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图书馆
河东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河东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团结互助的一家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2670
颗粒名称:
团结互助的一家人
分类号:
D669.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河东区东新街道远翠西里社区二号楼的故事,包括其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楼院”的背景和楼长、居民们的热心事迹。楼长和居民们主动承担公共事务和帮助解决居民问题,杨医生和周电工发挥专长为居民义诊和维修电线等,展示了邻里团结互助的精神。
关键词:
河东区
社会公益
社区建设
内容
河东区东新街道远翠西里社区二号楼不久前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楼院”。走进二号楼,悬挂在墙上的“邻里一家亲”宣传栏让人耳目一新,里面不仅有邻里互助、卫生、防火、防盗公约,每户居民还都将自己的特长公布于众。楼内整洁的环境,邻里和睦的氛围更是令人羡慕。
热心为民的好楼长
远翠西里二号楼共有70户居民,210余口人,大多是铁路系统的职工。全楼四个楼门干净整洁,邻里一团和气,楼长刘利华、史向东、高林香功不可没。他们不仅担负起全楼的卫生、水电费等到公共事务,还热心为大家服务,经常清扫楼内的卫生,居民谁家有事都主动帮助解决。居民被他们的热情所感动,纷纷主动承担楼里的事务。每层居民各自清扫自己的楼层,自觉维护楼道卫生。楼里基本上做到了无堆放物、无痰迹、无烟头、无自行车。
一名医生全楼受益
年逾七旬的杨超群家住三门五楼,退休前是铁道医学院副教授、原铁路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是专家级的医生。他的爱人也是医生。夫妻俩便发挥自己的专长经常为楼里的居民义诊。三门一楼80多岁的王子亭大爷,患有脑血管病,杨大夫便经常给他诊病开药,感动得王大爷逢人就说“杨大夫就像自家人一样亲”。三门四楼的孙连生,夜里突发心脏病,杨大夫在睡梦中被叫醒后便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挽救了孙连生的生命。居民不管谁有个不舒服,他都不分昼夜随叫随到,从不计较时间和报酬,他的家也成了居民的免费诊室。
一名电工服务全楼
三门四楼的周则生是名电工,他经常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为楼里居民服务。谁家电线出了问题,电表有了故障,他都主动帮助维修。楼里以前没有灯,居民晚上出入很不方便,他就主动拿出自家电线安装门灯。在他的带动下,五楼居民彭连元捐出了自家的电表,三楼居民韩宝成捐出了6盏灯泡。没花一分钱,楼里就亮起来了。
一家有难大家帮衬
一门一楼的居民赵连增和女儿都是肢体残疾人,老母亲又年老体弱,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楼内的党员和居民们经常到他家走访看望,发现家里有什么困难就及时帮助解决。有一次下水道堵了,污水流了满屋,居民崔大爷发现后立即帮助疏通好了;家里需要买什么生活用品,居民都主动帮助去买;老太太病了,在楼里居住的医生便帮助诊病,居民也前去问侯。大家的关心和照顾使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一个能人全楼方便
一门二楼的崔凤岐大爷心灵手巧,瓦工、木工、电气焊无所不能。他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家中常备着各种工具,邻居谁家有个事儿他都主动帮忙,就连自行车坏了他也帮助修理。虽然崔大爷已年逾花甲,但在旧楼区改造中,他仍和年轻人一起铺设楼栋地面;一楼拆除违章建筑后,他就帮着和灰、砌墙、安装护栏;平时他常备着笤帚、铁锨、小铲、水瓶,发现哪里有残标就马上刮掉,看到哪里脏了就立刻清扫干净。
一门楼长史向东将居民团结互助的事迹编写成《天津快板·夸邻居》,“竹板一打呀,别的咱不说,说一说团结互助好人好事多……”,这种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将在社区不断发扬光大。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洪玲
责任者
刘利华
相关人物
史向东
相关人物
高林香
相关人物
杨超群
相关人物
王子亭
相关人物
孙连生
相关人物
周则生
相关人物
彭连元
相关人物
韩宝成
相关人物
赵连增
相关人物
崔凤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