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民间花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134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民间花会
分类号: G249.272.1
页数: 6
页码: 797-802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79年至2014年天津市宁河县民间花会的情况,80年代初,传承下来有21种舞蹈、130道会。宁河民间舞蹈特点之一是形式多样。由于河、淀、洼、塘多,水边芦苇丛生,很多贫苦百姓依靠织席编篓为生,用碌碡轧苇子这一特定的生产劳动情节,编演出《碌碡会》,表现妇女在推碌碡过程中谈家常、叹命运、诉说悲怨场景,虽然舞姿单调,却生动感人。
关键词: 民间花会 天津市 宁河县

内容

一概况
  80年代初,传承下来有21种舞蹈、130道会。宁河民间舞蹈特点之一是形式多样。由于河、淀、洼、塘多,水边芦苇丛生,很多贫苦百姓依靠织席编篓为生,用碌碡轧苇子这一特定的生产劳动情节,编演出《碌碡会》,表现妇女在推碌碡过程中谈家常、叹命运、诉说悲怨场景,虽然舞姿单调,却生动感人。飞镲是很有特色民间舞蹈,起源于沿海各地渔民当中。每当春秋渔汛到来,欢乐的人们齐集海边,表演飞镲以示庆贺,祈祷出海丰收平安,后逐渐发展到逢节日演出。此外,小车、旱船、长亭、太平鼓、锔大缸、石锁会等会种传入宁河后,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经过当地民间艺人加工整理,丰富了表演内容,完善了表演形式,形成地区特色。如力与美相结合的罗汉会、少练会,热烈欢腾的龙灯、龙灯八大帅,优美文雅的鹤龄会、渔樵耕读、什不闲,乐趣横生的高跷、秧歌、重阁、竹马,姿健舞美的中幡、狮子、打花棍,富丽堂皇、美奂绝伦的銮驾会,专为打鬼袚除不祥的篓子灯等,形成民间舞蹈的风貌。民间舞蹈另一个特点是和宗教民俗活动的密切联系。演出活动一般多在庙会神诞和各种节令庆典之时。新中国建立后,庙会不再举行,民间这种集会性的艺术活动依旧传承下来,改称“花会”,每逢春节、元宵节等盛大节日,就出会庆祝,花会之人也沿用至今。
  二民间花会选介
  (一)鹤龄会潘庄村的鹤龄会是仪礼跷之一,始于清康熙年间。每年正月二十七至三十“火神诞辰”出会。1946年因战乱停止演出,1989年得以恢复。
  此会是由八个少年扮演八仙,行会时,均踩二尺八寸的高跷,身着彩衣,分别身挎以藤胎、绸绒、翎毛等制成的四只鹤、四只孔雀演出。在弦歌中不断变换着“走场串花”“庆寿”“献宝”“孔雀开屏”等队形。此会在夜间演出时更为精彩,演员和服务人员换上造型精美的手灯、背灯和潮落灯,孔雀、仙鹤身上装设的各色小灯泡,灯火辉映。同时,还点燃松香末,烟雾弥漫,使人如入仙境,美轮美奂,故而又有“灯景会”之称。
  此会制作的道具精巧华美。八仙手持的道具有汉钟离的扇,吕洞宾的宝剑、宝瓜,张果老的渔鼓,铁拐李的铁拐、葫芦,曹国舅的檀板,蓝采和的横笛,韩湘子的花篮,何仙姑的荷花,制作均非常精致。而且这些道具还装有机关,如在庆寿献宝时,汉钟离的扇中,竟弹射出小鸟“长寿鹂”;孔雀开屏时连连娇鸣,更增添了玄妙气氛。此会歌曲、歌词也是别具一格。除了《渔家乐》是一般歌词外,其他《庆寿》《元宵佳节》《太平年》等,不但与“八仙庆寿”情节有关,而且曲调舒展,带有昆曲韵味,歌词亦较典雅。伴奏乐器是两笙、两笛、两唢呐。此会1990年被收入《中国民舞集成》一书。鹤龄会成为全国知名的天津特有的民间舞品牌。
  (二)龙灯八大帅开场是由一条“巨龙”表演打场,龙灯由若干人表演,龙身分若干节儿,一节一个人执杆,最前一人擎龙头,最后一人执龙尾,巨龙绕行八圈扩大场地,龙灯表演时要一体不脱节。花会开始,“巨龙”翻滚起来,它忽而俯冲擦地腾起昂首冲天;忽而盘旋向上,似盘玉柱;忽而曲盘翘首,雄视远方;忽而摇身翘尾,摇头四顾……夜幕降下,龙身通体闪动着鳞光。忽然两只龙眼射出两道白光,寒气逼人;龙口喷出一团团浓烟,云遮雾罩,巨龙如在云中飞舞,水中游荡。龙眼的两道白光是两只手电筒,鳞光是数只牛捻子灯,喷出的浓烟也是演员做的手脚。而后是“八大帅”表演。“八大帅”即八大怪,以“八大怪”之间的斗争为开始和结束。四对“人物”进行争斗表演,即蟹与蛙,鲶鱼和鲤鱼,大虾和螺蛳,鳖与蚌。
  (三)中幡 在唐、宋年间就有,流传到芦台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中幡也叫“竹幡”,用竹竿制成,它是演员用身体的某个部位顶起一根毛竹做表演,竹底部直径3寸以上,高约3丈有余,重约30余斤,其上挂一面巨大的方形布幡,上书“天下太平”“百花齐放”“富贵吉祥”等字样。幡顶有三角旗和多面方绸布,并系铜铃多个。风儿吹动,旗幡摇摆,铜铃作响,十分悦耳动听。因中幡较大,分量较重,舞者需力气大,掌握平衡,舞动起来,身手翻转变化无穷,一起一落,只见旗幡一会东摇,一会西摆,脚尖一挑,置竿于顶,头顶一挺,竿落于颌,身后一背,环身落肘,肘上一颠,哈腰落肩,动作干净利落。上下左右翻转,置于演员的顶额、肩、肘、足、背、牙等部位,做出许多惊险动作。该会的舞式主要有:1.朝大一炷香;2.金龙盘玉柱;3.张飞大骗马;4.二郎担山;5.腰缠玉带;6.浪子踢球;7.寒鸦凫水;8.青龙探爪;9.怪蟒翻身;10.单峰扯旗。此道花会不用乐器,舞起来眼花缭乱,扣人心弦,叹为观止,技巧性极高,难度极大。
  (四)竹马事 是一道皇会。丰台镇小孙庄传说有一人姓徐,曾是皇宫内的御膳房总厨师。其退休后皇上御赐给他一道花会名“竹马”让其带回家中。内容是肖太后在侍卫和宫女的陪同下骑马打猎时的情景,六男二女即六人侍卫和两名女官,身背弓箭,一手持马鞭,一手勒马缰,身挎用竹片和布扎制的竹马,穿梭围剿猎物。这道会的独特之处是马的配件和演员的服饰都以黄色为主。主要乐器有小钹、铙、小鼓、笙等。
  (五)高跷 高跷分高、中、低三种。高者丈余,低者三尺左右,并有文武跷之分。文高跷以扭唱和刻画人物为主,表演比较细腻;武高跷则更加突出高跷的技术技巧,以翻跟斗,下叉等武术动作为主。
  全县各乡镇,有多道高跷花会,虽基本形式一致,但表演技巧各有独到之处。丰台高跷的特点是腿高约四尺,表演难度大,表演戏折内容多,如“鲁智深醉打山门”“打渔杀家”“渔樵耕读”等。打逗场面精彩,表演细腻,音乐伴奏,腰鼓、音锣都非常新颖。宁河镇高跷有六对演员表演:第一对,一个为开路鬼,一个为童子;第二对,一为“白杆儿”,该演员为女装,另一为男装;第三对,一为“青杆儿”,另一人饰渔翁;第四对,一人饰阔大爷,另一人饰风流少妇;90年代,丰台竹马事第五对,一人扮樵夫,另一人饰大娘;第六对,一为傻小子,另一为傻妈妈。另外在演出中也可另行组合,为了活跃气氛,也可以组合牵象。在演出中,都是以成对出入场。出场时,一位正面出场,一位背退出场,俩演员均斜向对着脸扭着,等到了场前时,翻过身来,依然按正、背对应的方向,向上场方向扭去。高跷虽高但舞者却健步轻松自如、舒展,舞蹈跳跃、翻转腾挪、劈叉等如履平地。
  主要乐器,文跷以笙、管、笛、箫、二胡、低胡、小镲、云锣、手鼓为主;武跷以小锣、挎鼓、大鼓、镲为主。
  (六)飞镲 是宁河沿海渔民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大约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在解放前,此会还有随“旗盘大会”赴景忠山朝圣之俗。后逐渐发展到逢年过节演出。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如今红白喜事、年节庆典、开业典礼等场合仍有邀请飞镲队现场表演。
  飞镲是以双手抓镲敲击作响与舞蹈相结合的一种花会,人数一般为4到8人,每人扎彩绸头巾,上身穿紧袖短靠,下身穿灯笼裤,腰系彩带一条,个个英姿飒爽,每人手执一对直径约为一尺左右的飞镲,在飞镲的中孔内,系一软皮条,可以缠于手上,皮条下飘六七尺长的红绿色彩带。在大鼓的伴奏下,演员做出各种舞蹈动作,飞镲上下翻飞,铿锵作响,凝重的鼓声与清脆的镲声交融,节奏和谐,演员步伐整齐,观者倍感振奋。
  飞镲以鼓声引出演员上场,鼓以一定的鼓谱演奏,分“吵子”“长梁”“敬香”“么二三”“三鼓头”等谱;飞镲上场后,也有10个镲谱:一打插花盖顶,二打古树盘根,三打怀中抱月,四打和尚煽风,五打仙人推磨,六打左右开弓,七打张飞骗马,八打海底捞月,九打金龙盘玉柱,十打雪花扬风。飞镲与武术的性质相近,讲究手、眼、身、法、步,每次出场以鼓声引出镲声,有时也以镲声先导演出。展示了艺术与美的气势,衍生为民间艺术和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在芦台镇周围的小杨庄、小薄庄、大陈庄、国家园、永兴村流传。
  (七)狮子会 《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时已在民间流行,据老人回忆流传到芦台有200余年。道具主要是两件狮子皮,每件狮子皮为一竹架、纸糊制的狮头,连上一个布制的狮身所组成。两狮一红一绿,红为雌,绿为雄。在狮子皮的脊背上,似骨节般地扎一溜红色的小布袋,宛如脊骨块块,在狮子的颈上,拴铜铃一串儿。狮眼内镶两只多节手电筒,在夜晚射出光亮。
  每件狮子皮内有前后两个演员,前演员双手擎住狮子头中的两个拉手,放在肩上支撑狮头,而后演员头部紧紧地顶住前演员的臀部,双手拉住前演员的腰带,二演员腰身一动,狮尾随即摇动,狮子浑身的长毛也随之抖动。狮子张口摇尾,摆头晃臀,铃声叮铃作响。狮子会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表现温顺的性格,表演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则以勇猛见长,表演跌打、跳跃、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伴奏乐器多以打击乐器为主,常以花点、闷点烘托气氛。
  (八)罗汉会 解放前,芦台、丰台水旱码头,搬运工人在闲暇之余,人顶人以自乐,后来演变成罗汉会。罗汉会简单说就是人驮人,一个人驮起六七个人,或是几个人一层一层驮起数层。驮到一定的高度,最上的一个人被驮上去,做出造型后,即叫成像成功,它的每个节目时间都是短暂成像,成功之时也就是成像成功之时,所以每个演员要身体强壮,动作敏捷,全体人员要互相协调,配合默契,各层演员立点分布需合理,否则是很难成功的。罗汉会人驮人几层人高,多种造型,各具风姿,演员个个身不动,膀不摇,各显其功,各显奇能,如同修炼得道的罗汉。
  会开始时有一名会头为先导,一手执拜帖,一手擎会标旗到商会门前递贴报到,以示要在该号门前献艺。一位手执小手锣的指挥者朝演员队伍以小锣声指挥摆会、起驮、撤像与行进;另一位为调度指挥者,调度演员饰演角色。演员的服饰均为罗汉状(黑色偏衫僧衣),扮演尖儿的人着华丽服装。腰以下的演员着黑色偏衫,镶雪白领条,系猩红腰带,偏衫下摆处缝红、黄、绿三色布帘,各帘宽约半尺,只缝上面,下边散着,风儿吹动如水波层层,叫“走水儿”,脚下穿软底布靴。饰二三路尖儿的演员穿艳丽的彩衣、彩裤,系猩红腰带,足蹬软底布靴,扮武生戏装。装饰小尖儿的演员均为十岁以下的男女儿童。罗汉会有七八层高,多种成像造型。有的成像变定像为动像,在场地上做360度转体回环的罗汉动作。如:“五福捧寿”“八起大洋楼”“七起拔丝”“独立七人成像”“粘糖人”“三炉香”“三座门”“大花篮”“寒鸦凫水”等几十个节目造型。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以管子为主奏乐器,用两列四盘笙烘托并配有定音云锣附奏;武场系大鼓、大铙、大钹等打击乐器。
  (九)龙灯 自明代传入宁河。当初源于大旱求雨,风调雨顺,庆丰收。所流行的“龙形”,一般由竹、木、纸等扎成,节数不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节内能燃烛。舞时由一人持彩球戏龙起舞,随着锣鼓及其他打击乐器的伴奏乐声,表演“二龙戏球”“乌龙摆尾”等高难动作。由于表演者大多都是当地农民,使这条龙融技巧、力量于一体,表演起来很是精彩:飞舞盘旋中似蛟龙出海,腾空飞跃中又像猛虎下山,舞姿潇洒强劲,气势雄伟壮观,并富有变化。夜间燃烛起舞,更具特色。农民那种勇猛刚劲与风浪为伴神闲气定的大将气概表现出来。其间变幻“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连年有余”等字样,寄托着吉祥喜庆、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使用的乐器有锣鼓、镲、唢呐。
  (十)小车会 小车会的音乐伴奏为吹打乐。内容是以傻小子拉车,小媳妇坐车,老头推车为主,同时伴有丑婆带着个拿鸟笼子的傻小子,还有双目失明的算卦先生,身穿长袍马褂、头戴呢子礼帽的算账先生。它是行进中表演的广场艺术形式。拉车人肩上斜跨车绳,身体前俯后仰,起伏颤动。坐车人动作不多,其难度在双脚虽在帷帘下不停地行走着,上身则要表现出坐车的逍遥自在之态。推车人是渔翁,其推车动作特别是甩头倾身时,髯口整个飘摆到侧方的动作,“老当益壮”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十一)少林会 少林会(少练会)由民间武术演变而成。清朝及民国时期,宁河县民间武术颇为盛行,民国十三年(1924)在芦台曾建有武术馆,所练多为形意拳和少林派。后各乡镇常有习武之人以武术表演参加民间花会表演,出会时,队前打出横标,后面各色彩旗飘动。演员手执各自的兵器跟随,队尾拉着的大鼓、大铙敲打起来,轰轰烈烈地上街演出。有十分精彩的五虎断门枪,刀身合一气势逼人的单刀,一气呵成泼辣凶狠的齐眉棍,快慢自如、刀花如轮的双刀,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双钩;还有子龙十三枪、白虎鞭出神入化;吕祖纯阳剑灵活多变,意领身到。除以上单练外,还有极其惊险的对练。其他演练的套路还有太极行剑、八卦十三刀、昆仑刀、提篮枪、张飞枪、大夜寻双刀、乾坤拳等。其套路有双刀进枪、对扎刀枪、空手夺匕首、双圈进枪、对打三十六棍、少练对打拳、空手夺枪等。拳术中有五虎开山势、秘宗、演手、十二弹腿、三花炮、明月昆仑拳等。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鹤龄会
相关专题
龙灯八大帅
相关专题
中幡
相关专题
竹马事
相关专题
高跷
相关专题
飞镲
相关专题
狮子会
相关专题
罗汉会
相关专题
龙灯
相关专题
小车会
相关专题
少林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