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绿色通道解决百姓难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5676
颗粒名称: 筑起绿色通道解决百姓难题
分类号: D67
摘要: 本文介绍了河东区委、区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计民生的工作思路和举措,重点报道了河东区为民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该体系在解决百姓实际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服务网络 河东区 民计民生

内容

编者按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河东区委、区政府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紧迫的任务,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从区情实际出发,切实创新思路举措,突出重点、真抓实干,下大力认真抓好扩大就业、加快社区办公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计民生》专栏,集中宣传报道区委、区政府及各单位、各部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新思路、新举措和典型事迹、经验做法,力求通过感人的事件、生动的文字和精彩的图片,追随家乡前进发展的足迹,记录全区上下科学发展、强区富民,努力建设和谐河东的历史征程。
  本报讯(记者王印)一部24小时开通的政府热线、一个面向全区百姓的区长电子信箱,以及各职能部门和单位提供的全力保障服务,构成了河东区为民服务网络体系。自1993年以来,河东区为民服务网络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逐步建立完善起了一套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真真正正地为百姓办了实事、解了难题。
  作为区政府热线电话,“24160666”24小时开通,河东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都可以通过拨打这部电话来寻求帮助解决。据统计,2005年至2006年,全区为民服务网络专线电话共受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41206件,办结41123件,办结率为99.8%。52个网络单位不断规范办理工作的程序,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件问题在受理登记、办理、督办、反馈、答复、建档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标准。
  在专线电话受理的问题中,大多是“复合型”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动,协同配合解决。针对涉及多个部门、职责交叉或责任不明确的新问题,以及一些历史遗留又没有责任单位的老大难问题,河东区着力在构建联动机制上探索实践,在综合协调上下功夫,在现场处置急难问题中锻炼干部、提高水平。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可行的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方式,努力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使全区为民服务网络专线电话工作纵向上下贯通,横向联动高效,切实成为广大群众的“连心线”。
  多年来,每个月第一周的周二,区政府各位区长坚持轮流参加“公仆接待日”活动,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协调督办各类急难问题。对“公仆接待日”受理的问题,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狠抓办理时限、协调督办、反馈办理结果、征求群众意见等工作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办理工作的质量。2005年至2006年,“公仆接待日”共受理问题615件,办结615件,办结率为100%。
  在今年4月3日举行的第88次“公仆接待日”上,大直沽后台地区的居民反映楼前违章建筑影响生活。当天下午,政府热线马上将问题交由区综合执法大队办理。第二天,区综合执法大队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拆除了违章建筑,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除了参加“公仆接待日”,每位区长还通过区长电子信箱直接与百姓沟通。在四通八达的网络里,区长电子信箱成了连接老百姓与政府的绿色通道。目前,已办理反映至区长电子信箱的问题200件,办结率同样为100%。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06年开始,河东区进一步把提高群众满意率作为考核各网络单位工作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努力提高专线电话工作水平。区政府办公室对受理的每一件问题进行电话回访,核实责任部门办理情况,了解群众对问题解决的认可度。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酌情向责任部门提出继续办理的要求,有条件解决的督促责任部门尽快彻底解决。此举有力地促使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为方便群众了解反映问题的渠道和电话号码,区政府还编印了10000多份《便民服务卡》发放到各个社区。
  目前,河东区正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为民服务网络的新机制、新办法,进一步把为民服务网络办成党和政府直接倾听和回应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的“绿色通道”,下大力推动全区为民服务网络工作再上新水平。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印
责任者
王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