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科研“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6381
颗粒名称: 校园里的科研“虫”
分类号: G322.721
摘要: 本文主要报道了第102中学的学生在校园内参与生命科学实验和科研活动的情况。这些学生对生物学和化学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下组成了生命科学兴趣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进行创新性的课外研究活动,甚至在实验中用自己的身体来模拟实验环境。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还锻炼了与人交往和自主管理的能力。文章还提到,这些学生参与的科研活动获得了许多国家级和市级的奖励,并且有一些科技奖金。最后,文章呼吁更多学生加入这样的团队,接受类似的锤炼,拓展自己的未来。
关键词: 河东区 科学实验 科研活动

内容

每天中午,当你走进第102中学生命科学实验室的时候,就会看到一群忙着实验的高中生。他们就是第102中学生命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
  凭着对生物学、化学的浓厚兴趣,在学校的支持下和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走到了一起,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生物学及交叉学科的创新性课外研究活动。午休时间,每天放学后,甚至是寒暑假,只要是研究需要,实验室里都会看到一群忙碌的身影。同学们把自己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在了研究上。一位小组成员为了做好一个实验,把试管在自己的怀里揣了很长时间,只是因为实验要求的环境温度就是体温37度……
  多年来,兴趣小组的同学一批又一批地毕业了,他们大都选择了有关生命科学、医学等相关学科。凭借着高中阶段提前参与丰富的科研活动,熟悉了解了科研仪器的使用,他们迅速成为大学里佼佼者。其实,对于那些毕业了的和正在兴趣小组中的同学们而言,他们不仅收获了科研能力,更收获了与人交往、自主管理的经验。因为,学校除了投资10余万元建起实验室,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充,老师给予的必要指导外,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维护及小组的运转完全由这些小组的同学自己完成。无论是每天实验后对实验室的清洁维护,还是每年小组的纳新测试,还是联系外出参观大学实验室都是同学们自己完成的。
  采访中了解到,生命科学兴趣小组获得国家级奖励6项、市级奖励30余项、科技奖金近10万元。如今,第102中学生命科学研究小组新一轮的纳新工作已经开始,希望能吸引更多同学走进这样的团队,接受这样的锤炼,拓展自己的未来。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