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密度与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36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密度与分布
分类号: C924.252.1
页数: 2
页码: 170-171
摘要: 本文记述宁河县人口密度在清光绪年间为67人/平方公里,至1942年增长至122人/平方公里,但增长不明显。新中国建立后,人口密度显著增加,1953年为147人/平方公里,1982年增至278人/平方公里,1986年为291人/平方公里,耕地负担也同步增长。宁河县城镇人口密度最大,蓟运河、潮白河流域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北部和西部大洼地区人口密度最小。
关键词: 宁河县 人口 人口分布

内容

一、密度
  清光绪六年(1880年)宁河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67人。民国2年(1913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6人。民国25年(1936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人。民国31年(1942年),人口密度增长为每平方公里122人。从1880年至1942年62年间,每平方公里增加了55人,平均每年每平方公里增加0.89人,人口密度虽逐年有所增长,但不明显。
  新中国建立后,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密度显著增加。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包括芦台农场、汉沽农场和林亭口公社等地),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7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不包括当时由我县管辖的芦台农场、汉沽农场和清河农场),人口密度已增到每平方公里215人。从1953年至1964年的11年中,每平方公里增加了68人,平均每年每平方公里增加6.2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不包括潘庄农场),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278人。从1964年到1982年,18年间每平方公里增加63人,平均每年每平方公里增加3.5人。土地面积没有改变,人口增长至1986年为300532人,人口密度增大到每平方公里291人。1989年人口为316163人,人口密度增大到每平方公里307人。
  耕地负担也同步增长。1964年的每亩耕地负担0.28人,1982年每亩耕地负担发展为0.5人,1989年每亩耕地负担已达0.53人。随着人口增加,人密度增大,以后耕地负担越来越重。
  二、分布
  宁河县地域差别较大,人口密度因地域差别而有所不同。宁河县城镇人口密度最大,蓟运河、潮白河流域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北部和西部大洼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宁河县境内人口最稠密地区是芦台镇,每平方公里1546人;其余各乡镇中属赵庄乡人口比较稠密,每平方公里655人;大贾乡人口密度最小,每平方公里135人。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