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图书馆
河东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河东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加强学生环保教育屡创佳绩硕果累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5808
颗粒名称:
加强学生环保教育屡创佳绩硕果累累
分类号:
G6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第102中学是一所重视环保工作和环境教育的市级重点中学,通过创建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校运用环境科研牵动策略,将活动全部置于科研状态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关键词:
河东区
学校管理
教育
内容
天津市第102中学是一所市级重点中学、示范高中校。该校始终把环保工作和环境教育作为学校重要工作之一,坚持环境教育工作的三级网络,并成立了环保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目标,共建绿色学校。近年来,该校在市、区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围绕创建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3年该校被评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绿色学校。如今,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宜人,环保科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该校将创建绿色学校及开展环境教育在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渗透给全体教职员工,很快在教职员工中达成了共识。通过学习和实践,大家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实质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全面发展,就是要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要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维系人类生存等方面良好道德品质,让青少年从小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道理。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动员与实践吸引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他们共同动手开展美化环境活动。该学校在动员、组织、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动脑筋、勤动手、出主意、提建议、拟方案。在校园中的树上安放“人工鸟巢”的建议就是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提出来的,学生们亲手制作鸟巢,让鸟儿拥有舒适的家,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也提高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
该校创建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活动,特色就是运用环境科研牵动策略,将活动全部置于科研状态下。
该校环境教育教师通过课堂教育,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地理、历史、化学、生物、政治、语文等学科任课教师结合当前的环境现状为学生进行分析讲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该校还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远程闭路电视系统、投影、电子计算机等多种辅助手段,将直观性、可视性相结合,把深奥、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根据教研工作计划,该校重点在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每年组织观摩课、研究课、实验课50余节,涉及十多个学科。“研究性学习”是学科课程、教学目标落实的方法和途径,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还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环保知识。该校化学课编入了大气环保等环境教育相关内容,通过调查大气污染情况,研究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和铅,使学生们认识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环保意识。
在“研究性学习”中,高二年级李冠雄等4人在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的启迪、鼓舞下,在反复实地勘察、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语文、环保、数学、微机等学科的知识,大胆尝试设计了符合生态、环保原则的“五环立交桥”和“未来停车场”,精巧的模型充分考虑了地理位置、生态保护、防止大气、水及噪音污染等因素,这项“绿色工程”,还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该校科技小组,即生命科学小组,曾选取“用落叶培养食用菌”、“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无病毒植株”等多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启发学生根据不同条件、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运用不同思路去解决同一问题,鼓励学生根据需要,依据规律作出大胆尝试,独立提出新的设想,并进行求证。学生课题的提出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研究的结论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这种科研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踏上发展自己创造思维的道路。
该校高中环保小组成员孙涛,从初中开始对有关生物、化学研究产生浓厚兴趣,并不断选择课题进行研究,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料。使研究促进了学习,学习帮助了研究。由孙涛同学撰写的《生长素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植物的无土栽培》、《多浆植物》、《世界珍奇植物-生石花》分别在1998年、1999年、2000年的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活动成果展览、天津市青少年科学讨论会、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其环保论文《利用落叶培养食用菌》还获得全国“长江小小科学家”二等奖。《用落叶培育食用菌的初步实验》一项研究,针对研究之中难于处理的大量落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研究,最后终于成功地攻克了用70%落叶基质培育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且产量十分可观,具有不可估量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此项环保科研活动的论文曾在1999年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评比中获一等奖,此项实验被评为优秀项目。
现在就读于医科大学的孙涛继续从事着科研活动,为其梦想而奋斗,并表示要进行植物学前沿科学的研究,将无土栽培技术全部实现电脑操作。经常回到母校的孙涛,带领着师弟、师妹们探究新的专题,在他的带领下,高二学生左志宇等四名同学在2007年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
多年来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让第102中学硕果累累。2004、2005年第102中学被评为天津市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先进校、绿化先进单位、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校;2005年在天津市第四届青少年“壳牌美境行动”方案设计中该校获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三个;2006年获天津市壳牌美境行动优秀组织奖;该校张晓宇等13人的“胜存而战”在天津市第五届青少年“壳牌美境行动”中获方案实施三等奖;同年,获环保教育多媒体课件三等奖、在环保主题教育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
生命科学小组的科研成果包括:
主要课题:
1、“康氏十二卷脱分化细胞与胚性细胞分裂方式的研究”(高三年级王小贝)
2、“应用假单孢菌进行植物种子印发”(高二年级王大鹏)
3、“改良蜗牛酶法制备灵芝原生质体及其活性的研究”(高二年级万亚军)
4、“生物雷达”——利用动物植物来测定装修屋中的甲醛含量
以上课题均被区科协选中,参加2004年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另有“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利用”等四篇论文被选送市环保局作为环保征文参赛作品。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