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痴迷航模制作废弃物品变身成舰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4862
颗粒名称: 几十年痴迷航模制作废弃物品变身成舰艇
分类号: G87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振友是大直沽街道福泽社区的航模爱好者,多年来自学制作了20多个军舰式航模,最长达到两米多。他希望将制作航模的知识传授给社区的孩子们,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 李振友 航模制作

内容

家住大直沽街道福泽社区的李振友自学制造航模的原理,利用自己的巧手多年来制作了20多个军舰式航模,其中最长的达到了两米多。现在他的愿望是把居住地附近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教他们制作航模,培养动手能力。
  日前,记者来到了李振友家中,屋内摆放着十几个航模作品,一艘艘军舰模型像模像样,反潜护卫舰,巡洋舰,导弹舰,鱼雷舰,其中最长的达到了两米长,最短的也有1.4米长,做工精细,令人惊叹。旁边的书柜里两大摞有关舰船知识的书籍和杂志,柜子里则全是遥控器和电子设备工具。
  今年46岁的李振友是一名工人,每日的工作就是抡抡铁锨,是航模制作让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说起他的航模热爱史,还要从他上小学四五年级开始说起。那时侯的他只要一看到军舰,脚就挪动不了地方了。但以当时的生活水平和知识,他无法制造航模,于是只能收集一些有关船的图片和一些建船知识的画报,晚上躺在床上研究。多年来,他收集的船类杂志价格从2.5角涨到了5元一本,可李振友对航模的喜爱之情却丝毫不减。他做船的材料基本都是一些生活废料,他曾经用无数个罐头铁盒历时半年制成一艘长约1.7米的军舰模型,当时为了把几个细微的地方做好,他的手被割破了好几处,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他还将自己制作的航模都编了号,与制作完成的年限相结合,组成了自己的一套航模排号法,例如2005年9月制造完成的模型,编号就是905HD,“HD”就是河东的意思。
  作为一名业余航模爱好者,李振友可以说是一点功底都没有,可他凭着自学硬是完成了很多专业人士才能完成的工艺。当然,他也曾遇到过困难,当时他研究了很长时间,翻阅了无数书籍都无法看懂“船体肋骨线型”图,他向当时河东少年宫科技组组长张铁桩老师请教,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如今,张铁桩老师也成了他的良师益友。
  现在,李振友经常带着自己的航模到二宫附近下水试航,这也成了他空闲时的娱乐,他希望把社区附近的孩子们聚集起来,由他免费教授制作航模的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他说:“现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很差,我想尽自己的能力,让更多的人喜欢航模。”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泽瑞
责任者
李振友
相关人物
张铁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