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诗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036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古诗赋
分类号: I227
页数: 6
页码: 115-120
摘要: 本节记述了天津市宁河县七里海自然保护区的古诗赋,其中包括了七里烟波、七里海赋、七里海记、好大的一片七里海等。
关键词: 七里海 古诗赋 宁河县

内容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墨客歌咏七里海的美丽风光,留下大量诗文歌赋。兹择清代部分优秀作品以飨:
  七里烟波
  县令 关廷牧 南海人
  苍茫千顷总澄泓,吐纳川流海作名。
  烟雾蒙蒙时雨过,澄澜渺渺舞风轻。
  光摇碧涨龙蛇动,影倒青天日月行。
  遥看夕阳云水际,打鱼船过浪头生。
  七里烟波
  李念祖 邑庠
  汪洋巨漫海之滨,似海名传海已真。
  百道河沽秋水至,烟波七里浩无垠。
  七里烟波
  翟文台 邑人
  非海偏名海,波涛纵大观。
  渔村环水聚,蟹舍绕流寒。
  斜照随帆转,长天倒影看。
  笑他蓑笠客,身世一渔竿。
  七里烟波
  举人 余炳 褚暨人
  巨浸浑无际,争传七里名。
  波光涵上下,烟霭渺纵横。
  阡陌滋培广,河沽翕受宏。
  为传秋水至,不觉望洋惊。
  七里海赋(节选)
  举人 冯城 南海人
  伊水德之灵长,运自然之妙有。流而为江河,蓄而为泽薮。洸洋自恣,或水击三千;芥蒂不存,或胸吞八九。兼包造物之权,喷薄才人之口。湎雄风於朔漠,浪拍渠梁;穷远目於荒原,气蒸畿右。非湖非渚,略仍七里之称;为浍为川,实总众渠之首。故以海而为名,宜其广而能受也。
  乃瞻形势,爰溯穷荒。洪涛漠漠,巨浸堂堂。渺弥地轴,浡潏天纲。据坎源之正位,览兑泽之回翔。喷喝通乎四野,泱漭溢乎中央。於廓何年?远擘九州之派;委输不尽,长居百谷之王。
  当大雨之时行,遥添浩渺;合细流之屈注,倍极汪洋。虽约循具畔岸,终难得而测量。於是灌海通波,引流赴渎。辟彼沮洳,荫兹原陆。曲里后海缘其隈,淮淀宁沽滨其足。旋折则浦溆潺湲,渟浤则泃淋交属。堪火耨而水耕,兼沟荡而潴蓄。紫澜秋涨,归其壑者不忧泛滥之灾;碧港潮平,播为河者更作提封之沃。岂特决之使道,冲风与骇浪同安;抑且生也无涯,百产偕四时并育。
  故其为物也,则有:元鸐、白鹭、鸿雁、凫鹥、鴽鹅、鵁鹳、鸧鸹、鸬鹚。朝发河海,夕宿江湄。随波澹淡,唼藻游嬉。鳣鲔依蒲而瀺灂;蛟虬跋浪以夔跜。纵鲸鲵于沆漾;跃鲮鲤於涟漪。鼓匼窟而掉尾,乘迅澓以扬鬐。鼋鼍鱼鳖之乡,延缘澶漫;芦苇蒹葭之渚,蓊蔚参差。鳞翮飞潜,包洛空濛之域;菹丛绵邈,纷敷云汉之涯。登白蘋兮骋望,乃宛在乎中坻。
  乱曰:积水滔滔,草莽莽兮。巨野横溢,气激荡兮。旱乾潦溃,随消长兮。下为污泽,庶得养兮。左右游波,平如掌兮。原泉灌注,任深广兮。群沽湮淤,资涤荡兮。报垦增赋,策终枉兮。秋水时至,遭沉泱兮。因势利导,演膏壤兮。
  以上诗赋皆选自清光绪版《宁河县志》。
  附4-1:当代七里海的散文和歌曲
  七里海记
  唐绍忠
  初夏,雨霁风和,凉爽有余,小荷才露尖尖角,新苇初放俊俊容。我来到天津宁河七里海湿地,这个让我身移心动的地方。喧嚣躁乱为之一扫,远心古意为之归来。吾始知,不启车舆,不知天下之大;不迁步履,不知家乡之美。自然就在足下,造化皆润目前。望水波而兴叹,听鸥鸣而情牵。于是心吟海赋,笔走河谣。
  自天津城区,东北行30公里,有一汪洋水淀,乃七里海也。《水经注》称之“雍奴薮”,清《畿辅》谓之“七里海”。其幅员近百公里,堪称泽国,北方之云梦也。据考五千年前,是为海岸。有出土12米之巨大鲸骨证焉,有出土近半米之长牡蛎壳证焉,此实证也。又有窈窕之说:一言此域出水怪,其怒可兴风雨,其害可吞家园,今之所谓鲸鱼也。又言此域出瑞兽,独角金甲,四蹄腾跃,祥瑞人间,震慑妖邪,今之所谓麒麟也。麒麟以降水怪,致使莽泽清和,百姓不复惊扰。民歌瑞兽,此地遂称“麒麟海”也。“麒麟”——“七里”,俗言俗传,久语久变,日久天长,音转而为“七里海”也。此乃“七里海”之因变由来,虽为传说,堪备一据,可待来日考证,其说不可不存也。
  当下风气,倡游。即大游之时也,狂游之时也,海游之时也,热游之时也。华夏名胜,九州山川,游者俯瞰,急登遑顾,其意匆忙纷扰,不可一尽。于是有谓:黄山以云胜,庐山以瀑佳,峨眉取其葱茏,华岳标在峻险。但,有几人曲径通幽、花明柳暗,知我天津宝地、宁河古岸,有一七里海也!此所谓“汉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游七里海,谓之不知何以为游;不观七里海,谓之不知何以为景;不到七里海,谓之不知何以为仙境也。七里海一至,他景皆小,始知自古至今,何所谓“观止”也。
  七里海之游,一在水,一在鸟,终归于芦。
  八百米亲水走廊,称之为观海廊、观芦廊,看水看鸟看芦荡。凭栏亲水,风水盈胸,水波溅溅,风流习习,人似在帆下舟中,仿佛与日俱进,与鸟共翔也。收一天晴空,揽万顷碧水,远眺青芦落落,光影粼粼,芦在水中,水托芦起。初夏,苇芦尚嫩,恍若巫山女媚,浴身瑶池;洛水神娇,曼步琼波。凌起则裙飘袂举,微侧则衣软裳糅;依水似仙卧海榻,横天若佛睡云床。水也芦也,芦矣水矣;不知芦靠水生,抑或水靠芦养,苍茫一片,清脆浩渺,波起波伏,光映光掩,又恍若蜃宇海市,幻变无穷,此乃七里海之大观也。
  芦锥破冰于早春,苇条凌风于初夏;叶经雨而宽厚,枝随风而劲长(读音:肠)。逢时雄起,参差错落,粗服乱头;苍莽于水泽,威武于天下。此时,乘一叶扁舟,入茫茫水淀,河汊沟渠,纵横错交;芦丛苇滩,星罗棋布。橹之所行,楫之所触,总有“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的奇遇。春有白天鹅、丹顶鹤,洒然而至;夏有海鸬鹚、大苇莺,出入芦丛。群鸥时起时落,鸳鸯形影相随。千只精灵起苇中,若杂花生树;万点翎羽掠水面,似锦鳞腾空。鸭雁久伏,鹰隼偶至,浓彩重墨,淡写轻描;七里海群禽竞自由,七里海众鸟大画图。水为素卷,鸟作精灵,苇是灵魂也。无苇则水孤鸟单,魂魄顿失;有苇则相得益彰,美中增美;七里海之美无尽藏也。吾观芦以神往,吾观芦以心驰,吾观芦以品众生,吾观芦以思己命;不由长啸短歌,慷慨赋谣:
  虽不参天,决然入地;不是大树,堪称劲草。无浮萍之阴柔,随风飘转;有沉竹之阳刚,盘定守节。生于泥水之中,挺立风浪之上。春夏无花,不与世争宠望;秋冬秀穗,甘与天待岁寒。芦管作笛,引征人以望乡;苇叶为粽,忧家国以思原。天兮地兮,古兮今兮;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说明:作者为中国诗歌协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天津诗社顾问。
  选自《绿色明珠七里海》
  好大的一片七里海
  (女独)
  朱胜民词
  石瑞生曲
  说明:词作者为天津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天津文联创作室主任;曲作者为天津市群众艺术馆退休干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天津音协理事。
  芦花情
  包以璐词
  邓保信曲
  说明:词作者为滨海新区汉沽人,天津市音乐文学协会秘书长;曲作者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天津音协理事。
  欢迎你到七里海
  (女独)
  孙志 利词
  张增荣 刘广玲曲
  说明:词曲作者均为宁河县文化局干部。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七里烟波
相关作品
七里海记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