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39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
分类号:
F320.3
页数:
4
页码:
210-2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农业经济的历史发展情况,包括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农作物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种植结构
宁河县
内容
清及民国时期,宁河县的农业经济比较单一,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很少。粮食作物中,又以种植高粱为主。民国20年(1931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79.1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99.76%,棉花及蔬菜种植面积只占0.24%。种植高粱63万亩,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9.6%。种植水稻4万亩,只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5%。民国25年(1936年),棉花种植增至5.8万亩,蔬菜种植增至1.8万亩,水稻种植增至26万亩。民国28年(1939年)至民国37年(1948年)期间,棉花种植保持在4.5万亩至4.9万亩之间,占播种总面积的6%左右。水稻种植减至14万亩左右。占播种总面积的17%左右。1948年水稻仅存4.6万亩。新中国建立前的耕作制度多为一年一熟制。
1949年,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值的比重依次是33.06%、0.18%、13.70%、33.76%、19.7%。1949年至1957年期间,宁河县采取重点发展粮食生产,适当增加副业生产的方针,把主要资金和劳力投入农业生产,初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耕作制度仍多为一年一熟。作物布局在地区间因受水土条件影响而异。县境南部,水土条件较好,人多地少,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每年在20万亩左右。县境北部水利条件次之,土碱地板,人少地多,种植作物以高粱为主,每年30至50万亩。全县各种农作物中玉米种植在8至9万亩之间;小麦种植在11至15万亩之间,1957年达到25.5万亩;油、棉、麻、菜等经济作物各在1万亩左右。1957年棉花种植2.6万亩,青麻种植1.4万亩,蔬菜种植1.4万亩,占1957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重分别是:2.3%、1.2%、1.2%。1958年以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忽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比例失去平衡。1972年至1978年是“水田改旱田”的阶段。由于地上水量骤减,1972年又遇到罕见的大旱,致使全县实行“水改旱”。当年,水稻面积由原来的28.5万亩压缩到3万亩左右。1975、1976两年一亩水稻也没有种植。这个时期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种植面积25—30万亩。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到13—15万亩。由于稻田面积减少和麦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使全县粮食生产一度下降。虽然冬小麦是高产作物,但却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冬春雨雪少,尤其是1—5月份,常年降水量仅57.7毫米,远远不能满足小麦发育旺盛时期的需要;二是土质盐碱,地下水位高,致使春季干旱,蒸发量大,形成返碱高峰,造成小麦严重死苗。据统计,1973年至1978年间,每年平均死苗面积1.55万亩。最严重的1977年毁种面积达3—4万亩,占冬小麦总面积的20.1%。该年全县播种22万亩,平均单产仅50公斤。小麦下茬
为移栽高粱。移栽的高粱于1973年由外地引进,1974年各公社分别试验。1975、1976年大力发展,最多到20万亩左右。这一措施,虽然暂时增加了粮食产量,但由于不顾各地人力、物力和水土差异,搞“一刀切”,进行掠夺性生产,导致土壤板碱,地力下降,产量骤减,给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1977年移栽高梁面积大幅度下降到9万亩,1980年全县仅栽了1270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获得生机,产业结构发生变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落实,对农业产业结构和耕作制度进行了初步调整。
一、一改过去“以粮为纲”、忽视经济作物的生产布局为“粮”、“经”并重的生产布局,适当压缩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1981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压缩到51万亩,比1978年减少了17.3%;而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增加到5.07万亩,比1978年增长了52.7%。1989年,经济作物面积增至6.52万亩,其中棉花种植面积4.42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58万亩。
二、一改过去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特别是人少地多,生产条件较差的西北部地区,减少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对不适宜种粮食的耕地实行种草养畜、蓄水养苇等多种经营。如大贾乡朱中台,人均耕地9.5亩,过去没有经济作物,每年种粮食0.4万亩,最多到0.45万亩,而粮食总产年平均仅25万公斤,单产60公斤。调整后,粮食占地压缩到0.24方亩,其中建成高产稳产田0.12万亩,玉米亩产350公斤以上,稻麦两熟的亩产400—450公斤。粮食总产上升到55.5万公斤,单产达到252.5公斤。与此同时,把不宜耕种的土地全部蓄水养苇。1981年全村共产苇45万公斤,收入11万元,平均每亩收入54元,相当于200公斤高粱的时价。仅芦苇一项人均收入就达55元。
三、在粮食作物内部结构上也有较大的调整。主要是压缩小麦和高粱面积,恢复水稻生产,增加了玉米和杂粮面积。1980年,全县水稻面积由1976年的空白,发展到22.78万亩;玉米面积稳定在12.98万亩;杂粮面积增加到3.98万亩。而小麦面积则由调整前的近30万亩下降到19.26万亩;高粱下降到13.86万亩。耕作制度和生产布局的有效改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1980年全县农村农业总产值8536.4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计算),其中农业产值3977.9万元,占46.6%。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商品生产的发展,县农业经济结构仍在发生变化。1985年粮食作物面积53万亩,其中水稻面积达10.7万亩。1989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9.12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增至22.28万亩。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