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经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政协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008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经济建设
分类号:
F014.9
页数:
18
页码:
269-2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经济建设方面的情况,介绍了农业方面,工业方面和财贸方面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宁河县
视察工作
经济建设
内容
一、农业方面
1985年9月21日,县政协组织各界部分委员一行16人,由主席牛占东、副主席李如英带队,视察宁河县水产养殖业发展情况,重点参观考察了大邓养鱼场和北淮淀养虾场。县农委和县畜牧水产局负责人陪同参观考察。政协委员们听取了两个场的生产工作情况通报,并深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对两个养殖场工作取得的成绩及今后工作设想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他们克服困难、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表示钦佩和赞赏。在参观过程中,委员们一致反映收获很大,既开阔了眼界,又受到了教育和鼓舞,表示要学习两个场的开发创业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四化”做出贡献。政协委员们还参观了委员中的一些专业户、重点户,并就本县的水产开发事业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1986年8月,为发展庭院经济,帮助更多的贫困户早日富裕起来,由县政协副主席张俊儒和常委陈绍元带队,组织廉庄乡部分干部和庭院经济重点户40余人前往昌黎县学习参观庭院葡萄。县委、县政府对这次活动很重视,又组织全县各乡乡长20多人赴昌黎县参观。之后,为发挥政协委员的带头宣传作用,县政协再次组织30多名委员赴昌黎县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委员和乡、村干部目睹了昌黎县发展庭院经济的丰硕成果,切身感受到发展庭院经济是一个既省力、省钱,又收益大、见效快的脱贫致富门路。在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层层宣传发动下,一些乡、村闻风而动,兴起了栽葡萄热,有几个村还自己组织群众去昌黎县参观。到1986年底,全县已有10个乡镇200多户搞起了庭院种植,共栽种葡萄、苹果等1800多株。
1987年8月14日至28日,为进一步发动全县各乡、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县政协农业组和县农林局林业科组织芦台、大北、赵庄、大贾、潘庄、板桥、岳龙等7个乡镇350多人,分批到昌黎县参观学习。之后,赵庄乡又组织本乡60多名干部群众前往参观。通过参观学习,人们眼界大开,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行动起来栽葡萄、种果树,推动了庭院经济的发展。椐13个乡镇不完全统计,截至1987年底,栽种葡萄16200多株,苹果、梨、桃等果树8700多棵,使一批农户获得经济效益。
1989年4月下旬,农业科技组一行9人,在政协副主席于永祝带领下,视察庭院经济重点村。视察组一行在政协委员杜兰明、前米厂村支部书记徐桂友陪同下,深入县政协庭院经济联系点,走家串户,边看边指导。张印富、陈绍元、杨德周等委员,一边讲技术、讲管理,一边亲自动手帮助整枝打杈。委员们一连看了十几户庭院葡萄。政协委员的视察受到村民热情欢迎,他们纷纷表示对政协帮助发展庭院经济非常满意。接着,委员们又到苗庄乡柳庄果园视察多维肥试验情况。县摇杆厂生产的多元素化肥,由于没有试验数据,推广起来很困难,经政协农科组和化肥厂联系,经县科委和林业局确定在柳庄果园进行试验。视察时,试验用的化肥已在果树花前、花期施入,进入实验数据记载阶段。最后,委员们到宁河电力所视察,并与该所全体人员座谈,了解当前支农供电情况及电力供应在工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委员们对该电力所全体人员高涨的工作热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不搞吃、拿、要的良好作风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对搞好该所今后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1989年11月10日,县政协主席牛占东,副主席王定国、刘振九、费淑琴,秘书长李宽,县委统战部部长吴景汉和政协常委马凤龙、王继兴、陈绍元、杨德周、刘西铭、姚永康、赵淑兰、徐建华等冒雪到板桥乡视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视察组听取了乡党委对该乡今冬明春农田基本建设情况的汇报。板桥乡是全县最早动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乡,乡政府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全乡除完成了县里规定的本年冬天20万方动土任务外,还超额完成7万多方。至1990年春计划动土60万方,其中25米开口的乡窗口工程2000米,12米以上开口的村骨干工程2万余米。视察组听取汇报后,在乡政府有关人员陪同下,视察了赵学村、老庄子、王石村等处的乡村农田基本建设工程。
1990年5月,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视察了岳龙、板桥、苗庄、大北等4个乡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并对进一步搞好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出了6条建议,受到县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好评。
1990年12月23日,县政协副主席于永祝率经济委员会农业科技组全体委员,深入奶畜基地赵本乡实地考察奶山羊、奶牛的发展情况。在乡有关负责人陪同下,委员们视察了高景村董学勤,赵本村马百金、马广祥的家庭养牛场,小从村养羊示范户张秀娥家和赵本乡牛奶站。视察中委员们看到,经过几年的努力,宁河县的奶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发展家庭养牛场及推广青贮饲料方面,畜牧兽医师冯殿贵委员做了许多工作,使青贮饲料在各养牛户中推广开来,对提高奶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委员们对奶畜业的发展,尤其是奶牛业的异军突起及饲料青贮技术推广工作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近几年不少荒地被开垦为稻地、放牧荒地减少、平价饲料供应养羊不如养牛多、群众养奶羊积极性下降等情况,委员们建议,有关部门和乡、村应及时调整饲养重点,以大力发展奶牛养殖。
1991年8月中旬,县政协农村经济组视察廉庄乡前米厂庭院葡萄示范村,并参加县林业局组织的庭院果树示范户和绿化样板村现场座谈会。10月,县政协教卫文体委员会和社会法制委员会到苗庄、板桥两个乡视察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1994年4月,县政协农村经济委员会,会同县委农村工作部、县农委、纠风办公室、农业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深入到大北、苗庄等乡,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视察。为搞好这次视察,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组织委员集中学习了国务院、市政府的有关文件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取消78项不合理收费项目的两个规定,听取了县有关部门关于贯彻落实情况的通报,下发并回收了110份调查问卷。在视察中,委员们通过与乡村两级干部座谈,深入到农户进行调查,了解宁河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情况。针对视察中反映出来的诸如个别干部对中央文件精神理解不深,有些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变相恢复等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和切实可行的建议。委员们提出的“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等建议,引起了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进一步深化农业改革,发挥农业优势,推动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1995年9月4日,县政协副主席陈作忠、吴景汉带领经济委员会农业科技组委员对“两高一优”农业进行视察。视察组先后视察了任凤乡淡水养殖业、大北乡水稻生产、板桥乡蔬菜种植业和小李乡蔬菜深加工企业。在视察中,委员们看到任凤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淡水养蟹12060亩,投资80万元建起了一个醉蟹加工厂;板桥乡注意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使这个乡形成了以蔬菜种植业为龙头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1995年10月17日,县政协副主席陈作忠、吴景汉和政协经济工作委员会的部分委员应邀视察了县农业局精制米加工厂,农业局负责人陪同视察。县农业局精制米加工厂是县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几年来,该厂积极拓宽市场,扩大生产规模,为宁河县稻米打入外地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了大量工作。该厂积极向经营品种多元化转变,投资500多万元,引进了一套先进的面粉加工设备,该设备具有出粉率高、粉质好、节约能源的优点,很适合本地区使用。该设备从8月21日开始安装,全厂职工在县政协常委、厂长周志安的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夜以继日、拼搏苦干,只用两个月就把全部设备安装调试完毕,比计划工期提前4个月。县政协委员视察了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情况,并就如何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壮大经济实力等问题,与农业局负责人和该厂干部进行了座谈。
1997年5月28日,县政协经济工作委员会和教卫文体工作委员会,在县科委、教委、农委、农业局、畜牧水产局负责人陪同下,视察了科技兴县工作。县政协副主席陈作忠、秘书长刘瑞华、专委办主任刘福东参加了这次视察活动。委员们先后视察了岳龙镇蔬菜保护地生产和镇农科教中心、东棘坨乡奶牛饲养场、造甲城乡大面积推广水稻抛秧种植、任凤乡水产养殖及河蟹加工厂、宁河第二职业学校。委员们边看四个乡镇六个科技示范点,边听各乡镇负责人介绍情况,对乡镇科技兴农、兴工和科教富乡兴镇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委员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通过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发挥了科学技术的巨大潜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教兴县工作出现好势头,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县乡镇党委、政府都把科教工作当作兴县富乡战略举措列入重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经常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明确专人负责,落实科技人员,建立目标责任制。二是积极争取和落实科研成果,推广新科技项目。1997年全县共争取和安排40余个科技项目。农口部门广泛开展水稻高产工程、种子保障工程、蔬菜增效工程、水产养殖综合开发工程、农业综合技术推广工程,有的乡镇取得明显成果。三是抓典型示范推广。农业局组织技术干部和专业科技人员到造甲城村抓水稻抛秧试点3000亩。他们对育秧、整地、抛秧实行全程服务,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对全县农村推广此项新技术起了很好的作用。四是组织科技人员下乡。1997年全县已派出一大批科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驻乡进村,深入农户,建立科技人员与农户联系点,承包示范田,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五是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全县各乡镇及有关局、委整体推动,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办职校、办农校、举办各类培训班,广泛培养各类科技人才;以电视讲座、广播报道、印发资料,广泛宣传各类科技知识,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普及工作,逐步实施了全面科教兴县战略,使宁河县科教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委员们在视察中围绕加快科教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科技领导干部是当务之急。当前,市场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科技竞争,而人才的利用和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又取决于领导素质和认识程度。为此,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是经济形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领导干部要有魄力、干劲和胆略,更需要提高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二、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一个成功的农业新科技项目,如小苗插秧,就需要推广一年或几年,说明群众对这一引进认识迟缓,也说明工作力度不够。为此,必须加大对一些成功新科技项目的推广普及力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另一方面应制定一些专项推广项目的政策保障措施,以奖励农民和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三、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专业科技人才。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渠道,宁河县每年初中毕业生有4000人左右,大约70%升入高一级学校,其余均在全县各地就业。初中所学知识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目前两所职校一是容量小,二是条件差,县里应多方筹资集资,想方设法开办一些初级职业学校。目前有些农校无师缺长,有八个乡镇无总校长,个别乡镇农校名存实无,对以上问题,各乡镇政府应予重视,抓紧配齐师资和教学设备。四、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领导。科研项目是经济加快发展的希望之所在,全县上下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县乡都要制定专项科研项目活动计划,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和奖励办法,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经费开支,要鼓励集体和个人兴办科研实体,重金奖励科研成果贡献大的集体和个人。
1999年5月19日,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就农村经济进行视察。委员对小李、苗庄两乡小型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改制、板桥镇赵学村二代节能温室、育苗基地建设和天祥水产协会组建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听取县农委及乡镇党政负责人工作通报。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制工作中,小李乡对李老村两个泵站进行拍卖,收回4.3万元拍卖资金,不仅减轻了国家、集体的负担,并且使该泵站的维修、管理与使用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泵站的排灌作用。委员苗建春建立天祥水产协会,会员之间互惠互利,共同抵御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至5月发展会员200多家,养殖水面约1万余亩。
通过视察委员们对发挥宁河农业传统优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规划目标充满信心。副主席陈作忠在总结中指出,宁河县在农业工作中思路清楚、招法明确,实际效果明显,为宁河县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有效探索。副主席陈怀东、秘书长张广岭、专委办主任刘福东参加了视察。
1999年6月17日,政协宁河镇联络组组织本镇政协委员视察本镇重点工程,委员们先后视察了后帮村小农场水稻盘育摆插技术的实施、示范情况,天鑫针织厂、北岳庄大桥路基工地和施工现场。镇党委向委员们通报了全镇工农业生产和镇内重点工作的实施情况及今后工作设想。委员们对镇政府在科技兴农、企业发展、农田建设许多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的同时,还对继续加强私营经济小区建设、镇内集贸市场搬迁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2000年4月13日,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就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化建设进行了视察,县政协副主席陈作忠、陈怀东参加了视察。委员们先后视察了大贾乡万亩节水工程、特色农业示范区,造甲城乡二代节能温室、育苗基地,东棘坨乡中芬潮白河奶品有限公司、养牛基地,第二良种场的育苗基地。视察中,委员们听取了有关乡镇主要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县农委向委员们通报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情况。委员们建议,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必须要有长远规划,要与当前经济形势、市场发展相结合,要发挥优势,抓住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使农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并表示,要充分发挥委员们自身优势、多搞调查研究,为宁河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化建设建言献计。
2000年6月21日,县政协环保委员会对县农村低压电网改造进行了视察,委员们在苗庄村和田庄坨村实地察看了低压电网改造情况,并与电力部门负责人座谈,就如何搞好宣传工作、增加透明度、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002年3月22日,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对农村当前的旱情及抗旱工作进行视察。在县农委、水务局、农业局主要负责人陪同下,委员们先后实地察看了芦台、潘庄、东棘坨、廉庄等乡镇的旱情及抗旱措施,并听取了情况通报。对于当前农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委员们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一)要加大对抗旱保春播的领导力度。要把旱情的严峻形势估计足,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要加大力度,把抗旱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二)要从确保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多方支援农村抗旱。抓好抗旱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县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的重要环节。(三)要审时度势,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重新打造宁河农业的发展优势。(四)有条件的村,要积极推广滴灌、暗灌等节水工程,使有限的水源得以充分利用。(五)大力推广农艺节水措施,如旋耕机浅耕、地膜覆盖、流沟水等,通过更新农艺,提高农业产量。(六)在北部适宜乡镇,推广咸水使用技术。(七)结合城镇污水处理,把可用污水集中排放,解决县城周边部分农田用水。(八)结合畜牧业的发展,扩大紫花苜蓿等耐旱饲草种植面积。(九)积极向市有关部门呼吁,加大蓟运河、潮白河等主要河道河水咸化的治理力度,这是解决宁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十)对于抗旱难度大的地方,应集中力量确保农民口粮田的播种,防止出现口粮短缺问题。
二、工业方面
1987年6月3日,县政协主席牛占东、副主席张俊儒、秘书长李宽和工业科技组委员一行15人到县酒厂视察。酒厂负责人向委员们介绍了县酒厂的发展历史和筹建啤酒生产线的过程。宁河县酒厂历史悠久,70年代研制成功的“芦台春”酒远近闻名,1984年该厂税利达到570万元,为宁河县工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84年以后,随着市场开放,四川酒大量进入天津地区,“芦台春”酒受到强烈冲击。为扭转被动局面,1985年该厂相继研制了“中秋月”等白酒新品种,1986年3月开始上啤酒生产。为了使啤酒生产线早日建成投产,全厂干部职工自力更生、团结奋战,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建厂和设备配套安装任务。他们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参照国外资料,用国产设备装配,解决了啤酒灌装难题,节省资金40多万元。1987年4月30日投产以来,生产已步入正轨,日产量达30—40吨,产品投入市场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委员们听了介绍深受鼓舞,对酒厂干部职工为振兴宁河经济忘我工作的精神表示由衷钦佩。委员们还参观了啤酒生产的全过程,一致认为,这样复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建成投产,确实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委员们还针对酒厂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现场咨询和座谈,提出了4点建议,一是在啤酒生产旺季,更要保证产品质量;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素质;三是热情接待顾客,主动占领市场;四是立足长远,开辟稳固的原料基地。牛占东主席肯定了酒厂的工作成绩,并希望在白酒生产上要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瞄准大城市市场,摸透顾客心理,改进包装,想方设法打开销路,占领市场。县经委负责人对委员们亲临酒厂视察和提供咨询表示欢迎,并讲了当前经委系统的形势和面临的困难,希望委员们多给予帮助。委员们表示,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为搞好宁河县的工业生产多做贡献。
1990年12月6日,县政协副主席王天铎带领经济委员会工业科技组委员视察了芦台棉纺厂和县酒厂,先后听取了两厂负责人的工作通报,实地考察了部分生产车间。棉纺厂4月份调整厂领导班子后,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的新思路,先后为全厂职工办了7件实事,恢复和理顺了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并与工人同甘共苦,一起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仅用7个月时间使工厂生产步入正轨,经营出现转机,11月份开始盈利7万多元。委员们对新班子上任后在短期内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希望再接再厉,不断夺取生产经营的新胜利。针对该厂生产经营和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委员们建议:1.棉纺厂设备老化,更新配套设备迫在眉睫,希望县里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2.为保证棉纺厂生产正常运转,县原棉收购部门要做好棉农工作,防止本县棉花外流,把好质量关,同时要帮助棉纺厂筹措资金,外购储备一些棉花,以弥补供棉计划不足;3.对已不能投入正常运转的原织布车间,建议改作它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搞些多种经营;4.对原设备的清查、审计及法人代表的确定等,县里应抓紧落实解决。委员们在对县酒厂视察中,对该厂的工作给予了赞扬,同时希望酒厂在重视老设备技术改造与更新的同时,要注意高起点,在产品的品种上多想办法,增强市场竞争力。
1991年7月初,县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以“为振兴县办工业保驾护航”为题,组织委员先后视察了县缝纫机厂和县水泥厂,重点了解《企业法》和中央有关条例在工厂的落实情况。
1991年11月中旬,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和教卫文体委员会视察了任凤乡东移民村津港福利箱包厂和永兴线材企业集团。
1993年5月13日,为加快县直工业改革步伐,促进企业走出困境、尽快扭亏为盈,县政协组织经济建设委员会委员深入到经委系统印刷厂、元件厂、电机厂和玛钢厂视察。视察之前,县经委向委员们详细介绍了县直工业的现状及改革进展情况。县直工业改革深入发展成果显著,但由于受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企业面临着严峻形势。企业普遍存在生产工艺、设备落后,产品缺乏竞争能力。因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暴涨、离退休人员日益增多导致企业负担加重等不利因素。经委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旺盛的斗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投身改革,一些企业通过不断革新挖潜,狠抓企业内部管理,扩大新的生产项目,出现了新的转机。在视察中,各厂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厂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并陪同委员们深入生产车间进行视察,使委员进一步了解产品生产过程,机械设备配备和车间管理状况。委员们在视察结束后,同经委负责人一起座谈,充分肯定了经委系统在改革中取得的较好成绩,同时针对面临的困难和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经委负责人表示满意。视察中,经济建设委员会就如何发展县直工业提出了8点建议:(一)要围绕市场经济进行县直工业改革,思想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强宣传工作,统一思想认识,使经委系统从干部到职工都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把“市场经济”思想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为适应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的新形势,要加大企业改革力度,转变经营机制,把企业尽快推向市场。(二)要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注意提高企业职工技术素质。(三)县办工业在宁河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议县政府和经委应尽快聘请有关专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县办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和切实可行的实施规划。(四)进一步加强县经委领导班子的力量。尽快创造条件推行有一定规模的股份制试点,同时下大力量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五)棉纺厂连续几年严重亏损,已成为经委系统的一大包袱,建议县政府早下决心,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分析,研究解决办法,防止该厂经济继续滑坡。(六)目前,经委系统一些企业正积极寻找门路,准备和外商合资上新项目,苦于没有资金,建议县里在资金投入上对这些企业给予倾斜,尤其对亏损企业应考虑给些优惠政策,使企业增强扩大再生产能力,逐步实现盈利。(七)建议由经委牵头组织成立“讨债公司”,切实帮助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三角债”问题。(八)要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树立廉洁、高效、务实作风,带领职工共渡难关。
1994年7月26日,县政协农业经济委员会部分委员和特邀委员对赵庄乡在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中推行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前,县委农村工作部负责人向委员们介绍了在乡镇企业中推行股份合作制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具体实施情况。1993年初,县委、县政府把在乡镇企业中推行股份合作制列为企业机制改革的重点,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张占礼为组长,常务副县长李东海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乡镇也都建立了联络小组,并制定了有关政策规定和详细的操作办法。各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在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全县已有101家实行了股份制。1994年下半年推行股份合作制的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县里已拿出具体实施意见。在视察中,赵庄乡负责人向委员们介绍了该乡在企业中推行股份合作制的详细情况,并陪同委员一起视察了该乡股份制企业试点单位——赵庄精密铸造厂。委员们看到这个厂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职工“以厂为家”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通过介绍和深入车间察看了解,委员们一致认为,宁河县在乡镇企业中推行股份制的动作快、决心大、措施得力、成绩明显,并希望保持这一良好态势,把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推行股份合作制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下去。
1994年8月9日,县政协副主席陈作忠、吴鄂初带领县政协经济建设委员会委员深入董庄乡视察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县三产办公室通报了三产发展情况。董庄乡企经委通报了该乡个体私营企业和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委员们听了县、乡三产工作情况通报后认为,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很好,各单位都已经把这项工作作为发展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摆上了重要位置,思想认识空前统一。但由于是刚刚兴起,还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抓好落实并抓出成效,为全县第三产业的更快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委员们在董庄乡党委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视察了南胡村开发园区的三合板厂、校办体育用品厂、荣利建筑机具厂等企业,并针对他们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乡和企业负责人表示赞同。
1995年5月25日,县政协经济建设委员会视察了经委股份制的两个试点单位——芦台玛钢厂和经委物资供应公司。委员们看到,两个过去经济效益不佳的单位,通过深化改革、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走上了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委员们认为这两个试点单位取得的经验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他们的成功经验在于打破旧体制,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把职工以股东的身份与企业捆在一起,共同承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有效地提高了职工主人翁的意识,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还筹集到一部分生产流动资金、增添了企业活力和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
1995年9月4日,县政协副主席陈作忠、吴景汉带领政协经济委员会工业企业组委员视察了县直工业企业棉纺厂和酒厂。委员们深入车间,与两厂的经理、厂长进行了座谈。座谈中委员们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县直工业改革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句话的关系。二是要抓好清产核资,切实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核实资本金。三是要研究企业如何吸收社会资金,增加企业法人资本的途径。四是要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资本积累。
1996年10月24日,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对县经济开发区建设成果进行视察,并参观了陈荷和泛马两个新加坡独资企业。
1996年11月14日,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就县直工业改革情况视察县玛钢厂、农机修造厂。委员们听取了县直工业办公室负责人的情况通报,并深入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针对当前县直工业改革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副主席于永祝、秘书长刘瑞华、专委办主任刘福东、副秘书长魏永成参加视察。
1997年内,县政协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先后对县乡企业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合资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视察。
1998年4月15日到16日,县政协副主席陈作忠,吴福林、陈怀东,秘书长刘瑞华和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对县直工业改革情况,进行视察。县企改办、县经委、水利局、乡镇企业局、桥北镇、董庄乡的负责人应邀参加了这次视察。视察中,委员们首先听取了上述单位负责人关于全县及委局所属企业改革情况的通报,二是深入县印刷厂、县水利局炉排厂、桥北镇荣亨集团、董庄乡磷肥厂等4个企业进行视察,听取了该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改革情况的介绍和今后设想。三是召开了座谈会。委员们认为:本县工业企业改革已出现良好势头,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1)各级领导干部重视。县乡都建立了企业改革领导组织,进行了骨干培训,县制定了全县企业改革总体方案,并陆续出台一些相应的配套政策。(2)任务明确,思路清晰。县委、县政府提出两年内对全县400多家县直工业,乡镇集体企业和商贸企业进行改组、改造、改制,逐步建立起各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发展格局,逐步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迈进。其中,清产核资是基础,资产评估是关键,产权制度改革是重点,在改革形式上强调不拘一格、一企一策、因厂制宜。(3)精心运筹,积极稳妥运作。各乡镇、各企业按照县委方案要求,结合自己实际,制定各自的改革计划,全县大规模的清产核资工作已全面铺开。(4)服务企业改革的大环境逐步形成。县乡各有关部门尤其是综合服务部门主动服务,配合企业改革,建立各种服务组织,制定各种承诺和保障措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5)改革坚持五结合:即招商引资、技革技改、内部管理、再就业工程、企业生产有机结合,促进了企业资产的盘活与扩大,促进了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企业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视察中,委员们一致感到,改革发展并不平衡,全县400家国营集体企业,尚有230多家还未改革,有的企业改革名不副实,走了过场,尤其是县直工业摊子大、包袱重、下岗人员多、情况较复杂,因而,企业改革任务相当繁重,难度还相当大,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务实拼搏。委员们还就目前企业改革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要加大思想宣传和人事工作的力度,进一步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做好人的工作,这是实现企业改革的重要前提。为此,建议:(1)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改革透明度,要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要搞好电视专题节目,扩大影响,形成改革舆论氛围。(2)改任命制为选举聘任制,在改革中大胆启用能人,选拔和聘任厂长、经理及所属业务骨干,形成公开竞争选拔人才的机制。(3)发动和依靠厂里职工干部,开好各种会议。有关方案的制定,政策的出台,各种关口的把握,都要经过群众民主讨论或职工代表充分酝酿。(4)对改制前,企业法人代表要严格依法进行离任审计,对出现有严重经济问题的,必须严肃依法查处,以教育后人。(二)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标准要高。企业改革实质是企业资产权、资产经营权和制度的变革,各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1)对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特别是一些加工型企业,建议出售或租赁给个人,出售给个人有困难的,也可以出售给若干人或全厂职工干部,变集体所有制为私人或少数人股份合作所有。(2)对于规模较大,生产工艺复杂,科技含量较高的大中型企业,建议组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内部要建立现代企业资产管理制度,主要是资产经营责任与监督制度,即把整个公司资产分割,确权到基层法人,以贷款或股份形式转嫁分解,实行董事会统一管理下的层层股权经营责任制,监事会严密监督,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共得,风险共担。企业改革无论是实行哪种形式,都必须由企业和法人自行选择,要坚持一厂一策,不搞“一刀切”,不要行政命令。改革方案的制定,要深思熟虑,不仅符合实际,而且标准要高,改革要彻底,一步到位,不能留尾巴。(三)企业改革在稳准前提下,全力快速推进。在制定方案时要“稳”,要经过调研,摸清底数,方案一经确定,决策实施要快,为此建议抓好以下几点:(1)要严格把握几个关口;主要是资产评估关,产权界定关,企业资产债务处置关,产权置换关,资产重组关,职工入股和股权管理关,现任经营者的考核关,企业方案审批关,职工股份确认关等,要加大各关口、各环节的工作力度。(2)企业改革工作必须与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工作同步进行,要坚持自愿的原则,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千方百计,合理安置下岗职工。各单位都要成立再就业工程的工作机构。(3)落实银行债务,化解金融风险。各企业在制定方案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加强企业信用观念。各银行要主动参与企业改革,帮助企业选择改制形式,参与企业资产评估、认定、分割及改制后的资金管理。(4)县乡政府都要建立企业改革岗位责任制,层层负责,一抓到底,坚持方案要准,步子要稳,工作要狠,决策要快,看准一个改一个,成熟一批,解决一批。(四)要跟上企业改制后的管理和配套制度的改革。企业改制后出现的新格局的经济形式有两种表现:一是国有或集体经济在企业集中表现为货币资本形态和股金资本形态,国家和集体主要是对它们强化管理,才能产生国有和集体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开发制度,是企业配套制度改革中一项重要举措,建议:县乡、局、委都要建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资产开发公司,履行两种职能:①代行政府管理职能,②肩负资产开发增值职能。具体运作是把所属企业资产全部收回统管,经过清产核资使实物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或是像银行管理货币那样实行有偿用于原企业,或是以股金参股于企业,实现风险、责任监督,保证股金红利如期上交,同时公司还可以利用资本金周转,创办新企业,投放市场,形成企业发展良性循环。二是彻底转为私有民营,并加强管理。建议:各乡镇应根据民营企业数量与规模,成立有关的服务中心,为改制后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劳保等方面,做具体的咨询和代办服务。三靠企业或行业群体自治管理,骨干企业带头,组建公众经济或行业集团公司,扩大企业影响,发挥自身优势,以管理为突破口,抓机制转换。在用人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搞活营销等各方面,加大配套改革,巩固改革成果。
1998年5月20日,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和社会法制委员会联合,就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视察活动。县政协主席李东海,副主席陈作忠、陈鸿烈、陈怀东,秘书长刘瑞华,专委办主任刘福东参加了这次视察活动。县商委、工商局等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应邀参加了视察,并向委员通报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委员们分别到造甲、俵口、大北等三个乡听取主管乡长对本乡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的介绍,然后到赵温村养鹿场、津宁宏达毛条有限公司、保元保健品有限公司、清华卫生巾有限公司、正方工业公司、京源建筑器材有限公司、捷达铁柜有限公司、大北船沽钢模制造厂等8家民营企业进行实地视察,委员们同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了解企业发展情况。通过视察,委员们了解到,民营企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鼓励和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奋力拼搏,发展较快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有四方面特点:一是个体民营企业数量大幅度增长。截至5月底,全县个体、私营企业达到9077家,比1976年同期增长37.6%;注册资金达3.47亿元,比1997年同期增长17.6%。二是企业整体规模加快扩大,全县以贸易开发区为龙头的16个私企小区建设逐步形成规模,其中有53家资产投入达100万以上,有2家已达1000万元,有一家正在组建集团公司。三是企业行业和产品结构逐步适应市场需求,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私企从业人员达2.0341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19%,产值、利税在全县经济总额中均占有较大比重,有的乡镇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四是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县、乡、村各级政府都制定许多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供水、供电、跑资金、立项目、办手续、维护治安秩序等方面,都为民营企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宽松政策、优质服务和良好社会环境。总之,委员们在视察中,对民营企业的加快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同时还就一些影响和束缚民营企业发展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比如有些厂长思想上存有“小富即安”思想,使其企业总量发展不快;有些企业反映银行贷款难,企业资金短缺;还有些企业设备老化,产品陈旧,技革技改提高技术含量迫在眉捷等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最后,陈作忠副主席对这次视察活动作结论讲话。他要求委员们要认真研究整理这次视察情况,要积极围绕民营企业如何更快地扩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实现新飞跃,积极献计献策,为开好县政协第二季度常委会作好充分准备。
2000年8月10日,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就民营企业发展及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视察,县政协副主席陈作忠参加了本次活动。委员们在县商委主要负责人陪同下,先后视察了大北中德保温材料厂,董庄乡宝溢工业制品有限公司,芦台巨鹰塑料编织厂等三家民营企业。委员们对三家民营企业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同时针对三家企业实际问题及发展趋向提出了建议: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重视、支持私营企业,抓好政策落实,在政策上给予私企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引导私企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和技术培训,提高私企职工素质;努力加大对高科技含量产品和企业的投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牢固树立名牌意识,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
2001年4月26日,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就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情况组织委员进行视察。县政协副主席吴福林、陈怀东,秘书长张广岭参加活动。委员们在县农委、县企业局、董庄镇负责人陪同下,先后视察了芦阳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荣亨集团的精密铸造厂、石油机械设备厂、利兴润滑油脂厂。委员们深入车间、厂房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建设情况,并认真听取了企业汇报。在座谈中,县农委、县企业局负责人分别向委员们通报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政策引导、市场开拓、产品质量、项目带动等相关问题,委员们进行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委员们提出,宁河县是农业大县,必须坚持农业立县的思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在乡镇企业调整中思路要明晰,企业的改组、改制必须坚持同步进行,要重视提高科技含量,使企业逐步壮大和发展。
2001年8月21日,县政协主席李东海率县政协常委及经济委委员视察工业系统部分企业。县政协副主席陈作忠、陈鸿烈、吴福林、邓长久、陈怀东、费淑琴,秘书长张广岭等参加视察,副县长宋文平应邀参加,县外经贸委、县商委的主要负责人通报了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情况。委员们先后深入到天津久安集团、天尊酒业集团、天津市海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泛马纺织(天津)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就企业发展情况与企业经营者进行了广泛交流。
三、财贸方面
1987年3月24日至25日,县政协副主席王定国带领工商财贸组委员先后到岳龙、后棘坨、丰台、小李、板桥、苗庄、造甲、潘庄、大北、董庄等10个乡镇视察,了解棉花、生猪、鲜蛋的产销合同落实情况。委员们在学习了国家有关农副产品收购政策的基础上,利用两天时间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委员们了解到,各乡镇在落实收购合同的过程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特别是由于前几年政策不稳,对生猪、鲜蛋收购“缺了抓、多了压”,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乡镇政府和供销社组织力量,深入到村、户反复做宣传、动员和解释工作,使订立合同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为了大力发展养鸡事业,保证鲜蛋市场供应,在鸡饲料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潘庄镇党委、政府本着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千方百计自找门路,为养鸡大户和一些专业户提供低价鸡饲料,并免费做好鸡雏的防疫灭病工作。镇供销社还积极帮助找销路和为养鸡户排忧解难,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为了解决农民卖棉难等问题,丰台镇政府除注意发挥供销社的主渠道作用外,还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办起了一个贸易货栈,变过去一家一户的分散自销为由贸易货栈统一收购,集中运销。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能随时为大家提供市场信息。群众高兴地称赞政府为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但是,通过视察也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的乡订立合同进度比较迟缓,对国家的有关收购政策和订立合同的重大意义宣传得不够,对群众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这些有待于今后加以解决。
1989年4月下旬,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和市政府(1989)7号文件精神,县政协工商组副组长王慎之带领部分委员到县生产资料公司,苗庄、板桥乡供销社进行视察,并召开了不同类型的座谈会5次,有30多人参加了座谈。参加座谈的人员普遍反映,自国务院关于生产资料专营的文件下达后,全县生产资料供应形势明显好于往年,表现在三个方面:(1)市计划供应宁河县的化肥、农药、农膜的数量多于往年,(2)供应品种质量好于往年。(3)“三资”(指化肥、农药、农膜)价格比较稳定,统一限价后没有随意加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是:国务院关于生产资料专营的指示在有的地方没有落实。委员们根据调查情况和问题,提出两点建议:(一)、工商管理部门应重新审核个体经营执照,对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的个体工商户要限期办理变更登记手续,逾期继续经营者,要按照市政府的规定,吊销营业执照。(二)银行信贷部门增拨县生产资料公司计划内贷款指标,以保证充足的外采货源,做到淡季贮备,旺季供应,满足农民需要。
1990年6月27日,部分政协委员和县人大代表对芦台镇食品卫生和市场管理情况进行了联合视察。视察组分成4个小组进行了实地视察,并进行了认真的座谈和讨论,委员们在充分肯定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工作成绩的基础上,针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一)有的生产厂家尚不具备基本设施,就仓促上马,急需改进。如粮食局面包加工厂、溢香加工厂仓库等。(二)无论是国营、集体还是个体饭店、摊位,不少厂店都缺乏必要的防蝇设施,一些饭店只重门前卫生,而后门垃圾成堆,不加防护,任苍蝇飞进飞出。(三)有的副食品商店售货员售货不坚持穿工作服,有的虽穿但太脏,一些个体摊点售货仍有手抓现象。(四)一些在马路上售馅饼和食品的个体户缺少必要的防蝇、防尘设备,应做出明确规定。(五)丰园饭店,鞋厂、图书馆门前卖青菜和西瓜的摊点挤满马路两侧,严重影响交通,亟须整顿。对西瓜摊位应加强管理,最好统一划定范围,不允许到处乱摆摊。(六)有的个体饭店和熟食摊只顾自己方便,不注意食品卫生。如有的早点部把包完的馄饨就放在炕上铺的塑料布上。有的饭店电冰箱内食物生熟不分,对顾客的健康十分不利。(七)有的食品店不懂食品周转知识,用筐篓盛食品,周转箱不认真清洗,很不卫生。(八)一些个体批发商不建批发售货亭,随地摆摊批发商品,食品散放极不卫生,应进行管理。(九)夏天是饮料销售高峰季节,市场上销售的饮料有的不贴商标或商标不清,有的已经过了保质期仍有出售。冷食进货渠道杂乱,有的不符合卫生标准。建议县政府协调各有关部门,恢复主渠道厂家(县食品厂)的生产。(十)天尊啤酒质量有些下降,瓶装不满,有的有沉淀,望县酒厂严格把关,使“拳头”产品做到真正畅销。
(十一)对食品卫生各项执法应搞出细则,订一些须知,并认真监督执行。(十二)除进一步加强市场管理外,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十三)夏季是疾病多发季节,建议有关部门在七、八、九三个月中,每月搞一次检查,并继续大力做好食品卫生的宣传工作,促使各单位做好夏季食品卫生工作。
1993年4月13日,县政协组织经济建设委员会和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部分委员,对县经济开发区和贸易开发区进行了视察。副县长刘焕义陪同视察。委员们首先听取了两个开发区负责人关于开发区建设、招商进展情况及前景的介绍,并深入现场进了实地参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县经济开发区和贸易开发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至1992年底贸易开发区已招商51户,经营者愈百家。小食品和蔬菜批发市场一派繁荣,前景可观,预计年利润可达40万元。县经济开发区起步较晚,为抢时间,争速度,采取边征地、边规划设计、边建设、边招商的“四边”方针。通过多方努力,已有13家企业与经济开发区正式签订协议,定金到位500万美元,其中,中日合资的天神山服装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经济开发区将遵循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产一片,回收一片的“四片”方针,进一步加快招商步伐,争取在三年内搞成以外向型企业为主,融生产、生活、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经济开发城区”。通过参观视察,委员们深受鼓舞,对两个开发区短期内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座谈中,委员们一致表示,要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广泛介绍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做好引进外资工作,为振兴宁河经济多做贡献。委员们还就进一步放宽政策,搞好开发区投资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宁河投资经商、办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1993年7月10日,县政协副主席吴景汉、赵廷璞组织社会法制委员会和教卫文体委员会委员,在县工商局、卫生局负责人陪同下,对芦台镇夏季食品卫生情况进行了视察。委员们先后视察了溢香糕点厂、芦台新市场酱制品专柜、影剧院和外贸冷食厂等单位,并进行了座谈,提出了许多搞好夏季食品卫生的意见和建议。
2000年10月12日,县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就集贸市场管理工作进行视察。县政协副主席陈鸿烈参加了视察,县工商局负责人应邀参加了活动。委员们实地视察了潘庄集贸市场和芦台新市场。视察中委员们对宁河县集贸市场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同时也对服务与执法中的问题同有关人员交换了意见。
知识出处
《宁河政协志》
本书收录了宁河县各界人民代表,政协宁河县委员会组织.,政协宁河县委员会工作,会议,提案工作,调查研究,视察工作,咨询服务,特邀监督员工作, 信息工作,文史资料工作等章节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