油机41台,399马力;电动机3台,95马力。1955年有柴油机230台,2205马力;锅驼机6台,52马力;
  煤气机12台,216马力;电动机18台,775马力。1960年有柴油机478台,4510马力;锅驼机38台,792马力;煤气机154台,1834马力;电动机128台,6995马力。1970年,排灌动力机械总拥有量为1983台,3.9万马力。1978年发展到8125台,15.8万马力。1986年全县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483台,5.93万马力,机引农具1183台,半机械化农具1390台,收获机械2553台,农产品加工机械1215台。1989年全县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已达到2164台,机引农具1666台,其他各种机械3170台。
  四、新中国建立后农机化的发展。(一)1954年至1968年,是国营国有阶段,为全县农机化稳步发展时期。拖拉机由4台173马力发展到43台2217马力;机具配比由1∶1.3达到1∶1.5。作业范围主要是农田作业,包括播种、收割、脱粒、开沟、带水泵、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这一阶段,拖拉机及农机具经营虽然于1958年和1962年两度下放到人民公社,但为时较短,后又收归国营。大中型拖拉机由国营拖拉机站经营,部分固定动力机械由社队经营。(二)1969年至1980年第二阶段,是社(公社)有社营阶段。为宁河县农机化迅速发展时期。从1969年始,县只留国营拖拉机站1处,其余全部农机具下放到公社管理,建成20个社营站。1976年以后,大队经营大中型拖拉机趋势迅增。时,287个大队中,有255个大队经营农机。大队以下集体拥有的拖拉机,已占全部拖拉机拥有量的91%。农用动力从2625马力猛增至44665马力,平均每年递增4204马力。农机作业项目增多,作业面积扩大,农机工作量从58.701万标亩增加到995.3万标亩,并且形成了农机管理、供应、修造、科研培训、监理等一套多功能体系。(三)1980年至1986年为调整阶段。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农机进入了千家万户,农机化事业发生新的变化。1985年户营农机率已达77.3%。1985年底至1986年初,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5026马力,其中拖拉机1395台,98770马力;柴油机3194台,42991马力;配套农具4321台件,配套比为1∶3.1。农业机械总值1500万元,机耕面积达到75%以上。排灌、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并且已初步形成农机管理服务网络。(四)1987-1989年为农机新技术推广阶段。其中包括水稻隔膜育秧机插、小麦机播机收和水稻机收技术等。
  五、管理机构。1949年5月,津沽区农垦管理局在芦台镇设“蓟运河拖拉机站”;1954年,建“河北省宁河县农业机械拖拉机站”;1961年6月10日成立“宁河县农业机械管理局”;1962年8月20日撤销局建制,设“宁河县拖拉机站”;1968年并入县农业局,设农机科,原所辖排灌机械等供销组织划归县物资局;1972年8月14日,恢复建县农业机械局,于1977年改称县农业机械管理局;1984年10月撤销局建制,成立县农业机械化服务总公司;1985年10月恢复建立县农业机械管理局,负责农机规划、管理和使用,内设管理科、监理科(即“宁河县农机监理站”)等科室,下辖企业单位有:农机修造厂、渤海化工厂、农机物资供应公司、排灌物资供应公司、农具研究所、农机化学校。
  第六节 生产实绩
  一、产量
  (一)民国时期生产量
  民国时期,县内主要农作物以红、白高梁为大宗,稻麦棉等次之。民国初年,连年遭灾,一般年成粮棉产量很低。至民国17年(1928)年,粮食总产91.5万斗(约合1099万公斤)。其中高粱总产72万斗(约合864万公斤),亩产约48公斤;麦类总产19.5万斗(约合234万公斤),平均亩产约13公斤;棉花总产量为7.52万公斤,平均亩产约50公斤。年平均每人原粮52.5公斤。民国20年(193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805万公斤,其中:高粱总产1260万公斤,平均亩产约20公斤;麦类总产200万公斤,平均亩产约40公斤;谷类总产量2.5万公斤,平均亩产约25公斤;豆类总产80万公斤,平均亩产约20公斤;玉米总产40万公斤;平均亩产约20公斤;水稻总产量200万公斤,平均亩产约50公斤。平均每人原粮70.85公斤。民国21年(1932年)载:宁河县棉花总产3.9万公斤,其中:中棉1.2万公斤,美棉2.7万公斤,平均亩产约43.2公斤。民国27年(1938年),全县粮食总产28146石(约合337.968万公斤),其中:高粱7432石(约89.185万公斤),平均亩产约86.9公斤;谷113石(约1.356万公斤),平均亩产约60.27公斤;玉米494石(约5.928万公斤),平均亩产约65.87公斤;稻谷3万石(约240万公斤),平均亩产约114.29公斤;豆类125石(约1.5万公斤,平均亩产约50公斤。民国31年(1942年),全县粮食总产97983石(约1175.796万公斤),其中:谷类1136石(约36.132万公斤),平均亩产约48.69公斤,高粱91354石(约1096.248万公斤),平均亩产约48公斤;玉米4451石(约53.412万公斤),平均亩产约36.09公斤;豆类1042石(约12.505万公斤),平均亩产约41.27公斤。
  民国后期,因战争迭起,田园荒芜,加之国民党政府的封锁和掠夺,农作物产量很低,人民生活极为窘迫。解放前夕,稻田仅存4.6万亩,粮食总产量361.1万公斤,平均亩产约78.5公斤。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生产量
  1949年,粮田占耕地面积的47.08%,粮食总产843万公斤;棉田占0.84%,年产皮棉0.5万公斤。
  从1949年至1986年之间,农作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86年,为14914万公斤,平均亩产263公斤。水稻总产量最高年份为1986年,达5916.5万公斤;水稻平均亩产最高年份为1985年,达401公斤。小麦总产最高年份是1985年,达2260万公斤;小麦平均亩产最高年份为1985年,达160公斤。棉花总产量最高年份为1984年,达612.84万公斤;棉花亩产最高年份为1984年和1985年,皮棉达54.5公斤。油料作物总产量最高年份为1985年,达405.65万公斤;油料作物亩产最高年份为1985年,达101.5公斤。
  1986年,粮田占耕地的95.18%,粮食总产14914万公斤,平均亩产263公斤;棉田占耕地的11.66%,棉花总产324.21万公斤,平均亩产46.5公斤;油料占4.6%,总产量241.02万公斤,平均亩产92.5公斤。
  1989年,粮田面积增至59.1万亩,粮食总产17831.4万公斤,平均亩产302公斤;棉田面积4.42万亩,平均亩产63公斤,总产278.5万公斤;油料作物面积为1.58万亩,总产达130.5万公斤,亩产为83公斤。
  二、产值
  (一)种植业产值增长速度
  1949年,种植业总产值为95.54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50年代,种植业总产值年平均为1044.72万元,比1949年增长了9.93倍。
  60年代种植业总产值年平均为1700.96万元,比50年代增长了62.81%,比1949年增长了16.8倍。
  70年代,种植业总产值年平均为2975.328万元,比60年代增长了74.92%,比50年代增长1.85倍,比1949年增长了30.14倍。
  80年代,种植业总产值年平均为6453.35万元,比70年代增长了1.16倍,比60年代增长2.79倍,比50年代增长了5.18倍,比1949年增长了66.55倍。
  (二)种植业产值比重
  1949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5.32%,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4.56%。
  50年代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8.36%,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67%。
  60年代种植业产值共17009.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8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9.48%。
  70年代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2.44%,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6.51%。
  80年代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1.7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1.72%。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