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爱心助学谱写“希望之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3790
颗粒名称: 十二年爱心助学谱写“希望之歌”
分类号: K828.1
摘要: 本文主要报道了河东区李公楼房管站站长郑兆安默默资助贫困孩子李东风的故事。文章中详细描述了郑兆安与李东风的结缘、资助过程以及李东风的成长和感激之情,展现了郑兆安的爱心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关键词: 郑兆安 站长 助人为乐

内容

日前,河东区李公楼房管站站长郑兆安接到“女儿”李东风的来信。信中李东风向郑兆安讲述了她在大学里的新生活。十二年来,在郑兆安默默的资助下,李东风从一个即将失学的孩子,变成了一名大学生。去年,李东风在收到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后,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天津,向郑兆安表示感谢,并认郑兆安作了“父亲”。
  1994年,团区委开展了为“希望工程”捐款献爱心活动,并与河北省涞源县建立了“一帮一”结对子关系,倡导扶贫支教,帮助贫困少年重新走入校园。时任河东区李公楼房管站团支部书记的郑兆安,积极响应团区委号召,参加了为“希望工程”捐款献爱心活动。
  不久,郑兆安收到了一封信,是河北省涞源县上庄乡一个叫李东风的孩子写来的。她在信中告诉郑兆安,由于生活困难,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也在上学,父母当时正打算让她辍学,幸亏接到了郑兆安的助学款,才能够继续留在学校。李东风全家都很感谢郑兆安的资助。郑兆安接到信后立即回信,鼓励李东风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人,并随信寄去200元钱。从那时起,郑兆安常年坚持帮助李东风,每逢寒暑假及春节,郑兆安都要寄钱给她。多年来,郑兆安不仅给李东风寄去了学费,也寄去了对孩子的一份希望和爱心。
  2004年7月,已是高三学生的李东风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天津,看望这位素未谋面却一直在默默资助她的好心人,并想当面向这位好心人说一声“谢谢”。郑兆安热情招待了这对父女,又资助给她500元学费。当听说李东风由于住在偏僻的山区学习英语很不方便时,郑兆安马上给她购买了录音机。临走前,郑兆安又将一些衣物送给了他们。面对郑兆安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的帮助,李东风激动地说:“我一定不会辜负郑叔叔的期望和鼓励。我要刻苦学习、发奋图强,争取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2005年9月,李东风如愿地走进了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沐霞
责任者
陶涛
责任者
郑兆安
相关人物
李东风
相关人物
郑兆安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
涞源县
相关地名
上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