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编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124
颗粒名称: 第二十八编 文化
分类号: G127.21
页数: 40
页码: 791-830
摘要: 本编记述了1979年至2014年天津市宁河县文化工作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管理机构、群众文化、文学艺术、历史文化遗产、广播、影视、报刊、档案、史志等。
关键词: 文化工作 天津市 宁河县

内容

1979—2014年,宁河文化得到空前繁荣发展,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群众文化形式多样,各类艺术节和演出丰富多彩,多项传统文化被评为市级和国家级非物质类文化遗产。文化基础建设发展迅速,基层文化站室和农家书屋遍及城乡。专业和业务文艺人才众多,各类成果丰硕,有大量作品获得市以上奖励。广播电视事业与时俱进,设备设施先进,传播形式多样,内容更加贴近人们生活。档案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馆藏设施和管理日趋现代化,档案社会效益日益明显。启动了《宁河县志》(1979—2014)编修工作。党史研究取得优异成果。
  第一章 管理机构
  第一节 群众文化管理机构
  1980年,县政府设文化科。1981年,文化科改建为县文化局,下设办公室、业务科、戏剧科、出版科;基层单位有: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芦台影剧院、百花影院、评剧团、电影公司、22个乡镇文化站2004年,成立新闻出版(版权)局,与文化局合署办公。2010年,县广播电视局与县文化局合并,组建为文化广播电视局(简称文广局),内设办公室、政工科、文化市场管理科、社会文化科。局辖基层单位有: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芦台大剧院、百花影院、电影管理站、14个乡镇文化站。2014年,内设办公室、政工科、社会文化科、文化广播电视管理科,下属单位有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芦台大剧院。工作人员109人。
  第二节 广播电视管理机构
  一新闻中心
  1984年,筹建宁河电视台。1985年,建立广播电视局。1986年,成立宁河电视台。1994年,撤销宁河人民广播站,建立宁河人民广播电台。同年,建立宁河县有线电视台。1998年,宁河广播电视中心大楼落成使用。至2003年,全县有乡镇广播站14个,村广播室273个。在编人员12人2010年,撤销广播电视局,行政职责划归文化广播电视局,组建宁河县新闻中心,加挂宁河广播电视台牌子。2014年,内设人力资源部、总编室、技术部、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部、传媒公司。工作人员83人。
  二天津广电网络宁河分公司
  2005年,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宁河分公司(简称天津广电网络宁河分公司)成立,人员由原宁河县广播电视局有线电视台在编职工组成,行政隶属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2014年,内设综合办公室、用户管理部、建设维护部和综合业务部4个部室。工作人员65人。
  第二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文化设施
  一文化馆站
  (一)文化馆1984年,文化馆迁至芦台镇文化路13号新址,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3630平方米。2003年,投资300余万元扩建,2005年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2634平方米,设有展览厅、排练厅、多功能厅、社团活动厅、快乐阳光艺术培训中心等10个文化服务阵地。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2013年,投资170万元,全面维修改造,使功能更加完善,设施更加齐全,实现免费对外开放。2014年,文化馆下设文艺部、美影部、《七里海》杂志编辑部、培训部、办公室,工作人员12人。
  (二)文化站(中心)室 1980年,全县19个公社、1个镇先后建立文化站。1989年,潘庄镇、宁河镇、丰台镇、芦台镇建立文化中心,潘庄镇、宁河镇建起乡镇影剧院。2006年始,推进乡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2010年,岳龙、丰台、苗庄、东棘坨、俵口5个乡镇文体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2014年,全县有282个村、5个社区建立文化室,每个村文化室配备价值1万元文化器材;组建80个农民业余剧团、秧歌队、文艺队,年节期间演出。
  二图书馆(室)
  (一)县图书馆 1982年兴建新馆舍,地址在芦台镇文化路9号,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1平方米,1984年对外开放服务。1994年,实行开架借阅,在部队、社区、学校开展读书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绘画大赛、爱国影片放映等活动。1998年和2004年两次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县级三级图书馆。2007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宁河支中心开通运行。电子阅览室面积216平方米,电脑43台,实现了网上阅览,配备复印机、扫描仪、摄像机、多媒体等现代化多功能办公设备。是年,建成乡镇基层中心14个、村级基层服务点142个,至2014年12月,完成全县村级、社区基层服务点287个。2008年,县图书馆网站开通,涵盖电子图书200万册,电子期刊8000余种,网页设有宁河名人、宁河书画、七里海风光等内容。
  2013年,投资130万元,维修改造。馆藏书以社会科学为主,重点收藏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文化教育、史地类图书及医药卫生、机械、电工、电子技术、轻工等类图书。设成人外借部、少儿外借部、采编部、辅导部、成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资料室、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8人。2014年,投资500余万元建成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使读者无偿便捷阅览12万种电子版图书,8000多种期刊杂志,群众足不出村就能查阅书刊信息。
  (二)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宁河分馆 2006年,筹建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宁河分馆,藏书1万册,办理借阅证500个。对青少年读者开放,年接待读者6000人次。
  (三)农家书屋 2000—2007年,扶植丰台镇南埋珠村韩绍忠图书室,赠送书架、桌椅及图书1300册。2008—2014年,全县建成农家书屋230个,每个书屋藏书2100册,期报刊35种。
  三书店
  (一)新华书店 1980年,于芦台镇商业道重建新华书店营业,职工28人。1984年,在丰台、潘庄、造甲城、任风等乡镇建图书分店。1985年,发行各类书刊140万册,总销售额61万元。1989年,发行各类书刊144.96万册,总销售额1282.1万元,利润113.77万元。1993年,扩建营业大厅240平方米。1995年,发行各类图书1400余种160万册。1996年,建立图书超市,实行开架售书。2008年,被中宣部等四部委授予“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发行各类图书25000余种,年销售1700万册,销售额1800万元。是年,新华书店搬迁芦台镇新华道28号。2010—2014年,年均发行各类图书1.2万种,年均销售1000万册,年均销售码洋1100万元。
  (二)个体书店、音像店、报刊亭 1985年后,除新华书店,各种国有、私营、个体的书店、书摊逐渐增多。1997年,开始对全县图书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取缔无证照书摊,1997年后,书摊全部取缔。2000—2014年,全县国有、私营、个体书店、报刊亭登记注册24家,个体音像店2家。
  四剧场影院
  (一)百花影院 1983年,由天津市电影公司投资20万元,县投资14万元,影院自筹资金3万元重修百花影院,是年竣工。影院有1363个坐席,每年放映电影480余场,观众达80余万人次。1998年,投资12万元建小影厅。2002年,百花影院拆除。
  (二)芦台大剧院 1979年,开始筹建芦台影剧院,1982年投入使用,投资272万元,占地面积3625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附设演员宿舍楼1幢,建筑面积600平方米。2003年,投资680万元,对其进行全面扩建装修改造,更名为芦台大剧院。改造后大剧院占地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外围广场面积8000平方米,软椅座位l142个;内设贵宾厅1间,舞台配置灯光、音响,新装630千伏安变压器1台,地板供热。2009年,芦台大剧院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四部委联合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2013—2014年,投资3500万元,对剧院内外部进行提升改造。
  五工人俱乐部
  1983年,新建工人俱乐部,位于芦台镇商业道28号,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16平方米。2007年,在工人俱乐部原址建县规划展览馆。
  第二节 文化队伍
  1980—2014年,举办不同艺术门类学习班230期,培训文艺骨干1.5万人次。2014年,有文学艺术界国家级协会会员12人,市级协会会员93人,县级协会研究会会员391人,文学创作队伍作家、文学骨干310余人。80年代初,乡镇、街道业余评剧团活动越来越红火,组建业余剧团93个。80年代中期,各乡镇组建业余舞蹈队、秧歌队。1998—2014年,全县组建业余民间花会136余道、秧歌队310支。进入21世纪,广场舞兴起,2014年,有广场舞成员1.9万人。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
  1997—2014年,对12家有证照网吧场所进行严格管理。取缔城乡黑网吧500余家,收缴主机3000余台,取缔无证书摊160家,查缴非法盗版图书8000余册、盗版光盘3000余张。聘请312名社会“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人员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对16家打字复印、38家印刷企业、15家音像音像制品经营单位,每月检查1次。举办12期法律宣传周和16期文化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培训班。2011年,建立文化市场执法队,负责集中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由县文化广电出版部门行使行政处罚职责及相关行政强制、监督检查职责。先后清缴盗版光盘2.7万张,非法出版物5000余册。
  第四节 民间吹歌
  1979年后,民间吹歌在县内迅速恢复和发展,在原来以吹奏传统戏曲和传统曲牌的基础上,开始融入现代音乐素材和流行歌曲元素,如《纤夫的爱》《常回家看看》《好日子》《篱笆墙的影子》等也列入了宁河吹歌的范畴。民间吹奏乐队中的芦台镇吹歌队、南涧沽乡吹歌队、板桥乡吹歌队、大于庄吹歌队经常深入基层演奏,参加各级比赛,受到群众的欢迎。
  第五节 民间收藏
  宁河县民间收藏历史悠久,因1976年大地震,宁河境内大量有价值的收藏品遭受毁灭性的破坏,现存世收藏珍品不多。1978年中共十以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收藏的范围和种类越来越浩繁,大至古家具、古石器、农具,小至微型雕饰。收藏的品种大致有邮票、书籍、报刊、书信、钱币、票证、像章、奖章、字画、陶瓷器、各种工艺美术品等。1979年,有关部门分门别类建立业余收藏者协会组织。
  丰台镇的民间收藏爱好者谷俊华,抢救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文化遗产,对老字画、瓷器、金石、家具等情有独钟。最典型的有明代赵左的山水画扇面、清朝阮元的收藏印章、清康熙年间武状元王鹏的篆书横幅、嘉庆皇帝画像、黄庭坚的行书拓片、清光绪年间武状元宋占魁的“一笔龙”书法中堂。他收集的一批近百年的东丰台年画最具地方特色,主要有天官赐福、门神、九凤朝阳、美人图、送财童子等。东棘坨镇东白庄民间收藏爱好者王晓百,收藏有大批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如周思聪、范曾等人的作品。他收藏保存1枚日伪时期的保甲图章和1个伪满洲国自行车牌。图章呈方形,上有“宝坻县第二警区第九保第二甲图记”字样;自行车牌,用紫铜制成,“满洲国康德元年度车牌捐证”12个字历历在目,该自行车牌是伪满洲国首批发放的。这2件收藏品都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的铁证。
  第六节 民间花会
  一概况
  80年代初,传承下来有21种舞蹈、130道会。宁河民间舞蹈特点之一是形式多样。由于河、淀、洼、塘多,水边芦苇丛生,很多贫苦百姓依靠织席编篓为生,用碌碡轧苇子这一特定的生产劳动情节,编演出《碌碡会》,表现妇女在推碌碡过程中谈家常、叹命运、诉说悲怨场景,虽然舞姿单调,却生动感人。飞镲是很有特色民间舞蹈,起源于沿海各地渔民当中。每当春秋渔汛到来,欢乐的人们齐集海边,表演飞镲以示庆贺,祈祷出海丰收平安,后逐渐发展到逢节日演出。此外,小车、旱船、长亭、太平鼓、锔大缸、石锁会等会种传入宁河后,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经过当地民间艺人加工整理,丰富了表演内容,完善了表演形式,形成地区特色。如力与美相结合的罗汉会、少练会,热烈欢腾的龙灯、龙灯八大帅,优美文雅的鹤龄会、渔樵耕读、什不闲,乐趣横生的高跷、秧歌、重阁、竹马,姿健舞美的中幡、狮子、打花棍,富丽堂皇、美奂绝伦的銮驾会,专为打鬼袚除不祥的篓子灯等,形成民间舞蹈的风貌。民间舞蹈另一个特点是和宗教民俗活动的密切联系。演出活动一般多在庙会神诞和各种节令庆典之时。新中国建立后,庙会不再举行,民间这种集会性的艺术活动依旧传承下来,改称“花会”,每逢春节、元宵节等盛大节日,就出会庆祝,花会之人也沿用至今。
  二民间花会选介
  (一)鹤龄会潘庄村的鹤龄会是仪礼跷之一,始于清康熙年间。每年正月二十七至三十“火神诞辰”出会。1946年因战乱停止演出,1989年得以恢复。
  此会是由八个少年扮演八仙,行会时,均踩二尺八寸的高跷,身着彩衣,分别身挎以藤胎、绸绒、翎毛等制成的四只鹤、四只孔雀演出。在弦歌中不断变换着“走场串花”“庆寿”“献宝”“孔雀开屏”等队形。此会在夜间演出时更为精彩,演员和服务人员换上造型精美的手灯、背灯和潮落灯,孔雀、仙鹤身上装设的各色小灯泡,灯火辉映。同时,还点燃松香末,烟雾弥漫,使人如入仙境,美轮美奂,故而又有“灯景会”之称。
  此会制作的道具精巧华美。八仙手持的道具有汉钟离的扇,吕洞宾的宝剑、宝瓜,张果老的渔鼓,铁拐李的铁拐、葫芦,曹国舅的檀板,蓝采和的横笛,韩湘子的花篮,何仙姑的荷花,制作均非常精致。而且这些道具还装有机关,如在庆寿献宝时,汉钟离的扇中,竟弹射出小鸟“长寿鹂”;孔雀开屏时连连娇鸣,更增添了玄妙气氛。此会歌曲、歌词也是别具一格。除了《渔家乐》是一般歌词外,其他《庆寿》《元宵佳节》《太平年》等,不但与“八仙庆寿”情节有关,而且曲调舒展,带有昆曲韵味,歌词亦较典雅。伴奏乐器是两笙、两笛、两唢呐。此会1990年被收入《中国民舞集成》一书。鹤龄会成为全国知名的天津特有的民间舞品牌。
  (二)龙灯八大帅开场是由一条“巨龙”表演打场,龙灯由若干人表演,龙身分若干节儿,一节一个人执杆,最前一人擎龙头,最后一人执龙尾,巨龙绕行八圈扩大场地,龙灯表演时要一体不脱节。花会开始,“巨龙”翻滚起来,它忽而俯冲擦地腾起昂首冲天;忽而盘旋向上,似盘玉柱;忽而曲盘翘首,雄视远方;忽而摇身翘尾,摇头四顾……夜幕降下,龙身通体闪动着鳞光。忽然两只龙眼射出两道白光,寒气逼人;龙口喷出一团团浓烟,云遮雾罩,巨龙如在云中飞舞,水中游荡。龙眼的两道白光是两只手电筒,鳞光是数只牛捻子灯,喷出的浓烟也是演员做的手脚。而后是“八大帅”表演。“八大帅”即八大怪,以“八大怪”之间的斗争为开始和结束。四对“人物”进行争斗表演,即蟹与蛙,鲶鱼和鲤鱼,大虾和螺蛳,鳖与蚌。
  (三)中幡 在唐、宋年间就有,流传到芦台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中幡也叫“竹幡”,用竹竿制成,它是演员用身体的某个部位顶起一根毛竹做表演,竹底部直径3寸以上,高约3丈有余,重约30余斤,其上挂一面巨大的方形布幡,上书“天下太平”“百花齐放”“富贵吉祥”等字样。幡顶有三角旗和多面方绸布,并系铜铃多个。风儿吹动,旗幡摇摆,铜铃作响,十分悦耳动听。因中幡较大,分量较重,舞者需力气大,掌握平衡,舞动起来,身手翻转变化无穷,一起一落,只见旗幡一会东摇,一会西摆,脚尖一挑,置竿于顶,头顶一挺,竿落于颌,身后一背,环身落肘,肘上一颠,哈腰落肩,动作干净利落。上下左右翻转,置于演员的顶额、肩、肘、足、背、牙等部位,做出许多惊险动作。该会的舞式主要有:1.朝大一炷香;2.金龙盘玉柱;3.张飞大骗马;4.二郎担山;5.腰缠玉带;6.浪子踢球;7.寒鸦凫水;8.青龙探爪;9.怪蟒翻身;10.单峰扯旗。此道花会不用乐器,舞起来眼花缭乱,扣人心弦,叹为观止,技巧性极高,难度极大。
  (四)竹马事 是一道皇会。丰台镇小孙庄传说有一人姓徐,曾是皇宫内的御膳房总厨师。其退休后皇上御赐给他一道花会名“竹马”让其带回家中。内容是肖太后在侍卫和宫女的陪同下骑马打猎时的情景,六男二女即六人侍卫和两名女官,身背弓箭,一手持马鞭,一手勒马缰,身挎用竹片和布扎制的竹马,穿梭围剿猎物。这道会的独特之处是马的配件和演员的服饰都以黄色为主。主要乐器有小钹、铙、小鼓、笙等。
  (五)高跷 高跷分高、中、低三种。高者丈余,低者三尺左右,并有文武跷之分。文高跷以扭唱和刻画人物为主,表演比较细腻;武高跷则更加突出高跷的技术技巧,以翻跟斗,下叉等武术动作为主。
  全县各乡镇,有多道高跷花会,虽基本形式一致,但表演技巧各有独到之处。丰台高跷的特点是腿高约四尺,表演难度大,表演戏折内容多,如“鲁智深醉打山门”“打渔杀家”“渔樵耕读”等。打逗场面精彩,表演细腻,音乐伴奏,腰鼓、音锣都非常新颖。宁河镇高跷有六对演员表演:第一对,一个为开路鬼,一个为童子;第二对,一为“白杆儿”,该演员为女装,另一为男装;第三对,一为“青杆儿”,另一人饰渔翁;第四对,一人饰阔大爷,另一人饰风流少妇;90年代,丰台竹马事第五对,一人扮樵夫,另一人饰大娘;第六对,一为傻小子,另一为傻妈妈。另外在演出中也可另行组合,为了活跃气氛,也可以组合牵象。在演出中,都是以成对出入场。出场时,一位正面出场,一位背退出场,俩演员均斜向对着脸扭着,等到了场前时,翻过身来,依然按正、背对应的方向,向上场方向扭去。高跷虽高但舞者却健步轻松自如、舒展,舞蹈跳跃、翻转腾挪、劈叉等如履平地。
  主要乐器,文跷以笙、管、笛、箫、二胡、低胡、小镲、云锣、手鼓为主;武跷以小锣、挎鼓、大鼓、镲为主。
  (六)飞镲 是宁河沿海渔民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大约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在解放前,此会还有随“旗盘大会”赴景忠山朝圣之俗。后逐渐发展到逢年过节演出。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如今红白喜事、年节庆典、开业典礼等场合仍有邀请飞镲队现场表演。
  飞镲是以双手抓镲敲击作响与舞蹈相结合的一种花会,人数一般为4到8人,每人扎彩绸头巾,上身穿紧袖短靠,下身穿灯笼裤,腰系彩带一条,个个英姿飒爽,每人手执一对直径约为一尺左右的飞镲,在飞镲的中孔内,系一软皮条,可以缠于手上,皮条下飘六七尺长的红绿色彩带。在大鼓的伴奏下,演员做出各种舞蹈动作,飞镲上下翻飞,铿锵作响,凝重的鼓声与清脆的镲声交融,节奏和谐,演员步伐整齐,观者倍感振奋。
  飞镲以鼓声引出演员上场,鼓以一定的鼓谱演奏,分“吵子”“长梁”“敬香”“么二三”“三鼓头”等谱;飞镲上场后,也有10个镲谱:一打插花盖顶,二打古树盘根,三打怀中抱月,四打和尚煽风,五打仙人推磨,六打左右开弓,七打张飞骗马,八打海底捞月,九打金龙盘玉柱,十打雪花扬风。飞镲与武术的性质相近,讲究手、眼、身、法、步,每次出场以鼓声引出镲声,有时也以镲声先导演出。展示了艺术与美的气势,衍生为民间艺术和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在芦台镇周围的小杨庄、小薄庄、大陈庄、国家园、永兴村流传。
  (七)狮子会 《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时已在民间流行,据老人回忆流传到芦台有200余年。道具主要是两件狮子皮,每件狮子皮为一竹架、纸糊制的狮头,连上一个布制的狮身所组成。两狮一红一绿,红为雌,绿为雄。在狮子皮的脊背上,似骨节般地扎一溜红色的小布袋,宛如脊骨块块,在狮子的颈上,拴铜铃一串儿。狮眼内镶两只多节手电筒,在夜晚射出光亮。
  每件狮子皮内有前后两个演员,前演员双手擎住狮子头中的两个拉手,放在肩上支撑狮头,而后演员头部紧紧地顶住前演员的臀部,双手拉住前演员的腰带,二演员腰身一动,狮尾随即摇动,狮子浑身的长毛也随之抖动。狮子张口摇尾,摆头晃臀,铃声叮铃作响。狮子会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表现温顺的性格,表演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则以勇猛见长,表演跌打、跳跃、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伴奏乐器多以打击乐器为主,常以花点、闷点烘托气氛。
  (八)罗汉会 解放前,芦台、丰台水旱码头,搬运工人在闲暇之余,人顶人以自乐,后来演变成罗汉会。罗汉会简单说就是人驮人,一个人驮起六七个人,或是几个人一层一层驮起数层。驮到一定的高度,最上的一个人被驮上去,做出造型后,即叫成像成功,它的每个节目时间都是短暂成像,成功之时也就是成像成功之时,所以每个演员要身体强壮,动作敏捷,全体人员要互相协调,配合默契,各层演员立点分布需合理,否则是很难成功的。罗汉会人驮人几层人高,多种造型,各具风姿,演员个个身不动,膀不摇,各显其功,各显奇能,如同修炼得道的罗汉。
  会开始时有一名会头为先导,一手执拜帖,一手擎会标旗到商会门前递贴报到,以示要在该号门前献艺。一位手执小手锣的指挥者朝演员队伍以小锣声指挥摆会、起驮、撤像与行进;另一位为调度指挥者,调度演员饰演角色。演员的服饰均为罗汉状(黑色偏衫僧衣),扮演尖儿的人着华丽服装。腰以下的演员着黑色偏衫,镶雪白领条,系猩红腰带,偏衫下摆处缝红、黄、绿三色布帘,各帘宽约半尺,只缝上面,下边散着,风儿吹动如水波层层,叫“走水儿”,脚下穿软底布靴。饰二三路尖儿的演员穿艳丽的彩衣、彩裤,系猩红腰带,足蹬软底布靴,扮武生戏装。装饰小尖儿的演员均为十岁以下的男女儿童。罗汉会有七八层高,多种成像造型。有的成像变定像为动像,在场地上做360度转体回环的罗汉动作。如:“五福捧寿”“八起大洋楼”“七起拔丝”“独立七人成像”“粘糖人”“三炉香”“三座门”“大花篮”“寒鸦凫水”等几十个节目造型。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以管子为主奏乐器,用两列四盘笙烘托并配有定音云锣附奏;武场系大鼓、大铙、大钹等打击乐器。
  (九)龙灯 自明代传入宁河。当初源于大旱求雨,风调雨顺,庆丰收。所流行的“龙形”,一般由竹、木、纸等扎成,节数不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节内能燃烛。舞时由一人持彩球戏龙起舞,随着锣鼓及其他打击乐器的伴奏乐声,表演“二龙戏球”“乌龙摆尾”等高难动作。由于表演者大多都是当地农民,使这条龙融技巧、力量于一体,表演起来很是精彩:飞舞盘旋中似蛟龙出海,腾空飞跃中又像猛虎下山,舞姿潇洒强劲,气势雄伟壮观,并富有变化。夜间燃烛起舞,更具特色。农民那种勇猛刚劲与风浪为伴神闲气定的大将气概表现出来。其间变幻“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连年有余”等字样,寄托着吉祥喜庆、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使用的乐器有锣鼓、镲、唢呐。
  (十)小车会 小车会的音乐伴奏为吹打乐。内容是以傻小子拉车,小媳妇坐车,老头推车为主,同时伴有丑婆带着个拿鸟笼子的傻小子,还有双目失明的算卦先生,身穿长袍马褂、头戴呢子礼帽的算账先生。它是行进中表演的广场艺术形式。拉车人肩上斜跨车绳,身体前俯后仰,起伏颤动。坐车人动作不多,其难度在双脚虽在帷帘下不停地行走着,上身则要表现出坐车的逍遥自在之态。推车人是渔翁,其推车动作特别是甩头倾身时,髯口整个飘摆到侧方的动作,“老当益壮”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十一)少林会 少林会(少练会)由民间武术演变而成。清朝及民国时期,宁河县民间武术颇为盛行,民国十三年(1924)在芦台曾建有武术馆,所练多为形意拳和少林派。后各乡镇常有习武之人以武术表演参加民间花会表演,出会时,队前打出横标,后面各色彩旗飘动。演员手执各自的兵器跟随,队尾拉着的大鼓、大铙敲打起来,轰轰烈烈地上街演出。有十分精彩的五虎断门枪,刀身合一气势逼人的单刀,一气呵成泼辣凶狠的齐眉棍,快慢自如、刀花如轮的双刀,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双钩;还有子龙十三枪、白虎鞭出神入化;吕祖纯阳剑灵活多变,意领身到。除以上单练外,还有极其惊险的对练。其他演练的套路还有太极行剑、八卦十三刀、昆仑刀、提篮枪、张飞枪、大夜寻双刀、乾坤拳等。其套路有双刀进枪、对扎刀枪、空手夺匕首、双圈进枪、对打三十六棍、少练对打拳、空手夺枪等。拳术中有五虎开山势、秘宗、演手、十二弹腿、三花炮、明月昆仑拳等。
  第七节 文化品牌
  一七里海文化艺术节
  2008—2014年,连续举办8届七里海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节以“走进魅力七里海,建设美丽新宁河”为主题,弘扬特色文化,推介旅游资源,唱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主旋律。期间,举办了开、闭幕式,七里海魅力大舞台文艺演出周,“四季风”“红歌会”“巧手编织新生活”大赛,“风光秀丽七里海—摄影、书画”大赛,农家乐乡村游,水乡神韵七里海原创歌曲展播,神奇的七里海有奖征文比赛、津门女书画家走进七里海湿地公园创作采风、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寻路》剧组走进七里海文艺演出,部长、将军、名家宁河行七里海大型书画展、非遗保护成果展等活动;出版《七里海风光》画册;在《今晚报》发表作品100余篇,后结集出版。每届文化旅游节有近10万名观众游览“红旗谱”影视城、梁斌文学艺术馆、七里海湿地生态园、于方舟故居、贵达会馆、天尊阁等景点。
  二正月十五花灯展
  1990—2014年,连续举办25届花灯展,每届花灯品种300余种,数量1000余盏,不仅有传统制作的大型组灯,还有高大宏伟的现代灯组,融声光控为一体的音乐灯,大放异彩。每年元宵节观看灯展的群众多达10万人。东棘坨镇躲军淀村农民董殿义创作的“麦秸秆宫灯”被天津市民俗博物馆作为民间艺术精品收藏。
  三正月十五花会调演
  80年代后,县文化主管部门每年元宵节期间都要在县城举办民间花会调演活动,演出场面浩大。花会表演队伍首尾数里、载歌载舞、蔚为壮观,每到一处便是人山人海、一片欢腾。每年元宵节举办民间花会调演已成为宁河县年文化习俗。芦台的罗汉会曾应邀专程到唐山、锦州、沈阳、天津等地演出,博得好评。1988年,《旱船》代表天津市参加中央电视台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出。1989年,鹤龄会高跷,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受到国内外观众赞赏。
  第三章 文学艺术
  第一节 文学
  一期刊
  1984年,《宁河文艺》创刊。1991年,《风帆》文学季刊创刊,1993年停刊。2006年,《七里海》文学季刊创刊,著名作家蒋子龙题写刊名,刊物设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读史说史、青春校园等栏目。2010年,《七里海》文学季刊举办税收宣传月征文活动,选出其中优秀作品发表。至2014年出版32期。
  二成果
  1981年,徐连仲小戏曲《咋说咋办》在《天津剧作》发表,戴冠伟小戏在《天津演唱》发表。后业余作者队伍发展至200余人,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陆续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1990年后,业余作者队伍越来越壮大,石松茂、李振起、王福政等人出版长篇小说和作品集。戴雁军小说在《十月》《北京文学》等刊物上发表。石松茂小说在《小说家》《北方文学》《天津文学》《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时代文学》《小说选刊》等刊物上发表。15人加入天津市作家协会;石松茂、戴雁军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8年,石松茂科幻长篇小说《克隆希特勒》由北京改革出版社出版。2001年,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他的中篇小说集《拯救男人》。2002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他的长篇小说《拯救女人》。2003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他的长篇小说《黑衣女人》。1999年,戴雁军中篇小说《动物园》《过海无桥》被湖南文艺出版集团收入系列丛书。2002年,长篇小说《大江东去》(与人合作)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2005年,《非常案件》《市长夫人》等多部中篇小说被湖南文艺出版社收入系列丛书。200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情窦初开》《缉贪无国界》《女公安局长》等多部中长篇小说,2013年,,中篇小说集《谁是我的替身》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大码头》成为天津市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植项目。2000年,李振起短篇小说集《土沟村的八爷们》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李振起散文集《温馨集》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于增会散文《情系七里海》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2010年,于增会编著民间故事作品集《七里海传奇》由百花出版社出版。是年,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民俗研究者吕殿增编著《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录图片560幅,记录文字70万字,记述宁河县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武术、民间信仰、人生礼俗、岁时节令、生产商贸习俗等十多个门类的传统文化。2014年,吕殿增编著的《杨家将传说(杨七郎墓传说)故事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二节 电视电影小品创作
  —电视电影
  1989-1991年,杨连起创作电视剧本《悠悠燕山情》(上下集)、电视剧本《蓟运河边》(上中下三集)。2000年,戴雁军陆续创作28集电视剧本《游戏规则》、22集电视剧本《情到深处》、26集电视剧本《大江东去》、22集电视剧本《家经难念》、20集电视剧本《不能没有娘》。2010年,戴雁军担任编剧的电影《走出大墙的女人》拍摄完成。2014年,戴雁军编剧,滨海新区政府投资拍摄的35集电视剧《锦绣年华》剧本完成进入筹拍阶段。
  二小品
  1998年,由戴雁军编剧的小品《最后一次播音》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届全国话剧小品大赛,获文化部群星奖铜奖。2010年,戴雁军编剧的小品《天堂的微笑》获天津市第六届农民艺术节农村小戏小品展演一等奖。李绍新编剧的小品《狗尖儿》在全国群星奖比赛中获铜奖并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天津周专场文艺演出。2013年,戴雁军创作以领导干部下乡帮扶为内容小评戏《金银花》,参加第八届农民艺术节小戏小品展演并获一等奖。
  第三节 书法 绘画
  一书法
  1996年,成立书法协会,有会员93人。1999年,郑顺和的硬笔书法作品获青少年书法报社主办第四届全国书法教师书法篆刻命题擂台大赛一等奖,第三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奖赛金奖,授予最高段八段位。2001年,获全国青少年书法篆刻第四届神龙大奖赛金奖,《钢笔书法报社》首届“世纪杯”全国书法大奖赛金奖,首届“武陵杯”中国硬笔书法擂台大奖赛金奖;2002年,获《钢笔书法报社》文化部“首届中国汉字书写比赛”一等奖;2007年,获《硬笔书法报社》第二届中国硬笔书法大赛精英奖,《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主办第十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作品入展“当代硬坛百人展”,全国实力派硬笔书法家55人作品展,走进揭西——中国硬笔书法名家百人大展,全国百名中青年硬笔书法名家邀请展,中国硬笔书法名家百人精品展。获中国硬笔书法精英大会展十佳作品奖——“玉玄鸟”奖。2006年,8岁张凤鸣的书法作品在首届“龙人杯”中国书画交流大赛中获少儿组一等奖,她的书法作品在国际、国内获金奖2次、银奖1次、一等奖5次。
  二绘画
  1986年,农民阎华永的民间绘画《闹元宵》参加天津市美展获优秀奖。1988年,农民于学章创作的美术作品在全国农民画展中展出。李林荣创作《望》《望二》藏书票作品入选第32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被土耳其伊斯坦尔博物馆收藏。韩鸿翔创作山水画作品《贺兰山》《国色天香》发表在《长江文艺》上,收录于《中国山水画册》。2005年,《韩鸿翔作品展》在天津“海雅艺苑”展出。2013年,举办“名家走进七里海”宫廷画派爱新觉罗·梦玉·伯骧国画精品展,展出国画精品100余幅。
  1979—2014年,举办国庆节、迎新春美术书法展60余次,参展作品1.3万余幅。书法作品中“正”“草”“隶”“篆”俱全,美术作品有国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有些作品参加国家、省市级以及国外展览,并有专集收入。
  第四节 音乐
  1979—2014年,音乐工作者在中央及省市级音乐刊物上发表或在电台、电视台播放的作品300余首。石瑞生创作歌曲《摘酸枣》在全国“小百灵”电视歌曲大赛中获二等奖,歌曲《我家住在杨柳青》获天津市歌曲大赛一等奖,在天津市庆祝国庆35周年电视晚会上演出。《海河从津城流过》《乡音》《中华永远是一家》和《巧》等歌曲获天津市鲁迅文艺奖。2007年,刘荣山创作的《自行车之歌》获“中国自行车主题歌曲创作大赛”二等奖。农民歌曲作者张殿良创作并发表歌曲近百首,报刊、电台曾多次报道。1989年,蓝作勇、李纪珍、薄连顺三人(在天津市首届田野艺术节)获市文化局、市音乐家协会授予“民间乐师”称号。1990年,天津市第二届农民歌手大赛,陶晓霞荣获一等奖、运品芝获二等奖。岳龙镇农民歌手张文东参加全国农民歌手大赛获二等奖。青年歌手刘广玲多次在天津市歌手比赛中获一等奖,1998年获“天津市十佳青年歌手”称号。2011—2013年,刘荣山获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少儿二胡比赛(业余组)优秀指导教师奖。2013年,刘荣山创作的歌曲《警嫂》获“天津市公安局警营好声音”优秀作品奖;李佳瑶演奏的二胡独奏《河南小曲》在中国音乐“小金钟”奖——第二届全国少儿二胡比赛(业余组)儿童组比赛中获金奖。
  第五节 摄影
  2000年,成立摄影协会,会员61人。至2014年,组织活动43次,参加活动650人次;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3人,加入天津市摄影家协会15人;入选国家级摄影展览作品23幅,其中《满园春》获中国艺术名人展示会优秀摄影作品奖;330幅作品入选省市级摄影展,其中241幅作品在天津市摄影艺术展览中获奖。2012年,举办“靓丽宁河风光秀丽七里海”摄影展。2014年,举办渤海明珠——七里海摄影展
  第六节 舞蹈
  1979—2014年,举办群众业余舞蹈演出165场。每年“五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各舞蹈队均参加全县的庆祝游行和大型文艺演出。1980年,天津舞协组织逢双年舞蹈比赛,宁河县创作的《养鸡》获第一届比赛表演二等奖。1982年,付占运表演的《盼》获第二届比赛表演二等奖,《苏武牧羊》获第二届比赛创作三等奖。1984年,付占运表演《小姑听房》获第三届比赛表演二等奖,《富之歌》获第三届比赛创作表演二等奖。1989年,《逛山景》获创作奖并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河之秋开幕式的演出。2003年,宁园健身舞蹈队《伞花飞舞》在天津广场舞大赛上获表演特等奖,《远方的客人留下来》获二等奖。2007年,参加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天津地区选拔赛中,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获优秀奖。2009年,舞蹈《鲜花的祝福》《海派秧歌》参加天津市第二届“南开杯”新广场舞大赛获最佳风采奖。进入21世纪,全县各乡镇经常自发组织起来在各街区的大小广场跳广场舞,在健身和自娱自乐的同时得到艺术享受。2009年,举办迎新春广场舞展演,由老年大学表演的舞蹈《开门红》拉开帷幕,七彩夕阳舞蹈队、方舟公园舞蹈队、宁园健身队、老年大学舞蹈队等分别表演舞蹈《走进新时代》、太极功夫扇、欢乐腰鼓等13个节目。2011年,县文化馆舞蹈队表演的《家乡美》参加第三届天津南开杯新广场舞大赛获一等奖。2013年,参加第四届天津南开杯新广场舞大赛表演的《中国美》获二等奖。
  第七节 戏剧
  进入80年代后,每年正月,村村唱大戏已成为宁河县年文化习俗。1982年,在天津市农村文艺调演中,西塘坨村民间艺人刘增柱主演的小戏《迟演的戏》获一等奖。2001年,评剧名家李筱舫后人李曼获全国评剧十大名票称号。2004年,赵瑞获全国评剧票友大赛三等奖。2006年,农民演员冯以宝获全国评剧票友大赛优秀奖;在天津市第四届农民艺术节农村小戏展演中,冯继祥主演的小戏《留住晚霞》获一等奖。2008年,田学胜获天津市评剧十大名票、李中菊获全国评剧十大名票称号;2010年,赵文梅获全国评剧十大名票称号。2013年,冯俊海演唱的《王少安赶船》参加天津市老龄委戏曲票友大赛获评剧一等奖、《夸花玲》参加天津市2014年区县联盟评剧票友大赛获二等奖。2014年,冯以宝演唱的《曲江池》、李润林演唱的《黑鱼嘴》参加中央电视台《过把瘾》栏目评剧票友大赛决赛;王树欣演唱的《刘伶醉酒》参加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栏目获优秀奖;倪金华、王晨霞、王继皎等演唱的《杨三姐告状》参加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栏目获周冠军。
  第八节 雕塑
  一木雕
  1979年,全县有木雕生产单位23家,从事木雕的民间艺人遍布丰台、芦台、岳龙、板桥、潘庄、宁河等乡镇,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年产量1000余件,销往国内外许多地区。宁河木雕采用圆雕形式,属工艺木雕,以仿旧彩木雕为主。种类颇多,题材有神像佛头、花鸟鱼虫等种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另一类属艺术木雕,代表作品有《马三立》《二泉映月》等。2003年,丰台镇5名艺人23件精品入选天津市滨海新区10周年艺术展,部分作品被国外友人收藏。2005年,宁河县木雕作品参加意大利·天津周文化艺术展,丰台镇被命名为“天津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6年,21件木雕作品参加天津市第四届农民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农村民间艺术保护成果展。2008年,宁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木雕、根雕艺术之乡。至2014年,有300余件作品参加市和国家级展览。
  二根雕
  80年代,县内出现根雕艺术。民间艺人张宗泽在天津美院工艺系进修两年专业雕塑,在继承祖先木雕工艺的基础上创新,运用树疤、树瘤、根块切片、根皮、年轮,创作形态各异的圆雕人像、浮雕、壁挂、文房用具等。他的根雕作品有两类:第一类,粗犷、简练、朴实,属于泼墨写意之类;第二类,采用浮雕、镂空雕之类较细腻的艺术手法,也就相当于工笔勾勒。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获金银铜奖项。1995年获中国民协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8年获“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等。
  三葫芦雕
  进入21世纪,宁河葫芦雕刻,将绘画中的素描技法用于葫芦雕刻,将光线的表现形式和线描的表现形式相结合,使雕刻技艺和工艺水平达到了更高的境界。2014年,葫芦雕参加“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中国非遗展。李卫华创作葫芦雕作品被越南文化部副部长邓氏碧莲收藏。2014年,冯皓创作葫芦雕《八骏图》获第三届中国葫芦大赛银奖。
  四泥塑
  宁河泥塑题材主要以吉祥祈福为主,有系列阿福、系列兔爷、福禄寿三星、不倒翁、弼马温、丑官、弥勒佛以及各种动物造型;此外还有仿古造型,如仿唐三彩挂盘、西洋娃娃挂瓶等。这些半塑半画以画为主的小体泥彩塑,不受比例结构限制,随心所欲,独具匠心,造型夸张,线条简单,整体丰硕雅胖,色彩明朗热烈。另一种泥塑是案几陈设品,多为神话故事、历史演义、戏曲故事中的人物造型,代表作品有《天女散花》《送子娘娘》《读西厢》《连年有鱼》《剪窗花》等作品。这些作品细腻地刻画出人物性格、神态,形象生动,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1993年,民间艺人张月明、翟宝忠、张锡彬应邀到玉田县修复重点文物净觉寺中仿古彩塑。
  第九节 芦绣
  进入21世纪,宁河县手工编织基地的民间艺人经过潜心研究,使芦绣技术不断提高,工艺日益完美,产品形象逼真,做工考究,质量上乘,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活灵活现,其代表作《和谐乐章》曾在2008年情系奥运手工编织品网络大赛中获“巧手金奖”。荣誉带来巨大商机,芦绣传承示范基地民间艺人又精心打造了芦绣精装礼品系列,使“芦绣”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礼品品牌,吸引众多客商前来参观、考察、订购,使芦绣销往全国各大城市,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日、韩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第十节 剪纸
  改革开放后,宁河剪纸恢复生机,丰台、芦台、宁河、潘庄、俵口、淮淀、七里海等乡镇,出现了刘士存、田庆荣、于海环、韩永明、李丹、刘秀珍、吕建海等民间艺人继承、发展了宁河剪纸艺术,丰台镇刘士存夫妇恢复剪纸作坊。宁河剪纸主要以窗花、吊钱为主。吊钱在当地也称作挂钱、长仙或津文,精细类叫门才,粗犷类叫隔几儿,还有一类叫大联儿,由吉祥文字和传统铜钱、万字花纹组成。内容有:吉星高照、五福临门、连年有余、富贵满堂、招财进宝、福寿安康、四季平安、万事如意等,形式由单一色发展为五色一套,是人们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宁河剪纸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阴阳结合。取材广泛、花样繁多,有吉祥图案、花草鸟兽、瓜果鱼虫、家禽家畜、戏曲人物、民俗故事等。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折叠剪纸、单色剪纸、分色剪纸、衬色剪纸、立体剪纸等。剪纸大多出于乡村艺人之手,由于乡村艺人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为题材,对物象的观察全凭直觉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粗犷、简洁、质朴、线条挺拔、流畅的特点,概括中有细致,写实中有夸张。作品构图饱满、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贴近现实生产和生活,折射出勤劳、善良、质朴的民风。
  第十一节 烙画
  烙画这种民间传统工艺在宁河发展时间并不长,1979年后,人民在精神生活上追求日益丰富,渐渐地宁河地区涌现一批民间艺人,在工作之余、退休后从事烙画创作。其中,芦台镇的张如良创作的烙画最为突出,其创作的烙画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凸现浓郁的宁河地方特色。烙出的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皴、擦、点、染,还有西洋画的光感,烙出了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第十二节 秸秆工艺
  宁河秸秆扎制工艺,借鉴中国传统古建筑中的榫卯、斗拱技法和建构方式。秸秆扎刻工艺以优质的高粱秸秆为原料,全部工艺均为手工制作。民间艺人的秸秆作品《天尊阁》,有上、中、下三层加底座四部分,通高85厘米,面宽5大间,主体有梁、柱、椽、檩,粗细得当,有门有窗,能开关,两侧飞檐上配有象形走兽,作品具有古朴、典雅艺术特点和精细、坚固的的工艺质量水平。2008年,李宝岐制作《中国龙》,全长3.3米,高1米,用直径7毫米的精致高粱秸秆2万余棵,经40万余次制作而成。该作品创下秸秆龙的“世界之最”。《国际日报》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几十家新闻媒体称之“中国一绝,世界无二”。
  第四章 历史文化遗产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
  一文物修缮
  (一)天尊阁修缮 天尊阁原由主体和山门、配殿等建筑群组成,唐山大地震时仅存一阁。1976—1984年,中央、市陆续拨款13万元进行维修、彩绘,增添消防设施、避雷装置,并重建围墙。1999年,天津市旅游局拨款30万、市文物局拨款20万、县政府拨款8万元复建山门——文昌宫。2000年,市政府宗教事务局筹资20万元新建西配殿10间。2006年,市文物局拨款30万元,对天尊阁主体内部进行修缮。2009年,对天尊阁进行大修,完善安防工程。此次全面维修是自唐山大地震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二)于方舟故居修缮 于方舟故居1976年唐山大地震被毁,后市拨款按原貌恢复,粉刷油漆,美化庭院。1959年和1981年两次定为县保单位。1991年市财政局出资近120万元整体重修(含于方舟墓、塑像),同年8月公布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市文物局拨款2万余元厢房重建。2009年,县财政投资8000元,对厢房瓦顶前后坡揭瓦重修。2013年,投资50万元,对于方舟故居整体建筑进行落架全面大修整。此次全面维修是200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二文物普查
  宁河第三次文物田野调查2008年启动,历时187天,完成全县田野实地调查。调查覆盖率100%,调查文物点103处,其中复查54处(消失文物点9处),新发现49处,编发普查简报、信息、新闻I1期(条)。普查期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发现的俵口乡杨家岭、北大岭和西塘坨三处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活动,发现保存完整的唐代砖窑遗迹,留下待解之谜。此次发掘清理清代窑址1座、窖穴16座、清代合葬墓4座。据考古专家介绍,此为首次在宁河县域内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古发掘。至2009年,普查数据审核和微机录入完成。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2007—2014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普查307个非遗项目。
  (一)非遗保护 2010年,国家文化部非遗保护督查组对宁河县非遗普查和项目保护工作进行督查和验收。2011年,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命名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授予张宗泽等5位传承人为“宁河县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领军人物”称号;授予58位民间艺人为“宁河县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吕殿增被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授予“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成立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9—2014年,先后建立了木版年画、剪纸、木雕、根雕、葫芦雕、泥塑、手工制陶酿酒、铸剑、傅式形意拳等县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2014年,盆罐村陶艺被批准为天津市非遗保护示范基地。
  (二)理论研究成果 2005—2010年,吕殿增撰写《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建设宁河精神家园》等1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民间工艺美术的春天——浅析张宗泽的根雕艺术》《谈宁河评剧的形成与发展》等学术论文编入国家文化部主编的《文化研究论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等文集,并被评为学术论文一等奖,同时被收入清华大学主办《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由吕殿增挖掘、整理的近50万字宁河县51个非遗项目资料被收入天津市“非遗”数据库。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家将(七郎墓)传说 杨家将(七郎墓)传说流传于潘庄镇一带。潘庄镇古为驿站,是交通重镇。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御驾亲征高丽。有十余户人家在该庄落户,由官府监视熬盐,为“盐丁灶户”,名称“盐渔堡”。北宋建隆元年(960),潘美为帅平定海内,宋太祖将“盐渔堡”赏赐给潘美为封地,故改名为“潘美庄”,后称潘庄。宋辽对峙时期,潘庄地带是两军交战的拉锯地区。距潘庄东南1公里的西塘坨村西,普济河河中间有一座土丘,土丘上有一座砖砌小庙,中间刻着:“杨七郎墓”。当地人称“七郎山”又称“灵台山”。清初康熙十二年(1673)刻印的《宝坻县志》载:“宋杨七郎墓在县东南潘美庄,有庙存焉;疑即杨景弟也。”相传,北宋年间,杨继业率众儿郎抗击辽兵入侵,寡不敌众,命七儿杨延嗣找潘美搬救兵。谁知潘美因杨七郎打擂曾打死潘豹,正欲公报私仇,非但拒不发兵,还将杨七郎乱箭穿身。杨七郎死后即葬身于此。当地百姓对忠臣良将世代敬仰怀念,自古至今,方圆数百里的人们均来祭祀,常年香火不断。历史上,杨七郎墓也是宁河一大名胜。历代文人墨客前来览胜,留下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篇。《宁河县志》(清乾隆版)载有诗人徐羾咏《杨七郎墓》的诗:“宋室将军勇绝伦,英灵凛凛至今存。一抔遗土千年恨,百战神威万古尊。风急涛声悲壮士,月明葭影吊忠魂。野人亦自知加礼,不敢樵苏近墓门。”围绕北宋杨家将所衍生出的种种传说故事,不仅过去曾激发人们爱国报国的崇高精神品质,还是民间的无字道德教材,是民间教化的重要力量,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仍能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有血有肉的爱国英雄形象在民间口耳相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2014年,《杨家将传说(杨七郎墓传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丰台木版年画
  历史渊源 东丰台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乾隆年间,那时,东丰台是冀东年画最大的集散地,也是直隶年画向东北、华北、内蒙输送的主要通道。至清代中叶,东丰台从事年画业的手工业者有600人之多,呈现出“七桥渔火歌唱晚,户户妙手绘丹青”的盛况。宁河解放后,丰台镇恢复小规模的年画作坊,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停止生产。1972年,东丰台画厂在北村再次恢复生产,年画出口远销东南亚、日本、法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后因1976年唐山大地震停止生产。2005年,义盛做年画作坊恢复生产。2007年,市政府批准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德伟、董静被批准为代表性传承人。
  题材体裁 东丰台木版年画题材广泛,早期年画多为民间崇拜的神像为主,后来渐渐出现神像之外的题材。目前,尚存的画样有600种之多,从题材上大致可分七类:爱国、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戏剧、世俗生活、仕女娃娃、神纸。从体裁上可分为:贡尖、板屏、条屏、炕围、窗画、门画、历画、灯画、斗方等。
  传承谱系 清代中期,是东丰台木版年画极盛时期,全镇的年画作坊多达50余家,其中著名画店有:顺德成、永裕合、瑞昌等,均为家族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为依托的师徒传承,艺人开店营业同时招收学徒,学徒学成后又自立门户,代代相传。因此,这种形式的传承遍及丰台镇东、西、南、北四个村,以及窑头、岳龙、于潮等多个村庄,形成一个画业群体。到清代末期,因杨柳青年画而兴旺的津西炒米店,年画店盛时多达近百家,东丰台人在津西炒米店开设的画店就有义盛做、义顺发、永和德等12家。因丰台人店多势众,再加上独特的画风与高超印绘技艺,颇受市场钟爱,在杨柳青一带号称“丰台帮”,曾出现与来自河北地区另一个著名的年画产地武强的“武强帮”争雄的局面。清末民初传承至今的年画作坊仅存义盛做和恒盛号2家。
  主要特征 东丰台木版年画有北方乡土质朴厚重的气质,具有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构图饱满、造型夸张、线条简练、色彩鲜明等艺术特点。画样儿、勾线、雕刻、印刷、绘画工艺传承我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制作工艺。套版一般为六块版,红、黄、绿、蓝、紫,外加一块黑色的线版。在色彩运用上,蓝色多是品青,绿是品绿,红是品色玫瑰精,不用调和色,只用原色;着色很重,对比强烈;设色不是“随类赋彩”,而是把有限的五六种颜色,相互错开,以造成缤纷斑斓的色彩效果。其画版直线多,曲线少,色块多,线条少,结构紧凑结实,画面具有整体感与分量感。年画构图饱满,匀称、形象生动,喜庆吉祥。
  (二)制陶 板桥镇盆罐村制陶工艺始于战国至汉代,兴盛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约有制陶作坊80余家,几乎家家户户从事手工制陶工艺,全村人世代以制陶业为生,盆罐村也因此而得名。在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民间使用的陶器用品基本上出自盆罐村。宁河解放后,盆罐村手工制陶技艺得到发展,民间艺人在传承祖辈制陶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各种仿古陶器,多达1500余个品种,产品销往台湾、中东及欧美,在国外有4家专门销售仿古陶的办事处。2001年,韩家第十八代传人韩克胜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数量最多的仿古陶制品之最”称号。2009年,《盆罐村手工制陶技艺》被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韩克胜被批准为代表性传承人。
  (三)宁河评剧 早在18世纪,宁河就出现民间评剧艺人的演出身影,当时,宁河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唱莲花落谋生。莲花落是一种长期流行在冀东地区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评剧艺术在宁河迅速发展。宁河人喜欢评剧、爱唱评剧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宁河也因此成为评剧之乡。1950年,宁河艺新剧社正式成立,演员达到40名的规模。此间除演出传统戏,开始配合形势演出现代剧,如配合“镇反”运动演出《一贯道》,配合农业大生产运动演出《兄妹开荒》,配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演出《抗美援朝》《老母鸡》《父子争先》等剧目。1953年,河北省文教厅把艺新剧社列为全省9个重点评剧团之一。1954年6月,艺新剧社改称宁河县评剧团,此时农村普建乡村剧团数量达105个。1954—1958年,是宁河县评剧最兴盛的时期,有李筱舫、吴艳霞、李艳荣、王曼苓、花金香、马玉珍、陈娟娟等名角,演员阵容齐整,灯光布景先进。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解散,演员改行。1969年,从县城和各乡镇抽调一批民间文艺骨干配合当时的形势组成宣传队下乡,演出评剧《山鹰》等。1975年,自编自演的评剧《战斗堡垒》参加了天津市戏曲汇演。1977年,县评剧团恢复建制,排演评剧《夺印》《蝶恋花》,并恢复上演传统剧目。1978—1987年,排演《英台抗婚》《张羽煮海》《狸猫换太子》《凤还巢》等十余出大戏和《井台会》《三岔口》《打金枝》《闹严府》等折子戏。至1984年,剧团发展至70余人。
  宁河评剧在民间有广泛群众基础,如丰台、芦台、岳龙、苗庄、北淮淀、俵口、七里海、造甲城、潘庄等乡镇,许多家庭都有几代人能唱戏,是“家家爱听戏,人人能唱戏”的戏窝子。1982年后,民间艺人参加全国评剧票友大赛均获奖,如刘增柱、李曼、赵瑞荣等人。2008年,宁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评剧艺术(评剧)之乡。
  2009年,宁河评剧被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冯继祥被批准为代表性传承人。
  (四)芦台春酒传统酿造技艺 芦台春酒原名“德和老酒”,产于芦台镇。它的酿造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初年的“德和酒店”,因采用传统工艺和独特配方,其酿制的德和老酒品质好,成为当时学子、文人争相品饮的佳品,名声也远播京城。民国初期,大总统徐世昌品饮“德和老酒”之后,挥毫写下“宁邑才郎俊芦台烧酒香”评价。1662年后,德和酒虽经多次更名易主,但酿造工艺、生产技艺,倾注了几代酿酒师的心血,经过坚守、传承,才使这门独特的酿造工艺保留至今。新中国成立后,德和老酒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1972年,中国白酒专家周恒刚传承德和老酒酿制技艺,研制出第一代麸曲酱香型优质白酒芦台春。从而使德和老酒的酿造工艺朝着科学化、规范化迈进。芦台春酒被赞誉为“中国北方小茅台”,另有“南有茅台酒,北有芦台春”之说。2013年,《芦台春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市政府批准为天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李继齐、杨珍为解放后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
  (五)傅氏形意拳 傅氏形意拳由近代武坛巨擘形意大师傅长荣所创。傅长荣,字剑秋,号侠农,1880年出生于芦台镇曹庄村。自幼演习武功,曾师从尚汇川习少林宗法十年,并从申万霖习形意拳数载。1908年,投身形意拳大师李存义、八卦掌名家刘凤春等巨匠门下深造,其技艺日见精纯,功力独到。在继承了形意拳的真谛后,傅剑秋汲取少林、形意、八卦、太极等各门派武术于一炉,兼容并包,又自成体系。
  他练法源于河北,又不同于河北、山西和其他支派的技法,在形意门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高超技艺。在50余年武林生涯中,行走于沈阳、沧州、上海、无锡、杭州、天津等地并设馆收徒,广泛传播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少林拳,两次闯关东。其间,为扬中华国威,置生死度外,挫俄国力士,擂败日本武士小佐次郎。1926年,任张作霖侍卫长,东北军武术教官,教授张学良、张学成、韩光第、胡文通等东北军高级将领形意门武功。1929年,任上海警备区项致庄部队武术教官,无锡国术研究所总教练。傅剑秋的武德和技艺可谓名贯燕赵大地、大江南北,桃李满天下。现存的傅氏形意拳谱,对研究中国武术的发展和武术技法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3年,《傅氏形意拳》被市政府批准为天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傅占民为代表性传承人。
  (六)七里海河蟹面传统制作技艺 七里海河蟹面在清代曾盛极一时,并一直相传至今。制作讲究,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做法为:专用七里海的“紫蟹”,先去其壳、腮、脚,把蟹黄取出,然后把蟹白捣成肉汁,用肉汁把手擀面煮熟,再放入蟹黄。做好的河蟹面上面浮着一层蟹油,点缀着金色的蟹黄。2013年,《七里海河蟹面传统制作技艺》被市政府批准为天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于德良为代表性传承人。
  四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2009年,抢救、挖掘、整理历代民间传说63篇、民间故事55篇、民间谚语419条、歇后语85条、民间歌谣20篇、民谣5首、民间笑话22篇、传统民歌53首、传统民乐46首、民间舞蹈21种。搜集、整理了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木版年画、木雕、根雕、泥塑、剪纸;戏剧、传统医药、传统技艺、印染工艺等295个项目。2009年5月,批准为第一批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2年,《芦台春酒传统酿造技艺》《傅氏形意拳》《七里海河蟹面传统制作技艺》批准为第二批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芦台铸剑锻造技艺》《马二烧鸡》《旱船》《芦台盐母庙的传说》《七里海醉蟹》《七里海锅包干鱼》《贴饽饽熬小鱼》《七里海芦苇画》《葫芦雕》批准为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五章 广播 影视 报刊
  第一节广播
  一设施
  (一)宁河县人民广播站 1980年,重新架设县城至各公社标准广播专线,全长178.50杆千米;架设各公社至各村的广播线路,全长540千米,全县实现了县至乡、乡至村的覆盖全县的有线广播网络。1982年,宁河人民广播站大楼落成使用,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6平方米。新楼设有30平方米的机房1处,录音室、播音室各1间。1988年,增设50瓦调频发射机1部。1993年,增设300瓦调频发射机,发射频率99.80兆赫,自此,宁河人民广播站节目通过有线广播和无线调频两种形式传至全县22个乡镇。1998年,宁河县广播电视中心大楼落成使用,广播、录音室迁入新楼,面积30平方米,机房仍在老楼。2001年,广播机房迁入新楼,广播设备有华立HTF-6300调频发射机1台、GY-275扩音机4台、LY635录音机4台、SONY卡座2台、ZK-112型通用广播控制桌l台。2008年,实现电台节目的全自动播出。电台独立研发的《电台自动播出方法》软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在《中国专利网》上公示,获2008年天津市广播电视电影总局“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011年,宁河人民广播电台与天津广播电台合作,成为区县联盟广播中的一份子。每天16个小时转播区县联盟广播节目,早7点至8点、晚6点至7点两个节目段为该电视台自办节目。自办节目先后开办有《宁河新闻》《蓟运风景线》《农民科技》《我爱我车》《正惠健康时空》《早安998》《评书联播》等。2014年,与天津师范大学合作,开办《Thehotlife》《音乐不打烊》两档节目。电台工作人员在完成自办栏目的同时,配合区县联盟广播工作,为《联盟大视野》《科技大篷车》《玩转农家乐》《区县直通车》《城乡大流通》等栏目供稿。
  (二)乡镇广播站 1971年,南涧公社广播站第一个架设公社至各村的广播专线,后10年间,各公社先后架设广播专线540杆千米,至1982年基本实现了村村广播专线化。1976年地震后,天津市广播电视局为各公社装备GY275×2型扩音机1台,L601型录音机1台。1994年,因线路老化停止县城至各乡镇的有线广播传输,各乡镇利用调频接收县广播电台节目。2001年,配合县城芦台镇新华道道路改造,芦台镇也由有线广播改用调频形式传送广播电台节目。2003年,启动“全数字无线广播网”建设工程,实现村村通调频音箱广播。
  二节目
  (一)转播节目 宁河人民广播站从建立至2014年,一直坚持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津新闻》及农村节目。
  (二)自办节目 1982年《本县生活》更名为《宁河新闻》。后陆续增设《农业科技》《为听众服务》《学习节目》《新闻与文摘》等广播专题。1984年,对自办节目进行了全面调整,调整后的节目有《宁河新闻》《农村科学》《理论之窗》(后更名为《学理论、讲政策》)、《广播杂志》《生活之音》《信息与展望》。还有《乡镇联播》《周末文艺》《民兵生活》《广告服务》等常设节目,有时还安排各种临时性节目,如《法制宣传专题》《正党风专题》等。
  1989年,开辟《今日宁河》节目,这是一档主持人节目,由男女主持人对播,主要是介绍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反映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1994年更名为宁河人民广播电台后,对节目进行改版,撤掉《广播杂志》和《生活之音》节目,增加小型版块节目《空中大观园》,增设《家庭·生活·健康》《法制园地》《专题十分钟》等节目。此外,开辟《点播文艺》《戏曲园地》《欢乐的一刻钟》《评书连播》等文艺节目。2003年,宁河县无线调频广播开通,对电台节目进行全面改版,全天播出时间9小时,设置12个栏目。主要栏目有:《新闻资讯》每天播出,节目长度30分钟,内容包括宁河县时政,社会新闻及国内、国际最新要闻等;《空中媒介》每天播出,节目长度20分钟,主要为听众提供求职、求购、求租、求售等方面的信息;《祝您健康》每周一、三、五播出,每次30分钟,设有《健康专递》《专家门诊》《医苑写真》《优生优育》等子栏目;《宁河金土地》每周二、四播出,每次30分钟,设有《农业科技》《信息桥》《致富经》《百姓人家》《庄稼医院》等子栏目;《缤纷校园》每周六、日播出,节目长度30分钟,是面向学校和学生的自采、自编板块,反映学校生活,介绍共青团和青少年文明活动、科技活动及校园风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
  2006年,陆续推出《圆梦点歌台》《周末文艺》《宁河史话》《评书连播》《缤纷校园》《作品展示》《流行音乐》《开心10分》等栏目。同时,与县计生委合作制作《关爱女孩》专题节目;与县农业局联办《金土地》节目;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推出《苗情分析支招》专题节目。2008年
  大地震后,增加栏目,宣传报道各界群众心系灾区捐款场面;开设《迎奥运·树新风》栏目,营造奥运氛围;开办《戏曲欣赏》《百姓生活》《缤纷校园》《农民科技》《纪实60分钟》等栏目,贴近群众生活。2009年,开设《休闲艺苑》,让百姓参加娱乐节目,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示多方面的才艺。2010年,开设《健康方舟》和《音乐文学欣赏》,充分满足百姓各方面文化需求。2014年,开设《走基层》《身边感动》《记者调查》《群众路线》等专栏,《人口与健康》《宁河公安》《宁河质检》《就业保障》等多档合作类专题,坚持政策宣讲与地方特点、特色的有机融合,为职能部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搭建平台。
  (三)宁河新闻网2014年,宁河新闻网正式开通,成为新闻宣传的新平台、新窗口。网站设有13个板块,其中《宁河新闻》《新闻客厅》《特色活动》是3个视频版块,可以在网上收看宁河电视台前一天的节目以及宁河新闻中心开展宁河新闻网开通手机网站,通过手机登录宁河新闻网查看相关内容。
  第二节 电影放映
  1979年,电影管理站改为宁河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编制18人。1982年,是电影放映事业繁荣时期,农村电影放映队发展到186个,放映人员372人,年放映场次最高达9714场,观众936.9万人次。1985年,县电影公司经理杨臻获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颁发的荣誉证书和金质奖章。1989年,东棘坨乡放映员赵如然被评为“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先进工作者”。90年代中期,农村电影放映队解散。至2002年,人员合并至芦台大剧院。2007—2014年,开展电影“九进”(进乡村、进农户、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进工地、进广场、进敬老院)活动,使露天电影又回到了群众身边。
  第三节 电视
  一设施
  (一)差转台设施 1981年5月,成立宁河县电视差转台,台址设在芦台镇新华道24号。12月,差转台正式转播节目。购置2部50瓦差转机,1部差转机每天晚上18:30收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另一台差转机收转天津电视台节目。两部差转机轮换播出。差转机房设在1间30平方米的震后临建房,1982年,差转机房搬入新建的广播电视楼。1986年,购置1部1千瓦电视发射机,增开14频道,电视讯号基本覆盖全县。1987年,新建电视差转机房落成,设有播控室、维修室、休息室、储藏室等7个工作间。所有差转机、发射机、播控设备、监视墙等设备统一搬入差转机房。1989年,购置1千瓦电视发射机1部,增开20频道,用于发送宁河电视台自办节目。1992年,购置3千瓦电视发射机1部,1993年正式投入使用,用14频道发送宁河电视台节目,原来的1千瓦电视发射机做为备份机。20频道1千瓦电视发射机改为转播天津电视台第一套节目。
  (二)电视台设施 1984年,利用50瓦差转机和自制的信号切换器进行首次电视试播,当时没有录像机,采用直播方式,直播设备是天津电视台调拨的1部旧的四讯道黑白电视车。利用3部黑白摄像座机,3名摄像员操作,1名导演在车内切换讯道,1名播音员现场念解说词。1985年,购置单管彩色摄像机及3/4磁带编辑录放机。1989—1990年,购置摄像机2部、编辑机2部、特枝机1部。1995年,购置一体化摄像机2部,编辑机2套1/2磁带的设备,电视节目制播系统开始从3/4磁带向1/2磁带过渡。1996年,购置指标较高的一体化摄录机。1998年,投资85万元,购置模拟分量摄录编辑设备。2000年,购置索贝公司的非线性编辑系统。2001年12月,购置数字一体化摄录机3部。2004年,购置全固态分波3000瓦电视发射机1台。2005年,购置电视制播一体化视频工作站,在有线电视中开通宁河二套影视剧频道。2006年,购置全固态分米波3000瓦电视发射机1台,恢复20频道影视剧频道,每天播出近16个小时,购置制播一体化设备,实现新闻、专题硬盘播出。购置4台数字录像机,改版资讯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购置信号监测设备、维护设备。2007年,对电视演播厅进行改造,改造电视播出设备,完成《华彩乐园点歌》节目的硬盘播出,基本实现新闻、专题、广告、点歌节目的全硬盘播出。改造采、编、播设备,实现新闻、专题采录设备的数字化,开通局内办公网。2008年,购置1台3千米全固态电视发射机,改造电视制作、播出设备,实现宁河电视台的硬盘播出,对电台线路和制播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实现了电台节目的全自动播出。2009年,改造电视节目监控系统,实现电视节目监控、播出数字一体化,完成发射机房防雷系统建设工程及传输路线的改选,购置车载电台。2010年,购置网络化的播出设备;与天津中广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业务(CMMB),通过CMMB芯片可收到7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内容和5套广播节目,购置高清摄像设备,用于新闻节目的采录。2011年,对单位的变电器和配电室进行改造,建设专用配电室,同时安装80KWA的发电机,解决单位的用电安全问题和备用电源问题。2012年,单位购置了迪乐普的全套虚拟设备,并对三楼演播室进行升级改造,解决了原先新闻背景单一和平面背景的问题。2014年,耗资110万对原有的播出网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制作站点16个,播出服务器4个,媒资管理服务器1个,二级存储服务器1个,素材库服务器2个,存储服务器1个,媒体中心服务器1个。
  二节目
  (一)转播节目 1981年底,轮换差转中央电视台和天津电视台电视节目。1986年,转播天津电视台节目和电视教学节目,6频道改为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89年,转播天津电视台第一套电视节目。1995年2月,宁河有线电视网络开通,至1997年,有线电视网络内传输30套电视节目。2001年,转播节目达35套,其中包括宁河一套、宁河二套、宁河影视和2套互动点歌5套当地电视节目。
  (二)自办节目 1984年,宁河电视台首次试播,节目主要内容有:图片新闻、口播新闻、县领导讲话。1985年,开始试播电视新闻,每周制作一次,重播一次。1986年,成立宁河电视台,用14频道1千瓦电视发射机发射自办节目。自办节目最初只有《宁河新闻》,1992年增加了电视剧场。1994年,开设《华彩乐园一点播文艺》《霓虹夜幕》《五光十色》《文艺荟萃》等文艺节目。1997年后,陆续开设了新闻类专题节目,其中有《TV视线》《荧屏大视野》《田园交响曲》《党建专题》《反腐倡廉之声》《政协之窗》《五彩生活》等。1999—2001年,《宁河新闻》改为每周首播和重播各3次;周日为《一周要闻》,每次15分钟。2002年,《宁河新闻》由隔日新闻改为每日新闻,节目形式为现场新闻、记者目击报道、新闻特写、新闻故事、系列报道、跟踪报道、编后话、评论、述评、系列评论等。2002年,开设《荧屏大视野》,每周五首播,重播3次,每期20分钟。2003年防治“非典”时期,开设《同心协力,战胜“非典”》和《关注环境,挑战“非典”》栏目。2006年,推出读报节目《新视听》,每天晚20点播出,每周一、三、五首播,二、四、六重播;开设了新闻杂志类节目《荧屏纵横》,包涵《聚集三农》《健康视线》《警界前沿》《教育时空》《企业论谈录》《人在他乡》6个子栏目,每周二首播,每周四、六晚,每周一、三、五中午重播,节目定长15分钟。2007年,陆续开设《老片剧场》《欢乐剧场》《佳片影院》《星光剧场》《黄金剧场》《晚间剧场》《儿童影院》等,同时还推出“史海钩沉”“安全为天”等专题教育片。2008年,开设访谈类节目《百姓身边》。2010年,在新闻栏目中开设《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大干150天,打造魅力宁河》《三重工作进行时》《基层报道》《植树造林,绿化宁河》《心系三农》《设施农业在宁河》等子栏目。
  《TV视线》每周首播、重播各1次,每期15分钟左右,子栏目有:《聚焦宁河》(被誉为宁河的《焦点访谈》)《蓟运采风》《今日人物》《田园交响曲》每周首播、重播各1次,每期节目15分钟左右,内容包括农业实用技术、农民致富信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致富经、农家故事等。除以上栏目外,还与县委组织部合办《党建专题》,每周二播出1期;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合办《反腐倡廉之声》,每月播出1期;与县政协合办《政协之窗》,每月播出1期;与县消防大队合办《宁河消防》,每月播出1期。
  2014年,开设专题栏目有《走基层》《身边感动》《记者调查》《群众路线》等受到群众欢迎;开设合作栏目有《人口与健康》《宁河公安》《宁河质检》《就业保障》等搭建与群众密切联系平台。
  三新闻播出
  1986年7月28日(抗震10周年纪念日)播出系列报道《追忆7·28》10集。1988年,播出系列报道《田野上的跨越》8集。1989—2003年,在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播出系列报道《为党旗增辉》,宣传各行各业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党员。1990年,播出连续报道《我们的社会充满爱》。1994年,播出系列报道《不夜城拾萃》5篇。2001年,播出系列报道《加快发展实现新的跨越》28集。2003年,播出系列报道《“三重”工作巡视》,并配发了10篇评论。2005年,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宁河进行采访报道。2006年,制作13集电视系列新闻《追忆7·28》,同时,拍摄制作电视专题片《宁河从废墟中崛起》。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播发与抗震救灾有关节目80余条,报天津电视台播出2条;集中报道开展城市“牛皮癣”治理、“平安奥运,有序交通我参与”、打造绿色奥运社区活动等,播发新闻100余条。《百姓纪事》专栏播发新闻80余条。
  四专题报道
  1985年,拍摄第一部电视专题片《独立村在前进》。1986年,拍摄人物专题片《爱的赞歌》。1987年,制作第一部20分钟介绍养猪典型的专题片。1994—1995年,拍摄制作《3202水稻旱育稀植技术》《505棉花地膜覆盖技术》《奶山羊饲养管理技术》3部科技片,每部片长50分钟左右。1995年,拍摄制作30分钟专题片《洪水作证》。1996年,拍摄制作专题片《天津宁河欢迎您》。1998年,拍摄制作专题片《足迹》,全片8集共80分钟。2000年,拍摄制作专题片《风光秀丽七里海》,共分《烟波浩淼》《神奇世界》《鱼米之乡》《鸟的天堂》《人杰地灵》《美丽传说》6集,总长120分钟。后重新编制,浓缩成一部8分钟的专题,陆续在天津卫视频道和环渤海16个省市播出;制作4首赞美七里海的MTV(音乐电视)。2000年,拍摄制作《宁河人》,全片10集100分钟。2001年,拍摄制作13分钟电视评论《学生“恋网”令人忧》,获天津市广播电视学会一等奖、天津市好新闻一等奖。2001年,拍摄制作19分钟专题片《风雨情缘》,获天津市广播电视学会优秀节目二等奖。2002年,《TV视线》连续推出5期特别节目,涉及18位优秀村官,《当村官别怕吃亏》就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期节目。2004年,录制《闪光的青春》,分3集,介绍唐云洪、贾立明等县内十大杰出青年先进事迹。2006年,录制《新农村建设进行时》《希望的田野》《养殖铺平幸福路》等专题。2007年,录制《惠民工程暖民心》专题。2008年,录制的《设施农业在宁河》专题,分4个部分,时长50分钟,宣传“三个一”园区建设和“十个一”园区建设的经验做法。2009年,录制《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专题;录制专题《廉政清风吹沃土,民主和谐谱新篇》,介绍宁河县“5132工程”的实施情况,被市纪检委评为优秀专题片。2010年,录制专题《前进中的宁河经济》,时长20分钟,被天津电视台公共频道选中播出。2011年,举行“金芦杯”第一届主持人大赛暨颁奖晚会。2012年,举办“蓟运戏曲风”评剧票友大赛。2013年,举办首届《身边感动》宁河电视台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暨颁奖典礼。2014年,启动《记忆宁河》筹备、摄制工作。
  五电视网络
  (一)有线电视 1981年,差转电视台节目用的临时塔,采用折合振子的四层十字天线,结构为高30米的拉线塔。建新发射塔,可安装4个频道的发射天线。1986年,开始建卫星地面接收站。至2000年,建卫星地面接收站7座,分别为:7米、4.5米各1座,3.5米4座,1.8米1座。1994年,筹备宁河有线电视,前端及主干线设备主要采用美国Jerrold公司产品,分配网采用国产设备,带宽为550兆,传送频道为40个频道。是年,建立宁河有线电视台。干线及芦台镇复兴里小区试点分配网开始建设,架设有线电视网主干线1500米,小区线路1200米。至1995年春节前,200余户居民看到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的17套有线电视节目。1995年,芦台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全面开工,架设有线电视网主干线4500米,小区线路74900米,年底完成入户5000户,有线网传送17套节目。1996年,开通中央台加密频道,传送节目增至24套。1997年,有线电视用户为1.4万户,传送节目增至30套。2001年,天津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光缆干线接入宁河前端机房,传送12套电视节目和一套数据广播节目。宁河前端购入调制器及解调器,用光缆将有线电视信号传送到曹庄村和建新村,同时建设两村的电缆分配网,春节前将信号送到用户。是年,投入156万元,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2002年,投资252万元,对三部电视发射机进行更新;投资60万元,完成芦台至大辛58.8千米光纤主干线建设,带动开发区、廉庄子、宁河、东棘坨、赵本等乡镇有线电视发展。至2003年12月,宁河有线电视网的用户达到2.2万户,传送35套电视节目,县城芦台镇的居民有线电视入网率达92%。
  2003—2005年,投资400余万元,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投资13万元,开通贸易开发区的有线电视;投资10万元,架设县局至贵达宾馆有线电视主光缆;投资500余万元,对芦台、大北涧沽、七里海、北淮淀、俵口、造甲城6个乡镇建设了分配网,潘庄镇从政府大院到村架设光缆,因配合网络整合工作而未建设分配网。俵口乡、七里海镇、北淮淀乡南淮村和潘庄镇由乡镇政府牵头、个人投资建设,2005年整合过程中一并收购,接收乡镇用户6292户。是年。全县有线电视用户3.12万户。廉庄子、东棘坨、宁河、苗庄、板桥、丰台、岳龙7个乡镇的有线电视光缆未铺设。2009年,启动农网光缆“村村通”工程,完成有线电视光缆“村村通”工程,架设光缆373.4皮长公里。2014年,完成岳龙镇小阎村80户的小区有线电视分配网建设工程。至年底,因数字电视转换,全县有线模拟电视用户减少为1.1万户。
  (二)数字电视 2007年,县城光明小区启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是宁河第一个看数字电视节目居民小区。2008年,完成城区网络和芦台镇建新、曹庄、大陈、靳家庄、南崔和建国6个村街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转换数字电视1.52万户,建新村成为第一个数字电视村。2014年,开展农网“三化”工作,完成潘庄、七里海等9个乡镇111个村1.6万户和岳龙镇褚家庄村314户数字电视直转。完成芦台镇大王御史前村、大王御史北村、小王御史村、张二村4个村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新增城网数字电视用户1236户。至年底,天津广电网络宁河分公司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终端6.1万个。
  第四节 报刊
  2010年,《宁河商务》报在宁河县创刊,县商务委主办,报刊为内部资料型双周刊,主要版面刊登宁河县党、政、财、文等重要新闻。报刊设有文艺副刊,以发表精短诗歌、散文为主。至2014年,累计编辑发行106期,近210万字。
  第六章 档案 史志
  第一节 档案
  一机构
  1979年前县档案馆为县革委办公室内设机构。1983年,隶属县委办公室领导。1986年,县政府档案科建立,隶属县委、县政府领导,列入县政府序列,人员9人。1991年5月,县档案馆晋升市级二级馆。11月,县档案馆晋升为市一级馆。1993年,内设综合组、指导组、综合利用组和技术保护组。1995年,县政府档案科(馆)升级为县档案局(馆),内设办公室、综合科、指导科和管理科。1996年,县档案局、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为县委、县政府直属机构,县委管理。1997年,县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划归县档案局管理。2002年,赋予档案局行政职能,内设办公室、业务监督指导科、档案管理科、县志办公室。编制人员12人。2008年,县档案馆建立县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心,对外开放。2009年,县档案馆晋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2014年,内设办公室、指导科、管理科,工作人员14人。
  二档案馆库建设
  1987年9月,县档案馆新馆库动工兴建,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同时,购买原建行办公楼450平方米,1990年11月,正式搬入新址办公,地址光明路66号。2004年10月迁入芦台镇光华路南侧,面积1240平方米。2006年6月在此地建设1000平米的档案库房楼,2007年9月新建档案库房楼正式投入使用。至2014年,县档案馆总建筑面积2240平方米。
  三馆藏概况
  (一)档案80年代,馆藏档案单一,以文书档案为主。到1983年,馆藏档案19个全宗7267卷。1990年,馆藏档案57个全宗24209卷,其中文书档案23565卷,会计档案631卷,科技档案13卷,照片档案951张。2000年,馆藏档案95个全宗27657卷、声像档案112盘、照片档案4706张。至2014年,馆藏档案116个全宗12.81万卷、7.78万件,其中文书档案3.18万卷、7.78万件,专门档案9.63万卷;声像档案116盘;照片档案1.67万张;实物档案1147件。
  (二)资料 1979—1983年,馆藏资料36种1380册;2000年,馆藏资料14849册;至2014年,馆藏资料90余种16982册。。
  (三)档案检索、编研 到1987年编制检索工具10种146册;编制文件汇编4种13册。至2014年,编制检索工具1443册、专题卡片27779张、重要文件卡片3490张;编研成果主要有《大事记》《组织沿革》《全宗介绍》《档案基本知识100问》《宁河县历次重大历史事件辑录》《宁河县档案利用效果实例选编》《建国初期宁河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情况简介》《宁河县人民政府政策法规专题文件目录》《乡镇局机构建立与变更时间汇编》《宁河县自然灾害情况汇集》、《宁河县机构、干部、经济数字汇编》《宁河县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汇编》《宁河县与清河农场粮食土地问题专题资料》《宁河县国民经济基础数字汇编》《宁河县1976年地震纪实资料》《历任中共宁河县委书记、县长名录》《历史的记载,发展的宁河》《宁河县地理历史人文》画册等20余种,300余万字。
  四基本服务
  (一)接待查档 县档案馆设立档案阅览室、检索工具室等,为利用者提供便捷查档服务。1991—2014年,提供档案资料服务9.67万人次,调阅档案资料16.92万卷(册)。
  (二)现行文件与政府信息 2003年,县档案馆建立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收集1998—2003年可公开、非涉密、与宁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件364份,涉及全县的各方面的计划、规定、办法等,向社会开放。2004年,收集现行文件43件涉及18个职能部门。2005年,收集现行文件72件涉及20个职能部门。2006年,收集现行文件144件涉及17个职能部门。2007年,收集现行文件106件涉及12个职能部门。2008年,收集现行文件74件,涉及14个职能部门。是年,在农村、社区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宣传活动,为群众了解政策、办事程序以及维护权益等方面提供便利。至2014年,存储政府信息近2466件,满足群众获取政府公开信息的需求。2008年,在板桥镇和光明社区宣传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开展“红头文件”进社区活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民众,推动政务公开化。
  (三)服务经济 1991—2014年,编辑《宁河县档案利用效果实例选编》12辑,收录案例238件。档案间接创社会效益约5000万元。1995年,参加天津市第一次举办的档案创效益成果评选活动,经济效益8例,社会效益5例,获一、二、三等成果奖8例。2001年,天津市第四次档案创效益评比,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四)建设项目档案监管 2007年,出台《宁河县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依法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指导与验收工作。2007—2013年,验收重点建设档案项目127个,形成档案8000余卷。2008年,举办宁河县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咨询服务活动。2013年,在行政许可服务中心设置档案局窗口,进行政府投资项目联审服务,抽调专人负责档案专项验收审批。
  (五)开放档案 依据《档案法》相关规定,制定《宁河县档案馆开放档案的实施细则》,档案利用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1988年,县档案馆向社会开放第一批档案。至2014年,鉴定开放档案16批,涉及68个全宗单位,鉴定开放5540卷。编制开放档案目录,开放档案应用计算机检索。
  (六)家庭建档 2008年,在芦台镇光明小区、华翠小区、福康花园及幸福小区4个社区开展家庭建档工作。至2009年,建档500余户,评选示范户64户,形成收藏、家庭理财、医疗保健、工作成果、荣誉等几大类档案。内容有清朝年间的藏品,建国初期毕业证、结婚证,“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毛主席像章、“红宝书”,计划经济时期票证、集邮、相册等,时代烙印鲜明,记录建国60年来社会生活变化。2009年,在芦台镇光明社区举行“庆祝建国60周年宁河社会发展成就图片展暨家庭建档”巡回展启动仪式,群众500余人参加活动。选用608张图片,突出展示“城镇建设”“民居变迁”“农业、农村、农民”“服饰文化”等新旧变化。家庭档案展示“时代缩影”“成长记忆”“票据维权”“名人专版——根雕大师张宗泽”和“珍品收藏”等相关内容。
  (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8年,投资4万元,规划建设教育展厅和馆藏精品室,展品有历史档案(房地契约)、土地房屋确权发证、名人档案、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圣旨、族谱、市级以上授予的奖旗、奖状、印章,录音录像等130件。2009年,县档案馆被县委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档案资源建设
  (一)档案接收 1989年,县档案馆开始向县直局机关开展档案接收工作。1991年,接收撤销单位农林局文书档案21卷。接收县人武部复员退伍军人档案7910卷。大辛乡移交落实政策档案78卷。接收董庄乡落实政策档案29卷,接收人武部1986年以前的文书档案109卷。1992年,任凤乡东移民村养鸡专业户移交(代管)名人档案8册。接收名人档案163卷。2005年,接收芦台镇福康花园、顺驰小区、顺兴小区3个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档案近140卷。2007年,接收企业改制档案209卷。2008年,接收整理兵役档案1633卷。接收建设项目档案147卷。2009年,接收建设项目档案238卷,接收婚姻档案2.22万卷。2014年,接收档案1.14万卷641张。其中,公证档案8098卷、纪检监察业务档案3122卷、会计档案126卷、小康办档案30卷、照片档案641张,装订检索工具案卷目录、案卷文件目录11本。
  (二)档案征集 1991年,征集全国科技致富养鱼专家金万昆及全国“三八”红旗手养鸡专业户名人档案175卷。1996年,征集收集旧印章646枚,图书资料70册及市级以上领导留言、题词和省市级以上授予的奖旗、奖牌、奖状。1999年,收集征集档案资料149份,照片458张。2002年,征集土地局保存的1975年芦台镇全景图(翻拍)。2008—2010年,赴南京、广州、石家庄、唐山、玉田、丰润以及天津市档案馆、南开大学、烈士陵园等处征集于方舟烈士档案资料,征集11盒(袋)374件(册)。主要有于方舟参加国民党“一大”时场景、组织天津五四爱国运动、创建天津地区党组织以及“玉田暴动”等生平主要活动的文字、照片及实物材料。2009年,征集七里海档案1150件。2013年,举办李恩宝将军档案捐赠仪式,将256件珍贵档案征集进馆;征集抢救兵工专家俞濯之档案189件。2014年,征集爱国将领李兴中档案147件,照片179张;抢救乾隆版《宁河县志》并完成仿真复制。
  (三)国家重点档案抢救项目 2008年,《于方舟烈士档案抢救项目》结项。2009年,《七里海湿地重要历史档案抢救项目》基本结项。2010年,《李恩宝将军档案抢救项目》获国家档案局批准立项。2013年,清初良相杜立德、汉语拼音创始人王照的档案资料抢救项目获国家档案局批准立项。2014年,爱国将领王锡朋档案征集抢救项目、道教名寺天尊阁档案征集抢救项目、清朝大学士杜立德档案征集抢救项目批准立项。
  六档案信息化
  (一)档案目录信息化 2002年,制定《宁河县档案目录信息中心管理办法》,启动档案目录信息中心建设,录入兵役档案、婚姻档案及重点全宗(县委、县政府)档案文件级12万余条。2003年,录入24个全宗文件级目录89769条。累计录入20万条,占馆藏档案的60%。2004年,录入条目8.28万条,总量33万条,馆藏档案检索至文件级。2006年,对72个全宗单位的档案7191卷,实现案卷级、文件级目录检索。2008年,录入婚姻档案条目56725条、兵役档案1633条、资料条目4318条,完成数据转换与汇总工作。2009年,录入资料目录1.6万条。2010年,录入结婚档案18828条。至2014年,机读条目76万余条,建立全文数据库11个,目录数据库224个。
  (二)档案全文数据库 2009年,开展民生档案及重点全宗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扫描县委、县政府档案2563卷、兵役档案9542卷、婚姻档案2563卷。是年,馆藏照片档案全文数据库建立。至2010年,档案全文数字转换3万余卷,全文数字化110余万页。2014年,争取市财政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完成婚姻档案、退伍军人档案、县委全宗、部分政府全宗文书档案全文数字化扫描30万页,累计完成330万页。
  七档案法制建设
  (一)执法检查 至2010年,县档案行政执法合格单位240个。其中,一级立档单位106个,二级立档单位134个,均取得天津市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合格证书。分别在公安、信用联社、教育、卫生等7个系统开展执法联查工作。2014年,对全县执法合格满3年的58个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二)达标升级 1995年,县开展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升级工作。至2005年底,该项工作结束。全县有27个单位达到天津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标准,4个单位达到二级标准,50个单位达到三级标准。开展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升级工作,提升了全县基层单位档案管理水平。2014年,全县立档单位中243家档案执法工作达到天津市合格单位。其中,一级立档单位109家,二级立档单位134家。
  第二节 地方志编纂
  一机构
  宁河县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县志办)成立于1985年,属县政府办管理,工作人员7人。1991年《宁河县志》出版发行后,工作人员陆续调至其他单位。1997年,县志办划归县档案局,与档案局合署办公。2002年,县志办核定为档案局科室,核定编制2人。2008年,启动县志续修工作。2010年,借调、聘任8人协助工作。2011年,天津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恢复建立宁河县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隶属县政府办公室管理,县属副局级全额事业单位。2014年,工作人员8人。
  二地方志编修
  (一)县志 1985年,成立宁河县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至1987年,完成清光绪版《宁河县志》译注稿,出版《宁河县志译注》,74万字。1991年,新中国成立后首部《宁河县志》历经六载出版发行,这是宁河县历史上第四次修志。全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30编)及卷末等组成,120万字,插页5张,以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时代气息,真实记录宁河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情况。2008年底,启动《宁河县志》第二轮编修。2010年,召开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动员大会,正式启动《宁河县志(1979—2014)》编纂。是年,启动完成篇目框架编写,编制发放《修志辅导手册》。对全县供稿单位主笔培训。收集资料1000余万字,图片1.5万余幅。2014年,《宁河县志(1979—2014)》三稿打印,形成讨论稿,约110万字,随文图片200张。
  (二)专业志 1996年,出版《天津水利志·卷四·宁河县水利志》。1998年,出版《宁河检察志(1952—1997)》;出版《天津市地名志·宁河县》。2002年,出版《宁河政协志(1949—2002)》。2009年,《宁河县水务志》启动编修。2006年,《宁河县军事志(战国时期—2005)》启动编修,2011年出版,全书100万字,图409幅,表100张。2010年,出版《宁河县医院院志(1950—2010)》。2012年11月,出版《宁河县水务志(1994—2010)》。
  三年鉴编撰
  1995年始,县统计局每年均编写《宁河县统计年鉴》。2000年始,为《天津区县年鉴》提供宁河县资料。2009年,《宁河年鉴(2009)》创刊出版发行。其后,每年均单独编辑出版。至2014年,出版发行6卷,全面记述宁河县各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四地情资料整理
  1987年,出版《宁河县公路交通史》,记述秦汉以来至1985年宁河县道路交通发展历史。1990年,《宁河县供销合作社史料》出版发行,全书约8万字。1992年,出版《宁河县土地资源》。2010—2014年,宁河地方志丛书史料《古代巨泽七里海》《清初良相杜立德》《七里海墨韵龙马精神》《清代翰林书法家戴彬元》《清代侍郎廉兆纶》编审出版。
  第三节 党史编研
  一机构
  1991年,建立宁河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规格为县属局级。1996年,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改称为县委党史研究室,单位性质由行政改为事业单位,归县委办公室管理。1997年,编制4人。2014年,工作人员4人。
  二编研成果
  1983年,编写《宁河革命史》,至1989年出版。1994年,编写《蓟运河畔浩气歌》,至1995年出版。1997年,为天津电视台专题片《先驱者之歌》第11集《津门之光——于方舟》撰写脚本。1999年,为《人民英雄大典》供稿。《天津革命青年领袖之一卢绍亭烈士》《天津地方党、团组织创建者于方舟烈士》和《铁路工人运动领袖康景星烈士》皆入选。
  2000年,为《今晚报》(宁河专版)供稿《全民动员支持平津战役》《苗庄伏击战打得敌人心胆寒》《在冀东大暴动中奋起抗日》《于方舟》《陈荻》和《寒松》6篇。2002年,编写中国共产党天津历史资料丛书《奋斗的历程(1949—1956)》宁河县卷,至2004年出版。2003年,为《天津市委志》提供资料,介绍宁河县委自1949年10月至2001年12月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沿革、领导人名录及历次党代表大会的基本情况。是年,完成《宁河县党史大事记(1949—1990)》的编写工作。
  2004年,编写中国共产党天津历史资料丛书《奋斗的历程(1956—1966)》宁河县卷,至2006年6月出版。2004—2010年,为《中共天津大事述要》供稿7篇,提供照片7张。2007年,编写中国共产党天津历史资料丛书《奋斗的历程(1966—1978)》宁河县卷,至2009年出版。2008年,为《天津人眼中的改革开放》一书供稿(访谈录)2篇,3万余字。2009年,编写《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宁河历史(1948—2010)》,至2010年初稿编写完成。2009—2010年,完成宁河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
  2010—2011年,与县关工委合作,编辑出版《战斗的岁月》一书。2011年,编写中国共产党天津历史资料丛书《奋斗的历程(1978—1992)》宁河县卷,至2013年出版。2013—2014年,为《中共天津工作》供稿4篇。
  三党史宣传
  2007年,为《于方舟》专题片提供“于方舟年谱”等资料。2008年,与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大型图片展。是年,征集论文15篇,其中2篇在天津市党史研究室征文活动评奖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2009年,与宣传部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宁河县第二届七里海文化艺术节——“邮政杯”祖国在我心中知识竞赛活动。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播放纪录片《津门之光——于方舟》,在全县中小学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览。是年,展开革命遗址普查,至2010年完成。2010年,与县档案局联合在芦台一中教育基地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图片展活动,千余师生参加。开通宁河党史网,搭建党史宣教网络平台。2011年,联合录制党史知识宣传片,分四期,于每周五在宁河电视台播出。2012年,以县工会刊物《宁河工讯》为载体,设立党史宣传专栏。2013年,推进党史资料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向县委党校、芦台一中及华翠社区等党支部赠送《中共天津历史(区县版)》《中国共产党天津历史图鉴》等历史丛书。2014年,与县新闻中心联手共同制作《新闻会客厅》特别节目——“红色宁河”纪念建党93周年访谈录,在宁河电视台播放。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