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救助机制解决就业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5880
颗粒名称: 完善救助机制解决就业问题
分类号: D669.2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中山门街道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四个突破”、履行“四项承诺”、抓好“五个结合”,建立“四种救助机制”,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党代会精神。其中包括对“4050”人员、大龄下岗人员、大龄失业人员、“大中专技”毕业生等不同群体的就业帮助,以及针对低保户、残疾人家庭等不同群体的救助机制。
关键词: 中山门街道 救助 就业问题

内容

本报讯
  日前,中山门街道通过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四个突破”、履行“四项承诺”、抓好“五个结合”,建立“四种救助机制”,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党代会精神。
  “四个突破”,即:在创建“4050”人员就业载体上实现突破;在大龄下岗人员灵活就业上实现突破;在大龄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上实现突破;在“大中专技”毕业生就业上实现突破。“四项承诺”,即大中专院校和技校毕业生保存档案免费、求职招工免费、技能培训免费和就业指导免费。“五个结合”,即:把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与发挥地区优势、发挥社区优势、加快自身发展、提高劳动者技能、用足用好政策相结合。“四种救助机制”即:建立经常性救助机制,对1418户低保户实行动态管理,按时发放低保金;建立季节性救助机制,发挥街道爱心救助慈善超市的作用,定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建立个性化救助机制,有针对性地分批资助残疾人家庭;建立随机性救助机制,对弱势群体家庭发生重特大病、灾等情况及时给予救助。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彭娜
责任者
王丽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