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孩子的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1687
颗粒名称: 亲亲孩子的手
分类号: G216.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从小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多亲亲孩子的手,激发他们动手的愿望,并给他们提供大胆动手的机会。通过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增强创新能力。
关键词: 河东区 贺卡 孩子动手

内容

“我赚了好多贺年卡!”女儿从书包拿出一摞精致的贺卡,一张一张指给我们看:“这张是立体的,这张是音乐的,这张是金纸雕刻的——一共换回二十多张了,明天还得有人给我,我先给的他们,他们能不给我嘛!”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的九年中,女儿都是自己动手做贺卡赠送给同学,“赚”回同学购买的贺卡美滋滋地欣赏。
  女儿送给同学的贺卡全是自己动手做。最初是在图画纸上画好画,贴在从各种纸盒上裁下的硬纸板上。后来就积攒一些白硬纸卡片,像支垫衬衣的白板纸,印刷厂的边角料等等,可以直接往上画。平时的旧画册,她全都留着。元旦前,女儿拿出来,剪下美丽的图案,贴在自己画的贺年卡上,显得更有新意。看到市场上卖豆雕挂画,就让我们到市场买来各种豆子。再买一瓶乳胶,一把镊子,她就选各样的豆子,在纸板上贴出“三个和尚”、“民族娃娃”、“可爱的熊猫”……又添上几笔彩色的画儿,写上祝辞,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
  后来,她也能做出立体的。什么花生皮,开心果壳,葵花子皮,甚至碎花布,她都要用上,式样越来越多,常让收到贺卡的同学惊讶不已。
  孩子动手就是探索,就是尝试,就是创新。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动手的愿望。动手的能力是在愿望之花开放后结的果。女儿每一次动手的愿望,我们都会让它实现。
  包饺子时,她过来要“掺活、掺活”,我们就给她一团面,让她随意包、随意玩,还把她包的饺子——其实跟面疙瘩一样也下锅里一起煮。她妈妈用缝纫机做衣服,她也要给娃娃做裙子,那么就让女儿选花布,出样子,她动手缝出的裙子跟类人猿穿的树叶裙差不多,她还能给娃娃做头巾,钉扣子、绣花手被扎破好几次。我们不会因为忙而嫌孩子烦,如果拒绝她动手的愿望,就是封杀她创新的渴望,如果不给她动手、而且是大胆动手的机会,孩子的创新能力就会萎缩。
  我们还主动地激发孩子动手的愿望。例如,捡到一个杨树叶,问女儿“它像什么?”“像雄狮头”,那好,多捡几片,贴出几只威风凛凛的“雄狮”。画几个几何图形,让女儿先想象什么,再动手添几笔,成为新图像。
  我们最经常玩的游戏是“挑棒”。几十支红黄蓝绿的塑料棒,把它们攥在一起,撒在桌子上,这些彩棒互相压着,别着,然后在不能触动其它棒的条件下,看谁拿提多。小游戏,很刺激,每次胜利都是小心翼翼取得的。有时自认为观察得很仔细,或者连续拿来了几根之后,稍有不慎就触动了另一根。女儿小时候的许多游戏,都培养了她动手能力,拓展了她思维空间。
  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创新能力就强。前不久,我看见同事的女儿在校园玩儿。她捡了几只的蜗牛,想把它们放到水里,可是没有盛水的东西。她就捡了一片树叶,卷起树叶接了些水,就成了盛水的容器。她还用一根包装用的尼龙草,把地上的花瓣串起来,做成一朵“真花”。
  让我们多亲亲孩子的小手,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启智慧的源泉。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继起
责任者