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0221
颗粒名称: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分类号: X21
页数: 32
页码: 53-84
摘要: 本编记述了天津市宁河县1979年—2014年的自然环境发展情况,其中包含
关键词: 天津市 宁河县 自然环境

内容

宁河地域滨海。地貌为冲击、海积型平原,具有洼地特征,拥有泻湖七里海。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呈季节性分布,年际变化大,多年雨水丰沛,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壤养分中等,适合水稻种植。域内动植物资源丰富,七里海成为各种鸟类栖息和多种珍贵植物生长地。
  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尤以水灾最为频繁,且多有水旱连灾特点,对农作物和人畜居所构成威胁。地震多发,但成灾较少。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兴修水利,改土治碱,实施各种措施保护自然景观和资源,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宁河成为北方景色秀丽富庶的宜居地区。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第一节 地质
  一海陆变迁
  距今8.5亿年前,宁河地区为广阔浅海的一部分。约8亿年前,宁河及整个天津地区上升隆起。约6亿年前,为陆地环境。约4.6亿年前,为海洋占优势环境。后地区大面积整体抬升,普遍处于陆地环境。距今3亿多年前,地域重新下沉,海水侵入低洼地区,形成石炭一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一直到新生代第四纪早期,宁河地区为陆地环境。到新生代时期,地域大幅度强裂下沉。到第四纪中更新世渤海形成以后,遭遇多次海浸。
  距今最近一次“天津海浸”(距今7500—5500年前),黄海海水由渤海登陆内浸。约距今5500年,“天津海浸”开始后退。在海退成陆过程中,形成境内三道古海岸线遗迹——贝壳堆积。约4000年前,境内由大龙湾、史家庄、姜家庄、东棘坨、后大安、高景、田庄坨、张子铺一带已露出海底成陆,形成第一道贝壳堆积;约3400年前,从北辰区东堤头,经县境赵温、造甲城、西塘坨、大海北、桐城、俵口、岭头、马鞍子、苗枣、小茄庄至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大吴庄一带,海岸线在此稳定约1000年,形成第二道贝壳堆积。约2020年前,海岸线向东南迁移。由永定新河起,经南淮淀、北淮淀、小八亩坨、南涧沽、董庄、芦台、阎庄、裴庄一带,生成新贝壳堆积。考古年龄约距今700年,海岸线又东移至蛏头沽、北塘、塘沽一带,海岸线基本稳定下来,形成今日海陆分布形势。
  据地质及考古研究,黄河泥沙堆积是宁河地区成陆的重要原因。“公元前602年迁走的商周黄河,在此入海数百年,在河口附近留下可观的沉积物,这就是覆盖在全新世海积层上的黄土层”“宁河县南部可达1~2米,到宁河县中部田庄坨减薄为0.5米”“在早期黄土层下,有一层包含有芦苇等腐植质的黑色粘土,一般距地表3~4米,接近海拔零点,下面却是全新世海相沉积。黑色粘土厚度多在30厘米左右,麇鹿等野生动物遗骸即出土于这层土中,这是在全新世海浸后的最早地面。上覆黄土的年代,由宁河县俵口的地层叠压得知,晚于距今3810±85年(牡蛎堆积),早于春秋晚期(古文化遗址),这正是商周黄河在此入海的时间”。[据《从考古学资料看天津平原发展的曲折历程》]黄河泥沙沉积与渤海潮流的共同作用,形成宁河地区的陆地。
  在天津地区面积大于40平方米的24个牡蛎滩分布中,宁河有16个,分别为:张老仁庄、史家庄、姜家庄、卫星河、孟营、大吴庄、裴庄、芦台闸口、董庄、大尹庄、桐城、大海北、俵口、曾口河、官地、北淮淀。面积最大牡蛎滩位于宁河县东棘坨镇史家庄至姜家庄之间河道中,长1000米,主要在两个村子泵站间730米长河道中富集,其北630米机井中,其南100米挖坑中也见牡蛎滩。最厚者见于裴庄剖面,厚度大于5米。
  二地层
  (一)新生界第四纪地层分布在境内全部地区。
  全新统 底板埋深为15~25米,境内北部薄,南部厚。下段以浅黄、浅黄绿色粉砂质粘土为主,中段为灰黑、灰黄色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上段为黄色粉砂、粘土质粉砂。南部以海积为主。
  上更新 统底板埋深在55~75米不等,岩性多为棕黄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南部多夹浅褐灰、灰黑色粉砂质粘土,北部多夹粉、细沙层。南部以冲积为主,夹一些海积、冲海积地层。
  中更新 统底板埋深在149~188米不等,下部以黄色、浅灰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和中细砂层为主,上部为灰黄色、灰褐色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但多砂层。
  下更新统 底板埋深在301~460米不等,假整合覆于第三纪紫褐色、浅棕色泥岩、砂岩、砾岩之上,北部地区以棕褐色、粉黄色粘土含卵砾石和中粘砂、中细砂夹卵砾石为主,南部以浅棕褐色、锈黄色粘土质粉砂、粉沙质粘土为主,可见砂层,少见卵砾石。自距今248—73万年间,宁河依次经历冷偏湿—温偏干—冷偏湿气候变化过程。
  (二)中生界侏罗系地层 主要分布在芦台及芦台西南方向一带。
  上统 地层厚度3300米。主要岩性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砾岩。
  中统 地层厚度3000米。主要岩性:中酸性火山岩。夹砂层、泥岩、砾岩并含煤线。
  下统 地层厚度1928米。主要岩性:玄武岩、砂岩泥岩、夹砾岩,局部含可采煤层。
  (三)古生界奥陶系地层 主要分布在芦台附近一带。
  中统马家沟组。地层厚度113米。主要岩性:灰岩及白云质灰岩。有古生物亚米角石、链角石、随足类及三叶虫等化石。
  (四)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地层 主要分布在县东北部一带。
  井尔峪组 地层厚度203米。上为灰绿、蛋青色含白云质灰岩,下为紫红质岩、细砂岩、粉砂岩、砾岩。
  下马岭组 地层厚度168米。绿色质岩、灰黑色砂岩、粉细和粗砂岩、底砾岩和粗砂岩。此地层富含古植物,种类繁多。
  三构造
  境内地质构造体系处于燕山纬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交接部位。按三级构造单元划分,分属于东西构造体系的唐山隆起,和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沧县隆起、黄骅拗陷三个地质构造区。每个地质构造区又有次一级的凸起和凹陷,如东北向构造带的潘庄断裂、潘庄凸起、蓟运河断裂、北塘凹陷等。它直接控制和影响境内第四纪地层的分布厚度(隆起部位小于550米,凹陷地区大于600米)、粒度及其地质和水文地质结构。境内河流所携带的泥沙,是构成宁河县第四纪沉积物质的主要来源。各条河流均有自己相应的沉积范围。由于振荡式的不均匀沉降,各河系之间经常处于横河摆动和互相侵奔状态下,因此造成沉积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复杂变化,和垂直方向上的多层韵律结构。第四纪以来巨厚沉积物,都具有当时沉积环境烙印。现代构造运动,表现出地壳上升、下降、断层稳态滑动及快速破裂,因此地震活动频繁。
  第二节 地貌
  一地貌类型
  (一)冲积平原 主要分布在潘庄镇、高景、宁河镇一线以北一带。大体在大贾乡、东棘坨乡、赵本乡、大辛乡、宁河镇、丰台镇、岳龙乡、后棘坨乡、小李乡、板桥乡(区划调整前名称,下同)等地区。北部为还乡河、蓟运河冲积而成;中部为潮白河、蓟运河冲积而成。处于洪积、冲积倾斜平原以南,海积平原以西的地区,为海河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微微倾斜,地面坡度为1/5000~1/10000。组成物质为砂质粘土和粘质。
  (二)海积冲积平原 主要分布在潘庄镇、高景、宁河镇、北仓一线以南,南运河以东,汉沽以西一带。是第四纪以来海洋和河流相互作用的地区,平原下面为海相、湖相与海陆交互相沉积层。该地区地面组成物质以砂质粘土为主。海拔低,均在4米以下。地面坡度在1/5000左右。贝壳堆积与古泻湖洼淀及众多坑塘等,打破了平原单调的形态。
  (三)主要洼地特征七里海为古泻湖类型,位于县西部,面积约153.2平方千米。洼底高程1.7~1.9米。该洼地沉积物为粉砂和含淤泥质粘土粉砂,土壤以湿潮土为主。
  二地貌特征
  县境地貌处于冲积平原前缘和海积冲积平原交错地带。地势总轮廓是:中东部最高,在东棘坨镇前大安、后大安一带,高程约为4.0米(大沽标高);西南七里海处最低,高程约为1.7~1.9米;一般地面高程为2.0~3.0米。全境平原低平,由北向南微微倾斜,地面坡度为1/5000~1/10000,在国内和世界上少有。平坦的平原上,存在着高地间有低地,或低地间杂存局部高地现象,使地表呈波状起伏和形态多样的微地貌类型。境内处于“九河下梢”,自然河道、人工河道、排灌渠道,经纬交织,密如蛛网。因流经县境河流多属“地上河”,又因地势低平坡缓,河流多弓形河曲故道,与棋布的洼淀苇塘相通,呈现出“北国江南”“水乡泽国”的大自然原始风貌。古海岸线遗迹——贝壳堆积。大致沿现代渤海湾东北向西南岸走向,呈弧形延伸,平行排列,相间分布。贝壳堆积一般高出地面1~4米,上面村庄众多,为滨海盐土平原奇观。
  第二章 气候 物候
  第一节 气候
  一四季特征
  (一)春季(3—5月) 风多雨少,气温回升快,冷暖多变。3月初,蒙古高压开始减弱,副高压逐渐加强。3月初,气暖稳定通过0℃。3月下旬,气温稳定通过5℃。4月中旬,稳定通过12℃。4月初,终霜日结束。春季虽然冷暖气流交替频繁,但暖湿气流势力不强,故风大、雨少、晴天多、蒸汽量大。大风平均10天出现1次,为全年风数最多的季节,蒸发量302.30毫米,占全年34%,形成春旱;降水量73.10毫米,占全年雨量13.0%;日照可达722.80小时,为全年日照最多季节。
  (二)夏季(6—8月) 高温、高湿、降水集中。夏季受副高压北上西伸控制,高温多雨,气候闷热。平均气温24.7℃,相对湿度76%,日照665.70小时,雨量391.9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69.3%。6月下旬雨季开始,8月下旬雨季结束。雨量年季变化较大,最多686.80毫米,最少141.10毫米。雨水不均,旱涝频繁、夏涝2年一遇,夏旱5年一遇。此外,还有暴雨、冰雹、连阴雨、大风等灾害性气候。夏季多为东南风,频率为35%,大风日数月平均0.70次。
  (三)秋季(9—11月) 天高气爽,降温较快。秋季是夏冬季风过度季,副高压南退,蒙古冷空气加强,并迅速南下,降温快,雨水少,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12.7℃,各旬之间降温较快,7月下旬至8月下旬降温值2.1℃,8月下旬至9月下旬降温值5.9℃,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降温值7.9℃,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降温值8.9℃。10月中旬可见初霜,10月下旬出现结冰,11月下旬土壤冻结。降水量88.20毫米,占全年降水的15.6%。该季日照608.40小时。秋季有冰雹、初霜冻和秋旱等主要灾害性天气。
  (四)冬季(12—2月) 风多雪少,天气干冷。受蒙古高压制约,盛行西北风,天气稳定少变。隆冬严寒期由12月至3月初,最大冻土深度54厘米,土壤冻裂很深。大风日数6天左右,平均15天出现1次。一般年份雪较少,降水量为12.10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1%。全季日照544.30小时。
  二日照
  1979—2014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16.5小时,年日照百分率62%,属于北方长日照地区。各月日照数中,5月最多,达263.2小时;12月最少,只171.3小时。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较大:冬季昼短夜长;夏季昼长夜短。全年晴天多于阴天。晴天平均日数为251天,占全年日数的69%,故光照条件好。
  三气温
  1979—2014年,年平均气温12.1℃。常年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4.6℃,极端最低气温-22.7℃,出现在1990年1月31日。常年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6.2℃,气温年较差30.8℃。
  累年气温平均日较差9.7℃。7月和8月日较差最小,分别为8.0℃和8.3℃。5月变化最大,为12.2℃。最大日较差出现在5月,为24.2℃,年较差30.8℃。历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开始日期在3月上旬,终止日期在11月下旬。平均气温最高年份出现在2014年,为13.4℃。
  四湿度
  1979—2014年,年平均相对湿度65.6%。湿度年际变化较小,相对湿度最低年份是2005年,为59.5%。全年相对湿度以7月、8月为最大,平均为79.4%和80.0%,以4月为最小,平均为55.3%。
  五地温
  (一)地面温度 1979—2014年,年平均地面温度12.2℃~15.2℃,历年平均为14.0℃;地面极端最低温度-31.6℃(1990年1月);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68.2℃(2010年7月)。
  (二)地中温度 地下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年平均13.3℃~14.0℃。
  六气压
  1979—2014年,年平均气压1016.68mb(毫巴)。全年1月气压最高为1045.60mb,7月气压最低为990.50mb。年平均气压最高年份是1989年和1996年,为1017.70mb;最低年份是1998年为1015.40mb。极端最高气压达1045.60mb,出现在2013年1月3日。
  七降水
  境内降水的一般特征是:
  (一)明显的季节性分布 年降水日数的46.7%左右和年降水量的69.1%集中在夏季。其总量达391.8毫米,而7月和8月又集中了夏季降水的80.4%。其他各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百分比:春季为12.5%,秋季为16.3%,冬季为2.1%。干湿分明,春旱夏涝。
  (二)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据宁河气象站36年观测记录,多雨年降水量达945.20毫米(1987年),少雨年降水量仅为310.8毫米(2002年),年际差异很大时形成旱涝频繁的原因。
  (三)四季长短年际变化大 每年雨季来临迟,结束晚,雨季的长短以及雨量多少变化很大。
  八风向 风速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以西北风、北风为主,频率在20%~30%之间;夏季以东南风、南风为主,频率在20%左右;春、秋以西南风较多,频率在15%~20%之间。年平均风速为2.8米/秒,大于或等于17米/秒的大风日数一般在1天左右,最多年份4天,最少年份0天,最大风速27.3米/秒,出现在1987年7月5日。
  第二节 物候
  一立春(2月4—5日)
  气候寒冷的高峰已经过去,天气逐渐变暖,气温明显回升,日照时间显著增加,全节令日平均气温-1.9℃,最高气温6℃~12C。河池逐渐解冻,迎春花开。全节气天气仍然较干冷多风少雪,平均节气雪量为1.2毫米,历年最大雪量为9.1毫米,冻土深度为41厘米。农民为冬小麦施肥,顶凌耙地,畜牧防疫工作开始。
  二雨水(2月18—19日)
  冬季严寒期基本过去,气温又显著回升,平均气温为0.6℃,平均最高气温为6℃。风速较大,土壤蒸发开始加大。杨树、柳树枝条泛绿、茅草萌芽。粮、棉、油料作物种子经行第一次发芽试验。时,大雁始见。农谚云:“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准来。”此时开始顶凌播种春小麦和大麦。
  三惊蛰(3月5—6日)
  日平均气温不稳定通过0℃,土壤开化加快。平均气温为4.4℃。平均冻土深度为20厘米,10厘米地温该节气平均可达5.4℃。河池完全解冻,大部分地区土壤返浆,冬小麦返青。地下越冬虫类开始苏醒,农谚:“二月二,龙抬头”,即指此时。鸟类亦开始活动。榆树、桃树、旱柳芽出,杏花开放。陆续播种春小麦、大麦和豌豆,并进行冬小麦返青管理,如轧麦、划麦、春耕种地、镇压保墒等,水稻育秧开始准备。
  四春分(3月20—21日)
  春分当日昼夜相等,以后白天比黑夜日趋渐长。日平均气温为7.7℃,可稳定通过5℃。霜止,随风速的加大,蒸发量也显著增大,土壤失墒加快。冬小麦起身,农民开始锄划松土、追肥浇水、耙轧保墒,蔬菜育苗和甘薯育秧等工作。田野中草木、芦苇相继萌发,旱柳始展新叶,大地出现绿意。节末家燕始至,蛇、青蛙始见。
  五清明(4月4—5日)
  气温回暖,可稳定通过10℃,日平均气温为12.7℃。地表温度回升很快,10厘米地温平均为13.8℃。生长季节开始,田野泛绿。旱柳开始开花,节气中花盛,叶繁而后花凋谢。桃花开放,芦苇、苍耳等破土生长、展叶。时,小麦已长至三叶,冬小麦开始拔节,当对其追肥、浇水。该节气开始播种玉米、棉花,水稻育苗。时,春雷始鸣,风多湿度小,蒸发量继续加大。时,正是植树造林和畜牧繁殖的节气。
  六谷雨(4月20—21日)
  气温升高,降水量开始增加,平均气温为15.9℃,平均降水量为16.60毫米,大风日数和风速之大居全年之首。温度回升快,不再有降雪和冻土现象。最晚终霜冻于节气前期已停止。反浆现象终止,土壤跑墒严重。初雷暴雨平均日期出现在该节气前期。时,合欢和大、小枣树依次发芽开放,槐、洋槐、臭椿、杏树发芽。蔬菜开始定植。青蛙于节气末始鸣。农偐称:“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七立夏(5月5—6日)
  夏季开始,平均气温18.7℃,历年最高气温可达37.8℃。雷雨天气明显增多,但雨量不大,降水少,气温高,晴天多,湿度小,蒸发量大,干旱,冰雹天气开始出现。节令初期,枣树、合欢树开始展叶,芍药始开花,洋槐花盛开。小麦拔节孕穗。早稻开始插秧。布谷鸟始鸣。农谚称:“庄稼要吃面,立夏十日旱。”
  八小满(5月21—22日)
  气温回升,幅度趋于减缓。最高气温平均27.2℃,历年最高达37.7℃;最低平均气温为16.2℃。降水量明显增多,平均21.20毫米。暖空气活动加强,在冷空气作用下,间有成灾的冰雹天气出现。该节气春小麦开花、乳熟,冬小麦乳熟、黄熟,晚稻秧苗处于3叶期,玉米苗处于3叶、7叶期。枣树、臭椿树开花。棉田间苗,防止蚜虫。
  九芒种(6月5—6日)
  麦类作物进入灌浆成熟阶段。平均气温为23.5℃,最高气温为39.2C,历年最低气温一般在18℃左右。降水量平均40.90毫米。该节气多雷雨。时,枣树花盛开,合欢树花始开。棉花定苗,玉米7叶期。农谚:“芒种不可强种。”
  十夏至(6月21—22日)
  夏至当日是年中白昼最长、夜间最短的一天。暖空气进一步加强,平均气温25.0℃,最高气温达到37.6℃,降水平均65毫米。该节气小麦抢收抢打。农谚称:“夏至十天麦场空。”晚稻移栽,枣树和苍耳开花进入末期。蝉、蟋蟀始鸣,蚊子始见。
  十一小暑(7月7—8日)
  风小,温度高,天气闷热。平均气温25.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0℃。降水量明显增加,平均87.10毫米。时,进入盛汛期,多暴雨,阴雨连绵,常发生洪涝。时,水稻分孽,春玉米孕穗、抽穗开花。槐树开花,西瓜上市。
  十二大暑(7月22—23日)
  进入伏天,为一年中平均气温最高期。湿度大、气温高,平均气温26.5℃。平均相对湿度82%,降水量平均为93.60毫米,多雨年为267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207.10毫米。大暴雨出现次数较多,为防汛高潮期。该节气始种秋菜。农谚:“头伏萝卜,二伏菜,末伏种荞麦。”
  十三立秋(8月7—8日)
  天气炎热高峰过去,气温逐渐下降,东北风明显增多。早晚凉爽,象征秋季开始。平均气温25.4℃,最高气温一般在28℃~32℃。伏天终止于该节气。降水量平均78.40毫米。时,春玉米乳熟,晚稻穗始分化、孕穗,洋槐种子成熟,苍耳种子脱落。
  十四处暑(8月23—24日)
  暑气渐弱并逐渐消失,气温下降开始变快,平均气温23.8℃。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为43毫米。春玉米成熟,晚稻穗开花。开始采摘新棉,收割谷子,枣树果实(小枣、大枣)成熟。
  十五白露(9月8—9日)
  日暖夜寒,气温转凉,夜晚结霜。风小,湿度、降水均明显减少。有秋高气爽之感,为秋季真正开始。平均温度20.7℃,降水量平均为22.30毫米。秋季防雹进入盛期。时,晚稻乳熟,苹果采收。节初,芦苇开花,节末为芦苇放花盛期。合欢树种子成熟,青蛙终鸣。
  十六秋分(9月23—24日)
  交节当日,昼夜相等。气温明显下降,平均气温17.6℃。冷空气活动频繁,个别年份出现早霜冻。平均降水量20.10毫米。时,作畦播麦。芦苇开花已到末期。洋槐、枣树叶子开始变色。苍耳黄枯。蚊消匿,青蛙入蛰。
  十七寒露(10月8—9日)
  天气凉爽,气温继续降低,平均气温13.9℃。节气后期,进入平均初霜期。平均降水量10.30毫米。时,晚稻成熟、收割。枣树叶色全变,始落叶。杏树叶、合欢树叶变色。芦苇种子成熟。大雁南飞,蚱蝉终鸣。
  十八霜降(10月23—24日)
  气候渐冷,气温继续下降,平均气温9.8℃。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该节气地面植物生长基本结束。个别年份有冰冻、降雪现象,但仍以降水为主,平均降水量6.90毫米。时,家燕绝见。芦苇种子全熟,旱柳叶始落,枣树叶、臭椿叶落尽。洋槐树叶始变色,合欢树叶全变色,始落。时,收获萝卜、芥菜。
  十九立冬(11月7—8日)
  冬季开始,气温明显下降,平均气温4.6℃。土壤日溶夜冻。降水形式体现为雨转雪、雨加雪或降雪。平均降水量6.40毫米。时,洋槐、旱柳叶色全变,于该节气内叶落尽。芦苇结子脱落。杏树、槐树叶子落尽。地面植物全部进入休眠期,蟋蟀终鸣。农谚:“立冬出白菜,别让寒冻害。”
  二十小雪(11月22—23日)
  多偏北风,风速加大,天气渐冷。农谚:“小雪封地。”节气后期冻土始进入稳定冻结时期,平均冻土深度5厘米。节气平均气温0.9℃,日平均气温可稳定下降到零度以下。平均降水量3.10毫米,有积雪。河水开始结冰块,芦苇黄枯。
  二十一大雪(12月7—8日)
  平均气温为-1.8℃。农谚:“大雪封河。”河水结冰加厚,冻土加深,平均15厘米。降水量平均2.80毫米。
  二十二冬至(12月21—22日)
  交节当日为全年中夜长昼最短之日。平均气温-5.5℃。冻土深26厘米。冬至日,数九开始。北风较多,气候更加寒冷。降水量平均1.50毫米。
  二十三小寒(1月5—6日)
  严寒季节已到,平均气温-4.9℃,气温下降缓慢。平均冻土深度30厘米,平均降水量1.20毫米。
  二十四大寒(1月20—21日)
  北风多、风速大,天寒刺骨,滴水成冰,进入“三九”,为全年最冷时期。平均气温-4.1℃。平均降水量1毫米。平均冻土深度41厘米。
  第三章 水文
  第一节 地表水
  一天然径流
  境内年际间降雨量差距很大,年降雨量各季节不均衡,其中汛期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80%。受自然环境等影响,各乡镇年降雨量不均衡,以县气象站监测到降雨量为基准。1994—2014年,年平均降雨量为540.5毫米。降水总量为5.48亿立方米;频率为6%的丰水年降雨量为752.8毫米,降水总量为7.77亿立方米。频率为50%的平水年降雨量为539.3毫米,降水总量为5.56亿立方米。频率为95%的枯水年降雨量为310.8毫米,降水总量为3.21亿立方米。
  年降雨量最大时期为汛期,汛期7月、8月开始有径流产生,其他季节几乎无径流出现。境内近17年年均径流量是9000万立方米,折径流深87.2毫米。频率6%的丰水年径流量是1.73亿立方米,折径流深167.4毫米。频率50%的平水年径流量是7650万立方米,折径流深74.2毫米。频率95%的枯水年径流量是2100万立方米,折径流深20.4毫米。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中,自产地上水资源不丰富,不足以维持各项生产需要。特别是自产水量年内分配不均,给农业生产带来困难。因此,不但要增加存蓄地上自备水源的能力,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还要在汛末适时拦蓄入境客水,引调上游水资源。境内地处中纬度,夏季昼长夜短,属北方长日照地区,年蒸发总量大。1994—2012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643.81毫米。
  二入境水量
  宁河地处海河流域“北四河”下游,境内5条一级河道汛期接纳上游地区洪沥水和承纳县境内农田沥水入渤海,汛后蓄水。
  1999—2003年,天津地区大旱,只有潮白新河在汛期有客水入境,其他一级河道均无客水。蓟运河、还乡新河1997年、1999—2008年,11年无客水入境。1994—1996年,1998年,2009—2014年10年间,蓟运河九王庄闸下泄洪沥水14.76亿立方米。还乡新河上游小定福水文站观测还乡新河过流量:1994年汛期为1.74亿立方米,1995年汛期为9755万立方米,1996年汛期为1.12亿立方米,1998年汛期为1.32亿立方米,2009年汛期为532万立方米,2010年汛期为536万立方米,2011年汛期1153万立方米,2012年汛期为1.12亿立方米,2013年汛期为1.86亿立方米。还乡河小定福水文站测得9年汛期还乡河的过流量为8.35亿立方米,经还乡新河入县境,于阎庄处汇入蓟运河。
  2003—2010年汛期,采取风险调度,通过县境内二级河道西关引河、卫星河、曾口河,将潮白新河上游弃水调往蓟运河,净化蓟运河水质,每年汛期调水8000~10000万立方米,8年间汛期调往蓟运河的西部客水达7.5亿立方米。蓟运河防潮闸在1994年、1995年、1996年、1998年、2004年、2005年、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汛期提闸弃水入海总量为36.17亿立方米。1994—2014年,潮白新河里自沽闸每年汛期都提闸弃水入境。1998年,因降雨充沛,汛期里自沽闸向下游河道弃水9.2亿立方米。2002年,虽持续干旱,汛期里自沽闸向下游河道弃水4400万立方米。潮白新河宁车沽防潮闸除1999—2003年及2007年的汛期未提闸弃水入海,其余年份均提闸弃水入海。
  三外调水量
  境内地上蓄水能力薄弱,每年只依靠一、二级河道及深渠坑塘蓄水,而滨海新区、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汉沽管理区、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扬水站提取宁河县一、二级河道内蓄水,县农业用水短缺。1992年以前,于桥水库每年定额向蓟运河下游地区供水,宁河每年需从于桥水库调水5000万立方米。1993年始,于桥水库为保市区生活用水,不再供给蓟运河下游地区农业用水,蓟运河、还乡新河上游地区无客水入境,因蓟运河防潮闸漏咸,致使每年春季低水位时,蓟运河、还乡新河水含盐量增高,不能用于农业灌溉。
  1973年,潮白新河竣工后,宝坻区在境内依次修建引泃入潮口朱刘庄15孔低水闸、胡各庄18孔低水闸、里自沽18孔拦河闸,完全切断潮白新河上游水源,境内只能拦蓄一部分里自沽闸汛期弃水。永定新河为潮汐河道,河水咸而污染严重,不能用于农业灌溉。1997年始,宁河每年依靠从北京排污河引调客水入境,舍弃境内北京排污河滩地,抬高蓄水位,增加汛后蓄水量,平水年可维持县西部地区及湿地用水,丰水年可西水东调入蓟运河。1994年、1995年、1996年、1998年、2008年境内年降雨量较大,汛后蓄水量充足,无外调水。1993—2014年,最多外调水1.30亿立方米/年入境,最少外调水440万立方米/年入境。22年间,外调水7.18亿立方米入境,年均调水3264万立方米,用以弥补农业用水之不足。
  四地表蓄水量
  境内地表蓄水能力较弱,无存蓄地表水资源的大型工程设施,只能依靠现有河道、深渠、水库、坑塘存蓄地上水资源。在存蓄自产地表水时,无法容纳汛期上游地区来水,致使客水排入大海。降雨多的年份,降雨量相对集中,还要把二级河道、深渠、水库、坑塘内蓄水排入一级河道,防止发生内涝,待汛后再存蓄水源。
  1993年,境内地上蓄水能力1.66亿立方米。其中,一级河道6621.6万立方米,二级河道1653.5万立方米,中小水库总库容为5937万立方米,深渠蓄水能力1833万立方米,坑塘蓄水能力573万立方米。1994年,境内5条一级河道蓄水6800万立方米,12条二级河道蓄水1480万立方米,深渠蓄水1850万立方米,中小水库蓄水3920万立方米,共存蓄地表水1.41亿立方米。2010年,永定新河防潮闸建成,河道能存蓄地表水。境内5条一级河道蓄水能力增至8000万立方米(蓄水位大沽2.5米时);津唐运河清淤工程竣工,其蓄水能力增至473万立方米,12条二级河道蓄水能力为1960万立方米;2006年和2008年,全县27座小型水库全部报废,只剩七里海东海中型水库1座,设计库容2400万立方米;全县有各类深渠172条,总蓄水能力2092.9万立方米;坑塘384座,总蓄水能力为3519万立方米。1994—2014年,除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因连续干旱无水可蓄,其余17年总计蓄水19.72亿立方米,年均存蓄地表水1.16亿立方米。
  第二节 地下水
  境内第四系地层400米深度内可划分为4个含水组。
  第I含水组底界埋深0~90米,县境内北部、东北部浅,逐渐向南部、西南部加深,逐渐加深达120米。全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上为咸水,下为淡水,北部岳龙、丰台北部少部分地区为全淡区。30米深度内为浅层水及微承压水,向下为承压水。浅层水多分布在蓟运河、还乡新河、潮白新河两岸及七里海、水库、坑塘、洼淀周围地区。第I含水组至2014年,基本没有被开发利用。
  第Ⅱ含水组是最主要的地下水开采层。底界埋深181~201米,赋存于上更新统下段,中更新统上段地层中,区内北部、东北部地区以中粗砂含卵砾石为主要含水层,砂层累计厚度60~80米,单位涌水量14~24立方米/时·米,导水系数600~1000平方米/日。中部地区以中砂、中细砂为主要含水层,砂层累计厚50~70米,单位涌水量8~14立方米/时·米,含水层导水系数350~600平方米/日。南部、西南部地区,含水层以中细砂、细砂为主,砂层累计厚度40~60米,单位涌水量3~8立方米/时·米,含水层导水系数150~350平方米/日。第四系地层沉积环境复杂多变,个别地区水文地质状况变化较大。
  第Ⅲ+Ⅳ含水组开采量约占总开采量四分之一,主要在第Ⅲ含水组。第Ⅲ含水组底界埋深260~314米,富水性较第Ⅱ含水组差,第Ⅳ含水组底界埋深304~407米,富水性远小于第Ⅱ含水组。北部地区以中粗砂含砾石为主要含水组,导水系数500~800平方米/日,中部地区导水系350~500平方米/日,南部、西南部地区导水系数200~350平方米/日。
  70年代,农业开始利用地下水,机井数增加,开采深度逐年加深,南部地区一些井深超过200米。由于1999—2003年持续干旱,地表水资源缺乏,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全部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取水深度逐渐加深,南部地区一些井深超过500米,全县地下水开采深度80%集中于200~300米。据天津市环境地质研究所《宁河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区划报告》,宁河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512.6万立方米/年,其中浅层淡水可开采量为3038.4万立方米/年,微咸水可开采量为2474.2万立方米/年(暂未开采)。深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929.01万立方米/年。其中,第Ⅱ含水组为4179.63万立方米/年,第Ⅲ+Ⅳ含水组为1749.38万立方米/年。1994—2014年,地下水总开采量为12.92亿立方米,年平均开采量为6154.63万立方米。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1994—2014年,因1999—2002年连续干旱,境内地表水缺乏,供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全部开采地下水。2000年和2002年,地下水资源开采量均超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年均开采量为6154.63万立方米。利用各种渠道引调境外水源7.14亿立方米,年均外调水量为3398万立方米。2009年,县污水处理厂竣工,设计日处理污水3万立方米,实际日最高处理污水2.96万立方米,年最多处理污水1080万立方米。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排入蓟运河,用于农业灌溉和景观用水。1994—2014年,境内水资源年均可利用量为1.91亿立方米。北部丰台、岳龙镇域内有丰富优质地下水资源,可为滨海新区日供水8万立方米。
  第四章 土壤 矿藏
  第一节 土壤
  一演变过程
  境内土壤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因素下,形成与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开始形成阶段,3000多年以前已海退形成陆地;自然发育阶段,1949年前,由于水利工程条件差,不能抗御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土壤经历多次洪水侵袭,不断为新冲击物所覆盖,使土壤发育中断而影响土壤发育的连续性。在一些草甸过程明显的地区则形成埋藏层。此阶段大部分地区有季节性积水现象,土壤发育主要是沼泽化过程;改土治水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兴修水利,改土治水,控制洪涝灾害,基本改变靠天吃饭状况。水土状况随之大为好转,土壤发育主要是脱沼泽的潮土化过程。由于年代不长,地势低洼局部仍有排水不畅等情况,很大部分土壤处于有沼泽土(湿土)向潮土发育的过渡类型,土壤的含盐状况从自然植被和粮食产量等方面看是减少趋势,仍含不同程度的盐碱。地下水大多属矿化水范围,如不采取必要措施仍会加重盐化程度。按全县成土自然条件、土壤发育过程、发育程度、肥力状况和发展趋势等综合分析初步将县域内土壤分为三类,七亚类、十八属、五十三种。
  二类型及分布
  境内为地势低平平原,倾斜度小,又处于各河流末梢,加之各条河流的交替冲积作用,河水分选作用不明显,各地土壤表层质地差异不大,几乎皆为重壤——粘土。就一米土体中土壤质地变化不大,多为通体粘重,只在大辛一带底土稍轻。在蓟运河两岸、丰台西北部存在少量中壤土,土壤颜色发黄,但范围不大,主要是蓟运河及还乡河影响所至。土壤类型基本随地形和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
  (一)潮土是主要土壤,面积6.89万公顷,占总面积70.06%,主要分布于海拔3~4米地区。潮土类土壤是在近代河流冲击母质上,经耕作熟化发育而成。分布于蓟运河两岸、丰台、岳龙,丰唐公路一线及西北部大贾一带。这一类土壤是在地下水的直接参与下形成的半水成土壤。地下水位稍低,皆在1~1.5米,有夜潮现象,也称夜潮土。土体中有颜色较老的锈纹锈斑和沉积物出现,土壤多为灰棕色,pH值为8.2。有少部分土体还有砂姜出现,大部分底土潜育现象明显,属潮土类的过渡类型的湿潮土。根据这些特点和土壤变化过程及化学组成,土壤质地及土体构型等又分为4个亚类、13个土属、38个土种。
  (二)湿土类土壤为1.52万公顷,占总面积15.47%,主要分布于蓟运河以东的背河洼地,包括板桥、苗庄、岳龙一带和七里海周围地区。这些地区地势较低,旱季地下水也在一米以内,雨季有短期的积水现象,在土体中表层以下最多50厘米左右,多有颜色发黑的腐殖质夹层。心土有大量锈纹锈斑和明显兰灰色潜育层,已没有季节或长期积水现象,停止了沼泽过程向潮土发育,故只有过渡类型的潮湿土,盐化潮湿土2个亚类,3个土属,7个土种。湿土类土壤,质地粘重,养分含量较丰富。
  (三)水稻土面积1.4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4.47%。主要分布于芦台西南部老稻田区,包括赵庄、董庄、大北涧沽、任凤、南涧一带,已有百年种稻史。1938年,日本侵略军在廉庄子强征全部土地4000公顷,建“军谷基地”(当地人称“高丽圈”,即今芦台经济开发区一、二、三分场),进行种植水稻。水稻土土质粘重,上层粘粒下移,致使耕层下形成犁底层。土体中耕作层、犁底层、斑纹层、底土层表现明显。多年来凡有水年份一直以种稻为主。在土壤中有锈纹锈斑颜色发暗,而土层锈斑颜色新鲜有灰兰色,出现程度不同的潜育现象,因水旱轮作和水耕年份较短,一些地区水稻土的特征尚不典型。该土类只划分为盐化水稻土1个亚类、2个土属、5个土种。这类土壤质地粘重,养分含量高,适宜水稻种植。
  上述三种类型土壤存在程度不同盐化现象,其盐分化学类型大多以重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氯化物为主,但从分布地域上没有明显规律。
  三肥力
  境内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的含量,除速效磷含量较低表现缺乏外,其他可居中等。据2007年测土结果,全县耕层土壤中平均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6.27g/kg,全氮1.00g/kg,全磷0.77g/kg,有效磷19.91g/kg,全钾21.21g/kg,缓效钾1003.61mg/kg,速效钾284.72mg/kg,pH值8.40,盐总量0.98g/kg,铜2.74mg/kg,铁12.044mg/kg,锰6.66mg/kg,锌1.08mg/kg,硼1.36mg/kg,硫65.83mg/kg。
  (一)有机质 1981年,土壤普查有机质含量以4级地为主,占耕地总面积86.90%,5级地占9.60%,3级地占3.30%。1991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仍然以4级地为主,占92.00%,5级地占1.70%,3级地占6%;1991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与1981年相比有所提高,5级地所占耕地比例减少7.9%,3级地所占总耕地比例增加2.7%。2007年,测定结果显示,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1991年相比有所改善,1级和2级地占2007年总面积0.18%,以蔬菜地为主;3级地占11.31%,所占比例较1991年相比上升5.31%,4级地占85.92%,所占比例较1991年相比下降了6.08%,1991年后,全县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农户注重菜田有机肥的施入,使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部分4级地上升为3级地。
  (二)全氮质 1981年,耕地全氮含量3级水平耕地7893公顷,占耕地总面积19.30%;4级水平耕地2.19万公顷,占总面积53.70%;5级水平耕地1.08万公顷,占总面积26.40%。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增施氮肥,使全县土壤全氮含量有一定程度提高,1991年,耕地全氮含量3级水平耕地1.19万公顷,占总面积29.9%;4级水平耕地2.26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56.7%;5级水平耕地4592公顷,占总面积11.5%。
  2007年,耕地地力调查化验分析耕层土壤样本4004个,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1.00g/kg,变化范围在0.27~2.21g/kg之间。全县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多处于3~4级之间,93.98%耕地全氮含量在0.75~1.50g/kg之间。土壤全氮含量属于中等水平。14个乡镇全氮含量较高的是大北涧沽镇和苗庄镇,平均含量为1.07g/kg;含量较低的乡镇为潘庄镇,平均含量为0.90g/kg。
  (三)有效磷 1981年,耕地有效磷含量1~2级水平耕地3762公顷,占耕地总面积9.20%;3~4级水平耕地2.74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67%;5~6级水平耕地9728公顷,占耕地总面积23.8%;土壤普查发现,土壤大部分地块缺磷,人们对磷肥认识逐渐提高,使用量增加。1991年,土壤养分动态监测显示,全县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所提高,1~2级地面积由1981年3762公顷增加到1.47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百分比由9.2%提高到37%;3~4级地面积由1981年的2.74万公顷减少到2.14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百分比由67%减少到54%;5~6级地面积由1981年的9728公顷减少到3601公顷,占总耕地而积百分分比由23.8%减少到9%
  2007年,监测数据显示宁河县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19.91mg/kg,变化范围在0.20~157.62mg/kg之间,各个级别均有分布,1~2级占总耕地比例为33.72%;而3、4级还是占主体,占总耕地比例为54.67%;5~6级占总耕地比例为11.61%。总体来说,土壤有效磷含量虽然有所提高,但各乡镇之间、地块之间含量不平衡,高低相差很多。14个乡镇含量较高的为板桥镇,含量38.71mg/kg,其次是岳龙镇,为29.13mg/kg。含量较低乡镇为东棘坨镇和潘庄镇,分别为11.20mg/kg和14.80mg/kg。
  (四)钾素 1981年,土壤普查时土壤速效钾含量以1级和2级水平耕地为主,1级水平耕地面积为3.52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86%,2级水平耕地面积为544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13.3%,还有3级地286公顷,占0.7%。1991年,土壤养分动态监测结果显示,l级水平耕地面积有所下降,由1981年的3.52万公顷减少到2.92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由86%减少到73.4%;2级水平耕地面积及百分比变化不大;3级水平耕地面积扩大,由1981年296公顷扩大到393公顷,占百分比由0.7%增加到9.9%;出现4级水平耕地,面积为286公顷,占百分比为0.9%。1991年与1981年相比,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所下降,原于1981年土壤普查速效钾含量较高,农田钾肥投入量少,但同期全县粮食作物、蔬菜以及经济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从土壤中带走的钾素越来越多,使得耕层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下降。
  2007年,测定结果显示,宁河县土壤速效钾含量与1991年相比略有提升,1级地面积2.85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73.65%;2级和3级地有7359公顷和2703公顷,分别占积19.03%和6.99%;4级地面积125公顷,占0.33%。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284.72mg/kg,变化范围70~729mg/kg。根据含量分级标准,73.65%耕地速效钾含量在200mg/kg以上。总体上,大部分地块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少部分地块为低钾土壤。
  耕层土壤缓效钾含量平均为1003.61mg/kg,变化范围295~2409mg/kg之间。根据含量分级标准,80.92%耕地缓效钾含量在750mg/kg以上。
  (五)有效硫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平均为65.83mg/kg,变化在5.01~416.56mg/kg之间。含量在50.0mg/kg以上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9.20%,属于土壤含有效硫丰富地块。分类表中820公顷以上的地块属于有效硫缺乏地块,主要集中在造甲城、七里海、廉庄子、板桥、岳龙等乡镇部分地块,应根据所种植作物需硫量,适当增施。
  (六)微量元素
  有效硼 有效硼含量平均为1.36mg/kg,在0.28~3.27mg/kg之间,全县土壤有效硼含量较为丰富。含量很丰富耕地54公顷,占总耕地面积5.97%;含量丰富耕地2.87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74.18%;含量中等7455公顷,占19.28%;另外也有222公顷耕地硼含量缺乏,占0.57%,主要集中在宁河、丰台、岳龙、板桥等镇的部分地块。
  有效铜 2007年,有效铜含量平均为2.73mg/kg,变化范围在0.34~27.32mg/kg之间。含量1.1mg/kg以上面积占总耕地面积96.75%,含量在0.2~1.0mg/kg之间的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25%。全县耕地土壤有效铜含量比较丰富。
  有效锌 2007年,大部分地块土壤有效锌含量缺乏,耕层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为1.08mg/kg,变化范围在0.11~11.40mg/kg之间。有效锌含量丰富面积为3766公顷,占总耕地比例为9.75%;中等地块1.02万公顷,占26.37%;缺锌面积为2.47万公顷,占63.88%。
  有效铁 2007年,耕层土壤有效铁含量平均为12.14mg/kg,在0.01~43.35mg/kg之间,与1991年土壤监测时相比,土壤中有效铁含量表现的是下降的趋势。2007年土壤养分测试结果表明耕层土壤有效铁含量为中上等水平。含量在4.50mg/kg以上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91.76%。
  有效锰 2007年,大部分地块土壤有效锰含量缺乏,耕层土壤有效锰含量平均为6.66mg/kg,变化幅度在0.67~31.65mg/kg之间。有效锰含量丰富面积965公顷,占总耕地比例为1.8%;中等地块面积8237公顷,占21.3%;缺锰面积为2.97万公顷,占76.9%。
  pH值 2007年,土壤测试多为微碱性,土壤平均pH值为8.40,变化幅度在6.93~9.46之间,pH值总体适中,适合各种作物生长。
  水溶性盐分总量 1981年,土壤普查时全县土壤水溶性盐分总量平均为1.60g/kg,盐渍化土壤面积为2.69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65.90%。
  经过多年改造,耕层土壤盐渍化程度有所下降。1991年,土壤水溶性盐分总量平均为1.40g/kg,土壤养分动态监测结果与1981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较,轻度盐渍化面积增加,中、重度盐渍化面积减少。其中,轻度盐渍化土壤由1981年1.83万公顷增加到2.2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由44.70%增加到55.30%;中、重度盐渍化土壤由1981年的8671公顷减少到4772公顷,占百分比由21.2%减少到12.00%。2007年,土壤非盐化土面积明显增加,盐渍化面积减少。其中,非盐化土由1991年1.3万公顷增加到2.46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由32.70%增加到63.71%;盐渍化面积由1991年的2.67万公顷减少到1.4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由67.30%减少到36.26%。水溶性盐分总量平均含量为0.98g/kg,变化范围0.28~7.24g/kg,土壤水溶性盐分总量总体下降,只有造甲城、七里海、北淮淀、潘庄和大北涧沽5个乡镇土壤水溶性盐分总量平均值较高。
  质地 境内因地处河流末梢,地形低洼平坦,水流缓慢静水沉积,所形成土壤颗粒细小,使土壤质地粘重。只有靠近河流两岸的高处或分洪区河口处水流急地方土壤质地稍轻,为中壤。2007年,土壤质地以重壤和粘土为主,面积为3.49万公顷,占总耕地比例为90.25%;中壤面积为3770公顷,占9.75%。因土壤粘重,土壤孔隙度差,通气不良,透水性差,易产生沥涝,但这种土壤保水保肥力强,肥力有后劲。
  阳离子交换量 2007年,县内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较高,大于20cmol/kg的耕地面积1392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36%;10~20cmol/kg的耕地面积2291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59.25%;小于10cmol/kg的耕地面积1836.67公顷,占总耕地面积4.75%。
  第二节 矿藏 地热资源
  一矿藏
  2014年,已探明县境北部发现车轴山含煤构造,勘出北部至南运河畔地区深部石炭,二迭系含煤地层分布极广。煤层总厚度为5~42米,平均厚度21米,总贮量650多亿吨,为有价值煤成气埋藏区。
  二地热资源
  发现地热异常区2处:潘庄地热异常区总面积612平方千米,水总储量为1.85×1010立方米,热水天然可采量1.66×109立方米,地热储存量为3.09×1015千卡,天然可开采量为4.15×1013千卡,热储藏厚度为200米;桥沽地热异常区总面积90平方千米,热水储藏量272×109立方米,地热储存量为4.54×1014千卡,天然可开采量为6.10×1012千卡,热储藏厚度为200米。2014年,境内有地热井7眼,分别建在天津市银河湾热带鱼养殖基地、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运河湾蔬菜神植专业合作社、天津市昌昊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淮淀信泽生态园、宁河供热工程公司、天津市盛达供热开发公司。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
  第一节 野生动物
  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脊椎动物中哺乳类有狐(Vulpes)、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獾(Meles meles)、野兔(Lepus sinensis)、刺猬(Heterothermic)等,两栖类有青蛙(Frog)、蟾蜍 (Bufo,当地俗名癞蛤蟆)等,爬行类有蛇(Serpentes)、龟鳖目(Tesudines,当地俗称龟)等。水生动物中有底栖动物60余种,甲壳类20余种。鱼类资源有淡水和降海性溯河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鲤鱼(Cyprinus Earpio)、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鱼(Carassius au-ratus)、鲶鱼(Silurus asotus)、黄鳍(Monopterus albums)、泥鳅(Misgumus anguillicaudatus) 、 青鳉(Oryzias latipes)、马口鱼(Opsariicjthys bidens)、梭鱼(Sphyraenus)等30余种。鸟类资源有白鹳(Ciconia ciconia)、金雕(Aquila chrysaetos)、白肩雕(Aquila heliaca)、玉带海雕(Haliaeetus leuc-oryphus)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余种,大天鹅(Cygnus cygnus)、海欧(Lams canus)、灰鹤(Grusgrus)等二级保护鸟类20余种,尚有鸦属(Corvus、喜鹊(Pica piea)、雁属(Anser)、家燕 (Hirundo rustica)、麻雀(Passer montanus)、啄木鸟(Picidafes)、号鸟形目(Strigiformes,当地俗称猫头鹰)、鹌鹑(Cotumix coturrnix)等留鸟10余种。
  第二节 野生植物
  境内野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乔木主要品种有加杨、毛白杨(Populus tomerrfosa)、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垂柳(Salix babylonica)、榆树(Ulmus pumila,又名白榆)、槐(Bophpra japonica,又名国槐)、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又名洋槐)、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香椿(Toona sinensis)、白腊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法桐(Platanus orientalis)、泡桐(Paulownia)、合欢树 (Albizia julibrissin)、桧柏(Sabina chinens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等40余种。灌木有杞柳(Salix integra)、木槿(Hibiscus syriacus)、黄杨(Buxus sinica)、冬青 (Ilex chinensis)、荆条(Verbenaceae)、圣柳(Megalopsius tamaricius)等近10种。果树有金冠苹果 (Golden Delicious)、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水蜜桃(Primus persica)、毛桃(Amygdalus persi・ca)、玫瑰香葡萄(Muscat)、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新疆核桃(xinjiang Juglans regia)、李子(Prunus salicina)、红果(Crataegus pinnatifida,又名山楂)、柿子(Diospyros)、沙果(Malus asiati-ca) 等30余种。草类有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 、 蒲草一般指水烛 ( Typha angustifolia)、稗草 (Echinochloa qrus - galli) 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蟋蟀草(Eleusine indica,又叫牛筋草)、马齿笕 (Portulaca oleracea) 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俗称车前草) 等80余种。此外尚有野生中药材300余种,其中植物类190余种,动物类110种。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旱灾
  境内旱灾发生频,常出现连年干旱。1979—2014 年,连旱年占26.7%,最长连旱达9年 (1997—2005 年)。主要气候特征是春旱。按季节划分,可分春旱、初夏旱、春夏连旱、秋旱4种类型。3—5月,春旱几率为63.6%,春夏连旱几率为9%。9—11月,秋旱几率为27. 3%。
  第二节 涝灾
  境内涝灾发生频繁,常出现连年沥涝。1979—2010年,连涝年占13.3%,最长连涝达4年2003-2006年),43%的年份较为正常或间有正常。主要特征为夏涝,几率为42.9% ,即10年4遇。在其中有8年日大暴雨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均造成涝灾。
  第三节 风灾
  县内大风气候,一年四季均可出现。1979—2014年,春季大风日数较多,出现190次,频率为39%;夏季出现81次,频率为16.5%;秋季出现81次,频率为16.5%;冬季出现137次,频率为28%。31年中,以3月和4月出现最多,分别为52次和87次,频率为28.4% ;以9月最少,仅10次,频率为2%,出现年率为40%。大风多出现在白天,为467次,夜间188次,大风风力一般为 6~7级,最大8~9级,且能持续2天左右,最多可持续到5天(出现在1986年2月)。大风中,伴随雷雨和冰雹的短时大风,危害更大。
  大风种类为三种:寒潮大风,多发生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由于路经不同,可产生西北大风和东北大风;高压后部的偏南大风,多发生在春夏之交,天气以干热为主;雷雨大风和冰雹大风,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具有持续时间短,风速大,阵性强和局部性的特点。因为它出现在农作物的生 长危害很大。
  第四节 雹灾
  1979—2014年,冰雹多出现在5—7月。最早出现在5月23日,最晚出现在7月30日。冰雹发生的时间多在44—24时,其中以15—19时为最多。接续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常见雹粒如蚕豆或卫生球大,最大的有鸡蛋大。期间,降雹34次,危害程度轻重不一。最大一次发生在2014年6月10日。冰雹路经,大致与蓟运河、潮白河两大水系的流径相一致,由北向南,贯穿全县。主要有两条:第一条,从丰台镇、岳龙镇入境,经板桥镇、宁河镇、苗庄镇、廉庄子乡、芦台镇、大北涧沽镇、七里海镇出境;第二条,从东棘坨镇、潘庄镇入境,经俵口乡、北淮淀乡出境。
  第五节 病虫灾
  1979—1988年,有资料记载的虫灾发生2年。1989—2014年,农业病虫害连年发生,由于采取飞机防治和地面人工防治相结合,尽管发生面积很大,但成灾程度小,实际损失不大。
  第六节 连阴雨
  连阴雨多发生在麦收期(6月1日室7月10日)和秋收期(9月1日至10月10日)。1979—2014年,麦收时节连阴雨年份27年,年率为84.3%,其中重型7年(1992年、1993年、2001年、 2004年、2005 年、2007年、2008 年),年率为21.8% ;中型4年(1985年、1986年、1988 年、1989年),年率为12.5% ;轻型16年,年率为50%。秋收时节连阴雨13年,年率为40.6% ,其中重型3年(1986年、2007年、2010年),年率9.3%;轻型10年,年率为31.3%。
  第七节 其他灾害
  一霜冻
  秋季初霜平均日期为10月23日,最早为10月8日,最晚为11月11日。春季终霜平均为3月27日,最晚为4月15日。(以上初降霜冻统计标准为:地面结白霜)。
  二雪灾
  2008年12月20日18时20分至21日8时40分,全县普降暴雪,降雪量是8.6毫米,平均积雪深度15厘米。2009年11月1日,遭受风雪灾害天气,夜间气温急剧下降,气温达到零下4摄氏度,部分乡镇最低气温达到零下9摄氏度,造成部分设施农业园区的蔬菜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严重棚室造成绝收。这次灾害天气造成10个乡镇13个园区受灾,受灾温室338栋,大棚145个,受灾面积48.67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4公顷,受灾严重的多为刚刚定植或即将采收的番茄、辣椒、黄瓜等茄果类作物,造成经济损失312万元。2010年1月3—4日,全县范围内普降大暴雪,降雪量达7.6毫米,平均积雪深度为18厘米,对人民的生活和设施农业的生产造成影响。
  三水稻花期和灌浆期低温冷害
  水稻花期和灌浆期低温冷害分别出现在8月底和9月初。花期的低温冷害,集中出现在8月26—31日,年频率为40%。连续几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0℃和连阴雨,则空壳秕粒显著增多。灌浆期的低温冷害,集中在9月25—30日,年频率达60%。到10月上旬受害频率达100%。日平均气温低于15%,在水稻灌浆期遇低温冻害,造成空壳秕粒现象。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