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316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2.13
页数:
10
页码:
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位于天津市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该县气候为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该县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是天津市的重要农业基地。宁河县传统物产丰富,包括紫蟹、银鱼、对虾、芦苇等。该县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重地,曾是大型海生动物栖息的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宁河县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地位逐渐提升,成为天津市的重要城市之一。
关键词:
宁河县
概述
内容
一
宁河县,位于华北平原东部,居天津市东北。东南面濒渤海湾。地处北京、天津、唐山三市之腹。距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18公里。为天津市市属县。县境总面积1031.8001平方公里;净耕地59.4868万亩;人口31.6万人;辖18个乡,4个镇,287个行政村。
宁河县为渤海沉积平原,海河水系北四河(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和永定新河)下游地区。居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交错地带,系由发源于燕山的还乡河、蓟运河、潮白河等河流逐渐淤积而成。地势低平,北稍高于南,故差异不大。平均海拔高1.5米(黄海高程)。地形平坦开阔,土壤土层深厚,潜在肥力较高。
宁河县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地带。具有冷暖干湿差异明显,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的特点。光、热、水资源丰富,水资源在天津市居第二位。夏季高温高湿,雨水集中;秋季天高气爽,降温很快;全年晴天日数可达287天;气温年较差为31.3℃,日照差年平均为10.7℃;平均年雨量为637毫米。
境内河流纵横。有大小河流15条,分属蓟运河和潮白河两大水系。有各种深渠196条,洼淀43个。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可达83%。可供发展淡水养殖的水面4.3万亩;可供开发利用的荒地9万亩;田间隙地18万亩;苇田10.93万亩。主要栽培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以及豆类、麻类、棉花、蔬菜等。野生植物约80余种。常见鱼类有鲤、鲫、鲢、鳙等33个品种。
宁河县传统物产为紫蟹、银鱼、对虾、芦苇、芦盐(长芦盐)以及芦台稻(小站稻),已勘察发现境内地下资源有:煤、地热、石油及天然气等。
远古时期的宁河平原,曾是大型海生动物(温鲸、海豚)栖息的深水区域。宁河平原的演进,是由海浪筑堤、河流造陆而形成。境内考古调查:现存三道由海生介壳动物残骸构成的贝壳堆积,与现代海岸走向大体相同。反映了距今四千年前到公元前770年间,三个时期的海陆界线和古海岸线的稳定位置。据碳14测定贝壳堆积生成时期证明:宁河平原由海变陆的演进,大约经历了二千多年。
境内发现新石器时代实物遗存说明:四千年前,“围坊人”的足迹,曾在宁河北部出现。商周时期(公元前602年),黄河(即传说中的禹河)北迁到今宁河县境之南入海。宁河地居海口,其南部黄土高地,就是黄河三角形冲积扇的北翼。这时宁河大部地区呈现出洼淀棋布,麋鹿、野驴出没的荒凉景象。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宁河平原已出现多处居民聚落。潘庄东部古遗址中,同时出现三座战国时期城池建筑(张庄、桐城、大海北)。田庄坨战国遗址中,还有渔场、窑场,以及冶炼场址。
三国时期(200年)魏武东征乌桓,在宝坻、宁河之间开凿了新河运渠。储粮城(即今宁河镇)又称“备粮屯”、“军粮城”,成为当时军需转输的重要码头。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东征高丽,相传在今芦台镇南部“筑土城驻中军”,芦台镇古称“将台”。唐乾宁二年(895年)卢龙军留守刘仁恭据幽州,筑“梁城”,即今宁河镇(刘仁恭曾封梁王,故称“梁城”);筑海口镇,即今芦台镇(当时芦台镇地居海口故称“海口镇”);两镇同时置军防守。唐神龙三年(707年)沧州刺史姜师度,“以旧渠傍海穿漕,号平虏渠,以避海难运粮者”。此渠在宁河与今军粮城之间,西北沟通了海河与蓟运河的航道。这时的宁河镇、芦台镇已成为南北河海漕运的必经之路和军防重地。从汉以来,东南载粮北上的漕运船只,在军粮城集散,经鲍邱水(古称沽河今蓟运河)并经芦台镇、宁河镇等运抵蓟镇,或转运辽东。漕运的发展促进了宁河城镇聚落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唐天佑四年(907年)刘仁恭之子刘守光囚父作乱,僭称燕王,“置芦台军于海口镇”。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赵德钧镇芦台军,并设盐场,称芦台场。渔盐之利,开始成为宁河经济发展的重要富源。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设芦台盐使司。明永乐年间,“罢海运”,改河运漕粮,蓟运河已成为朝廷军需粮饷漕运重要途道。每年数百艘船只往来于此。元丞相脱脱曾主持元至正二年(1342年)在宁河等地区的屯田植稻。明永乐二年(1404年)设梁城(今宁河镇)守御千户所,并继续在本境实行军垦屯田植稻。
二
清雍正九年(1731年)三月九日,“内阁移称:梁城所改设县名字样,钦定宁河县”,“因宁车沽河而得名”,从宝坻县析出,始置县。县治清代为宁河镇;民国27年(1938年)移治芦台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治芦台镇。该镇位于县境南部,东倚京沈铁路,北依蓟运河。总面积11.8913平方公里,人口4.1万人。辖18个街道居民委员会,5个行政村。
清代宁河县地滨渤海,称“京师门户”,又称“左弼神京”,或“神京左卫”,为“十二雄关”之一。因而屯田、漕运和设营驻防等经济和军事活动愈趋繁盛,并正式设“营田局”,在东窝、江洼口、西关、崔成等处营田100余顷。水利疏竣、垦芦营田,开发水稻生产,对宁河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芦台镇同时驻有通永镇总兵,天津河捕通判,以及巡司盐大使等。为加强本地区防务,直隶提督聂士成自光绪十七年始,调统芦台镇淮练诸军(后为武卫前军)达30个营之多。宁河县当时所辖北塘、塘沽、新河、汉沽,以及芦台均置炮台或墩台。“千年雄镇古芦台”,不仅为军事重镇,并为商运粮船“聚汇之所”,“商贾辐辏,庐井繁多”,一时被称作“京南名镇”,“京东巨镇”。
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几次武装入侵,宁河县原所辖北塘、军粮城、新河、塘沽,以及芦台等地,首当其冲。1860年8月1日,英法侵略者,由“俄人引路,占据北塘”登路,万余名侵略军攻占了宁河县南部地区;1900年8月28日,英法日俄等八国联军攻占芦台、汉沽,经俵口、潘庄直逼京津;从1900年至1907年英国侵略军驻芦台8年之久;1933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宁河北部地区,1936年全境为日军侵占。为支持其侵略战争,日本侵略者在当时宁河县境内掠夺土地达50.4155万亩,建起18座军粮农场,搞所谓“兵站基地”,“华北米仓”,每年勒索军粮达1.2亿公斤。日本投降后,美国扶持国民党政府,强行接收宁河县,实施所谓“近代化农业模范县”计划,以“美国农业水准”,为国民党政府建所谓“戡乱建国”的粮食基地。
1948年12月14日,宁河县全境解放。
三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饶的自然资源优势,构成发展宁河县社会主义经济的有利条件。建国四十年来,宁河县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为656.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1986年达到41567万元,1989年跃增至92117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3.16%。地方财政收入1949年124.7万元,1986年达到3157.9万元,1989年增至534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50年为40元,1986年达到579元,1989年增至797元。城乡人民储蓄存款余额1951年为17.2万元,1986年达到7393.4万元,1989年增至21721万元。
历史上宁河县农业经济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面积很小,传统农产品以红高粱为大宗,余为白高粱、稻、谷、麦、豆类、棉花等。由于具有运河河曲发育,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光热资源充沛,洼淀苇塘繁多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粮食种植业在宁河经济发展中占有优势。宁河县素有“米仓”、“鱼米之乡”之喻。民国时期,因军阀连年混战,国民党政府对解放区实行围剿和经济封锁,土地大片荒芜,产量严重下降。新中国建立前夕,粮食总产仅为134.5万公斤。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革耕作制度,推广科学种田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粮食总产和单产增长很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经济结构,由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封闭型自然经济,逐步过渡到以种植业为主,林、牧、渔多种经济相应发展的小规模商品生产型结构;作为天津市属县,已逐步形成为大城市服务的城郊型农业结构,先后建起粮食作物、畜牧水产品生产的大规模商品生产基地。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部分。水稻、渔业、畜牧、芦苇、棉花生产,已构成宁河农业经济的五大优势。1981年至1985年“六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8.4%;1986年农业总产值12347万元,1989年增至14609万元。粮食总产量1978年10173.5万公斤,1986年达到14914万公斤,1989年增至17831万公斤,年递增5.8%,人均占有粮食1978年为427公斤,1986年达到564公斤,1989年增至663公斤。
宁河水稻种植业历史悠久,向以生产香软糯甜的小站稻名闻遐迩。元代屯田试种,明、清引进新稻种、新技术,“教民种稻”。雍正四年(1726年)“设局营田”。雍正五年到七年,“委专员倡导营田”;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县令乔邦哲大力推广种稻,并改进了水车灌溉;同治四年(1865年)大规模开发稻田;同治十年,由江南盐城引进“风车提水”,效率大增。民国20年(1931年)稻田已达4万亩,总产700万公斤;1936年日寇入侵宁河地区,设“军谷公司”控制所有稻田,并强行收买土地,开辟新稻田,从日本、朝鲜移民建农场。稻田面积逐年增加,仅蓟运河两岸水田面积达26万亩;稻麦总产达300万公斤。民国后期,因连年战争,稻田荒芜,水利设施破坏,至宁河解放前夕,稻田仅存4.6万亩,平均亩产78.5公斤。新中国建立后,水稻种植业发展很快,水利设施逐步完善齐备。1955年稻田增至20万亩,亩产为217公斤;1985年国务院农牧渔业部确定宁河县为水稻基地县;1986年水稻种植面积为15万亩,亩产已达401公斤,1989年水稻种植面积22.27万亩,亩产增至434公斤。水稻总产占粮食总产的54.26%。长期的生产实践,已总结出一套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和高产技术,并不断引进和培育新的水稻优良品种,使宁河小站稻声誉愈高。近几年来,已由春稻为主向春稻和麦茬稻相结合,水稻和水稻旱种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发展。主要稻田区在蓟运河两岸、七里海周围和地下水丰富的东部和南部地区。1989年引进水稻早育稀植新栽培技术,可以使水稻增产30%左右,是全县水稻大面积增产的重要科研成果。
宁河渔业,古已有之。古籍记载:二千多年前,宁河地区在滩涂煮盐的同时,又在河渠泽海中捕捞水鲜;战国时期,田庄坨已出现颇具规模的治鱼场址。“水鲜为宁邑独产,而银鱼紫蟹更胜它邑”。明代开始,朝廷每年派大批官吏来此,收采银鱼纳贡,一直延续到清代。清代,七里海、蓟运河附近,几乎家家有网,户户治鱼。水乡泽国,“清晨抢网出河干,网罢回舟夕照残”,渔业极盛。民国25年(1936年)记载:宁河县渔户(含北塘、蓟运河、七里海)约400余,渔船约700余条;水产品为:刀鱼、鲤、鲫、鳝、梭、鲇、鲂、带、白条、瓶子鱼、狼鱼、银鱼、虎头鱼、建子鱼、箭杆鱼、比目鱼、河豚、鲫头、河尖鱼、针鱼、铜锣鱼、羊鱼、黄花、金鱼、草根鱼、花脊鱼、黄瓜鱼、快鱼;红虾、对虾、毛虾、白米虾、麻蚶、香螺、蛏子、河蟹、海蟹等约40个品种。各种鱼类、介类总产41.25万公斤,渔业总值为7万元。每年输出水产品约为16万公斤。水产被称作“宁河富源之二”。明、清及民国时期,宁河渔业以捕捞为主,天然渔业资源逐年衰减。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由于国务院颁布了保护渔业资源的有关规定,宁河县水产品捕捞逐步实施管理,对掠夺性捕捞进行限制。并开始发展水产养殖。此时水产品从1956年的142万元产值,降至1976年的10.6万元。1980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淡水及海水养殖。1983年淡水养殖水面4171亩,1985年增加到2.7万亩,海水养殖水面发展到4578亩。1986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85.65万公斤,渔业产值达517万元。传统水产,如对虾、河蟹等均已恢复养殖生产。1989年水产品总量增至433.613万公斤,渔业产值为828万元
芦苇资源在境内异常丰富。《明史》载:“明初仍宋、元旧制”,为“忧恤灶户”,以县东南大片芦苇供给采樵;清志载:“县西南部”,“横袤数十里”,“长芦蔓草”,“绵芊宁津两邑,悉取资焉”。民国时期统计:苇叶,每年可产0.6万公斤;民国20年(1931年),本县织席户已达5000余户;民国25年(1936年)销往东北各省的苇席达40余万片。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芦苇面积为8.22万亩,年产芦苇3532.8万公斤;60年代中期芦苇面积减至6.34万亩,年产芦苇2330万公斤;80年代中期,芦苇面积又回升到6.94万亩,产量为2762.5万公斤。境内芦苇产量高、质量好,适应性强。宁河县农民有加工苇制品的传统技艺,生产苇席、苇箔、苇把、苇篓、苇腰子等品种。1985年年产苇席达90余万片,苇箔700多万片,总产值达1300万元。1989年芦苇面积减至6.17万亩,产量2332万公斤。
宁河县饲草资源丰富。荒地草场8.95万亩,田间隙地17.9万亩,渠道面积15.3万亩,林果地面积0.47万亩。每年可总产干草4087万斤,可供饲养羊11.7万头或牛3万头。传统畜牧业,以猪、羊、牛、驴、骡为主,小畜禽以鸡、鸭、鹅、兔为主。民国时期生猪饲养量最高年份为万头左右;解放前夕跌落到千头左右。新中国建立后,生猪饲养逐年发展。1951年为2247头;1965年为2.98万头;1975年为16.5万头;1986年为11.76万头;1989年为11.5万头。羊饲养量从1951年的141只,发展到1980年1.38万只;1986年达.2.84万只;1989年为2.71万只。肉牛饲养量,1986年为0.2万头。1986年猪、牛、羊肉总产量633.72万公斤;禽蛋总产量482.36万公斤;羊奶产量57.7万公斤;牛奶产量40.82万公斤。1989年猪、牛、羊肉总产量524万公斤;禽蛋总产量890.79万公斤;羊奶产量49.85万公斤;牛奶产量223.44万公斤。
为充分发挥县内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从现代化农业要求出发,宁河县农业经济开始向商品型、外向型发展。已初步建成:(1)以水稻集中产区七个乡为基地的“小站稻”生产基地;(2)以蓟运河东、河西10个乡镇为基地的商品粮基地;(3)以西南部5个乡镇和北部大洼地区为主的鱼、虾、肉、蛋、奶、瓜、菜7种副食品生产基地;(4)以生产椒干、肉鸡、肉兔、对虾、水貂、苇柳制品为主的外贸创汇产品基地;(5)以东北部和西部10个乡镇为基地的棉花生产基地。实现“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国家和大城市做贡献。
四
宁河县工业,历史上多属于依附农业的家庭手工业。清代,主要为纺织土布,编织苇席、苇蒌、鱼网和制盐业,其余为砖瓦业、木作业、年画业等。光绪三十年(1904年)县城宁河镇设工艺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芦台镇设商会,指导民间手工业改良技术,对扩大产品销路和手工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后宁河镇、芦台镇各设工艺学堂以织布开其风气,“并以他艺以浚利源”。当时,织席业已达1400余家,年画业(主要在丰台镇)已达50余家,全县从业人员已达9000人。民国8年(1919年),私人建办的木匠铺、砖厂都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并有酿酒、印刷、制鞋、柳编、粮油食品加工、成衣皮革加工等业作坊出现,还建起资金额为10万余元的芦台企业电灯公司(小发电厂)。民国22年(1933年)以后,相继建起4个产业工会,3个职业工会。丰台、潘庄等地也相继增设商会组织,统领工商实业。
宁河县现代工业是新中国建立后逐年发展起来的。新中国建立初(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为32万元,仅有机米厂等5个生产厂家。1956年,通过对工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私人手工业全部组织起来,成立了32个生产合作社,已能生产农机具、日杂用品77个品种,1958年到1960年出现兴办地方工业高潮。工业体制向全民过渡,合作社减少到7个,地方全民工业增加到19个。一些企业由于超越客观条件,盲目发展,一哄而上,遭致失调,经济效益较差。1961年经过调整,工业经济复苏回升;1965年工业总产值达1574万元;1966年至1976年,小化肥、小水泥、小五金、小农机、小钢铁的五小工业兴起,但由于片面强调围绕农业办工业,不讲经济效益,又统得过死,发展相对缓慢。1968年工业总产值为1637.9万元。
1979年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调整工业布局,发展对路轻工业产品,讲效益、重管理,工业增长速度加快。198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220万元(含乡镇工业),比1980年增长2.8倍,其中轻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44%上升到64%。县直工业企业已增加到49家,职工近7000人,固定资产净值6642万元。乡镇工业,从1984年开始有较大发展,由1978年的282家,增加到1986年的1583家,从业人员6.4万人,占农村劳力的55%,固定资产净值5100万元。1987年至1989年乡镇工业累计投资1亿元,固定资产已达1.3亿元,三年累计完成产值13.8亿元,年递增率为41.5%,利税总额1.1亿元。乡镇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年产值超百万元的工业企业从1986年的20个,增加到1989年的103个。其中500万元至1000万元产值企业已有12个,1000万元产值以上企业4个。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5.2%。
宁河县工业,以纺织、机械、机电、化肥、皮革、地毯、电子、酿酒、箱包、食品、建材、服装、制鞋等13个生产门类为主体,已能生产潜水电泵、电焊机、电动机、建筑水泥、涂料、工业技术玻璃、手提电冰箱、氮肥、磷肥、白酒、啤酒、水暖管件、高性能弹簧、棉纱等40余种产品。其中水泥、钢叉、白酒、皮鞋、裸铜线等26余种已成为部优或市名产品。
五
宁河县史称“商业繁盛”,“货物茂实”,曾因舟楫之便,而得漕运及渔盐之利。芦台镇西大尹村古河坡处,曾出土战国时期商船,其结构大小接近近代木船船体。三国时期的宁河镇,唐代的芦台镇已是重要贸易码头。宁河县商业大宗始于贩盐。后唐时,芦台辟为盐场,所产之盐,商运不一,“开渠运漕盐,货贸于瀛莫之间,上下资其利,遂致饶瞻于一方”。元至元年间(1264年至1294年),每年贡盐仅1800余斤,而商人经营竟多达百余万斤。明清至民国时期,宁河县商业逐渐形成了食盐、杂粮、水产、土产、布匹、烟酒、日杂、医药等八个行业。民国25年(1936年),已拥有533家商店。芦台镇内设粮业、杂货、洋广货、渔业、饮食业商业公会。芦台镇商店中最高资金额为10万元。历史上流通商品,以粮食、食盐为大宗,余为布匹、医药、酒类、烟草、煤油、豆油、水产品、煤、山货、白灰以及日杂用品等。
1946年5月,丰台镇建解放区公营贸易机构“冀兴号”,遂向解放区供应生活必需品,组织军需物资的生产、收购和转运。1949年,县供销社成立。1950年,建第一家国营商业公司——芦台酒业专卖公司。此后,国营、合作商店和其他商业机构迅速建立。1956年,全县私营商业户达1283家。经过社会主义的工商业改造,成立了糕点、百货等12个公私合营企业,51个合作商店。国营商业有食品、木材、水产等9个公司。1958年以后,私营商业基本消灭,商业均为国营体制。1976年国营商业全部划归供销社。
1978年恢复和发展了集体和个体商业。1986年国营商业、供销系统共有12个专业公司,20个基层供销社,16个大小批发站,358个零售商店,7个集市和5个交易市场,个体商业户共有2951户。商品流通辐射区域已发展到5个省市,245个县。1986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17931万元,对居民和社会集团销售额达到11278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2%。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2488万元。外贸出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突飞猛进。1986年收购总值达到8094万元(包括内销)。1987年至1989年,连续突破亿元。1989年收购总值已达22944元,比1986年增1.89倍,年递增率为41.5%。出口产品种类由1986年的7个大类,71个品种发展到1989年的16个大类、200多个品种。出口生产专业村186个,从业人员6万人。外贸专业厂达到87个,其中与香港、台湾地区或外国合资企业11个。全县已建成肉鸡、肉兔、对虾、苇制品、柳制品、天鹰椒、蓖麻等农副产品出口基地,以及服装、箱包、机械、农具、针织品、皮革、工艺品、马鬃马尾、玛钢管件等工业品出口基地。出口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至1989年,国营、集体、个体商业并存,购销两旺,市场繁荣,是宁河县商业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
六
宁河县人文蔚萃,教育兴盛。明代私塾已遍及乡村。清代出现义塾、义学、教馆、书馆等多种办学形式。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县建学宫。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设“渠梁书院”。光绪元年(1875年)建“书乡文社”。至清末“业儒者近万人,专门课读别无恒产者不下二千人”。在明、清两代科举中有425人取得进士、举人等功名。民国时期,新式教育有所发展。即使内战、外侵,战火频频,由于地方有识之士热心倡导,办学之风依然不衰,公办学堂、小学、中学增多。新中国建立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至1989年,有幼儿园214所,小学223所,初中32所,普通高中6所,中等师范1所,农、职业中学13所,广播电视大学6个班。全县教职员3700人,在学学生51000人。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也有很大发展。1989年,全县有各种科技协会、研究会(所、室)284个,科技项目遍及工业、农业、建筑、医卫等各个领域。全县县属医疗卫生事业机构30个,保健站(室)101个,卫生技术人员1033人,病床550张,乡乡有卫生院(所)。县有广播电视台、影剧院、电影院、文化馆、工人俱乐部、体育馆等文化体育设施。各乡、镇普遍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县、乡、村三级科技网络已经形成。1989年,村科技组77个,科技示范户780户。
七
宁河人民钟灵毓秀,富有反压迫、反剥削、反侵略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光荣传统。
明崇祯年间,李自成起义大军直逼京津。宁河地区人民从而“附之势张甚”,打击封建统治,与起义军相互支援。清咸丰三年(1854年),太平军在天津地区与清军长时期对垒,激励着宁河人民的自发斗争。清代史籍载:所谓“粤匪犯津,海防吃紧”,“大股枭匪”在宁河西部一带“肆掠”。正说明.宁河人民奋起冲击着封建秩序,分散着清政府的兵力,给予了太平军以有力的支持。清光绪26年(1900年),丰台镇组织起“义和团”、“红灯照”,设坛口,“杀洋人,灭洋教”,“进了江洼口,捉拿二毛子”,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是年,俄、英、日、德、美等八国联军自北塘入侵,芦台是当时抵抗入侵者的重要兵站基地。同时“从芦台运河来的大批义和团”骚扰八国侵略军的“左翼”,烧电线、断铁道,“绝其后路运输”,给侵略军以沉重打击。宣统元年(1909年),丰台镇人民抗交“打席税”、“画税”,冲击了巡警局,迫使当局以免征席税让步。
1918年于方舟以“旅津学生同乡会会长”名义,领导进步学生、农民和渔民到县政府请愿斗争,并获胜利。1934年俵口一带农民奋起和强占土地的地主进行斗争,砸“公召”,扣押地主,组织民众请愿团,逼使县官答应了农民的要求:退还48顷撂荒地,三年不纳官税。1934年,中国共产党员陈获等,在宁河地区开始从事秘密革命活动。在芦台镇建立了共产党秘密联络站和党在宁河县的第一个支部。党的冀东领导人李楚离、胡锡奎曾多次到联络站指导革命斗争。1938年冀东党的组织冀热辽特委,领导和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冀东抗日武装暴动。暴动浪潮席卷宁河县蓟运河东、西百十余村庄,有2700多农民高举抗日救国义旗,起义暴动,曾一举攻下县城宁河镇。是时,活跃在大八亩坨的红枪会(西武堂)组织,以“驱敌寇”为斗争宗旨,与暴动队伍互相配合,在丰台镇与日寇浴血奋战,全部壮烈牺牲。1941年秋,中国共产党宁河县一级组织,县抗日民主政权和地方武装组织建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领导人民坚持抗日斗争。发展了游击区,扩大了抗日根据地。本地区有几千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正规军、县大队和区小队。宁河人民踊跃交纳公粮、鞋袜、柴草;保护党的干部;护送八路军伤病员。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县委领导县武工大队和民兵,依靠群众,不断歼灭国民党军队在津京郊县一带的有生力量,截烧苇船,袭击机场,炸毁军火库;并接连在“杨家泊之战”、“真武庙之战”、“宁河镇之战”、“北塘之战”等较大战争中,沉重打击了敌人。
新中国建立后,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宁河人民均为革命斗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从党在宁河地区开辟工作开始,到1986年,宁河县为革命光荣牺牲的烈士有563名。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革命斗争史上著名的人物有:抗英“定海三总兵”之一的王锡朋;参加清末从事维新活动并创造国音字母的王照;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的康景星;中共早期共产党员、天津地委第一任书记于方舟等。
古老的宁河,已焕发出青春。宁河人民俭朴、聪慧、勤劳。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振兴中华,建设家乡,而奋发蹈厉。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