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3034
颗粒名称: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分类号: G4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耿寿轩在教育工作中对待需要帮助、思想偏激、性情乖张、不肯配合的学生的态度和做法。耿寿轩认为贴心、精心、悉心和诚心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 河东区 教育战线 优秀教师

内容

我自1965年参加工作,至今在我区教育战线已整整41年。41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培养教育下,在广大先进人物的激励感召下,在教育界同仁特别是前辈长者的关心帮助下,我已经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一名全国优秀教师,一名劳动模范,一位在天津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和声望的我区的名师和拔尖人才。我现任中国中语会理事、天津中语会副理事长、河东区中语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贴心对待需要帮助的学生
  他是个十分朴实的男生,清瘦的脸上,透着和顺与坚毅。他的午饭总是十分简单,一般需要用钱的集体活动,也都不参加。从家访中得知,他母亲患类风湿病多年,双手与两腿,都严重畸形,因治病使家庭经济状况十分不好,同时他的父亲下岗,对他家更是雪上加霜。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推荐他申请我校的奖学金。我校奖学金申请条件是作风好、成绩优、经济困难。一个班两个名额,可报三人,班级间可作个别调整。但终因他学习成绩一般,没能批下来。于是,我与班长说好,就在班中宣布批下来三人,从学校领两份,由我补一份。这样一直坚持了三年,至今他也不知道当年的奖学金是由我个人资助的。
  精心对待思想偏激的学生
  下午大课间,我总要去教室动员学生下楼活动活动。一天,我照例走进教室,教室里还有十几位学生,其中几个同学正拿着几张揉皱的稿纸看,我走了过去,一个学生递给我一张,说:“这是咱班‘津门狂客’的作品。”我一看,是仿元朝曲作家张养浩的[山坡羊]写的一首小令。张养浩的小令中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样的句子;我班这位才子仿写道,“马恩列斯都作了古,‘资’百姓苦,‘社’百姓苦。”我欣赏他的才情,但几十年班主任工作养成的思维习惯,又不得不使我产生许多联想:他是班里唯一一个不写入团申请书的,个头不是很高,很结实,留着平头,深眼窝,长睫毛,双目炯炯,不尚修饰但洁净,上课精神集中,但不做笔记、不写作业,成绩中上等。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学生,将来会怎样发展呢?我开始不动声色地有意多接近他。到他家家访,见他的卧室一尘不染,一张单人床,床头被褥叠放整齐,床单洁净,床头写字台,高三用书整齐有序,墙上挂着地图和历史年表,一个小书架,摆放着学习用书和他喜欢的唐诗、宋词、元曲选集。他一家四口,父亲一人工作,母亲刚做完开胸大手术,奶奶90多岁,这一切都应该是他自己收拾的。这次没经过他的同意,我在班里公开描述了他卧室的情况。这位“狂客”并不“狂”的一面第一次展现在全班面前。从此他开始交周记,我们开始笔谈,继而面谈。先谈他喜欢的“四明狂客”唐朝诗人贺知章,然后由屈原、李白到郭沫若,由杜甫、陆游到周树人,由范仲淹、苏东坡、辛稼轩到胡乔木,古今中外,谈到他五体投地为止。后来他写了入团申请书,决心当一个像我这样的语文老师。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报考了天津师大,现正在读研。我的心里有了一种最成功的感觉。
  悉心对待性情乖张的学生
  看上去他很内向,也不见多交往,常静静地思考,瘦长的身挑内,透着一种孤傲气。因从没有哪位老师和学生反映过他有什么纪律问题,自然也不在我关注的范围之内。但,突然一天,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眼圈红着来找我,反映他的情况。一是作业上他总提一些超出范围的题;二是当天课上他公然顶撞。事情是这样的,本来是作业上的问题,老师温故知新,由上节课的知识引入新课,觉得他爱思考,所以提问他。他却生硬地说不知道。老师心想你作业做对了怎说不知道呢?但没追究他,就说那好我们来听听别的同学的,并没马上让他坐下。别的同学说了半截,他咣当一声坐下了,嘴里说着:“我是来听课的,不是来罚站的。”老师批评,他公然当堂顶撞。全班都大吃一惊。对我的批评,他一言不发,让他道歉他不去,事情陷入僵局。凡学生的事情,我一般不请家长而去家访,不是去告状而是去沟通感情了解情况,以便寻找工作的突破口。这次我找到的突破口是他喜欢搜集对联。只要一个人的爱好得到了你的尊重,你们就有了建立感情的基础,这是我的经验。我于是宣布,每次周记都要有一副对联,可以是搜集的,最好是自创的。他总能自创出较好的对联。我总是给他在本儿上修改,在班上点评,很快他有了“对联流(刘)”的绰号,很快我们可以畅所欲言了。我送给他一首打油诗:“初上溜冰场,不可便张狂。前有速滑手,后无慢流光。骄傲少帮助,谦虚多扶将。我心有教训,劝君多思量。”他的变化很大,他父亲用天津话说:“孩子对您老算是真服啦。”从他的身上我获得的收获是,不可淡忘中间生。
  诚心对待不肯配合的学生
  那是高一第一次收下学期书费的事,班长找到我说,书费差一份儿收不齐。我说,没关系,凑不齐我先垫上,我带着以防万一的钱了。班长说,不是,凑是能凑,人家不让。我当时一愣,心想,怪事,从来没遇到过。说,你先回去,待会儿上课再说。心想:每人一百多元,58个人,钱丢了怎么办?这么不肯配合,不顾大局还行?心里确实有些生气。上课了,我走进教室,全班气氛严肃。我问,钱交上去了吗?班长说没有,差一份儿。我说大家凑一凑,凑不齐我先垫上。那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的家庭教育是不许向人借钱,希望能得到尊重!我又一愣,“尊重”一词给了我极大的震动,从前没有学生要求过尊重家庭教育。这种要求必须保护,而钱也必须交齐。我说要求尊重,是觉醒的表现;不准借钱,是高尚的家教。我建议为他的觉醒与高尚鼓掌。在大家鼓掌的时候我想着下面的话怎么说。掌声停了,我说,觉醒与高尚应该成为我们的班风之一,现在集体遇到了困难,需要大家来一次觉醒与高尚,为集体凑一点钱,多少不限,我的这个建议希望得到认可,同意的鼓掌。大家热烈鼓掌,那个学生也鼓了掌,但看上去不太情愿。我又说,我批准他明天再交书费,直接交给班长。我们班以后遇到收费的事,都这么办。大家又鼓掌,下课凑钱时,他自己凑了20元。宽容、尊重、合作、互助、公平、公正在我带的班里成为了一种习惯。
  带领学生骨干实现精神境界的提升
  我共培养并介绍了7名学生入党。我的做法是:“十句三字经”——高规格,严标准;称同志,多交心;勤指导,求认真;比贡献,讲精神;认理想,思献身。当然,最主要的就是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那天我是下午头一节课,进入教室后,我关门时习惯地看看门后的卫生角,忽见纸篓里有一个整个的馒头。我拿起来闻了闻,很纯正的馒头香味。我严肃起来说,没坏呀,为什么扔了呢,《悯农》诗难道忘了吗?没有,不知谁起头,全班背了起来。我问,谁扔的?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听得到。我说,没人认,就算我的了。我掰开,从心儿里揪了一块,当场吃了,说,剩下的我带回去晚上吃。下课后,一群人围过来问问题,我待会儿再看桌上,馒头不见了。从此班里再没有浪费粮食的现象。
  我59.5岁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我将继续努力,为河东的教育事业再立新功!以实现我的诺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耿寿轩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