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图书馆
河东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河东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怎样预防菇类引起食物中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5430
颗粒名称:
怎样预防菇类引起食物中毒
分类号:
R15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河东区菇类进食引起的食物中毒多由个人采集野生菇类所致,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救治方法是及时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措施,迅速排除有毒物质,然后对症救治。预防方法是不要自行采摘野菇进食,购买可靠的供应商的菇类,不食用变味、变色、不清楚来源的菇类,并彻底清洗及煮熟才可进食。
关键词:
河东区
菇类
食物中毒
内容
菇类又称蘑菇,属真菌植物。因为蘑菇在我国资源很丰富,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有独特风味,可食、药两用,自古以来就有食用习惯。菇类引起的食物中毒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胃肠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肾损害型。
菇类进食引起的食物中毒,多数是进食个人采集野生菇类所致。菇类中毒一般是急性的,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半小时至六小时,但最多可长达十至二十四小时,进食者视乎进食有毒菇类的品种和数量,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最常见的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剧烈腹泻、水样便、阵发性腹痛,以上腹部和脐部疼痛为主,体温不高。神经精神型中毒的,可引起幻觉,听觉和味觉改变,发音异常,烦躁不安,动作不稳,头晕眼花等,继而思睡、昏迷,甚至死亡。
毒菇中毒的救治:
发生毒菇中毒后,应及时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措施,迅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有毒物质,然后对症救治。
肝肾损害型的病人,在症状暂时缓解或消失时,可能是假愈期,一定要注意观察,以免误诊误治。
菇类中毒的预防:
①一般人难以分辨食用菇与毒菇,因此千万不要自行采摘野菇进食;
②相信誉良好的可靠供应商购买菇类;只购买和进食人工栽培的菇类,如草菇、冬菇、金针菇、木耳等;
③不食用变味、变色、不清楚来源的菇类;
④菇类应彻底清洗及煮熟才可进食。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