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就业渠道 发展区域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2332
颗粒名称: 广开就业渠道 发展区域经济
其他题名: 记东新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主任王连友
分类号: K82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王连友作为东新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和劳动服务公司经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开拓创新,为发展区域经济和促进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事迹。他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开创了多个服务门类和项目,并始终把下岗失业人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他还积极带动相关企业实现共同发展,以实现更高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 河东区 王连友 事业心

内容

王连友是东新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主任、街道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多年来,他坚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为己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忘我的工作着、拼搏着,在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度评为区级“十五”立功先进个人;今年又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好评。
  东新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承担着辖区2.12平方公里内的16000名下岗失业人员的管理、失业保险金发放、就业培训、就业指导、推荐就业和安置社区非正规就业等多项工作,工作量很大,而且这个单位又是一套人马,两个机构(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同时也是劳动服务公司),既承担着社会行政职能,又承担着自收自支的经济指标,作为一名服务于劳服系统26年的老兵,王连友凭着他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凭着一股不求最好,只求更好的韧劲,自加压力,制定并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工作目标,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新形象。
  万新地区有1万多名失业人员,管理这个特殊群体很重要,而稳定这个群体就更是重中之重,这不但关系到每个失业人员家庭的和睦,更关系到整个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当王连友同志看到很多失业人员因为条件不符合,不能领取到再就业优惠证而失望、苦恼时,他感到为失业人员办实事,仅靠劝说、解释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使他们重新就业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为此,王连友花费了很多心血,他一方面抓住职业介绍所渠道,为下岗失业人员推荐就业,另一方面广开就业渠道,发挥社区优势,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几年来,开创了家政服务中心、绿化清洁服务站、护理服务站、供水服务站等十三个服务门类,20个服务项目,使百余人实现了社区就业,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了能够帮助失业人员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每逢年节,王连友都会带领着单位的工作人员,走访慰问特困失业人员,给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带给他们问候和温暖,这些受到帮助的困难群众由衷地说:“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就是我的家”。
  王连友常说:“我们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员干部就应当成为经济建设的行家里手”。为了抓好经济,他不等不靠,大胆开创,带领着劳服中心一班人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新路,为振兴区街经济做出了贡献,仅2002年,就实现了总收入4091.3万元,利润174.5万,上缴税金4.08万元,在他的带动下,东新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成为了街道劳动保障系统中的排头兵,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他还热心为基层服务,积极带动相关企业实现共同发展。用王连友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大家都有效益,才会有社会效益,只要是为了发展经济,就不分你我,就要互相协助。”
  一直以来,王连友为了工作,他克服了自己身体和家庭的种种困难,始终把下岗失业人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劳服工作放在第一位,以开拓、开创的精神,向更高的工作目标冲刺。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连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