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专题史料出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政协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0117
颗粒名称: 二、专题史料出版
分类号: D628
页数: 4
页码: 361-3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7·28大地震20周年》是一本宁河文史资料,第六届文史委编,1996年7月出版的书籍。该资料共有20万字,59篇,照片23帧,封面印有抗震救灾纪念碑。该资料主要记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对宁河县的影响以及当地政府和人民在地震后的抗震救灾情况。
关键词: 宁河县 文史资料 专题史料出版

内容

《7·28大地震20周年》即《宁河文史资料》第四辑。第六届文史委编,1996年7月出版,20万字,59篇,照片23帧,印有抗震救灾纪念碑的封面,为张扬设计,印制2500册。县委副书记张占礼作序。县委书记张有会题辞: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加快宁河发展步伐。县长窦俊华题辞:巩固抗震救灾成果,为建设天津强县而拼搏。资料内容分4组:第一组资料,记述地震发生后,宁河县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干部群众抢险自救。其中《7·28劫难在宁河》列述主要事件和人物,综合大量数据,概括抗震救灾全貌。《地震没有把他们压垮》,记述县委一班人临阵不乱,及时召开常委会,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全县人民救灾抗灾,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第二组资料,记述党和人民关怀灾区,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抗震救灾,12篇资料分别记述了汉沽驻军最先最快赶到芦台,救出无数压在废墟中的灾民;解放军工程学院派大批军车,运送物资和伤员;解放军某舟桥部队震后第二天迅速架起舟桥,疏通了救灾通道;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奋战6天6夜,架起巨型铁桥,贯通了津榆公路运输线;天津市政工程局抢修芦台大桥引路,确保大桥顺畅无阻;天津医疗队、内蒙古自治区医疗队日夜兼程赶到灾区,救治伤员,开展卫生防疫;天津、安徽、陕西等省市有关医疗单位积极接收治疗伤病员,大批伤病员得以康复。中建六局大批人马进驻灾区,兴建新芦台。第三组资料,20位作者以不同经历述说大难当头,或是在危急时刻,或是在失去亲人之后,或是在别人危难之际,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退缩,尽职尽责,互帮互助,与灾害抗争,帮人解困。刘士忠在《最危险的时刻》一文中叙述了自己在大难当头之际,奋不顾身抢险排除事故隐患,避免了一场厂毁人亡重大灾难,成为抗震英雄,出席了全国、市、县先进代表会议。《悠悠往事》记述了老大夫张守先,一家5口人4口遇难,他强忍悲痛继续奋战在灾区,救治伤病员。第四组资料,专业和业余地震工作者,回忆震前开展地震观测预报情况,介绍了预防灾害,保证安全的经验体会,介绍了震后20年芦台城区建设新貌。
  《昔日芦台散忆》即《宁河文史资料》第六辑。第七届文史委编,2002年1月出版,19万字,文章80篇,插图8幅;封面是国画《古镇芦台》,张扬作,印制2500册。县政协主席李东海作序,配有《昔日芦台散忆》征集撰写组照片。该书以建国前芦台镇史料为主,个别文章是明清和建国后史料。80篇文章分8类,每类设一栏目。“寺庙浏览”部分,记述芦台在民国时期有大小寺庙29座,多数建于明清,盐母庙最早,在千年以前建立。该栏目各篇记述了这些庙宇祠堂的地理位置、建筑规模、风格特点,以及掌故传说和祭祀活动。“花会锦簇”部分,记述建国前芦台民间花会有20多道,重点介绍了“罗汉会”、“碌碡会”、“长亭会”等17道花会的表演形式、服装道具、伴奏乐器、伴唱曲,以及组织规模和演出景况。“商贸沧桑”部分,记述建国前芦台有大小商贸店铺300多家,以八大海号为代表的主要商号创建由来、经营特色、兴衰过程、人事经历以及故事传说。“景观掠影”部分,记述了芦台镇古寺庙之外其他有影响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对清朝名将聂士成及30营驻军旧址,民族英雄王锡朋家族墓地挖掘,清末英国人开挖的运煤河、修建的闸口以及利用情况有详尽记述。“医药名家”、“闻人旧事”、“歌曲谣谚”等栏目,分别记述了芦台的名人显事、民俗民风、民间文学。“千年雄镇古芦台”,单篇为一栏目,报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综合记述芦台在历史上作为军事商贸重镇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该书开篇《古镇芦台记》,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商贸交通、地理物产、民俗民风等方面,总括芦台历史地位、风貌特色。该书后《征编纪事》一文,记述了《昔日芦台散忆》专题史料的征集编写情况。
  第六届、第七届文史委出版专题史料139篇,39万字,印制5000册。第七届文史委出版综合、专题史料134篇,39万字。

知识出处

宁河政协志

《宁河政协志》

本书收录了宁河县各界人民代表,政协宁河县委员会组织.,政协宁河县委员会工作,会议,提案工作,调查研究,视察工作,咨询服务,特邀监督员工作, 信息工作,文史资料工作等章节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