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牡蛎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0317
颗粒名称: 一牡蛎滩
分类号: K928.7
页数: 1
页码: 1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牡蛎滩是全新世以来海陆变迁的产物,生长于特定海湾、泻湖环境,其堆积体是由长重牡蛎和近江重牡蛎的生物遗骸形成。在宁河县发现了牡蛎堆积,其中俵口乡、北淮淀乡、东棘坨镇等地最为丰富。这些牡蛎的个体硕大,壳体坚硬,形成了壮观的牡蛎礁。牡蛎滩的厚度可达到5-7米,形成了数百米长的堤坝。通过碳14测定,发现北淮淀乡出土的长牡蛎可追溯到战国时代的2000多年前。
关键词: 牡蛎滩 自然遗迹 宁河县

内容

牡蛎滩是全新世以来海陆变迁的产物,在特定海湾、泻湖环境下形成,生长于潮间带、潮下带的半咸水泻湖——河口环境长重牡蛎和近江重牡蛎生物遗骸的堆积体。
  长牡蛎,俗称千层蛤,又称蚝。大者一尺多,互相粘结成块,坚硬如石,故称牡蛎礁。宁河县发现的牡蛎堆积,以县南部为多,中部次之。其中,俵口乡、北淮淀乡、东棘坨镇等地最丰富。俵口牡蛎滩,牡蛎个体硕大,壳体长一般40厘米左右,最长的60厘米,一般宽10~15厘米,厚5~8厘米,最厚10厘米,一般牡蛎壳有20余层,多者40~50层。一般埋藏地下2~3米处。如此大的牡蛎,在西太平洋滨海湿地极其罕见。牡蛎层厚达5~7米,形成数百米长、五六米宽的堤坝,规模壮观,保存完好。和俵口牡蛎滩相邻的北淮淀乡出土的长牡蛎,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14测定年代为2443±85年。说明该地区曾是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的河口所在,《宁河县志》(清光绪本)载有蚝山、蛤山说。
  《宁河县志》(清乾隆本)还载有题为“蚝山”的诗文。诗云:“种别龙宫结体灵,盘根水底峙山形。胚胎已孕河光白,荦确犹含海气青。日上斜烘房密栗,风回微拂浪清冷。截流万古疑为柱,谁转层峣入北溟?”
  天津发现的牡蛎滩,大体分为4道,有两道在七里海。俵口乡规模最大,形成于距今7000—2000年;其次是北淮·淀乡,形成于距今3800—2400年。另两道基本是零散分布。一道在七里海北部边缘,卫星河西端史庄子—姜庄子一线,形成于距今6000—5000年;一道在宝坻南部的古自洼—东老口扬水站—黄庄一线,形成于距今6700—6600年。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