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图书馆
河东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河东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我的京剧情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5591
颗粒名称:
我的京剧情结
分类号:
I2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钟爱京剧,退休后积极参与票友活动,置办服装,自费录相、刻盘、拍照等。京剧情结与家庭有关,父亲是琴师,作者从小就喜欢京剧。唱京剧是一种宣泄、忘我、享受,退休后通过唱戏有了更多朋友。作者愿一直唱下去,传承这古老的艺术,更讴歌这伟大的时代。
关键词:
征文比赛
优秀作品
内容
有的人钟爱花草,有的人寄情山水,我独痴迷于京剧。这不单单是退休以后我更有“钱”、也更有“闲”,而是同京剧更有‘缘”了。
我每周一、三、五都到“君韵票友社”活动,寒来暑往从未间断。每周还定期到“燕乐剧社”粉墨登场,小试身手。从最初饰演小丫环、琴童,到后来担纲主演《望江亭》、《西厢记》……客串十几出戏,不同的描眉打脸,服饰头面都能独立完成。我还自费置办了好几套服装,看着那些色彩鲜艳的服饰和五光十色的钗环,心里真是美极了。有人看我总是演出,还以为我一定挣了不少外快,那就错了。因为“票戏”是要自己掏钱的,乐队、配角、连同帮忙化妆的、勒头的都要花钱打点,有时还要录相、刻盘、拍照更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好在我是退休教师,收入颇丰,这点支出不在话下,我能长期乐此不疲,真得感谢政府给我们教师的好政策。如果在从前每月工资37元,安排生活还要精打细算,别说“票戏”,就是看戏也要算计算计才行。如今退休费每月千元以上,天天有说不完的话,有唱不完的歌,不乐呵乐呵那才叫傻呢!
我的京剧情结和我的家庭有关。
我的父亲是天津邮局业余京剧团的一名琴师,悠扬的胡琴声伴随我长大。虽然我那时还不懂京剧为何物,但是看到父亲对京剧的痴迷,内心还是受到很大震动。拉琴是父亲每天必修的功课,全家十几口人拥挤在十平方米的低矮的平房内,琴声听得多了,我也渐渐喜欢上京剧。
偶有父亲的朋友们来家唱戏,总是想法将我们子女支走。当我们极不情愿离开房间时,悦耳的皮黄腔就从那间简陋的斗室传出。那一刻也许是父亲最幸福的时刻,我曾偷眼看过父亲眯缝着眼睛全神贯注如醉如痴的样子,心里总是疑惑不解:京剧怎么这么有魔力?
母亲有时也抱怨:“屋子这么小,你让孩子们到哪去躲,你们换个地方唱吧。”
偶尔父亲也向戏友提议:“郭爷,明天去你家吧!”
“老伴有心脏病,怕吵。”郭爷显得很不好意思。
“韩伯,你家行吗?’父亲试探着问。
“老大明年考高中了,怕不行。”韩伯也很为难。这时屋子里的空气就有些沉闷,那时大家的住房都很拥挤,想找个痛痛快快的地方都很不容易。
文革开始了,传统戏被当作封资修的东西,贴上了封条。父亲舍不得扔掉那些酷爱一生的玩意儿,我总看到他将京胡紧紧夹在两腿当中,尽量不让它发出声响,独自一个人享受京剧的乐趣。那是一个禁欲的年代,扼杀了太多美好的东西,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都极端贫穷的时期,父亲连这仅有的一点欢乐都被剥夺了,那些年他人一下子苍老了很多。
现在我懂了,知道当年父亲为什么会那么痛苦,因为京剧的魅力是无法抗拒的,那里有父亲的梦,父亲的追求。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和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怎能叫你不歌唱。票友活动时,大家都争着把琴师往自家啦。张姐说:“看看我家的大房子吧,三居室有大厅。”王姐说:“还是去我家,冰箱里的东西都快盛不下啦!唱完戏,大家喝两盅。”
我退休赶上了好年代,唱京剧更是陶冶了我的性情。
它对我来说是一种宣泄,一种直抒胸臆的倾诉,仿佛站在高山之巅,看江海横流,有一种无法比拟的酣畅淋漓。
它对我来说是一种忘我,我会情不自禁地徜徉于中华民族古老的百花园,从这浓缩的历史画卷中,你会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仿佛看到了金戈铁马、暮鼓晨钟,古今多少事尽在一戏中。
它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轻歌曼舞演绎了人生,几度聚散、几度悲欢、仿佛读经听禅,净化了心灵,拓宽了胸怀。
唱戏使我有了更多的朋友,大家以戏会友、以文会友,倍觉退休时光的瑰丽多彩。我愿一直唱下去,传承这古老的艺术,更讴歌这伟大的时代。
正所谓“汇上千年忠孝节义重重演出,可谓逢场作戏;将一时悲欢离合细细品味,管叫拍案叫绝”。这是一份挥之不去的思念,也是一份咀嚼不完的幸福。我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有这样一群人,
用腿支撑着胡琴,
支撑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皮黄腔唱着古老的故事,
述说着上千年的文明。
抖动的弓,
且徐且疾,
抖出了一个激情饱满的晚年,
宛转的歌,
或高或低,
唱出了往昔岁月的辉煌。
寒来暑往,
风雨无阻,
有人说这是一种爱好,
我宁信这是一种磨练和追求。
是对中华文化的挚爱,
是京剧将他们连接在一起。”
我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位。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胡秋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