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12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群众文化
分类号: G249.272.1
页数: 10
页码: 794-803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79年至2014年天津市宁河县群众文化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文化设施、文化队伍、文化市场管理、民间吹歌、民间收藏、民间花会、文化品牌等。
关键词: 群众文化 天津市 宁河县

内容

第一节 文化设施
  一文化馆站
  (一)文化馆1984年,文化馆迁至芦台镇文化路13号新址,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3630平方米。2003年,投资300余万元扩建,2005年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2634平方米,设有展览厅、排练厅、多功能厅、社团活动厅、快乐阳光艺术培训中心等10个文化服务阵地。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2013年,投资170万元,全面维修改造,使功能更加完善,设施更加齐全,实现免费对外开放。2014年,文化馆下设文艺部、美影部、《七里海》杂志编辑部、培训部、办公室,工作人员12人。
  (二)文化站(中心)室 1980年,全县19个公社、1个镇先后建立文化站。1989年,潘庄镇、宁河镇、丰台镇、芦台镇建立文化中心,潘庄镇、宁河镇建起乡镇影剧院。2006年始,推进乡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2010年,岳龙、丰台、苗庄、东棘坨、俵口5个乡镇文体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2014年,全县有282个村、5个社区建立文化室,每个村文化室配备价值1万元文化器材;组建80个农民业余剧团、秧歌队、文艺队,年节期间演出。
  二图书馆(室)
  (一)县图书馆 1982年兴建新馆舍,地址在芦台镇文化路9号,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1平方米,1984年对外开放服务。1994年,实行开架借阅,在部队、社区、学校开展读书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绘画大赛、爱国影片放映等活动。1998年和2004年两次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县级三级图书馆。2007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宁河支中心开通运行。电子阅览室面积216平方米,电脑43台,实现了网上阅览,配备复印机、扫描仪、摄像机、多媒体等现代化多功能办公设备。是年,建成乡镇基层中心14个、村级基层服务点142个,至2014年12月,完成全县村级、社区基层服务点287个。2008年,县图书馆网站开通,涵盖电子图书200万册,电子期刊8000余种,网页设有宁河名人、宁河书画、七里海风光等内容。
  2013年,投资130万元,维修改造。馆藏书以社会科学为主,重点收藏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文化教育、史地类图书及医药卫生、机械、电工、电子技术、轻工等类图书。设成人外借部、少儿外借部、采编部、辅导部、成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资料室、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8人。2014年,投资500余万元建成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使读者无偿便捷阅览12万种电子版图书,8000多种期刊杂志,群众足不出村就能查阅书刊信息。
  (二)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宁河分馆 2006年,筹建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宁河分馆,藏书1万册,办理借阅证500个。对青少年读者开放,年接待读者6000人次。
  (三)农家书屋 2000—2007年,扶植丰台镇南埋珠村韩绍忠图书室,赠送书架、桌椅及图书1300册。2008—2014年,全县建成农家书屋230个,每个书屋藏书2100册,期报刊35种。
  三书店
  (一)新华书店 1980年,于芦台镇商业道重建新华书店营业,职工28人。1984年,在丰台、潘庄、造甲城、任风等乡镇建图书分店。1985年,发行各类书刊140万册,总销售额61万元。1989年,发行各类书刊144.96万册,总销售额1282.1万元,利润113.77万元。1993年,扩建营业大厅240平方米。1995年,发行各类图书1400余种160万册。1996年,建立图书超市,实行开架售书。2008年,被中宣部等四部委授予“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发行各类图书25000余种,年销售1700万册,销售额1800万元。是年,新华书店搬迁芦台镇新华道28号。2010—2014年,年均发行各类图书1.2万种,年均销售1000万册,年均销售码洋1100万元。
  (二)个体书店、音像店、报刊亭 1985年后,除新华书店,各种国有、私营、个体的书店、书摊逐渐增多。1997年,开始对全县图书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取缔无证照书摊,1997年后,书摊全部取缔。2000—2014年,全县国有、私营、个体书店、报刊亭登记注册24家,个体音像店2家。
  四剧场影院
  (一)百花影院 1983年,由天津市电影公司投资20万元,县投资14万元,影院自筹资金3万元重修百花影院,是年竣工。影院有1363个坐席,每年放映电影480余场,观众达80余万人次。1998年,投资12万元建小影厅。2002年,百花影院拆除。
  (二)芦台大剧院 1979年,开始筹建芦台影剧院,1982年投入使用,投资272万元,占地面积3625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附设演员宿舍楼1幢,建筑面积600平方米。2003年,投资680万元,对其进行全面扩建装修改造,更名为芦台大剧院。改造后大剧院占地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外围广场面积8000平方米,软椅座位l142个;内设贵宾厅1间,舞台配置灯光、音响,新装630千伏安变压器1台,地板供热。2009年,芦台大剧院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四部委联合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2013—2014年,投资3500万元,对剧院内外部进行提升改造。
  五工人俱乐部
  1983年,新建工人俱乐部,位于芦台镇商业道28号,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16平方米。2007年,在工人俱乐部原址建县规划展览馆。
  第二节 文化队伍
  1980—2014年,举办不同艺术门类学习班230期,培训文艺骨干1.5万人次。2014年,有文学艺术界国家级协会会员12人,市级协会会员93人,县级协会研究会会员391人,文学创作队伍作家、文学骨干310余人。80年代初,乡镇、街道业余评剧团活动越来越红火,组建业余剧团93个。80年代中期,各乡镇组建业余舞蹈队、秧歌队。1998—2014年,全县组建业余民间花会136余道、秧歌队310支。进入21世纪,广场舞兴起,2014年,有广场舞成员1.9万人。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
  1997—2014年,对12家有证照网吧场所进行严格管理。取缔城乡黑网吧500余家,收缴主机3000余台,取缔无证书摊160家,查缴非法盗版图书8000余册、盗版光盘3000余张。聘请312名社会“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人员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对16家打字复印、38家印刷企业、15家音像音像制品经营单位,每月检查1次。举办12期法律宣传周和16期文化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培训班。2011年,建立文化市场执法队,负责集中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由县文化广电出版部门行使行政处罚职责及相关行政强制、监督检查职责。先后清缴盗版光盘2.7万张,非法出版物5000余册。
  第四节 民间吹歌
  1979年后,民间吹歌在县内迅速恢复和发展,在原来以吹奏传统戏曲和传统曲牌的基础上,开始融入现代音乐素材和流行歌曲元素,如《纤夫的爱》《常回家看看》《好日子》《篱笆墙的影子》等也列入了宁河吹歌的范畴。民间吹奏乐队中的芦台镇吹歌队、南涧沽乡吹歌队、板桥乡吹歌队、大于庄吹歌队经常深入基层演奏,参加各级比赛,受到群众的欢迎。
  第五节 民间收藏
  宁河县民间收藏历史悠久,因1976年大地震,宁河境内大量有价值的收藏品遭受毁灭性的破坏,现存世收藏珍品不多。1978年中共十以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收藏的范围和种类越来越浩繁,大至古家具、古石器、农具,小至微型雕饰。收藏的品种大致有邮票、书籍、报刊、书信、钱币、票证、像章、奖章、字画、陶瓷器、各种工艺美术品等。1979年,有关部门分门别类建立业余收藏者协会组织。
  丰台镇的民间收藏爱好者谷俊华,抢救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文化遗产,对老字画、瓷器、金石、家具等情有独钟。最典型的有明代赵左的山水画扇面、清朝阮元的收藏印章、清康熙年间武状元王鹏的篆书横幅、嘉庆皇帝画像、黄庭坚的行书拓片、清光绪年间武状元宋占魁的“一笔龙”书法中堂。他收集的一批近百年的东丰台年画最具地方特色,主要有天官赐福、门神、九凤朝阳、美人图、送财童子等。东棘坨镇东白庄民间收藏爱好者王晓百,收藏有大批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如周思聪、范曾等人的作品。他收藏保存1枚日伪时期的保甲图章和1个伪满洲国自行车牌。图章呈方形,上有“宝坻县第二警区第九保第二甲图记”字样;自行车牌,用紫铜制成,“满洲国康德元年度车牌捐证”12个字历历在目,该自行车牌是伪满洲国首批发放的。这2件收藏品都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的铁证。
  第六节 民间花会
  一概况
  80年代初,传承下来有21种舞蹈、130道会。宁河民间舞蹈特点之一是形式多样。由于河、淀、洼、塘多,水边芦苇丛生,很多贫苦百姓依靠织席编篓为生,用碌碡轧苇子这一特定的生产劳动情节,编演出《碌碡会》,表现妇女在推碌碡过程中谈家常、叹命运、诉说悲怨场景,虽然舞姿单调,却生动感人。飞镲是很有特色民间舞蹈,起源于沿海各地渔民当中。每当春秋渔汛到来,欢乐的人们齐集海边,表演飞镲以示庆贺,祈祷出海丰收平安,后逐渐发展到逢节日演出。此外,小车、旱船、长亭、太平鼓、锔大缸、石锁会等会种传入宁河后,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经过当地民间艺人加工整理,丰富了表演内容,完善了表演形式,形成地区特色。如力与美相结合的罗汉会、少练会,热烈欢腾的龙灯、龙灯八大帅,优美文雅的鹤龄会、渔樵耕读、什不闲,乐趣横生的高跷、秧歌、重阁、竹马,姿健舞美的中幡、狮子、打花棍,富丽堂皇、美奂绝伦的銮驾会,专为打鬼袚除不祥的篓子灯等,形成民间舞蹈的风貌。民间舞蹈另一个特点是和宗教民俗活动的密切联系。演出活动一般多在庙会神诞和各种节令庆典之时。新中国建立后,庙会不再举行,民间这种集会性的艺术活动依旧传承下来,改称“花会”,每逢春节、元宵节等盛大节日,就出会庆祝,花会之人也沿用至今。
  二民间花会选介
  (一)鹤龄会潘庄村的鹤龄会是仪礼跷之一,始于清康熙年间。每年正月二十七至三十“火神诞辰”出会。1946年因战乱停止演出,1989年得以恢复。
  此会是由八个少年扮演八仙,行会时,均踩二尺八寸的高跷,身着彩衣,分别身挎以藤胎、绸绒、翎毛等制成的四只鹤、四只孔雀演出。在弦歌中不断变换着“走场串花”“庆寿”“献宝”“孔雀开屏”等队形。此会在夜间演出时更为精彩,演员和服务人员换上造型精美的手灯、背灯和潮落灯,孔雀、仙鹤身上装设的各色小灯泡,灯火辉映。同时,还点燃松香末,烟雾弥漫,使人如入仙境,美轮美奂,故而又有“灯景会”之称。
  此会制作的道具精巧华美。八仙手持的道具有汉钟离的扇,吕洞宾的宝剑、宝瓜,张果老的渔鼓,铁拐李的铁拐、葫芦,曹国舅的檀板,蓝采和的横笛,韩湘子的花篮,何仙姑的荷花,制作均非常精致。而且这些道具还装有机关,如在庆寿献宝时,汉钟离的扇中,竟弹射出小鸟“长寿鹂”;孔雀开屏时连连娇鸣,更增添了玄妙气氛。此会歌曲、歌词也是别具一格。除了《渔家乐》是一般歌词外,其他《庆寿》《元宵佳节》《太平年》等,不但与“八仙庆寿”情节有关,而且曲调舒展,带有昆曲韵味,歌词亦较典雅。伴奏乐器是两笙、两笛、两唢呐。此会1990年被收入《中国民舞集成》一书。鹤龄会成为全国知名的天津特有的民间舞品牌。
  (二)龙灯八大帅开场是由一条“巨龙”表演打场,龙灯由若干人表演,龙身分若干节儿,一节一个人执杆,最前一人擎龙头,最后一人执龙尾,巨龙绕行八圈扩大场地,龙灯表演时要一体不脱节。花会开始,“巨龙”翻滚起来,它忽而俯冲擦地腾起昂首冲天;忽而盘旋向上,似盘玉柱;忽而曲盘翘首,雄视远方;忽而摇身翘尾,摇头四顾……夜幕降下,龙身通体闪动着鳞光。忽然两只龙眼射出两道白光,寒气逼人;龙口喷出一团团浓烟,云遮雾罩,巨龙如在云中飞舞,水中游荡。龙眼的两道白光是两只手电筒,鳞光是数只牛捻子灯,喷出的浓烟也是演员做的手脚。而后是“八大帅”表演。“八大帅”即八大怪,以“八大怪”之间的斗争为开始和结束。四对“人物”进行争斗表演,即蟹与蛙,鲶鱼和鲤鱼,大虾和螺蛳,鳖与蚌。
  (三)中幡 在唐、宋年间就有,流传到芦台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中幡也叫“竹幡”,用竹竿制成,它是演员用身体的某个部位顶起一根毛竹做表演,竹底部直径3寸以上,高约3丈有余,重约30余斤,其上挂一面巨大的方形布幡,上书“天下太平”“百花齐放”“富贵吉祥”等字样。幡顶有三角旗和多面方绸布,并系铜铃多个。风儿吹动,旗幡摇摆,铜铃作响,十分悦耳动听。因中幡较大,分量较重,舞者需力气大,掌握平衡,舞动起来,身手翻转变化无穷,一起一落,只见旗幡一会东摇,一会西摆,脚尖一挑,置竿于顶,头顶一挺,竿落于颌,身后一背,环身落肘,肘上一颠,哈腰落肩,动作干净利落。上下左右翻转,置于演员的顶额、肩、肘、足、背、牙等部位,做出许多惊险动作。该会的舞式主要有:1.朝大一炷香;2.金龙盘玉柱;3.张飞大骗马;4.二郎担山;5.腰缠玉带;6.浪子踢球;7.寒鸦凫水;8.青龙探爪;9.怪蟒翻身;10.单峰扯旗。此道花会不用乐器,舞起来眼花缭乱,扣人心弦,叹为观止,技巧性极高,难度极大。
  (四)竹马事 是一道皇会。丰台镇小孙庄传说有一人姓徐,曾是皇宫内的御膳房总厨师。其退休后皇上御赐给他一道花会名“竹马”让其带回家中。内容是肖太后在侍卫和宫女的陪同下骑马打猎时的情景,六男二女即六人侍卫和两名女官,身背弓箭,一手持马鞭,一手勒马缰,身挎用竹片和布扎制的竹马,穿梭围剿猎物。这道会的独特之处是马的配件和演员的服饰都以黄色为主。主要乐器有小钹、铙、小鼓、笙等。
  (五)高跷 高跷分高、中、低三种。高者丈余,低者三尺左右,并有文武跷之分。文高跷以扭唱和刻画人物为主,表演比较细腻;武高跷则更加突出高跷的技术技巧,以翻跟斗,下叉等武术动作为主。
  全县各乡镇,有多道高跷花会,虽基本形式一致,但表演技巧各有独到之处。丰台高跷的特点是腿高约四尺,表演难度大,表演戏折内容多,如“鲁智深醉打山门”“打渔杀家”“渔樵耕读”等。打逗场面精彩,表演细腻,音乐伴奏,腰鼓、音锣都非常新颖。宁河镇高跷有六对演员表演:第一对,一个为开路鬼,一个为童子;第二对,一为“白杆儿”,该演员为女装,另一为男装;第三对,一为“青杆儿”,另一人饰渔翁;第四对,一人饰阔大爷,另一人饰风流少妇;90年代,丰台竹马事第五对,一人扮樵夫,另一人饰大娘;第六对,一为傻小子,另一为傻妈妈。另外在演出中也可另行组合,为了活跃气氛,也可以组合牵象。在演出中,都是以成对出入场。出场时,一位正面出场,一位背退出场,俩演员均斜向对着脸扭着,等到了场前时,翻过身来,依然按正、背对应的方向,向上场方向扭去。高跷虽高但舞者却健步轻松自如、舒展,舞蹈跳跃、翻转腾挪、劈叉等如履平地。
  主要乐器,文跷以笙、管、笛、箫、二胡、低胡、小镲、云锣、手鼓为主;武跷以小锣、挎鼓、大鼓、镲为主。
  (六)飞镲 是宁河沿海渔民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大约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在解放前,此会还有随“旗盘大会”赴景忠山朝圣之俗。后逐渐发展到逢年过节演出。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如今红白喜事、年节庆典、开业典礼等场合仍有邀请飞镲队现场表演。
  飞镲是以双手抓镲敲击作响与舞蹈相结合的一种花会,人数一般为4到8人,每人扎彩绸头巾,上身穿紧袖短靠,下身穿灯笼裤,腰系彩带一条,个个英姿飒爽,每人手执一对直径约为一尺左右的飞镲,在飞镲的中孔内,系一软皮条,可以缠于手上,皮条下飘六七尺长的红绿色彩带。在大鼓的伴奏下,演员做出各种舞蹈动作,飞镲上下翻飞,铿锵作响,凝重的鼓声与清脆的镲声交融,节奏和谐,演员步伐整齐,观者倍感振奋。
  飞镲以鼓声引出演员上场,鼓以一定的鼓谱演奏,分“吵子”“长梁”“敬香”“么二三”“三鼓头”等谱;飞镲上场后,也有10个镲谱:一打插花盖顶,二打古树盘根,三打怀中抱月,四打和尚煽风,五打仙人推磨,六打左右开弓,七打张飞骗马,八打海底捞月,九打金龙盘玉柱,十打雪花扬风。飞镲与武术的性质相近,讲究手、眼、身、法、步,每次出场以鼓声引出镲声,有时也以镲声先导演出。展示了艺术与美的气势,衍生为民间艺术和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在芦台镇周围的小杨庄、小薄庄、大陈庄、国家园、永兴村流传。
  (七)狮子会 《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时已在民间流行,据老人回忆流传到芦台有200余年。道具主要是两件狮子皮,每件狮子皮为一竹架、纸糊制的狮头,连上一个布制的狮身所组成。两狮一红一绿,红为雌,绿为雄。在狮子皮的脊背上,似骨节般地扎一溜红色的小布袋,宛如脊骨块块,在狮子的颈上,拴铜铃一串儿。狮眼内镶两只多节手电筒,在夜晚射出光亮。
  每件狮子皮内有前后两个演员,前演员双手擎住狮子头中的两个拉手,放在肩上支撑狮头,而后演员头部紧紧地顶住前演员的臀部,双手拉住前演员的腰带,二演员腰身一动,狮尾随即摇动,狮子浑身的长毛也随之抖动。狮子张口摇尾,摆头晃臀,铃声叮铃作响。狮子会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表现温顺的性格,表演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则以勇猛见长,表演跌打、跳跃、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伴奏乐器多以打击乐器为主,常以花点、闷点烘托气氛。
  (八)罗汉会 解放前,芦台、丰台水旱码头,搬运工人在闲暇之余,人顶人以自乐,后来演变成罗汉会。罗汉会简单说就是人驮人,一个人驮起六七个人,或是几个人一层一层驮起数层。驮到一定的高度,最上的一个人被驮上去,做出造型后,即叫成像成功,它的每个节目时间都是短暂成像,成功之时也就是成像成功之时,所以每个演员要身体强壮,动作敏捷,全体人员要互相协调,配合默契,各层演员立点分布需合理,否则是很难成功的。罗汉会人驮人几层人高,多种造型,各具风姿,演员个个身不动,膀不摇,各显其功,各显奇能,如同修炼得道的罗汉。
  会开始时有一名会头为先导,一手执拜帖,一手擎会标旗到商会门前递贴报到,以示要在该号门前献艺。一位手执小手锣的指挥者朝演员队伍以小锣声指挥摆会、起驮、撤像与行进;另一位为调度指挥者,调度演员饰演角色。演员的服饰均为罗汉状(黑色偏衫僧衣),扮演尖儿的人着华丽服装。腰以下的演员着黑色偏衫,镶雪白领条,系猩红腰带,偏衫下摆处缝红、黄、绿三色布帘,各帘宽约半尺,只缝上面,下边散着,风儿吹动如水波层层,叫“走水儿”,脚下穿软底布靴。饰二三路尖儿的演员穿艳丽的彩衣、彩裤,系猩红腰带,足蹬软底布靴,扮武生戏装。装饰小尖儿的演员均为十岁以下的男女儿童。罗汉会有七八层高,多种成像造型。有的成像变定像为动像,在场地上做360度转体回环的罗汉动作。如:“五福捧寿”“八起大洋楼”“七起拔丝”“独立七人成像”“粘糖人”“三炉香”“三座门”“大花篮”“寒鸦凫水”等几十个节目造型。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以管子为主奏乐器,用两列四盘笙烘托并配有定音云锣附奏;武场系大鼓、大铙、大钹等打击乐器。
  (九)龙灯 自明代传入宁河。当初源于大旱求雨,风调雨顺,庆丰收。所流行的“龙形”,一般由竹、木、纸等扎成,节数不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节内能燃烛。舞时由一人持彩球戏龙起舞,随着锣鼓及其他打击乐器的伴奏乐声,表演“二龙戏球”“乌龙摆尾”等高难动作。由于表演者大多都是当地农民,使这条龙融技巧、力量于一体,表演起来很是精彩:飞舞盘旋中似蛟龙出海,腾空飞跃中又像猛虎下山,舞姿潇洒强劲,气势雄伟壮观,并富有变化。夜间燃烛起舞,更具特色。农民那种勇猛刚劲与风浪为伴神闲气定的大将气概表现出来。其间变幻“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连年有余”等字样,寄托着吉祥喜庆、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使用的乐器有锣鼓、镲、唢呐。
  (十)小车会 小车会的音乐伴奏为吹打乐。内容是以傻小子拉车,小媳妇坐车,老头推车为主,同时伴有丑婆带着个拿鸟笼子的傻小子,还有双目失明的算卦先生,身穿长袍马褂、头戴呢子礼帽的算账先生。它是行进中表演的广场艺术形式。拉车人肩上斜跨车绳,身体前俯后仰,起伏颤动。坐车人动作不多,其难度在双脚虽在帷帘下不停地行走着,上身则要表现出坐车的逍遥自在之态。推车人是渔翁,其推车动作特别是甩头倾身时,髯口整个飘摆到侧方的动作,“老当益壮”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十一)少林会 少林会(少练会)由民间武术演变而成。清朝及民国时期,宁河县民间武术颇为盛行,民国十三年(1924)在芦台曾建有武术馆,所练多为形意拳和少林派。后各乡镇常有习武之人以武术表演参加民间花会表演,出会时,队前打出横标,后面各色彩旗飘动。演员手执各自的兵器跟随,队尾拉着的大鼓、大铙敲打起来,轰轰烈烈地上街演出。有十分精彩的五虎断门枪,刀身合一气势逼人的单刀,一气呵成泼辣凶狠的齐眉棍,快慢自如、刀花如轮的双刀,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双钩;还有子龙十三枪、白虎鞭出神入化;吕祖纯阳剑灵活多变,意领身到。除以上单练外,还有极其惊险的对练。其他演练的套路还有太极行剑、八卦十三刀、昆仑刀、提篮枪、张飞枪、大夜寻双刀、乾坤拳等。其套路有双刀进枪、对扎刀枪、空手夺匕首、双圈进枪、对打三十六棍、少练对打拳、空手夺枪等。拳术中有五虎开山势、秘宗、演手、十二弹腿、三花炮、明月昆仑拳等。
  第七节 文化品牌
  一七里海文化艺术节
  2008—2014年,连续举办8届七里海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节以“走进魅力七里海,建设美丽新宁河”为主题,弘扬特色文化,推介旅游资源,唱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主旋律。期间,举办了开、闭幕式,七里海魅力大舞台文艺演出周,“四季风”“红歌会”“巧手编织新生活”大赛,“风光秀丽七里海—摄影、书画”大赛,农家乐乡村游,水乡神韵七里海原创歌曲展播,神奇的七里海有奖征文比赛、津门女书画家走进七里海湿地公园创作采风、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寻路》剧组走进七里海文艺演出,部长、将军、名家宁河行七里海大型书画展、非遗保护成果展等活动;出版《七里海风光》画册;在《今晚报》发表作品100余篇,后结集出版。每届文化旅游节有近10万名观众游览“红旗谱”影视城、梁斌文学艺术馆、七里海湿地生态园、于方舟故居、贵达会馆、天尊阁等景点。
  二正月十五花灯展
  1990—2014年,连续举办25届花灯展,每届花灯品种300余种,数量1000余盏,不仅有传统制作的大型组灯,还有高大宏伟的现代灯组,融声光控为一体的音乐灯,大放异彩。每年元宵节观看灯展的群众多达10万人。东棘坨镇躲军淀村农民董殿义创作的“麦秸秆宫灯”被天津市民俗博物馆作为民间艺术精品收藏。
  三正月十五花会调演
  80年代后,县文化主管部门每年元宵节期间都要在县城举办民间花会调演活动,演出场面浩大。花会表演队伍首尾数里、载歌载舞、蔚为壮观,每到一处便是人山人海、一片欢腾。每年元宵节举办民间花会调演已成为宁河县年文化习俗。芦台的罗汉会曾应邀专程到唐山、锦州、沈阳、天津等地演出,博得好评。1988年,《旱船》代表天津市参加中央电视台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出。1989年,鹤龄会高跷,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受到国内外观众赞赏。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