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制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020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建制镇
分类号: K928.2
页数: 17
页码: 33-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宁河县1979年—2014年的建制镇发展情况,其中包含芦台镇、宁河镇、潘庄镇、丰台镇、苗庄镇等。
关键词: 宁河县 天津市 建制镇

内容

一 芦台镇
  位于县东部,为县政府所在地。北与廉庄子乡相接,南与滨海新区相连,西毗大北涧沽镇,东临津山铁路。1980年,撤芦台公社建芦台镇,辖9个村13个居民委员会。1988年,新生、光辉、联星、换新村改为街道居民委员会。1989年,国家园村改为街道居民委员会。1995年,永兴村、东方红村改为街道委员会。1999年,赵家园、大陈村改为街道居民委员会。2001年,撤销董庄镇、桥北镇,并入芦台镇。全镇辖13个居民委员会、38个村和9个转成非农业的街道。2014年,建国村改为街道居民委员会。
  1980年,全镇面积21.1平方千米,8106户2.99万人。2014年,全镇面积60.6平方千米,辖37个村、20个居民委员会、9个“转非”街,3.88万户11.46万人。改革开放后,镇内工业企业由加工型向产品型转化。21世纪后,依托龙头企业,新上扩建规模工业项目。2010年,有超亿元项目3个,超千万元项目17个,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元,利税总额10.53亿元。
  2014年,财政收入3.74亿元。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59亿元、23.8亿元和9.4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万元。镇内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较为发达。21世纪初,村文化站室相继建立,兴建有文化艺术中心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每村建有服务点。2010年后,兴建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在多个小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立书屋和老年人活动娱乐中心,在村街修建文体活动中心。小学布局调整后,镇内有小学10所,全部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群众体育运动开展普遍起来,球类和长跑、武术等成为主要项目,每年均举办各种比赛。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镇村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
  二 宁河镇
  位于县北部,为宁河四大古镇之一,旧县城所在地。北与宝坻区八门城镇接壤,南与廉庄子乡毗邻,东北部与苗庄镇、板桥镇、丰台镇、河北省玉田县潮洛窝乡隔蓟运河相望,西与东棘坨镇相连。镇政府坐落于西关村北。
  1983年,撤销宁河公社,建宁河乡,总面积43.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963.87公顷,辖19个村,3229户1.27万人。1985年,撤乡建镇。2001年,大辛乡并入宁河镇。2014年,辖区面积83平方千米,耕地3812.2公顷。全镇27个村,9176户2.21万人。
  改革开放后,制定发展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规划,工业培育起汽车玻璃、木器加工、棉花加工、服装加工4大支柱产业。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农牧渔综合经营转变,由农村劳动力单一务农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加大设施农业建设,以养殖业和保护地蔬菜为突破口,兴建大批养殖小区和多个蔬菜基地。是年,农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万元。财政收入6084万元。工业总产值28.24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6.8亿元。体育健身开展活跃,曾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建有12处健身苑和16个村健身广场建设,其中民生广场占地1万平方米,为县内最大广场之一。
  附1-1:
  宁河镇洛波汀村棉花加工产业区
  2003年,村以闲置地规划棉花加工产业区,后山东、河北等地棉花加工企业入区。2014年,有从事棉花加工企业34家,固定资产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就业1200余人,带动从事棉产品贩运个体户400余家,为村民带来收入2500万元。
  三潘庄镇
  位于县西部,为宁河四大古镇之一。北与宝坻区大唐庄镇、尔王庄镇,武清区上马台镇相毗邻;南与造甲城镇、北淮淀乡搭界;东与俵口乡、唐山市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海北镇接壤;西与北辰区西堤头镇以北京排污河、永定新河为界。
  1983年,撤销潘庄公社建潘庄乡。1985年,撤乡建镇,面积58.4平方千米。2001年,大贾乡并入潘庄镇。2014年,地域面积114平方千米,七里海苇地600公顷,辖17个村,有耕地3625公顷,1.3万户3.24万人。
  镇内河流交错,水资源丰富,有国家一级河道3条,自然河道2条,人工河道3条。交通便利,有2条国道。其中,112国道由东向西穿越全境,滨保高速在潘庄村西与112国道交汇,设有出口。
  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2010年,建有津台合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原齐心庄食用菌设施农业园区)、亨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纪庄子村设施农业园区)和全自动化管理的一鸣养殖小区。农村经济总收入9.42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突破万元,农业总产值3.59亿元。2009年,在大贾工业区基础上改建天津潘庄工业园区,工业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2014年,入区企业52家,总产值23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企业28家,总产值近10亿元,占园区总产值42%。全镇有工业企业186家,总产值62.31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26.84亿元,内联引资19.8亿元。是年,财政收入1.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万元。镇内医疗卫生条件较好,潘庄医院经迁址扩建,门诊楼水准得到提升,拥有较强医疗实力,乡村医生和乡村医疗点遍及各村。
  附1-2:
  潘庄饭店一条街
  1979年在潘庄“老六队”饭店东侧,出现1家卖果子(油条)摊贩,为改革开放后潘庄第一家私营业主。潘庄餐饮私营由此起步。同年另一麻婆豆腐摊开业。1981年,老岳记饭店等5家饭店相继挂牌营业。80年代末,潘庄饭店一条街雏形基本形成,饭店50余家,旅店5家。90年代中期,潘庄饭店一条街达到鼎盛时期,向东延伸到老安淀大桥,向西延伸至东堤头大桥,东西延绵15千米。饭店190家,潘庄段最多,饭店120家,旅店6家;向东至杨庄、老安淀饭店20家,旅店6家;向西潘庄农场至造甲道口有饭店30家,旅店8家。形成吃、住、洗浴一条龙服务21世纪初,高速公路建成,津渝公路车流减少,潘庄饭店业下滑,一些店主歇业、退出。2007年,潘庄农场至造甲道口店面被拆除,使经营户再度减少。2014年,实际经营户,饭店93家,旅店10家
  四丰台镇
  位于县北部,为宁河四大古镇之一。北与河北省丰润区接壤,南与板桥镇相连,东毗岳龙镇,西邻河北省玉田县。距县城芦台30千米,唐山市区40千米。芦玉公路、丰李公路、梅丰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1983年,撤销丰台公社,建丰台乡,乡域总面积84平方千米,耕地4662公顷,辖28个村,6820户2.57万人。1984年,撤丰台乡,划分成丰台、后棘坨、小李3个乡(镇)建制,镇域面积18.1平方千米,辖7个村,2935户9032人。2001年,区划调整,撤销后棘坨乡、小李乡建制,并入丰台镇,总面积84平方千米,辖28个村,8521户2.63万人。2014年,全镇耕地4632公顷,1.04万户2.61万人。
  90年代,发展“两高一优”(高产、优质、高效)蔬菜种植业,创建农业生产示范园区,带动农业向高效、高产迈进。21世纪,发展设施农业和进行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形成多处示范园区和种养殖基地。2014年,园区发展特色种植,打造西红柿地域品牌,建成蔬菜设施种植园区和田间地头农产品交易区,农业总产值突破4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万元。90年代,镇内工业企业发展为镇办、村办、联办、联户办、个体等5类企业。21世纪,启动工业园区建设,多家企业入驻园区。镇内形成金属垫圈和蔬菜加工两大支柱产业。其中,金属加工企业发展至118家,年加工能力近1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垫圈加工基地。蔬菜加工企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形成产、供、销网络,增加产品附加值。有龙头企业10家,初步形成产业化体系,年产量达10万吨,销售收入4亿元。是年,有工业企业30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30家。
  2014年,财政收入397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6亿元,内联引资3.6亿元,工业总产值44亿元。镇内建有文化站、青年之家、文体活动中心和多个农家书屋,在两个村建有老年活动中心。还建有占地1.8万平方米的文化产业展示中心,成立传统文化合作社、民间协会、吸纳手工艺人30人,完成天尊阁国家级保护项目申报工作。
  80年代中期,成立丰台镇农民体育协会,每年组织篮球、乒乓球、象棋等传统体育项目比赛,被评为“天津市体育之乡”。2014年,改造提升2个健身广场,各村建有体育健身苑,配备多种运动器材。
  附1-1:
  南埋珠村五金冲垫业
  2000年前,南埋珠村仅1户从事五金冲垫加工,年收入达10万元。后多户购置机器设备,以家庭模式从事这一行业。2004年,村建工业小区,部分加工户进工业小区生产,大部分仍在自家加工生产,成为全村的主导行业和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一般加工户有2~3台机床,每台机床每天纯收入约1000元。2005年发展到103户,占总户数的15%,从业农民400人,占全村劳动力50%。2009年后,行业利润下滑,从业者趋减。2014年,有加工户82家。
  五苗庄镇
  位于县东部,北与板桥镇接壤,南与汉沽农场搭界,东邻还乡河,西靠蓟运河。镇政府坐落于芦玉公路西侧,距县城芦台10千米。芦玉公路由南向北穿境而过,村庄坐落于芦玉公路两侧,形成东西窄、南北长带状地形。
  1983年,撤苗庄公社,建苗庄乡。1999年,撤乡建镇。2014年,镇域总面积61平方千米,耕地2654公顷,辖30个村,6352户1.76万人。21世纪,建立农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不断扩大,带动主要畜禽品种基本形成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格局。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天津市淡水养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园区中,棉花、桃树、葡萄和养殖形成一定规模。90年代,实行乡镇企业改制。21世纪初,民营经济有较快发展。2014年,有实体公司34家,包括服装加工、冶金制造、建材加工、生物制药、饲料加工等门类,产值4.5亿元,税收3621万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62亿元,内联引资4.1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万元。镇内建有文化站和青年之家。新建文化活动中心,各村建农家书屋。70%的村拥有民间花会,5个村有民间业余歌舞队,电视普及率、广播覆盖率达100%,互联网普及率达30%。学校体育取得好成绩,苗庄中学被评为天津市阳光体育先进单位。全镇有11个村建有体育健身苑,6个村有篮球场、乒乓球和羽毛球活动场所,80%村有健身器材。
  六板桥镇
  位于县东北部,北与丰台镇、岳龙镇接壤,南与苗庄镇相连,东邻河北省丰南区,西与宁河镇接壤。芦玉公路穿越全镇,蓟运河和还乡河流经该镇。镇政府位于东板桥村东侧,距县城20千米。
  1983年,撤板桥公社,建板桥乡。1998年,撤乡建镇。2014年,镇域总面积5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799公顷,3817户1.03万人。
  90年代,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蔬菜种植业,开始设施农业建设。21世纪,重点发展精细菜和林下种养殖业,兴建一批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种养殖基地。成为蓟运河东蔬菜园区龙头和中心,蔬菜及果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质地旺销津京唐市场,盆罐庄村被农业部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农业总产值2.22亿元。
  1996年,乡办企业改制,90%的乡、村工业企业逐步改为民营企业或私营经济。建起第一个美商独资企业——天津金艺美术公司。21世纪,利用现有厂房场地设备,鼓励个体私营和第三产业快步发展。逐渐形成蔬菜、棉花、苇帘加工和陶艺、纸业、木业、服装、冶金、五金、保温材料等行业。2014年,有工业企业8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23亿元,利税2.91亿元。是年,财政收入485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8.09亿元,内联引资4.08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万元。
  80年代中期,全县第一座农民自筹资金的北朱庄影剧院动工。乡文化站被评为天津市达标文化站。21世纪初,有16个村建成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室,文体器材全部配齐到位。各村活动室扩建工程全部完成,两个村建有村民健身娱乐广场。
  七岳龙镇
  位于县东北部,北接河北省丰润区,南连板桥镇,东与唐山市丰南区接壤,西与丰台镇隔小新河相望。距县城芦台50千米。
  1983年,撤岳龙公社,建岳龙乡。1995年,撤乡建镇。2014年,镇域面积67.4平方千米,耕地5533.33公顷。辖21个村,5682户1.52万人。
  90年代,开始发展设施农业。2000年,引进艳光油桃新品种,5个村种植61栋棚室油桃。2007年,实施万亩循环生态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确定3个千亩园区规划。2008年,成立合作社,开始设施农业规模发展。以新型节能温室为主,主要种植西红柿、辣椒。2014年,改扩建大良园区钢骨架大棚,建成4个设施园区和3个放心菜基地。90年代中期,实行乡镇企业改制,形成以橡胶制品、白酒、轧花、腌制品为支柱的民营企业经营体系。21世纪初,建成小钢厂10余家,从事钢压延和冶炼。2007年,规划建设岳龙镇工业园,吸引20多家工业、商业企业入驻。2010年,全镇有民营企业63家。其中,棉花加工和腌制企业13家,形成当地特色。2014年,工业总产值52.16亿元。完成转型升级企业11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申请发明专利10个。财政收入3772.7万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3.89亿元,内联引资4.6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万元。
  2002—2007年,陆续取消村办小学,合并成立3所中心小学。2013年,岳龙中学达到现代化标准。村文化站建设发展较快,民间传统花会发展繁荣。
  附1-4:
  宁河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村——曹道口村
  1980年,曹道口村在棉田管理上试行联产计酬责任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承包办法:在生产队统一耕耙、种植、治虫、供肥和灌水的条件下,按不同土地条件和棉苗生长情况分别定产定工、定投资,田间管理责任到人、承包到户,包产以内的产量由村统一核算,超产和亏产全奖全赔。当年,棉花皮棉平均亩产98千克,比上年增加1倍半,比历史最高年增产50%,超产皮棉2225千克,超额收入1.2万元。
  八大北涧沽镇
  位于县中部、县城西部。北靠112国道与唐山市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邻,南隔曾口河与七里海镇一水相分,东隔蓟运河与芦台镇相望,西连唐山市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政府坐落在大北涧沽村西,距离县城芦台10千米。
  1983年,撤大北涧沽公社,建大北涧沽乡。2001年,撤乡建镇。镇域总面积25平方千米,耕地1326.87公顷,2776户1.1万人。2014年,辖11个村,有耕地1324.33公顷,4214户1.39万人。
  80年代末,形成“东渔、西果、村村菜,肉奶蛋鱼花竞开”生产格局。90年代后,越来越多农民脱离开农业生产,从事企业经营或成为工厂工人。21世纪,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多个村实现土地流转,建成渔业繁育养殖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基地。90年代初,民营企业最高峰122家,以钢模板厂为主。中期,90%的乡、村工业企业改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初步形成船沽、独立、中兴沽3个工业小区和以餐饮为主的大北涧沽村开发区。90年代末,民营企业发展到130家。2010年,镇内企业400家,形成高低压配电柜、新型保温材料、钢制办公家具、新型散热器和异型模板5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39.47亿元。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余家。成立宁河散热器城市商业合作社。工业固定资产投入29亿元,实现工业产值70.14亿元,利润5.4亿元。
  各村全部建有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室,成立文化工作队,开展文艺活动。2011年,改造提升农家书屋、村文化室,农民健身广场和老年活动中心实现全覆盖。完成大北涧沽镇小学教学楼建设,3所中小学校舍安全加固和功能提升,大北涧沽镇中学达到现代化标准。
  附1-5:
  船沽村工业一条街
  1982年,村铁厂改为私营。4名村民办起卡勾和模板厂,企业由原来的几家发展至十几家。在村北公路旁规划东西长约2千米的工业一条街,作为工业园。1988年工业产值800万元,1992年增至1亿元。2014年,船沽村一条街有工业企业40余家,产品从U型卡延伸至模板、保温管、散热器等,产值达8亿元。
  九七里海镇
  位于县西南部,北与大北涧沽镇、唐山市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俵口乡相邻,南与滨海新区、北京清河农场接壤,东与芦台镇隔蓟运河相望,西与北淮淀乡毗邻。镇政府坐落于任凤庄村南,距县城芦台14千米。津芦公路、塘承高速公路、112国道、七里海大道经过该镇。
  2001年,撤销任凤乡、南涧沽乡建制,合并建立七里海镇,镇域面积59.5平方千米,辖15个村,6751户2.48万人。2014年,全镇耕地2576.8公顷,8326户2.78万人。
  80年代初,镇域养殖业发展较快,专业养殖户近百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以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2008年,开始发展设施农业,种植产业多样化,主要以蔬菜为主。2010年,全镇有奶牛370头,生猪饲养量7.9万头。淡水养殖440公顷,精养河蟹产量119吨,南美白对虾养产量801吨,实现规模化发展。全镇林木覆盖率36%。2014年,农作物种植1729.87公顷。农田投入2.17亿元,农机投入3820万元,畜牧水产投入1.14亿元。海城观光农业示范园改造提升完工。20世纪初,乡镇企业得到较快发展,行业以钢材、建材、畜产品加工、塑料制品、旅游制品、造纸、机械加工为主。主要产品为型钢、螺纹钢、钢结构、塑料薄膜、瓦楞纸、马鬃尾等。2014年,工业企业80家,年产值47亿元。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92家,涉及电光科技、制造业、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科技“小巨人”企业9家。工业固定资产投入24.5亿元,内联引资15.95亿元,财政收入1.0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万元。
  2008年,筹建“七里海镇大八亩坨村海韵艺术团”。2010年,对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及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软硬件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完成南涧中学提升改造工程。全民健身活动踊跃,村村建有健身苑,建成6个村体育路径和3个村健身广场。
  附1-6:
  大八亩坨村业余评剧团
  大八亩坨村有演唱戏曲的历史,解放前建有村剧团,曾到外地演出传统评剧。解放初期,自发组成业余评剧团,排演传统评剧和现代评剧,逢年过节演出,为县评剧团培养输送5名演员。80年代,评剧团复排《秦香莲》等评剧和片段。90年代,改为老年文艺队。21世纪初,连续举办“七里海之春”评剧专场,演出各流派名段,被镇党委、政府命名为“七里海镇大八亩坨村海韵艺术团”。演员40余人,设评剧、花会、广场舞、民乐4个队,排演传统评剧选场和选段,以及京剧、河北梆子、黄梅戏、豫剧选段等
  十东棘坨镇
  位于县西北部,北与宝坻区黄庄镇搭界,南与唐山市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北镇接壤,东与宁河镇、廉庄子乡相邻,西与潘庄镇、宝坻区大唐庄镇隔河相望。镇政府位于常家店村东侧,距县城芦台35千米。
  1983年,撤东棘坨公社,建东棘坨乡,乡域总面积102.5平方千米。2001年,撤东棘坨乡、赵本乡,合并建立东棘坨镇。全镇东西长18.8千米,南北宽12.4千米,镇域总面积164.1平方千米,辖42个村。2014年,有耕地6180公顷,9365户2.82万人。
  1980年始,镇内畜牧业由集体经营转为个体经营,承担联合国2730项目及国内种草试验项目,成为5个奶山羊基地之一。开发荒地和低产田,建设人工草场和天然草场,发展肉牛、肉羊和奶山羊。当年肉牛存栏126头,肉羊存栏近3000头,奶山羊存栏3141头。90年代末,投资建立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21世纪,实施种植园区和养殖小区项目建设,形成奶牛、生猪、长毛兔、肉鸡等主导产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2014年,完成绿野仙踪生态农场采摘区13.33公顷日光节能温室建设,秋葵、黑番茄等特殊蔬菜销往京津等城市。投资4亿元,完成绿野仙踪观光园建设,启动艾林设施农业项目建设。
  90年代,工业企业快速发展。2001年,企业总数超过百家。主要产品种类为牛奶、服装、纸箱、建材、家具、稀土、饲料等。2012年,投资18.5亿元,启动占地200公顷的中国北方(国际)建材幕墙总部基地项目。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8家,实现产值1.55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科技“小巨人”7家。组建中药种植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14个。是年,财政收入5046.3万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3.5亿元,内联引资6.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万元。全镇有体育场所76个,其中健身苑1处、篮球场2个,足球场2个,乒乓球室20个,其他活动室40个,村级体育健身广场11个。
  十一 造甲城镇
  位于县西南部,北与潘庄镇相邻,南与东丽区接壤,东连北淮淀乡,西与北辰区搭界。
  1983年,撤造甲城公社,建造甲城乡。2000年,撤乡建镇,镇政府位于造甲城村西。2014年,镇域面积108平方千米,耕地2409.6公顷,辖8个村,1.06万户2.8万人。
  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启动双层经营体制模式。建立农经、农机、水利、农技、农副产品销售服务站和企业服务公司,解决农民产前、产中、产后困难。1997年,调整农经比例,推广二代节能温室技术,建起大棚近百个。2010年,全镇建2个肉鸡养殖小区、5个生猪养殖小区、4个奶牛养殖小区,特禽养殖孔雀300只。建立完善10家农民各类专业合作社。2013年,天津喜岭蛋鸡养殖场二期扩建工程投入使用。2014年,兴宁种植专业合作社完成水、电等各项配套,以及园区综合绿化、土壤排盐措施、路面硬化等功能性改造,完成对40间棚室无土栽培种植法结构调整。1998年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行招商引资促进私营企业发展。原乡办、村办企业全部完成改制。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5亿元,各类工业企业56家。新引进神州行电动自行车入驻,万特门窗有限公司二期生产线产生效益。是年,财政收入1.69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22.33亿元,内联引资14.42亿元,引进市外资金4.75亿元;农业固定资产投入2.67亿元;农业增加值2.9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万元。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
芦台镇
相关地名
宁河镇
相关地名
潘庄镇
相关地名
丰台镇
相关地名
苗庄镇
相关地名
板桥镇
相关地名
岳龙镇
相关地名
大北涧沽镇
相关地名
七里海镇
相关地名
东棘坨镇
相关地名
造甲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