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津市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3240
颗粒名称: 关于天津市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分类号: G3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是区政府提交区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的重要文件。该文件的形成历时一年半,经过三个阶段的研究和编制,最终形成了包括10个章节、约1.6万字的规划纲要。该纲要主要阐述了河东区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并提出了重点任务,旨在推动河东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三步走”目标和“三个基地”建设。
关键词: 规划纲要 发展战略 重点任务

内容

各位代表:
  现在,我就区人民政府提请区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的《天津市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作如下说明:
  一、《纲要》的形成过程
  全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从2004年5月份开始的,至今历时一年半,经历了三个阶段:动员学习阶段。从2004年5月至10月,召开了全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工作机构、主要任务、责任分工、重大问题研究、时间进度等做了具体安排。调研论证阶段。从2004年10月至2005年7月,组织全区27个部门对30个专项规划进行论证编制,对涉及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3个重点课题、12个子课题进行公开招标,组织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对我区功能定位、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进行论证,形成了30个专项规划、3个重点课题报告,为规划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起草《纲要》和科学论证阶段。从2005年8月至11月,成立了《纲要》编制起草小组,研究提出了思路及框架,在做好与各专项规划、市总体规划和相关地区规划衔接的基础上,起草了《纲要》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经区委第81次常委会议、区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审议,原则同意。现提请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
  《纲要》的形成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突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十一五”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纲要》编制中,我们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坚持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经济结构。坚持以人为本,从过去的以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注重把考虑人的需求、人的流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注重把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注重把产业布局和生活布局统筹考虑,体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和谐统一。
  二是,突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编制工作,要求对重点问题加强研究。为此,我们确定了“十一五”时期全区加快发展需要把握的十大问题。比如,关于我区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研究,关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关于区域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研究,关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策研究,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等。先后组织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形成了一批质量高、有见地的调查报告,特别是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很多建议被纳入《纲要》中,进一步提高了《纲要》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三是,突出以项目为支撑。在编制《纲要》过程中,各行业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与市行业主管部门紧密配合,筛选确定了一批支撑发展的重点项目。总计约153个,涉及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等六个方面。这些项目的摆放,既是发展思路的具体体现和载体,也是《纲要》的实际抓手,更便于《纲要》的实施和检查,使《纲要》更具可操作性。
  四是,突出开门编制规划。按照科学规划、民主决策的原则,本次规划编制工作,扩大了民主参与程度,注重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先后有市科研院所和专业部门参加了课题招标,有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区经济、城建、社会事业专业人员参加了课题研究,很多社区居民群众也参加了问卷调查和献计献策活动。通过课题公开招标、群众献计献策、广泛征求意见,较好地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增强了规划的民主性、科学性,提高了《纲要》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五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常务副区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彩霞书记、彦云区长等四大机关领导定期听取规划编制情况汇报,并召开专题会议对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区人大、政协领导十分关注规划编制工作,就一些重大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各单位一把手负责,组成了工作班子,保证了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二、《纲要》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纲要》的基本框架。目前提请讨论的《纲要》共有10个章节,约1.6万字,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十五”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了“十一五”面临的形势。第二部分阐述了“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第三部分提出了发展的重点任务,包括融入滨海新区,依托海河开发,借势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科技教育与人才;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增强城市载体功能;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城区等。
  (二)关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纲要》对“十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十五”时期,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预计到2005年底全区生产总值可达608亿元,比2000年的22.1亿元增加1.75倍,年均增长225%。区级财政收入可达7.65亿元,比2000年的214亿元增加了2.57倍,创历史最好水平。二是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等取得新进展。三是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五年累计签订直接利用外资项目41个,直接利用外资额5487万美元,利用内资项目70余个,直接利用内资额29亿元。四是城市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以道路桥梁、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较大成效。五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区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达到新的水平,社会保障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这些成就,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河东区未来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
  《纲要》分析了未来五年河东区发展的新形势,指出“十一五”时期我们既面临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新的挑战和不利因素。主要有五个有利条件,即: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海河综合开发改造、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以及我区多年积蓄能量的释放,这些将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同时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是:资源、能源约束的矛盾更加突出、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和区域间竞争加剧等。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奋力拼搏,负重前进,实现河东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关于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结合“三步走”和“三个基地”建设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总的指导方针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区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围绕“三步走”和“三个基地”建设目标,坚持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加速推进结构调整、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和城市建设,显著提升全区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和谐河东。指导方针有三个特点:一是体现了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同时注重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二是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在提高质的基础上实现量的新扩张。三是强调了构建和谐社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纲要》明确提出了要把握的六项基本原则。即:一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思路;三是必须坚持把服务业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四是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五是必须坚持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六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
  总的战略目标是:区域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更加友好,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全面实现“三步走”和“三个基地”建设目标。
  根据这一目标,《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等指标。着重说明三点:第一,《纲要》提出到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与全国及我市的规划目标相衔接。全国“十一五”时期确定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7.5%,我市增幅为12%左右,市内其他五区的增幅在16%--18%。二是确保“三步走”目标的实现。我区“三步走”第三步确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生产总值要比2006年翻一番,要实现这个目标年均增速必须保持18%以上。三是根据我区近五年生产总值现价平均增长22%左右的实际。综合上述情况,《纲要》确定“十一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增幅18%,既能确保“三步走”目标的实现,又留有余地,实际执行当中力争快一些。第二,关于财政收入指标增幅为18%,到2010年达到17.5亿元。主要考虑:税收体制改革后,财政增幅逐年提高,“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将保持快速增长以及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效益提高等综合因素。第三,《纲要》突出了社会发展方面的指标。提出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等三大类18项具体指标。上述指标是我们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提出的更高工作标准的重点指标。
  (四)关于主要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重点建设任务:即融入滨海新区,依托海河开发,借势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教育与人才;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增强城市载体功能;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城区等。这些任务的提出,主要依据了国家、天津市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依据了一批准备在“十一五”时期投资建设的项目;依据了我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既有思路、有方向,也有项目、有措施,体现了规划作为纲领性文件的实际指导作用。
  三、《纲要》涉及的重点问题
  (一)关于我区功能定位。功能定位是事关全区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在“十一五”规划中把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对区委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完善和补充。鉴于河东区是天津中心城区之一,是距滨海新区最近的中心城区的实际。根据中央和市委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部署以及天津城市总体规划,未来五年河东区发展的功能定位是:立足河东,依托海河开发,融入滨海新区建设,面向天津及环渤海区域发展,努力建设成现代商务商贸物流基地、直沽文化旅游基地、都市工业示范基地和开放型、服务型、和谐型的现代化新城区。完善后的功能定位,有三个新的特点:一是更加符合天津市总体发展定位。进一步体现了河东区在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提高了定位的基点。调整后的定位主要体现了跳出河东大开放的意识,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研究河东的发展,使我区面向天津和环渤海地区,抓住海河开发契机,融入滨海新区建设。三是对“三个基地”的内容做了新的补充。将“商贸物流基地”调整为“现代商务商贸物流基地”;“新兴加工制造基地”调整为“都市工业示范基地”,主要是适应天津市产业布局调整,突出现代服务业,商务楼宇的功能特色,考虑今后河东工业的发展主要为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业加工配套服务,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总的来看,我们认为,目前我区功能定位的这种表述,思路清楚,奋斗目标明确,文字简明扼要,易懂易记,可以起到引领河东“十一五”加快发展的旗帜作用。
  (二)关于抓住历史机遇,借势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海河综合开发改造,是我区加快发展里程中最明显的有利条件。抓住和用好这两个有利条件,必将促进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党中央把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是天津也是河东区发展面临的最大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纲要》就抓住这一机遇,明确了融入滨海新区的基本思路,即:“真诚服务、主动融入、学习借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借势发展”。提出了重点任务,即:一是融入滨海新区高度开放的空间。二是融入滨海新区政策趋动空间。三是融入滨海新区体制创新空间。
  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做出的“大力发展海河经济”的重大决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历史性的意义。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必将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必将带动海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城市环境建设,必将带动城市文化品位的提高。《纲要》就抓住这一机遇,明确了依托海河开发,借势发展的基本思路,即:“依托海河开发、利用有效资源、打造特色节点、辐射‘三个基地’、促进和谐发展”。提出了重点任务,一是借助海河沿岸中心商务区节点开发的优势,建设以南站中心商务区为核心的沿河现代服务业发展标志区,辐射带动十一经路、新开路、卫国道三条商务大道的形成。二是借助海河沿岸文化旅游节点开发的优势,建设大直沽地区“洋务溯源”旅游观光区,辐射带动沿河文化休闲旅游经济带的形成。三是借助海河沿岸大型会展区节点开发优势,建设天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区,辐射带动会展娱乐经济带的形成。四是借助海河沿岸工业东移的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建设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都市型工业园区。五是借助海河沿岸景观建设节点的开发优势,建设展示现代都市风貌的沿河、沿桥、沿路景观带。
  (三)关于结构调整。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十一五”全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为此,针对我区在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纲要》提出了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实施三、二产业并举,使其进一步做优、做大、做强的调整思路,逐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都市型工业为特色的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也可以说,这是贯穿“十一五”我区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
  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按照“扩大总量、整合存量、提高质量”的要求,以楼宇经济为重点,依托基础性、功能性项目,全面建设现代商务商贸物流基地,打造高档次的服务业品牌,刺激和引导消费需求,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中心城区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在规划布局上,实施“五区三带”发展规划;在发展总量上,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的85%以上,在发展行业上,提出了围绕三大产业发展十大行业,即:三大产业,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型服务业、与产业关联度高的新兴服务业和与人民群众最终消费相关的消费型服务业;十大行业,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楼宇、文化旅游、会展服务、信息服务、商贸流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等。
  在都市工业发展方面:提出要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海河综合开发改造的机遇,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扩张规模和总量,加快推进都市工业示范基地建设,努力创造河东工业新优势。重点建设好两大工业园和若干个特色功能的工业小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机械制造、包装材料、纺织和食品加工等都市工业产业。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完善和建设三大体系,即: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孵化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依托区域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驻区大企业的人才、技术、学科优势,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一批产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四)关于增强城市载体功能。根据我市的总体规划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明确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重点抓好交通、能源、排水、住宅建设、城市管理等。二是加大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公共服务等项目。三是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重点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一批主题公园、生态公园、街景广场、生态小区等项目。
  (五)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纲要》提出了构建和谐城区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创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生机和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新城区。提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繁荣城区特色文化、保障公民健康与安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四大任务以及夯实和谐社区基础的五个结合的具体要求。
  (六)关于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未来五年改革攻坚任务很重,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纲要》根据中央和我市的要求,明确了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深化企业改革;三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四是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即: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扩大招商引资空间、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对外开放的新突破。
  各位代表!河东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迈上了新的征程,做好“十一五”时期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全区上下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振奋精神,团结拼搏,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为实现“三步走”和“三个基地”建设目标及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毕宝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